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立雨 张春 +1 位作者 张炜 吕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治疗的86例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后是否存活分成存活组(77例)和死亡组(9... 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治疗的86例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后是否存活分成存活组(77例)和死亡组(9例),分析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肌肉震颤、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黑便、抽搐、呼吸衰竭、昏迷等,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明显升高;单因素分析发现,存活者年龄≥60岁、存活者心肌损伤者、肝功能损伤者、呼吸衰竭者占比明显更低(P<0.05),病毒载量明显更低(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4.155)、心肌损伤(OR=12.756)、呼吸衰竭(OR=5.369)、病毒载量(OR=8.718)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以持续发热、肌肉震颤、恶心呕吐等临床特征,CK明显升高,而年龄≥60岁、心肌损伤、呼吸衰竭、病毒载量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观测,防止病情恶化,减少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新发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下载PDF
轻症与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叶重阳 张荣荣 +2 位作者 梅清 朱春艳 陈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847-849,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novelbunyavirus,NBV)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轻症与重症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选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经实验室...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novelbunyavirus,NBV)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轻症与重症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选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经实验室确证的47例SFTS患者,按中国原卫生部2010SFTS防治指南分为两组:轻症组24例,重症组23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轻症组与重症组在年龄、性别、最高体温(Tm)、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既往史以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与重症组在神经系统症状、体温超过37.5℃时间(Tc).白细胞最低值(WBClow).白细胞计数少于4×10^9/L持续时间(WBCc)、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持续时间(PLTJ)、ALT、AST、APTT、CD4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WBClow、WBCe、PLTc、APTT、CD4+T是重症组的高危因素。结论卫生部2010SFTS防治指南的重症指标是血小板计数少于30×10^/L,即使据此归为轻症组者,如有神经系统症状、WBClow、WBCc、PLTC、APTT、CD4+T可能也需要按重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分析 轻症 重症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海云 赵晓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传统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系统组46例在传统组的基础上给予全...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传统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系统组46例在传统组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情绪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系统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量表(SAS)、抑郁评分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系统组低于传统组(P<0.05);系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通过运用全方位护理能够提高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改善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负性情绪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郑霄雁 王依妹 +2 位作者 官陈平 蒋莹 张晓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081例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中,重症组671例,非重症组3410例。重症组的男性比例、年龄、现住址为社区的比例均高于非重症组,接种疫苗比例低于非重症组(59.02%vs.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方面,重症组为(7.27±4.85)d,长于非重症组的(4.37±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01)。重症组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呼吸困难/气促的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慢性肺部疾病史及心脑血管疾病史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现住址归属为社区、未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长、首发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重症组的治愈时间长于非重症组(P<0.001)。结论性别、年龄、现住址归属、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导致重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重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重症肺炎31例临床疗效与结局分析
5
作者 邹晓蕾 杨旭 +1 位作者 赵艳 范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6期91-95,共5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优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肺部感染诊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XDRAB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抗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30 d死亡情...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优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肺部感染诊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XDRAB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抗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30 d死亡情况等信息。结果共纳入患者31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多黏菌素组(15例)、非多黏菌素组(12例)和未治疗组(4例),多黏菌素组治疗方案以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或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为主,同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非多黏菌素组治疗方案包括注射用替加环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舒巴坦钠、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注射用甲苯磺酸奥马环素任一药物或联合用药;疗程均不短于2 d。未治疗组治疗方案为不包括以上两组任一药物的其他药物。多黏菌素组有效率为26.67%,30 d死亡率为73.33%;非多黏菌素组分别为16.67%,83.33%;未治疗组分别为0,100.00%。临床药师参与多黏菌素组中6例患者的救治,其中2例(33.33%)有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XDRAB重症肺炎临床治愈率低,死亡率高,需要更准确地把握抗菌治疗时机和更规范地开展药物治疗,且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可能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临床结局 临床药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亚重症病房建设及运行模式探讨
6
作者 海宝 郭儒雅 +2 位作者 陈宝霞 胥雪冬 金昌晓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6期3-5,共3页
随着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临床医疗工作重心逐步向“保健康、防重症”转移。为了提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改造了21个亚重症病房,打破科室、专业壁垒,进行统筹协调。文章介绍了呼吸亚重症病... 随着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临床医疗工作重心逐步向“保健康、防重症”转移。为了提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改造了21个亚重症病房,打破科室、专业壁垒,进行统筹协调。文章介绍了呼吸亚重症病房的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设,总结了相关经验和成效,对平战结合联合病房管理模式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亚重症病房 病房管理 制度建设
下载PDF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影像变化分析
7
作者 武润苗 苟琪玲 +3 位作者 魏益群 吴军芳 赵亚利 柴春艳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63-1568,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危险因素及胸部CT影像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1月31日在西安市定点医院ICU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40例,分为普通组22例和重症组18例,回顾两组病人一般资料、血常规、并... 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危险因素及胸部CT影像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1月31日在西安市定点医院ICU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40例,分为普通组22例和重症组18例,回顾两组病人一般资料、血常规、并发症和胸部CT影像特点及演变情况,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病人年龄更高[67.50(64.0,80.0)岁比60.5(43.0,66.0)岁],疫苗接种剂量更少,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3(2,5)d比2(1,3)d]、入院至肺部病灶明显进展时间更短[(4.44±2.28)d比(6.59±1.97)d],入院1周时淋巴细胞比率(LY%)更低[(12.26±7.33)%比(18.49±5.72)%],并发症更多(尤其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升高及电解质紊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胸部CT更易出现病变分布为始发灶累及更多肺叶,尤其波及左肺上叶、右肺上叶和右肺中叶,及存在非胸膜下病灶;病变特点为肺实变和支气管充气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至肺部病灶明显进展时间、始发灶累及肺叶数和并发症个数与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明显相关(P<0.05)。结论始发灶累及肺叶数和并发症个数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入院至肺部病灶明显进展时间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重症 危险因素 胸部CT影像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独立相关
