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梁丽丽 陈淑玲 +1 位作者 邵芳芳 张日霖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2例)和观察组(n=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2例)和观察组(n=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血气指标、通气功能、心脏彩超指标、预后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通气3 d后,两组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通气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3 d后,两组呼吸系统顺应性均高于通气前,两组气道峰压、呼吸频率均低于通气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3 d后,两组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面积(RVEDA/LVEDA)、肺动脉收缩压、下腔静脉内径均高于通气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呼吸机、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内死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可有效优化血气指标,改善通气功能、心功能,缩短恢复进程,减少死亡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通气功能 血气 预后 心脏彩超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体会
2
作者 苗晓晓 汪怡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5-0108,共4页
回顾性分析俯卧位通气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ICU收治的ARDS患者共17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ICU收治的ARDS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程序化路径护理干预,对... 回顾性分析俯卧位通气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ICU收治的ARDS患者共17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ICU收治的ARDS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程序化路径护理干预,对比预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后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护理过程中强化护理工作的程序性和标准性,将提升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俯卧位通气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中的价值
3
作者 卢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15-0018,共4页
评价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文简称ARDS)患者选择俯卧位通气疗法的救治情况。方法 本实验研究周期是2022.4-2023.4,筛取我院急诊外科接收的60例重症ARDS病患,根据临床通气救治过程中选择的不同体位将其划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仰卧位)... 评价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文简称ARDS)患者选择俯卧位通气疗法的救治情况。方法 本实验研究周期是2022.4-2023.4,筛取我院急诊外科接收的60例重症ARDS病患,根据临床通气救治过程中选择的不同体位将其划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仰卧位)、实验组(俯卧位),各组均是30例,对比2组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疗后氧合指数、预后指标、不良事件概率等。结果 实验组在疗后1、12、24h的PH指标都远远超过对照组(P<0.05),并且PaCO2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实验组在疗后第3、7、14天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P值小于0.05。这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在氧合方面较对照组更好。此外,实验组在呼吸机留置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方面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P值小于0.05。这表明实验组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并且减少总住院时间。此外,实验组的不良事件概率为6.6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3.33%,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P值小于0.05。这意味着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可能比对照组更安全,可能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在氧合指数、呼吸机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概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结论 关于重症ARDS患者的临床救治来说,在通气治疗期间选择俯卧位能够逐步改善病患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指数等,这对于增强患者的预后质量、缩短治疗时间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该方式值得在临床一线广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救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14 h,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7 h。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水平、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_(2)、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好,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持续时间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全面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指标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彭娟 蒲海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9月收治的86例ARDS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3,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9月收治的86例ARDS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3,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氧合指数(OI)及静态肺顺应性(Cst)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管生成素-2及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低于对照组,硫化氢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应用于重症ARDS患者中有助于改善血气、呼吸动力学以及血清学指标,缩短症状持续及治疗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面护理 血气指标 舒适度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对氧合指数的影响
6
作者 陈雪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145-0148,共4页
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对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结合本院近2年的5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诊疗资料,分析护理治疗方法对患者氧合指数影响。29例患者经科室常规护理服务(参照组);29例患者经... 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对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结合本院近2年的5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诊疗资料,分析护理治疗方法对患者氧合指数影响。29例患者经科室常规护理服务(参照组);29例患者经科室常规护理服务,同时注重对患者开展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观察组)。将患者护理后的观察指标对比分析,整理护理服务对患者身体康复的影响特点。结果 氧合指数对比:参照组住院时为(88.10±10.22)mmHg,住院14 d为(205.01±37.75)mmHg;观察组住院时为(87.01±12.00)mmHg,住院14 d为(252.12±31.67)mmHg。并发症发生率:参照组为24.14%,观察组为6.90%。结论 当ARDS患者病情严重时,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下,结合患者的PaO2/FiO2水平,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早期肺康复锻炼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锻炼 早期护理 并发症 氧合指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郝学斌 王雅宁 +1 位作者 任志慧 曹丽林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171-2174,共4页
