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体重构的工业知识图谱搭建方法
1
作者 翟值楚 靖琦东 +1 位作者 滕磊 李倩 《通信技术》 2023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知识图谱因其所表示知识的精准性和特有的图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知识图谱通常在领域本体库中以领域数据为导向获取本体子集,从而生成对应的数据模式。针对工业知识图谱搭建的问题,基于本体重构的方法自动化了将给定领域本体... 知识图谱因其所表示知识的精准性和特有的图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知识图谱通常在领域本体库中以领域数据为导向获取本体子集,从而生成对应的数据模式。针对工业知识图谱搭建的问题,基于本体重构的方法自动化了将给定领域本体转换为数据模式的整个过程。首先,在已有本体重构算法中加入多模块匹配机制,以降低重构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其次,规范了在工业领域搭建知识图谱的整体逻辑框架;最后,使用工业领域真实数据,构建了认证机构领域的知识图谱框架,并与未使用该框架的其他构建方式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知识图谱 本体重构 关系映射 工业数据分析
下载PDF
美学本体论重构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华 杨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8,共7页
无论中西美学存在怎样的差异,对美之根源的本体论探询都是必然发生的。因"理念"和"天道"的文化差异,中西古代美学的本体论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又因其同属古代范畴而具有历史的共同性。近代以来人的个体感性地位的提... 无论中西美学存在怎样的差异,对美之根源的本体论探询都是必然发生的。因"理念"和"天道"的文化差异,中西古代美学的本体论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又因其同属古代范畴而具有历史的共同性。近代以来人的个体感性地位的提升导致柏拉图理念世界的崩塌,本体论的人学重构成为西方美学的新课题;中国传统本体论自宋明以来亦出现明显的变化,形成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的运行轨迹。人的存在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本体论的人学重构亦有"生存本体"和"历史本体"两个维度;前者偏重内在生命,它为"历史本体"提供人性的理想和导向,后者偏重外部生活,它为"生存本体"提供现实的根基和底蕴。本体论的人学重构以对峙互补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旦割裂两者的关系,无论何者胜出,内外两个维度将同时发生变异并随之收敛封闭;中国"后实践美学"所崇尚的"生存本体"正是这种变异的产物。审视并勾连百年来本体论人学重构的历史,推进"生史二本"的发展,这是中国美学从古代突围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本体重构 生存本体 历史本体
下载PDF
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系统中的本体研究
3
作者 黄雪梅 肖田元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60-1463,1629,共5页
提供多agent制造平台agent之间通讯所需的机器可理解的通讯内容语言,是构建多agent制造平台的重要内容。分析与总结出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对其本体模型存在提供装配制造知识及支持重构过程两方面需求,并因此将本体模型划分为通用本... 提供多agent制造平台agent之间通讯所需的机器可理解的通讯内容语言,是构建多agent制造平台的重要内容。分析与总结出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对其本体模型存在提供装配制造知识及支持重构过程两方面需求,并因此将本体模型划分为通用本体与重构本体两部分。以某汽车变速器可重构装配生产线为背景,研究该环境下的具体本体建模技术。在设计了描述装配线制造知识与制造机理的通用本体基础上,通过分析可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的重构机理,定义了由具有装配行为特征的重构动作原语组成的重构本体。构建的本体模型已应用于重构装配线多agent平台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gent制造 重构装配线 装配线本体 通用本体 重构本体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本体构建与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段妍羽 巩青歌 彭圳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年第8期244-247,共4页
本体理论在知识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构建完备且准确的领域本体已经越来越重要,同时,企业知识资源的更新与集成要求本体的不断进化与融合;针对目前本体构建与重构过程中数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及K-均值聚... 本体理论在知识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构建完备且准确的领域本体已经越来越重要,同时,企业知识资源的更新与集成要求本体的不断进化与融合;针对目前本体构建与重构过程中数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及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本体构建数据进行处理,从文本数据中抽取关注的特定的信息,运用基于二叉树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以及支持向量机与K-均值融合的多样本聚类,总结基于分类与聚类的本体构建过程,并以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数据样本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在上述框架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面向知识管理的本体工具平台,简单介绍系统的模块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的本体构建与重构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构建与重构 文本处理 支持向量机 K-均值 分类 聚类
下载PDF
技术飞升——科幻电影中的本体论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岩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51,共6页
在21世纪早期的科技背景和影像叙事下,后代与造物、生命与机器、主体与客体以及虚拟与现实这四重规范性叙事之间的边界,均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崩溃。因此,本文通过对一系列科幻电影文本的梳理,分析其所参与的人本信仰的结构性内爆与身份政... 在21世纪早期的科技背景和影像叙事下,后代与造物、生命与机器、主体与客体以及虚拟与现实这四重规范性叙事之间的边界,均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崩溃。因此,本文通过对一系列科幻电影文本的梳理,分析其所参与的人本信仰的结构性内爆与身份政治的终结,并结合相关电影文本中"失去的身体"与自我意识的研究,考察其反身性本体论的重构,及其所象征的意识形态使命。最后,在新技术革命景观社会的进托邦(Protobia)叙事下,探究其结构性弃民的隐喻、造物背叛的焦虑、技术失控的母题、成为神祇的渴望,以及新型生命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本体重构 数字主义 反乌托邦
原文传递
脑机融合技术的哲学审思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学义 潘平平 庄桂山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2,共7页
脑机融合是以脑机接口为基础技术,包括脑-机、机-脑、脑-脑等不同信息传输方式的技术统称。在理想状态下的脑机融合系统中,大脑与电脑等外部设备彼此互相适应、协同工作,大脑与大脑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有无,实现生物脑的感知认知能力与机... 脑机融合是以脑机接口为基础技术,包括脑-机、机-脑、脑-脑等不同信息传输方式的技术统称。在理想状态下的脑机融合系统中,大脑与电脑等外部设备彼此互相适应、协同工作,大脑与大脑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有无,实现生物脑的感知认知能力与机器的高速计算、处理能力的完美结合。虽然该技术目前还停留在探索性试验阶段,但蕴含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现实空间。在该技术的潜在图景还未完全实现之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哲学审视:脑机融合融合了人-机-物,却有可能造成彼此类属关系的混乱,从而对人-机-物的本体论结构进行重构,同时引发价值体系的重塑和隐私的编码化、可视化,促使人类步入“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融合 脑机接口 混合智能系统 数字化生存 本体重构
原文传递
戴震思想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宁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15,127,共11页
历来对于戴震思想的研究,大多从哲学或思想史角度揭示其启蒙意义,从美学角度的分析却很罕见。原因在于当前美学史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预设性,将非美学学科框架内的思想排除在美学史之外,导致美学史的梳理无法揭示内在生成机... 历来对于戴震思想的研究,大多从哲学或思想史角度揭示其启蒙意义,从美学角度的分析却很罕见。原因在于当前美学史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预设性,将非美学学科框架内的思想排除在美学史之外,导致美学史的梳理无法揭示内在生成机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美学研究的范式,应研究审美关系的构成要素,并梳理各要素的历时性演变,考察美学历史演进的生成机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戴震思想的美学意义得以凸显,其对于人学本体论的重构对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学 本体重构 生存本体 历史本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