8
作者 刘威鹏 杨正飞 +2 位作者 李祖勇 唐俊鹏 郑光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0,14,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甲状腺功能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08日~2023年5月31日期间收治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重症监护室的122例新冠感染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终点为患者出院或死亡,其中医嘱...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甲状腺功能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08日~2023年5月31日期间收治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重症监护室的122例新冠感染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终点为患者出院或死亡,其中医嘱出院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院内死亡或签字放弃治疗出院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行甲状腺相关指标与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分析。最后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患者获得预后不良的概率来拟合模型,得出独立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的患者入院后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葡萄糖(GLU)、D-二聚体(D-Dimer)、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但是,白蛋白(ALB)浓度、淋巴细胞(LYM)计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均低于预后良好组,甲状腺功能中FT3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独立相关,患者的NLR、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准确度约86.1%。结论: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的FT3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独立的正相关。NLR的升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是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 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联合乳酸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d的死亡风险预测
9
作者 肖欣 魏佳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3期2185-2191,共7页
目的 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36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91例)。采... 目的 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36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9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患者28 d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核酸未转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比例较高,入院24 h检查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酐值、二氧化碳分压、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呈高水平,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无创及有创)持续时间短、抗病毒药物覆盖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存活组住院时间长,期间多次完善病原学检查显示,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病毒合并真菌感染、病毒合并细菌合并真菌三重感染、多重耐药菌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未转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无创及有创)持续时间短,乳酸脱氢酶、乳酸高水平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可以得出乳酸脱氢酶对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准确度优于乳酸,而乳酸脱氢酶、乳酸联合预测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的预测价值。结论 核酸未转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入院24 h检查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酐值、二氧化碳分压、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高水平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中高水平乳酸脱氢酶联合乳酸对患者28 d的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乳酸脱氢酶 乳酸 联合检测 预后 死亡风险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ICU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
10
作者 王筱 梁艳茹 +4 位作者 张悦 陆湘华 丰俊 王远萍 赵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病原菌的分布及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法分离鉴定病原菌,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前后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病原菌的分布及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法分离鉴定病原菌,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核心基因组MLST(cgMLST)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大流行后ICU环境中病原菌总检出率(6.10%,101/1656)低于大流行前(10.77%,181/1680;P<0.05)。大流行前后,ICU环境中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在被褥表面占比均维持在最高水平,但大流行后ST型呈多样性分布。MLST_Pasteur结果显示,16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0种ST型,以ST2(80.25%,130株)为主;MLST_Oxford结果显示,162株菌株共有19种ST型,以ST208(37.04%,60株)为主;基于cgMLST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流行后ST208_Oxford与ST540_Oxford和ST369_Oxford的亲缘关系更接近,ST164_Pasteur克隆由大流行前的ST234_Oxford转变为大流行后的ST1418_Oxford,新发现2种新型ST_Pasteur和11种新型ST_Oxford。结论大流行后ICU环境中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大流行前,大流行前后相同分离位点ST型分布略有不同,大流行前后的流行克隆仍以ST2_Pasteur/ST208_Oxford为主,但部分等位基因发生了改变,cgMLST在同源性分析、进化与传播、暴发分析方面的精确度优于MLST_Oxford和MLST_Paste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ST型 同源性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20例重症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世会 代永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对20例核酸检测阳性的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例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重症患者均有发热(100%),伴全身中毒症状...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对20例核酸检测阳性的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例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重症患者均有发热(100%),伴全身中毒症状及胃肠道症状,11例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血小板显著下降20例,白细胞明显下降18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脑钠肽、淀粉酶及脂肪酶不同程度升高,蛋白尿19例及血尿12例。8例(40%)重症患者死亡。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血小板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心肌酶谱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明显升高、电解质显著异常、白蛋白低下,是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其预后差。对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期采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重症患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1例老年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合并难愈合创面的护理
12
作者 徐晨阳 周红 +2 位作者 耿敬 李妙 徐海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总结1例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合并难愈合创面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组织多学科会诊,基于TIME-H原则制定创面护理方案;成立多学科康复小组,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肠内肠外营养相结合,给予营养支持;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护理... 总结1例老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合并难愈合创面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组织多学科会诊,基于TIME-H原则制定创面护理方案;成立多学科康复小组,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肠内肠外营养相结合,给予营养支持;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护理,预防交叉感染;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结合,缓解患者情绪。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创面愈合良好,于214 d后出院,回归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 糖尿病 难愈合创面
下载PDF
大剂量、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临床对比观察
13
