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朱媛媛 汪紫薇 +1 位作者 罗静 崔家兴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7-1958,共12页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测度了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河南省2006—2018年各市域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时空耦合协调水平及具体类型特征,并定量探测了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1) 2006—2018年河南省新型城镇...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测度了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河南省2006—2018年各市域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时空耦合协调水平及具体类型特征,并定量探测了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1) 2006—2018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从0.339稳步上升到0.784,基本实现了"濒临失调→中度协调"的跨越,空间上呈"北部高南部低、中部高东西低"的特征。(2)河南省各市域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特征分异明显,长期为粮食安全滞后型市域占比29%,长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型市域占比53%。(3)影响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核心要素转向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外部经济变化对其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敏感性逐步降低,科技进步始终是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促进力。研究旨为中部农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的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粮食安全 重点农区 中国中部农区 河南省
下载PDF
重点农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孟豪 刘阿敏 +2 位作者 曹连海 闫安 王诗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4-311,共8页
我国重点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庞大,深入探讨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与发展要因对于当前农村居民点整治与重构十分必要。以河南省为例,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变化率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河南省县域... 我国重点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庞大,深入探讨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与发展要因对于当前农村居民点整治与重构十分必要。以河南省为例,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变化率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河南省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并探测了其主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和人均用地数量整体上均呈现增加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的空间差异体现为整体略有扩大的发展特征;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不同增加幅度的县域数量均多于其所对应减少幅度的县域数量,且多数县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村户数、农村常住人口、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是驱动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能为河南省农村居民点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可为类似农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重点农区 河南省
下载PDF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虾稻田的时空演变及地域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天 吴婕妤 +4 位作者 朱媛媛 于雷 赵雪梅 万敏 叶雅文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191,共9页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潜江市是中国“小龙虾之乡”“虾稻共作”的发源地,“虾稻共作”已迅速推广至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山东、云南等地。探索虾稻共生模式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科学调控虾稻种植格局,保障粮食和生态双安全。文章...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潜江市是中国“小龙虾之乡”“虾稻共作”的发源地,“虾稻共作”已迅速推广至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山东、云南等地。探索虾稻共生模式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助于科学调控虾稻种植格局,保障粮食和生态双安全。文章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演绎地域演变模式,通过分析2016—2020年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及特征,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农业政策多方面,探讨潜江市虾稻田发展的地域模式。结果表明:(1)虾稻田空间呈现“西南多,东北少”分布格局,种养格局重心整体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轨迹呈倾斜的“Z”字型,平均迁移速度为1.37 km/a,标准差椭圆扁率逐渐减小,且椭圆面积波动增加。(2)潜江市虾稻田地域模式呈现“政策调控型→科技主导型→社会发展型”演变特征,受社会发展及自然因素影响,农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加大投入稳定了潜江市虾稻田种养面积,科技主要通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和技术创新推动了潜江市虾稻田由西南向中东部迅速扩张,社会发展通过农田水利设施修建、城市化发展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储藏保鲜冷链物流发展对虾稻田进行影响。文章通过潜江市虾稻田的空间演变过程探讨其地域模式,结果将有助于虾稻田农业区域合理规划和发展,为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打造虾稻田区域性优势产业带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时空格局 地域模式 虾稻田 重点农区
原文传递
中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特征、机制与调控——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 被引量:91
4
作者 崔卫国 李裕瑞 刘彦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14-2021,共8页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四个主要特征;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空心化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③农村空心化调控的核心目标与路径应当是以健全的制度为前提、以完备的市场为导向、以当地的农民为主体,逐步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生发展能力的稳步提升,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为其搭建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形成机制 调控策略 重点农区 郸城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