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防控区域整治进展及“十三五”思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宁 卢然 +1 位作者 王兆苏 赵云皓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42-45,50,共5页
文章总结性提出我国138个防控区域"十二五"期间实践的3种类型防控模式,对防控区域总体成效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防控区域深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导向管理、目标管理、监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qu... 文章总结性提出我国138个防控区域"十二五"期间实践的3种类型防控模式,对防控区域总体成效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防控区域深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导向管理、目标管理、监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防控区域深入管理4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重点防控区域 综合整治
下载PDF
2013-2015年中国PM2.5污染状况时空变化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沈鑫 邹滨 +1 位作者 刘兴权 方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8-687,共10页
自2013年我国首次开展全国范围PM_(2.5)近地面监测以来,少有研究从全国空间尺度分析近3年全国PM_(2.5)污染状况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识别PM_(2.5)污染加剧或缓解的空间范围,更缺乏直接对比评估国家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内外PM_(2.5)污染特... 自2013年我国首次开展全国范围PM_(2.5)近地面监测以来,少有研究从全国空间尺度分析近3年全国PM_(2.5)污染状况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识别PM_(2.5)污染加剧或缓解的空间范围,更缺乏直接对比评估国家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内外PM_(2.5)污染特征变化的差异.基于2013—2015年PM_(2.5)监测数据,综合运用时空统计分析与空间插值制图手段,揭示近3年ρ(PM_(2.5))及不同等级污染天数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着重对比分析"三区十群"区域内外ρ(PM_(2.5))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2013—2015年,全国持续监测的413个站点中有335个监测站点ρ(PM_(2.5))年均值下降,其中218个站点实现连续两年年均浓度降低,74个站点ρ(PM_(2.5))年均值降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全国大部分地区ρ(PM_(2.5))年超标率由50%以上降至30%以下,重度污染站点占比由88.38%降至73.77%,严重污染站点占比由65.86%降至36.35%;长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及周边城市群、陕西关中城市群PM_(2.5)污染呈现明显好转趋势;西藏、云贵高原以及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沿海地区ρ(PM_(2.5))一直较低,空气质量相对优良;但与此同时,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及河南中部和北部地区仍是中国PM_(2.5)重污染区域,新疆西南部、合肥、南昌等地区逐渐形成新的PM_(2.5)重污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污染 时空变化 全国 重点区域防控
下载PDF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峻熠 胡军飞 +4 位作者 欧丹燕 黄燕 魏子璐 吴昊正基 金水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7-744,共8页
【目的】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方法】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 【目的】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方法】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结果】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种类共23种;入侵等级为1级与2级的种类共22种。丘陵山地、郊野荒地以及海岸滩涂是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和防控区域。【结论】普陀山的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较为严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海岛联动防控,加强外来物品入岛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外来植物应用前的入侵危害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预案。表1参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浙江普陀山 种类组成 原产地 入侵等级 重点危害与防控区域
下载PDF
2015—2016年中国城市臭氧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吴锴 康平 +8 位作者 于雷 古珊 文小航 王占山 陈雨姿 陈诗颖 赵世奇 王浩霖 王式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79-2190,共12页
为探究中国大陆城市O_3污染状况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运用时空统计分析和GIS技术对2015—2016年全国开展O_3常规监测的336个城市进行分析,揭示近两年O_3浓度及不同等级污染天数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着重对比分析"三区十群"区域内... 为探究中国大陆城市O_3污染状况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运用时空统计分析和GIS技术对2015—2016年全国开展O_3常规监测的336个城市进行分析,揭示近两年O_3浓度及不同等级污染天数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着重对比分析"三区十群"区域内外O_3浓度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6年期间,全国336个城市中,有258个城市2016年年均O_3浓度值较2015年升高,形成了新的O_3污染空间格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的河南、武汉污染较重,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云南、西藏污染相对较轻;长三角地区和山东城市群是中国O_3核心污染区域,陕西、山西及安徽三省O_3浓度较2015年有大幅升高.O_3的空间分布与NO_x排放量、生成控制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区域中除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区的郊区点位以外,我国大多数地区的O_3生成控制型属于VOCs控制型.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宏观上直接对比评估国家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内外O_3污染特征变化的差异,从而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污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污染 时空变化 重点区域防控 空气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