作者 张鸽 苏琳 +4 位作者 吴雯雯 乔青 高顺翠 张彦梅 张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65-68,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大剂量、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48例,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同时,27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5.0~7.5 mg(或同当量的其他激素)治疗,记为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10~... 目的对比观察大剂量、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48例,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同时,27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5.0~7.5 mg(或同当量的其他激素)治疗,记为对照组;21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10~15 mg(或同当量的其他激素)治疗,记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的炎症指标(CRP、IL-6及铁蛋白)、体温恢复为正常所需要的总天数、住院总天数、28天全因死亡率、住院期间合并真菌感染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3天后血清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3天后血清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为正常所需要的总天数为(2.00±0.46)d,对照组为(4.48±1.04)d,两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住院总天数、28天全因死亡率、住院期间合并真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炎症指标更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缩短,且不增加住院总天数、28天全因死亡率、住院期间合并真菌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疗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基于“透热转气”理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聪聪 展照双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可出现炎症风暴、免疫风暴,影像学检查可见“白肺”病理征象,经尸体解剖可见肺部蓄积较多痰液、瘀血。据此可知,热毒、痰浊、瘀血等邪气互结、阻塞气道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主要病理机制,故而清除肺内热、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可出现炎症风暴、免疫风暴,影像学检查可见“白肺”病理征象,经尸体解剖可见肺部蓄积较多痰液、瘀血。据此可知,热毒、痰浊、瘀血等邪气互结、阻塞气道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主要病理机制,故而清除肺内热、毒、痰、瘀等浊邪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基于温病学“透热转气”理论,阐释运用透湿热、透毒热、透瘀热、透滞热等透热转气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的机制,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透热转气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 透热转气 温病 透湿热 透毒热 透瘀热 透滞热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重症心肌炎1例的急救与护理
15
作者 钟成丽 金建娣 王晓燕 《护理与康复》 2018年第11期95-97,共3页
总结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重症心肌炎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是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心搏骤停并实施急救,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情况,做好压疮护理和心理护理。经过15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 重症心肌炎 临时起搏器 护理
下载PDF
支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体验的质性研究
16
作者 陈曦 张超 修立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了解支援定点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护士的真实体验,为抗疫重症护理管理、应对重大疫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支援定点医院重症工作的1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 目的了解支援定点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护士的真实体验,为抗疫重症护理管理、应对重大疫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支援定点医院重症工作的1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压力来源多样、培训需求、完善管理、自身成长。其中压力来源多样主题包括6个亚主题:工作繁重、失眠和焦虑、害怕感染、沟通不畅、思念家人、团队荣誉感。结论支援重症病区的护士的心理压力大,管理者应深入了解护士的心理变化,给予关心和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压力疏导方式。培训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定点收治医院应完善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管理者对护士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应给予肯定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重症患者 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重症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护理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分析总结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例患者好转离院,1例患者死亡,期间无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感染。... 目的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分析总结2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例患者好转离院,1例患者死亡,期间无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被感染。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征是新发的感染性疾病,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可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严格消毒隔离是防止其传播的有效方法,且有根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新型布尼亚病毒 血小板减少征 护理
下载PDF
连续检测高密度脂蛋白在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娟 周蕾 +2 位作者 付艳群 刘丹 万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352-2354,共3页
目的分析连续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中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该院收治的114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75例,普通型)与重症组(39例,重型、危重... 目的分析连续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中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该院收治的114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75例,普通型)与重症组(39例,重型、危重型);比较两组感染第1天、第7天的HDL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L在重症COVID-19中的预测效能。结果重症组感染第1天、第7天的HDL水平分别为(0.65±0.08)、(0.48±0.03)mmol/L,均低于非重症组的(1.03±0.24)、(0.96±0.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第1天、第7天的HDL预测重症COVID-19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7(95%CI:0.876~0.978)、0.950(95%CI:0.911~0.990)。结论重症COVID-19患者机体内的HDL呈异常低表达状态,连续检测HDL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重症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高密度脂蛋白 预测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38例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迎文 高文武 林丽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3期4490-4492,共3页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我科收治的3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方法。结果对38例患者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加强症状护理...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我科收治的3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方法。结果对38例患者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加强症状护理,做好健康宣教。3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转往重症医学科,3例死亡。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新发的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应早期规范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发热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特征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风险感知与客观估算风险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邱琳蕊 陈梅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3968-3971,共4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发生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客观估算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258例MHD确诊COVID-19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分析所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发生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客观估算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将258例MHD确诊COVID-19患者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分析所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MHD发生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客观估算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58例MHD确诊COVID-19患者重症检出率为20.54%(53/258);BMI增高、空腹血糖增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血C反应蛋白增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谷草转氨酶增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是MHD患者发生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983,H-L拟合优度检验为χ^(2)=12.436,P=0.078,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本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这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发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高危患者,有助于推动个体化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重症 客观估算风险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