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宇 杨堉锟 张慧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5-0128,共4页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重症新生儿窘迫症患儿予以通气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间歇指令通气法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重症新生儿窘迫症患儿予以通气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间歇指令通气法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法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临床综合治疗满意率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住院时间更短,血气指标改善结果更好。结论 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综合疗效较为理想,住院时间也较短,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 治疗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症 综合疗效
下载PDF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黄薇 宫德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讨论组,每组25例。参考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讨论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 目的分析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讨论组,每组25例。参考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讨论组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讨论组血液酸碱度(7.36±0.38)、动脉血氧分压(72.05±6.38)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6.83±1.71)%高于参考组的(7.19±0.18)、(64.42±6.07)mm Hg、(90.63±1.6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28±2.53)mm Hg、吸入氧浓度(31.72±3.26)%低于参考组的(45.71±2.27)mm Hg、(40.63±3.58)%(P<0.05)。讨论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8.00%低于参考组的32.00%(P<0.05)。讨论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参考组的76.00%(P<0.05)。结论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价值
3
作者 阮玉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29-0132,共4页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人性化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更好(P<...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人性化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血气指标更好 (P<0.05);研究组家属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调节血气指标,减少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几率,提高家属满意度,使其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价值 康复效果 并发 满意度
下载PDF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兴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1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予以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恢复时间、住... 目的 探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1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予以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气浓度(FiO_(2))]、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治疗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后,患儿PaCO_(2)(38.14±5.93)mm Hg(1mm Hg=0.133 kPa)及FiO_(2)(43.26±8.13)%均低于治疗前的(47.23±6.25)mm Hg、(62.37±7.54)%,PaO_(2)(62.63±5.25)mm Hg高于治疗前的(46.60±5.4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IL-6(43.84±15.77)pg/ml以及TNF-α(46.26±8.13)pg/ml均低于治疗前的(82.32±16.93)、(52.37±7.54)pg/ml,IL-10(9.30±1.60)pg/ml高于治疗前的(5.47±1.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73.55±6.76)h,氧疗时间为(230.13±50.75)h,症状恢复时间为(4.14±1.31)d,住院时间为(20.76±5.75)d。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其中发生2例肺部感染,未发生气胸、肺出血、颅内出血。结论 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纠正血气指标,缓解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还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快患儿康复进程,以此改善预后,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血气指标 新生儿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双双 张晓芳 +1 位作者 李艳红 张文静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7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1年8月1日接受治疗的9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1年8月1日接受治疗的9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入组时、干预1周时疼痛程度、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周时,两组疼痛评分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正压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和疼痛不适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辅助呼吸时间,提升康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重症专职护理模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疼痛
下载PDF
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6
作者 吴广飞 傌洁 +2 位作者 陈志慧 时文玲 杨彩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567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鼻损伤评估标准分为鼻损伤组和无鼻损伤组各42...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567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鼻损伤评估标准分为鼻损伤组和无鼻损伤组各42例,采用一般基础资料调查问卷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躁动、暖温箱湿度、通气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通气时间>15 d、存在躁动、暖温箱湿度>65%、鼻塞通气方式是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NRDS无创通气鼻损伤发生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责任护士密切监测患儿各项指标变化,给予抚触、合理适当调控暖温箱湿度,鼻塞与面罩通气方式交替使用,降低鼻损伤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无创通气 鼻损伤
下载PDF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欣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重症NRDS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每组患儿均3...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重症NRDS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每组患儿均3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基础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机械通气的干预,实验组则是在基础干预同时采取机械通气干预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pH值,治疗康复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治疗7d的PaO_(2)与动脉血pH值水平要高于治疗前,治疗7d的PaCO_(2)的水平低于治疗前,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水平上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定重症NRDS的病患,经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方案,经治疗干预措施,干预对动脉血气状况改善满意,对疗效提升及促进恢复情况满意,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动脉血气指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佳 田嘉然 +2 位作者 张瑞敏 翟淑芬 平莉莉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保护性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4例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患儿机械通气模式分组,其中观察组74例,... 目的分析保护性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4例新生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患儿机械通气模式分组,其中观察组74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模式,对照组则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机械通气 新生儿脓毒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探讨
9
