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多维度综合康复管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TAVR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瑞盈 王宁 +1 位作者 杨艳杰 王艳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究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多维度综合康复管理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行TAVR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95例,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 目的 探究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多维度综合康复管理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行TAVR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95例,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领导理论和多维度综合康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研究分析。在心功能方面,干预后的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的LVEDD(46.48±2.87)mm、LVPW(10.76±1.73)mm较对照组更低,LVEF(56.21±5.28)%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6MWD均升高,且观察组6MWD(331.35±47.24)m显著高于对照组6MWD(287.03±42.47)m(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中的四部分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升高更为明显(P<0.05)。在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两组在干预后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06±2.35)U/L、心肌肌钙蛋白I(c TnI)(2.48±0.63)μg/L、肌红蛋白(WYO)(67.17±7.32)μg/L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2.08%)较对照组(17.02%)低(P<0.05)。结论 TAVR术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适应性领导理论的多维度综合康复管理后的心功能有所改善,患者活动耐力提高,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领导理论 多维度综合康复管理 重症心脏瓣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功能
下载PDF
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对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疗效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向立民 杨榕 +3 位作者 姚玲 杨菲 蒋振钦 吴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对重症心脏瓣膜病(VHD)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疗效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V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瓣膜置换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差异... 目的:探讨研究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对重症心脏瓣膜病(VHD)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疗效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V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瓣膜置换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Ⅰ期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生物标志物及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VHD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Ⅰ期心脏康复方案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生物标志物,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心脏康复方案 重症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恢复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7
3
作者 俎志勇 刘树合 +1 位作者 凤旭东 李红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管理 重症心脏瓣膜 心肌保护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换瓣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钱鹏 石开虎 +4 位作者 陶辉 代晨 秦润禾 汪裕琪 徐盛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COS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LCOS)和对照组(未发生LC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COS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LCOS)和对照组(未发生LC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主动脉阻断时间>70min、失血比>20%(失血量/总血容量>20%)、高血压、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术前心律失常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16、0.048、0.019、0.013、0.017、0.029);进一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术前心功能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比>20%、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是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5、0.030、0.019、0.014)。结论患者术前心功能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比>20%、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LCOS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低心排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邵兵 刘琴湘 +6 位作者 李小伟 刘玉妍 郭训 邹冬玲 张耀之 许春雷 黄素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97-498,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麻醉 重症心脏瓣膜病变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马恩 王宗社 +2 位作者 舒端朝 王小军 赵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6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术...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2±6.7)个月,其中死亡28例,存活17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存活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术前合并糖尿病和肾病、原发病、术前心脏手术史、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等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0 kg/m^2或>35 kg/m^2、心功能Ⅲ~Ⅳ级、术前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术前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160 min及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均是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预后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附75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苏 王丹心 +4 位作者 吴毓优 王婷婷 符瑞宝 刘运仲 赵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1,共2页
