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接受重症监护及出现死亡的危险特征分析
1
作者 蓝淇元 居昱 +10 位作者 潘沛江 郑志刚 卢振伟 冯军坛 彭远军 廖艳研 王海龙 周丽娟 梁浩 陈敏玫 叶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88-1093,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在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下,进入重症监护室(ICU)及死亡的风险,为重症HFMD患儿接受重症监护与不同临床转归的危险体征识别提供参考。方法:在2014-2018年间,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广西各县(市、区)重症住院的H...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在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下,进入重症监护室(ICU)及死亡的风险,为重症HFMD患儿接受重症监护与不同临床转归的危险体征识别提供参考。方法:在2014-2018年间,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广西各县(市、区)重症住院的HFMD确诊患儿进行了连续的个案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双录入;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重症HFMD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其死亡或被收入ICU的风险(比值比,OR),明确哪些临床症状体征导致患儿更可能进入ICU及更容易死亡。结果:2014—2018年共调查广西各县(市、区)重症HFMD病例1 50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78∶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85岁(0~11岁)。与未出现这些症状的患儿相比,共济失调、谵妄、口唇紫绀、面色苍灰、嗜睡、无力麻痹、肢体抖动、易惊是患儿进入ICU的危险症状体征(OR分别为4.924、4.515、2.781、2.750、2.311、2.162、2.139、1.361)。血性泡沫痰、呼吸浅促、面色苍灰、口唇紫绀、呕吐是预示死亡风险增加的危险症状(OR分别为19.045、5.438、3.175、3.031、2.621)。结论:重症HFMD患儿如出现共济失调、谵妄、口唇紫绀等症状,其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危重症的概率更高,并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如出现血性泡沫痰、呼吸浅促、面色苍灰、口唇紫绀、呕吐等症状时,应重点关注病情是否恶化而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室 死亡
下载PDF
动态监测联合细节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2
作者 陶源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监测联合细节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细节护理+常规护... 目的观察动态监测联合细节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细节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动态监测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精神状态差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责任担当、就医体验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联合细节护理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加快症状恢复速度,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细节护理 重症手足 症状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万载县2020—2022年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卢红标 邱敏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究万载县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万载县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1897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 目的:探究万载县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万载县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1897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重症情况和病原体种类等信息,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897例患儿中重症手足口病的共有89例,重症发生率为4.69%;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年龄主要以<3岁为主(57例,占64.04%),其次为3~<8岁(21例,占23.60%),而性别上男性略多于女性(49例vs 40例),此外,重症手足口病较多的发生于秋季(44例,占49.44%),其次是春季(21例,占23.60%);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38例,占42.70%)和A组柯萨奇病毒16型病毒(29例,占32.58%)。结论:万载县儿童所患重症手足口在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和病原体类型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相关部门应做好宣教工作,提示群众做好疾病预防工作,而医院则要做好重症患者的接受和救治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儿童 流行学特点
下载PDF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1年重症手足口病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唐莉君 王炼琴 张蓝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1年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发生情况与流行病变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HFMD患儿的资料,探究重症HFMD的发生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9—202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报告HFMD共10896... 目的: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1年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发生情况与流行病变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HFMD患儿的资料,探究重症HFMD的发生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9—2021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报告HFMD共10896例,其中重症患儿共275例,占比2.52%(275/10896);275例HFMD患儿中,男性共158例(57.45%),女性共117例(42.55%);275例重症HFMD患儿中,年龄占比前3的分别为1岁74例(26.91%)、2岁51例(18.55%)、3岁43例(15.64%);275例重症HFMD患儿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共146例,占比53.09%(146/275),其次为幼托儿童85例,占比30.91%(85/275),之后为学生44例,占比16.00%(44/275);275例重症HFMD患儿中,感染毒株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共203例,占比73.82%(203/275),其次为其他肠道病毒,共45例,占比16.36%(45/275),之后为肠道病毒柯萨奇A16(Cox A16),共27例,占比9.82%(27/275)。结论:贵州省六盘水市2019—2021年重症HFMD发生风险较高,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中,男性较为常见,而EV71是重症HFMD的主要病原体。因此,该地区需提高警惕,加强健康宣教,以尽可能减少重症HFMD的发生风险,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流行变特征 肠道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儿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
作者 张艺萍 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9-0172,共4页
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 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更佳,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更高,P<O.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儿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给予患儿更全面的照顾,有效缓解了患儿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岳银盈 庹玉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旋布洛芬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7.50%(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疱疹、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8%(1/48),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7%(2/48),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旋布洛芬栓佐治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肌损伤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布洛芬栓 重症手足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锐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芬太尼+咪达唑仑方案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患儿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65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太尼联合... 目的分析芬太尼+咪达唑仑方案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患儿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65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镇静前和停药时患者的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咪达唑仑用量(39.56±16.28)mg/d少于对照组的(47.94±13.25)mg/d,机械通气时间(9.48±3.36)d和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间(11.73±4.29)d短于对照组的(12.05±5.92)d、(14.02±5.28)d(P<0.05);镇静前(t0)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镇静后3h(t1)的Ramsay镇静评分(2.51±0.39)分、镇静后12h(t2)的Ramsay镇静评分(3.26±0.82)分高于对照组的(2.28±0.47)分、(2.94±0.63)分(P<0.05);镇静前(T0)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后4h(T1)、镇静后8h(T2)和镇静后12h(T3)观察组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前两组的血清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时观察组的TNF-α(14.15±3.72)ng/L、IL-6(18.47±4.58)ng/L、hs-CRP(8.57±1.14)mg/L低于对照组的(16.24±3.83)ng/L、(21.29±7.74)ng/L、(9.13±1.65)mg/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低于对照组(26.15%)(P<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械通气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能够有效提高镇静效果,促进患儿血压、心率水平恢复,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咪达唑仑 镇静 安全性 机械通气 重症手足