作者 张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对危重症专职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160例,临床确诊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患儿呼... 对危重症专职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160例,临床确诊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患儿呼吸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0.05。结论 危重症专职护理的开展,可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和肺部功能,得到迅速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控制炎症反应,减少不良事件,使家长对满意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重症专职护理 呼吸功能 肺部功能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惜华 李惠怡 +3 位作者 杨乔焕 王丽辉 赵雪婷 胡黛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4期2338-2339,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专职护理模式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腾 赏月 齐利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重症新生儿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重症新生儿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OI)。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H、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1.5±4.9)d,观察组为(14.7±3.1)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59,P=0.006)。观察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χ2=5.37,P=0.018),并发症发生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χ2=6.99,P=0.008)。结论 HFOV能明显改善重度新生儿RDS的缺氧状态,改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 高频振荡通气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208-208,219,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通常采用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法与机械通气法来治疗,而后期护理也对患儿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危重症专职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护理 重症专职护理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贺文琪 王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重症专职护...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指标变化,记录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3,7d后,两组患儿PaO2,SaO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通气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专职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帅 邢志娟 朱秀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RDS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RDS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Apgar评分、HR、RR、Pa O2、Pa CO2、动脉血p H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pgar评分、Pa O2、动脉血p 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HR、RR、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DS新生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HR、RR、Pa O2、Pa CO2、动脉血p H值,提高Apgar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专职护理 新生儿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莉亚 郑海滨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3期7-8,共2页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应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住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ARDS应用PS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重症肺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 ARDS 临床效果 早产儿 PS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运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翟炳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8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气管插管拔出成功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NICU收治的140例新生儿呼... 目的研究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气管插管拔出成功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NICU收治的1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拔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NCPAP组与NIPPV组,每组各70例,两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观察记录两组1周内的拔管成功率以及无创通气初次以及24 h后的血气值,并比较两组3级以上脑室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NIPPV组的1周内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次及24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的BPD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VH、ROP、PDA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模式比较,NIPPV模式治疗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有利于提高气管拔管成功率与降低BPD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拔出成功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反比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7
作者 利汉其 汤耀斌 廖友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8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反比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27例需机械通气(CMV)的重症NRDS患儿,在正常吸呼时比(正比1:1.0—1.5)下,当所需吸入氧浓度(FiO2)>10.8,平均气道压(MAP)≥16cmH2O,吸气峰压(PiP)≥28cmH2... 目的 探讨反比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27例需机械通气(CMV)的重症NRDS患儿,在正常吸呼时比(正比1:1.0—1.5)下,当所需吸入氧浓度(FiO2)>10.8,平均气道压(MAP)≥16cmH2O,吸气峰压(PiP)≥28cmH2O,治疗1h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仍<0.85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15例改用反比通气治疗,吸呼时比为1:0.4-0.8。另一组为对照组12例继续用正比通气治疗。结果 实验组用反比通气治疗后1h内SaO2均上升至≥0.85。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至2h后实验组的SaO2上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MAP和FiO2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Pi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NRDS用反比通气治疗可迅速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缺氧,并于短期内使MAP、PiP和FiO2下降,没有增加气道损伤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比通气 治疗 新生儿 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柳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893-1894,共2页
目的: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某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某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比较护理前后的平均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护理后研究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专职护理干预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下载PDF
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俊芳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为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实施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70例患儿,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高频振荡组和间歇指令组,间歇指令组选择间歇... 目的观察为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实施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70例患儿,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高频振荡组和间歇指令组,间歇指令组选择间歇指令通气法,高频振荡组选择高频振荡通气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1年复发率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高频振荡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间歇指令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6,P=0.003);高频振荡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1%)明显低于间歇指令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11);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指标十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频振荡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指标均优于间歇指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组氧疗时间、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间歇指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组出院后1年的复发率(22.85%)低于间歇指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应用于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法的治疗效果更佳,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复发率更低可以明显改善血气指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 近远期疗效 血气指标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智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对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体会,观察此方法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方法是将50例...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对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体会,观察此方法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来我院治疗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方法是将5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通气模式是高频振荡通气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对照组患儿通气模式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对比两组患儿在通气1h、12h以及24h后的血气情况,并注意是否有并发症出现。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儿再通气1h时,血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CO2明显下降;但是在通气12h以及24h后,血PaO2和PCO2水平与对照组相差不大。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对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高效,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