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护理对重症胸创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瑢 傅丽 彭露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3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重症胸创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重症胸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重症胸创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重症胸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症状评分和情绪状态评分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及疼痛症状评分、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舒适度评分、生理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重症胸创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情绪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舒适度,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针对性护理 疼痛症状 情绪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2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亦艮 何武剑 +1 位作者 刘永利 庞继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9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2例以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为主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组,每组各26例;均以PB760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PVS+PEEP模式),...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2例以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为主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组,每组各26例;均以PB760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PVS+PEEP模式),分别记录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8、24h动脉血气分析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同时记录每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有效和无效(死亡)例数。结果保护性肺通气组8、24h后氧合指数、PaO_2明显优于常规通气组(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常规通气组(P<0.01),病死率也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肺通气 机械辅助呼吸
下载PDF
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渊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135-135,146,共2页
目的:观察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70例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组,每组... 目的:观察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70例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切开后接呼吸机,分别采用常规通气及保护性肺通气,记录两组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进行通气12h、24h后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分析及氧合指数(PaO_2/Fi O2)分析,评判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通气组比较,保护性肺通气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有所缩短,气压伤发生率、病死率有所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通气12h、24h后PaO_2、Pa CO2、PaO_2/FiO_2获得显著改善。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能够改善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通气功能,对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肺通气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创伤性连枷胸的疗效及其相关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强军 肖志明 茹炜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创伤性连枷胸的疗效及其相关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在酒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重症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加压包扎、肋骨悬吊牵引等),观察组...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创伤性连枷胸的疗效及其相关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在酒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重症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加压包扎、肋骨悬吊牵引等),观察组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后疗效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胸壁畸形、迟发型气胸、死亡)方面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较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CVP、MAP、HR)明显改善(P<0.05),72h后较24 h更进一步(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同一时间段内,治疗后4h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24 h、72 h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在FVC、TLC、PEF、FEV1肺功能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创伤性连枷胸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够稳定胸壁,减少反常呼吸,降低连枷胸引起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性连枷 手术内固定 疗效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pGSN和F-actin与重症胸腹创伤后急性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薛锋 张璞 田燕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凝溶胶蛋白(pGSN)和F-肌动蛋白(F-actin)水平与重症胸腹创伤后急性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81例胸腹创伤患者(观察组)和8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入院后1 w的预后情况,将观察组分为存活组72例,死亡... 目的探讨血浆凝溶胶蛋白(pGSN)和F-肌动蛋白(F-actin)水平与重症胸腹创伤后急性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81例胸腹创伤患者(观察组)和8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入院后1 w的预后情况,将观察组分为存活组72例,死亡组9例。比较各组血pGSN、F-acti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差异;分析观察组pGSN和F-actin与CK-MB和cTn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GSN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F-actin和cTnT水平及CK-MB活性高于对照组(P <0.05);死亡组p GSN水平低于存活组(P <0.05),F-actin水平和cTnT水平及CK-MB活性高于存活组(P <0.05)。观察组两亚组的pGSN、F-actin、cTnT及CK-M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中,pGSN与CK-MB和cTnT呈负相关(r=-0.737,r=-0.658,P <0.05),F-actin与CK-MB和cTnT呈正相关(r=0.542,r=0.672,P <0.05)。