下载PDF
儿童医院2012—202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体变迁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大利 张建琴 张凤华 《中国医药》 2023年第8期1220-122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重症手足口病病原谱及其变迁规律,了解此类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辽宁省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儿童院区665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重症手足口病一般发生状...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重症手足口病病原谱及其变迁规律,了解此类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辽宁省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儿童院区665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重症手足口病一般发生状况、不同年份发生率、月份分布、病原谱[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A组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V-A16)、CoxV-A10和CoxV-A6等]、病原体变迁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男性重症率高于女性[1.0%(409/40918)比0.9%(256/3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7—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2012—2021年6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检出病原体种类有EV、EV71、CoxV-A16、CoxV-A10、CoxV-A6和其他病原体;其中EV共194例、占比29.2%,EV71共130例、占比19.6%。不同时间流行优势病原体不同,2012、2013和2014年为EV71和EV,2015年为EV和CoxV-A16,2016—2018年为EV和CoxV-A6,2019年为EV、CoxV-A16和CoxV-A6,2020年为EV、CoxV-A10和CoxV-A6,2021年为EV和CoxV-A10。2012—2013年重症患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2014—2021年多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痛、肢体抖动、嗜睡和抽搐。循环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发绀和血压异常。结论儿童医院手足口病病原体复杂、呈多样性,优势病原体可发生变迁,未知亚型占比也有变化。重症病例临床可出现重要器官及多系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原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分期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效果
9
作者 柴荥 韩虹 孙文武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期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分期集束化护理。比较发热、皮... 目的:探讨分期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分期集束化护理。比较发热、皮疹等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评价治疗1周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集束化护理能够缩短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发热、皮疹等症状消退时间,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集束化护理 小儿重症手足 症状消退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认知行为理论下综合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艳雪 薛伟 孙俊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8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理论下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HFMD患儿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理论下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HFMD患儿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再获得感染疾病的情况,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情况、家属照顾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肤溃疡面愈合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疾病认知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获得感染疾病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 重症HFMD患儿采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加速症状消失,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的疾病认知、照顾能力,降低患儿感染疾病再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认知行为理论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下载PDF
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儿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秋霞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期167-169,共3页
探析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儿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7例采用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探析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儿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7例采用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儿家属满意度、临床监测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2.98%,且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93.62%高于对照组78.72%,观察组的体温、心率、呼吸、舒张压、收缩压等临床监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19.15%,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可以降低临床监测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重症手足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家属满意度 儿科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邓正铭 刘立馗 李嘉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甲泼尼龙治疗...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54.00%(χ^(2)=12.190,P<0.001);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6.00%,χ^(2)=0.154,P=0.695)。结论 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患儿发热、皮疹等典型重症手足口病症状的消失时间,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小儿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对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疗效
13
作者 王长举 焦瑞南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究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对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降温效果及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药物降温,对照组52例自制纸尿裤冰帽和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组5... 目的:探究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对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降温效果及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药物降温,对照组52例自制纸尿裤冰帽和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组53例增加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患儿的降温效果:降温30、60、90 min后降温效果;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情况;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降温后30min、60min、90 min体温,IL-6、IL-10、TNF-α、IFN-γ、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对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治疗,可降低体温,降低脑脊液中炎症细胞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注射液 重症手足 高热
下载PDF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周晓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9期118-119,198,共3页