目的研究无缝隙管理模式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观察2组... 目的研究无缝隙管理模式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观察2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心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前PaO_(2)、PaCO_(2)、FVC、FEV1、FEV1/FVC、CRP、PCT、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PaO_(2)、FVC、FEV1、FEV1/FVC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aCO_(2)、CRP、PCT、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PaO_(2)、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aCO_(2)、CRP、PCT、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ARDS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模式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攀 李吉明 彭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行气管插管术治疗的11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将其分为低血压...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行气管插管术治疗的11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发生低血压将其分为低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其中低血压组患者34例,收缩压下降至90mmHg或下降幅度超过40mmHg;正常血压组患者76例,收缩压在90mmHg以上(包括90mmHg)并且下降幅度不超过40mmHg(包括40mmH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插管前后的基本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并采用单因素分析确定其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与血压下降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插管前收缩压、插管前舒张压以及插管后收缩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插管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差异显著(P〈O.05)。两组患者插管前血浆白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体重指数、插管前收缩压、插管前舒张压以及血浆白蛋白是插管后低血压的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重、低体重指数、插管前低收缩压、插管前低舒张压以及低白蛋白水平是ARDS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急诊医师应在插管前注意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避免插管后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 低血压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影响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翟奕庶 王怀立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3期536-53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有效性的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药物结合机械通气综合治疗,对肺功能指标与相关数据进行调查。结果治愈45例,治愈率为90.0%,无死亡小...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有效性的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药物结合机械通气综合治疗,对肺功能指标与相关数据进行调查。结果治愈45例,治愈率为90.0%,无死亡小儿,平均住院时间(22.32±0.82)天。治疗后本组小儿的RR、VPEF/VE和tTPEF/TE值都明显提高(P<0.05),PEF值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危重病评分、氧合指数与疾病治疗有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比较差,机械通气治疗为主流技术,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危重病评分、氧合指数与治疗有效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合治疗 小儿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 危重病评分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茵 杨剑辉 何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6期4976-4978,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禹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7例重症ARDS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43例)... 目的探讨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CASH)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禹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7例重症ARDS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43例)和eCASH组(4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eCASH组接受eCASH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镇静效果、干预前后镇痛效果[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CASH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eCASH组镇静满意度[93.18%(41/44)]高于常规组[76.74%(33/43)](P<0.05);干预后eCASH组CPOT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eCASH组并发症发生率[11.36%(5/44)]低于常规组[27.91%(12/43)](P<0.05)。结论eCASH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重症ARDS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效果,促进其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舒适化浅镇静策略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冼海涛 曾晖 +5 位作者 蔡立华 覃炳军 安曙光 李盘石 范彦琦 何瑞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例重症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干预,使用降温毯维持肛温33~35℃。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例重症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干预,使用降温毯维持肛温33~35℃。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72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以及全身氧代谢指标[血乳酸(LA)、氧合指数(PaO_2/FiO_2)、氧输送(DO_2)、氧消耗(VO_2)、氧摄取率(O_2ER)]。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24、48、72 h的HR、MAP、CI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亚低温组24、48、72 h的HR、MAP、MPAP较对照组降低,48、72 h的CI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亚低温组24、48、72 h的PaO_2/FiO_2较治疗前升高,VO_2、O_2ER于48、72 h增加,DO2于72 h减少(P均〈0.05);亚低温组LA于48、72 h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结论亚低温能改善氧合功能,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利用氧功能,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且对循环影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亚低温 氧代谢
下载PDF
探讨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振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25-2126,共2页
目的探讨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肺通气组(n=40),常规组采取传统通气策略治疗,肺通气组采取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肺通气组(n=40),常规组采取传统通气策略治疗,肺通气组采取打开肺通气策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肺通气组治疗期间PH、P02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C02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肺通气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平台压、肺动态顺应性、中心静脉压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肺通气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肺通气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打开肺通气策略能有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状况,促进患者恢复,可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下载PDF