结论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pGSN和F-actin水平可能出现异常,且与创伤后急性心肌损伤关系密切,并对患者的短期存活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 血浆凝溶胶蛋白 F-肌动蛋白水平 心肌损伤 预后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磷脂酶A_2与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伟 王著军 +7 位作者 徐旭 郭雅琼 乔帅 梁永刚 马之嘉 高文华 付芳 瑞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在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253医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在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253医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死亡的胸腹创伤患者82例,在就诊救治的同时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NF-α、LPS和PLA2,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功能:ALT208.43±41.35U/L,AST198.49±39.62U/L;损伤因子:TNF—α 36.41±18.09ng/ml;LPS343.66±106.02IU/L;PLA,41.35±14.26ng/ml。ALT、AST与TNF—α、LPS、PLA,比较相关系数(r)分别大于0.8657、0.886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NF—α、LPS、PLA,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急诊救治胸腹损伤时,应对TNF-α、LPS、PLA,进行早期干预,或有可能抑制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或减轻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 急性肝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内毒素 磷脂酶A2
下载PDF
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乔帅 王晓磊 +1 位作者 刘俊清 李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902-903,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创伤指数TI≥17分的胸腹创伤患者76例,抽血化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创伤指数TI≥17分的胸腹创伤患者76例,抽血化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LPS和IL-6,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LT与LPS:r=0.8465,P<0.001,ALT与IL-6:r=0.9042,P<0.001;AST与LPS:r=0.8789,P<0.001,AST与IL-6:r=0.9224,P<0.001;LPS与IL-6:r=0.8631,P<0.001。结论 LPS和IL-6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针对LPS和IL-6进行早期治疗是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6 重症创伤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内毒素与重症胸腹创伤后急性心肌损伤的关系及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志伟 王著军 +5 位作者 徐旭 郭雅琼 乔帅 梁永刚 马之嘉 瑞霞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内毒素 (LPS) 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就诊、创伤指数 (TI) ≥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急诊死亡...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内毒素 (LPS) 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就诊、创伤指数 (TI) ≥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急诊死亡的胸腹创伤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16~76(43.59±16.33) 岁。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65例;坠落伤23例,交通伤47例,钝性伤8例,锐器剌伤4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51±0.52) h。在救治的同时抽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 (cTnT)、TNF-α、LP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心肌损伤指标检测结果:CK-MB (158.74±31.59) U/L,cTnT (496.25±58.46) pg/ml;损伤因子检测结果:TNF-α (36.41±18.09) ng/ml,LPS (343.66±106.02) U/L;均高于正常健康人。CK-MB与TNF-α、LPS的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23 1和0.883 2,cTnT与TNF-α、LPS的r值分别为0.955 6和0.889 1,均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TNF-α、LPS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加强对TNF-α、LPS的早期干预,或有可能减轻重症胸腹创伤后心肌细胞的损伤,提高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 心肌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毒素
原文传递
TNF-α、LPS、IL-6在重症胸腹伤后急性肝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志伟 王著军 +7 位作者 徐旭 乔帅 王树龙 梁永刚 罗亮 瑞霞 付芳 高文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科内死亡的...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在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急诊科就诊创伤指数TI≥17分、除外合并颅脑损伤及在急诊科内死亡的患者62例,在就诊予以抢救、治疗的同时抽血检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NF-α、LPS和IL-6,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ALT与TNF-α:r=0.9392,P<0.001;ALT与LPS:r=0.8461,P<0.001;ALT与IL-6:r=0.9484,P<0.001。AST与TNF-α:r=0.9488,P<0.001;AST与LPS:r=0.8779,P<0.001;AST与IL-6:r=0.9186,P<0.001。结论 TNF-α、LPS和IL-6均有可能参与了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加强伤后早期对胃肠道功能的保护和对TNF-α、LPS和IL-6的早期针对性干预治疗,则有可能减轻重症胸腹损伤后急性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 急性肝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多种损伤因子与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伟 王著军 +7 位作者 徐旭 梁永刚 乔帅 马之嘉 周志军 罗亮 高文华 孙瑾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在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功能损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胸腹创伤患者82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在重症胸腹损伤急性肝功能损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胸腹创伤患者82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对照组),检测2组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ropyl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olacetic transaminase,GOT)、TNF-α、IL-6和PLA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就诊时GPT((208.43±41.35)u/L)、GOT((198.49±39.62)u/L)、TNF-α((36.41±18.09)μg/L)、IL-6((393.83±143.86)μg/L)、PLA2((41.35±14.26)μg/L)均高于对照组((17.25±4.48)u/L,(18.29±5.37)u/L,(1.28±0.59)μg/L,(63.93±41.49)μg/L,(7.47±5.27)μg/L)(P<0.01);观察组GPT、GOT分别与TNF-α、IL-6、PLA2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NF-α、IL-6、PLA2参与了胸腹损伤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对TNF-α、IL-6、PLA2进行早期干预可抑制急性肝功能损害发生或减轻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 急性肝功能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磷脂酶A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