对7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均采用机械瓣。患者术前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47例。共行二尖瓣置换术2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37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术62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7例,左房成形术12例,冠状... 对7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均采用机械瓣。患者术前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47例。共行二尖瓣置换术2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37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术62例,左房血栓清除术17例,左房成形术1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4例。术后早期死亡5例。认为良好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 重症心脏瓣膜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虎 张义和 +3 位作者 单飞 任建立 马星星 蔡振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5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36-72(52.6±17.2)岁。术前...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5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36-72(52.6±17.2)岁。术前以改善心功能为主,选择恰当手术时机。术中注意保护心肌,尽量保留二尖瓣瓣下组织,积极处理巨大左房及三尖瓣返流。术后强心、扩管、利尿以减轻心脏负荷,同时防治心律失常,并进行合理的心脏康复治疗。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3.4%(2/58),死因均为低心排综合征。随访56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4年,死亡1例。结论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重视围手术期的每个环节的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 心脏康复治疗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外科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邹小明 刘鑫 +1 位作者 李梅 王武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91-169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结果65例治愈出院,平均EF值(53.6±10.4)%。死亡12例(死亡率15.6%),...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结果65例治愈出院,平均EF值(53.6±10.4)%。死亡12例(死亡率15.6%),早期死亡原因7例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术后失访。58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4例(24%),恢复至Ⅱ级35例(60.3%),恢复至Ⅲ级9例(15.5%),随访病例中无死亡病历。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改善心、肺、肝、肾等各脏器功能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 心力衰竭/外科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5
10
作者 骆福秀 刘邕波 +1 位作者 邓盛 黄家诚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59-1860,共2页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术后护理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令凤 杨康 +2 位作者 张玉霞 廖克龙 王海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773-1774,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3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其余均采用中低温 (2 6~ 31℃ )体外循环方法。选用膜式氧合器 ,大剂量胶体预充 ,氧合血持续灌注 ,术中行常规和改良超滤相结合。结果 本组体外循环时间 4 ...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3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其余均采用中低温 (2 6~ 31℃ )体外循环方法。选用膜式氧合器 ,大剂量胶体预充 ,氧合血持续灌注 ,术中行常规和改良超滤相结合。结果 本组体外循环时间 4 3~ 2 32min ,心肌阻断 2 4~ 16 1min ,停循环时间 2 5~ 6 2min ,心脏自动复跳率 76 % ,死亡 2 1例 ,余康复出院 ,随访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瓣膜置换 体外循环
下载PDF
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鲁方 向道康 +2 位作者 周涛 张正刚 朱西安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871-873,共3页
目的研究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停跳手术过程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患者72例,随机分3组(每组24例),术中分组使用心脏停跳液:4∶1血晶冷停搏液(BC组)、St.ThomasⅡ液(CC组)及HTK液(HTK组)。分... 目的研究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停跳手术过程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患者72例,随机分3组(每组24例),术中分组使用心脏停跳液:4∶1血晶冷停搏液(BC组)、St.ThomasⅡ液(CC组)及HTK液(HTK组)。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前及主动脉开放后4、12、24、48和72h测血中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观察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应用时间、低心排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3组患者cTnI、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逐步升高,但HTK组上升的幅度<BC、CC组(P<0.05)。HTK组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应用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BC、CC组(P<0.05)。结论在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手术中,HTK液与传统的心脏停搏液比较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重症心脏瓣膜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钱军岭 王强 王东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住院...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期间死亡32例,病死率是13.6%,主要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低心排,恶性心律失常。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示年龄≥65岁、病史≥15年、心功能(NYHA)Ⅳ级、心胸比例≥0.7、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24 h酸中毒是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患者的病程、心脏基础病变的严重程度、围术期的处理可以影响术后死亡的发生;早期手术、积极的术前准备、缩短体外循环(CPB)时间、维持术后特别是24 h内酸碱平衡是预防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病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侯艳娟 沈明敬 +1 位作者 蔡立春 周演铃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 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并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共168例,男性70例,女性98例,年龄35~76岁,平均... 目的 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并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共168例,男性70例,女性98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7.3±6.8)岁.所有患者依据预后分为2组,术后早期死亡即死亡组8例,治愈出院即治愈组160例.术前采用 iE33 飞利浦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胸比等.手术过程测定置换瓣膜、体外循环转机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 所有入选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8例,死亡率为4.76%,治愈出院160例,治愈率为95.24%.死亡组体重≥70 kg、术前左心房内径≥70 mm、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60 min及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比例较治愈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体重≥70 kg(OR=4.372,95%CI1.424-14.955)、术前左心房内径≥70 mm(OR=1.592,95%CI:1.224-2.142)及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OR=10.227,95%CI:3.781-28.792)是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体重、术前左心房内径以及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术后早期死亡 危险因素 围术期干预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荣 张静 陈丽桢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492-493,共2页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术后监护措施。