目的:探究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循证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收治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纳入41例。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常... 目的:探究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循证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收治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纳入41例。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观察组。常规组采用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总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常规组患儿护理配合得分较低、观察组患儿护理配合得分较高,常规组护理配合得分与观察组护理配合得分对照,常规组护理配合得分较低,观察组护理配合得分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2)常规组纳入41例患儿,其中有7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17.03%);观察组纳入41例患儿,其中有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2.44%),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3)常规组住院时间与观察组住院时间相比用时较长,常规组退疹时间与观察组退疹时间相比用时较长、常规组退烧时间与观察组退烧时间相比用时较长,两组差异明显(P<0.05)。4)常规组对于本次护理满意者共计30例,护理满意度为73.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68%,两组数据对比,效果明显,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常规组患儿41例,经过常规护理,无死亡病例,治疗有效率为82.92%。观察组患儿41例,经过循证护理,无死亡病例,治疗总有效率100%。两组数据对比,效果明显,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此方案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手足 临床护理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NSE、S100β的影响
15
作者 华先堂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入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入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选取6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组,一组为常模组,30例,另一组为研讨组,30例。常模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研讨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NSE、S100β等血清神经功能因子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讨组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状态好转时间和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均短于常模组,P<0.05。研讨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模组的80.00%,P<0.05。研讨组治疗后的血清NSE、S100β、神经生长因子(NGF)、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0.05。研讨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NSE、S100β等神经功能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干扰素 重症手足 毒性脑炎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严灿 周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1-2023.1、6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组。各行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统计组间护理服务质量、治疗依从性、家属照顾能力,观察两组临床症状... 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1-2023.1、6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组。各行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统计组间护理服务质量、治疗依从性、家属照顾能力,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足口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会给患儿以及家属身心带来严重折磨,珍贵重症疾病患儿,通过循证护理的应用,可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儿依从性和家属照顾能力、促进患儿疾病治疗效率、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以及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手足 循证护理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预警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探究
17
作者 刘春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探讨预警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儿科就诊的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预... 探讨预警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儿科就诊的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预警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口腔疱疹缓解时间、手足皮疹缓解时间、口腔疼痛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预警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可以加快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护理 重症手足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55
18
作者 隋美丽 马晓梅 +5 位作者 段广才 陈帅印 张荣光 申远方 范清堂 郗园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诊断中的意义,从检验医学角度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实质。方法选择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病例组,另选同期5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晨采集空腹全血样本同时检测白细胞(WBC)、红...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诊断中的意义,从检验医学角度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实质。方法选择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病例组,另选同期5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晨采集空腹全血样本同时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中性细胞比率(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单核细胞比率(MONO%)、C反应蛋白(CRP)、T细胞(CD3+)、Ts细胞(CD3+CD8+)、Th细胞(CD3+CD4+)、Th/Ts(CD4/CD8)、NK细胞(CD16+CD56+)、B细胞(CD19+)、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S100蛋白(S100)、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TNT-HS)、总血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腺苷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HB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对证型与检验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与轻症组相比,重症手足口病患儿WBC、CD19+、NSE、DBIL和ALB水平较高(P<0.05),而MONO%、CD3+细胞和CD3+CD4+细胞、LDH及HBDH水平较低(P<0.05);②对重症手足口病判别能力较强的7个指标依次为CD19+、NSE、NEUT%、MONO%、DBIL、LDH、ALB,其对判别函数的贡献达100.0%;③重症手足口病的判别方程为:Y1=-190.462-0.102×NEUT%+2.926×MONO%+1.212×NSE+0.622×CD19++8.845×DBIL+6.181×ALB+0.104×LDH。结论①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及肝脏、心脏功能等均有所改变;②CD19+可能对手足口病重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③临床上有可能运用判别方程进行手足口病重症进展的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实验室指标 免疫功能 心功 肝功 淋巴细胞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提示性作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曲沛 徐新民 +4 位作者 赵苗苗 李娟 宋淑静 郭杰 华文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是否起到提示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非手足口病患儿50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检测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是否起到提示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非手足口病患儿50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得出核酸定性结果。对其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以得出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手足口病组和非手足口病组中的差异,探讨肠道病毒71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76%)高于轻症手足口病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9,P=0.004)。结论肠道病毒71型阳性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在临床诊治中引起关注。对于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向危重症的转化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肠道毒71型 肺炎支原体 合并感染
下载PDF
2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谭玉霞 卢红 +2 位作者 王岩梅 陈莉萍 赵仁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高危因素,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提供依据。方法对2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高热111例(50.1%),热程(4.60±2.11)d,住院时间(12.86±2.70)d。219例重症患儿均出现皮疹,典型皮疹1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高危因素,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提供依据。方法对2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高热111例(50.1%),热程(4.60±2.11)d,住院时间(12.86±2.70)d。219例重症患儿均出现皮疹,典型皮疹155例(70.8%),非典型皮疹64例(29.2%);男性多于女性,农村患儿多于城市。精神差、烦躁、嗜睡、头痛、呕吐、惊恐、肢体震颤、肌跃性抽动、肢体无力为其早期症状和体征。多因素分析入选回归模型的有发热、热程、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糖、精神差、肌跃性抽动。结论发热、热程、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糖升高、精神差、肌跃性抽动是手足口病患儿进展为重症的高危因素,应早期识别诊断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 儿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