17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宋鹏 李琦 +1 位作者 王长征 钱桂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转归及预后的一般关系,总结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重症ARDS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对ARDS伴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转归及预后的一般关系,总结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重症ARDS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对ARDS伴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7例重症ARDS患者中14例合并MODS,MODS发生率82.35%;14例重症ARDS合并MODS的患者中死亡12例,死亡率85.71%;17例重症ARDS患者共死亡13例,死亡率76.47%。结论目前对ARDS尚无特效疗法,在对重症ARDS患者施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和综合治疗下,单纯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比例逐年下降,MODS已成为ARDS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重症ARDS患者在对症治疗及机械通气的同时,加强对各脏器功能的保护,防止更多的器官系统出现功能衰竭,是提高ARDS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丹 徐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5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了56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了56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普通组。给予普通组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呼吸情况、肺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SaO2为(87.00±4.80)mm Hg,PEF为(4.30±1.10)cm H_(2)O,PaO_(2)/FiO_(2)为(327.00±18.00)mm Hg,各项数据均优于普通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35、11.09、11.28)。试验组患者Mrrray评分为(1.30±0.26)分,Marshll评分为(2.50±0.17)分,各项数据低于普通组(P<0.05,t=4.16、2.7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43%(27例),普通组为71.43%(20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48)。结论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并减少肾损伤和器官功能损伤风险,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针对性护理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云 张银英 +1 位作者 庞群英 杨红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7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治疗,同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ECMO治疗24h后,患者氧代谢...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治疗,同时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ECMO治疗24h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治疗25~43d,治愈16例,死亡6例。结论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O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循环功能监测 护理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肖倩霞 张志刚 +3 位作者 李斌飞 赵湛元 毛凯红 程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后,患者氧代谢...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16例患者治愈,6例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ARDS患者应尽早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肺氧合为治疗重症ARDS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奕播 刘双林 李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原发病、诱因、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呼吸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34例。收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慢性病史、诱因、确诊24h内患者的生命体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原发病、诱因、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呼吸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34例。收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慢性病史、诱因、确诊24h内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治疗方法、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确诊后21d病死率。比较各指标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入选34例重症ARDS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18~98岁,平均(54.09±18.34)岁,包括死亡患者24例(70.6%);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乳酸、降钙素原高于存活组[分别为(23.42±4.59)VS(16.70±1.57),(4.83±3.60)vs(2.88±0.85)mmol/L,(3.02±2.87)vs(1.20±0.73)ng/L;P〈0.05],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80.92±29.29)vs(112.30±24.49);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降钙素原水平正相关(r=0.531,r=0.527;P〈0.叫)。结论血乳酸及降钙素原浓度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结合对多脏器功能保护的综合治疗可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回顾性研究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降钙素原 乳酸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刚 王蕊 高祀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9期27-30,共4页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监护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ECMO治疗的6例重症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ECMO治疗期间管路维护、生命体征监护、机械通气、感染的监护及...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监护要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ECMO治疗的6例重症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ECMO治疗期间管路维护、生命体征监护、机械通气、感染的监护及个人的防护等护理引导。结果 6例患者中有3例成功撤离ECMO并最终好转出院,有2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在ECMO治疗期间放弃治疗死亡。结论优质的护理能保证ECMO治疗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菁 陈刚 黄晓铭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51-153,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弥漫性、炎性肺损伤,会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及肺自重增加,进而产生肺含气组织减少,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1]。其病理生理改变为肺顺应性下降,肺内分流增加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急性呼吸窘迫...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弥漫性、炎性肺损伤,会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及肺自重增加,进而产生肺含气组织减少,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1]。其病理生理改变为肺顺应性下降,肺内分流增加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可达35%~55%[2]。因此,挽救重症ARDS患者生命的首要措施是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快速增加血氧含量,但是对肺部病情的改善效果不明显。2017年欧洲重症医学会美国胸科协会强烈推荐重症ARDS患者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以有效改善氧合、改善右心功能,利于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氧血症 俯卧位机械通气 血氧含量 肺顺应性 呼吸窘迫 重症医学 肺内分流
下载PDF
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1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燕 俞超 +1 位作者 高春华 张帅 《护理与康复》 2019年第11期92-94,共3页
总结1例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ECMO监护及医院感染控制,做好体位管理、营养管理及皮肤护理,尽早进行康复护理,患者住院80d后病情稳定出院。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