方法 :对 175例患者术中采用中度低温 (2 4~ 2 8℃ )体外循环 ,置入机械瓣 ,术后实施重症监护 2 4~ 72h ,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 ,凝血酶原时间 (PT)维...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术后监护措施。方法 :对 175例患者术中采用中度低温 (2 4~ 2 8℃ )体外循环 ,置入机械瓣 ,术后实施重症监护 2 4~ 72h ,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 ,凝血酶原时间 (PT)维持至正常值的 1 5倍。结果 :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 19例 ,心室颤动 7例 ,早期死亡 9例 ,死亡率 5 14 %。结论 :注重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护理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术后严密监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出院指导 术后护理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实 修宗谊 +3 位作者 谷天祥 吴利民 高锐 马瑞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全身麻醉 ECC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鲁峰 张心雨 +1 位作者 吕福斌 于金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6期1280-1281,1284,共3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磷酸肌酸钠(PC)对于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加肌松药以及持续泵入丙泊酚麻醉。但剂量及具... 目的分析注射用磷酸肌酸钠(PC)对于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加肌松药以及持续泵入丙泊酚麻醉。但剂量及具体注射方法不同,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咪唑安定加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肌松药静注,异氟醚间断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PC用于心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肿瘤坏死性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及血清心肌肌钙蛋自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浓度,综合以上检测指标判断PC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IL-6水平和IL-8水平在升主动脉开放1 h后以及6 h后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在诱导时和切皮时血压及心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两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段血清cTnI、CK-MB、CK浓度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血浆TNF-α、IL-8、IL-6水平的效果明显,从而有效降低手术中炎症的产生,对机体的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 麻醉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艺萍 肖菲 +1 位作者 潘灵爱 黄晓波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119例,随机分为EEN组(n=62)和常规EN组(n=57)。EEN组病人在进入ICU 24 h时进行EN支持,常规EN组在48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119例,随机分为EEN组(n=62)和常规EN组(n=57)。EEN组病人在进入ICU 24 h时进行EN支持,常规EN组在48 h后开始进行EN。比较两组病人入住ICU时和术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计算术后E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人入住ICU时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EEN组病人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A、Ig G、CD4+、CD8+水平均高于常规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病人术后第7天Hb、ALB、PA、Ig A、Ig G、CD4+、CD4+/CD8+水平高于入住ICU时,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病人腹泻(9.7%,24.6%)和伤口感染(6.5%,21.1%)的发生率亦低于常规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支持不仅能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而且还能保护肠道功能,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病房 免疫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术中应用HTK液进行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胜中 黄克力 谭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HTK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3月,本科在1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进行心肌保护,通过与同时期应用冷血停搏液灌注的16例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 目的:观察HTK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3月,本科在1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进行心肌保护,通过与同时期应用冷血停搏液灌注的16例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结果:HTK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HTK液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后并行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HTK液组体外循环停止时多巴胺用量(5±2.5)μg/(kg·min),低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HTK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体外循环后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开始升高,并于术后第1天达最高峰,但HTK液组麻醉诱导之后各时间点的c Tn I、CKMB水平均低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结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冷血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重症心脏瓣膜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诱导 被引量:4
20
作者 衣晓卓 李天发 王红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989-993,共5页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数字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丙泊酚组(n=27)和依托咪...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全麻诱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数字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丙泊酚组(n=27)和依托咪酯组(n=27).丙泊酚组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开始用1.0 μg/ml的血浆靶浓度进行输注;依托咪酯组患者用0.3 mg/kg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设置6个时间点N1~N6,分别为进入手术室(N1)、镇静评分不超过1分(N2)、收缩压最低点(N3)、插管前(N4)、插管刚结束(N5)及插管结束后5 min(N6),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 与N1时比较,丙泊酚组在N2~N6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心率明显减慢;依托咪酯组患者在N2~N4、N6时收缩压明显下降,在N2~N6时,舒张压明显下降,在N2~N4时心率明显下降,在N3、N4时,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在N5时收缩压和N5、N6时的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全麻诱导,对患者的血液、心率等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靶控 重症心脏瓣膜 全麻诱导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