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凝与其联合介入方法治疗重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1
作者 徐振 何浩 +5 位作者 许莺歌 闫磊 张松 朱明 吴垠垠 水少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6-280,共5页
目的对比单纯抗凝与其联合介入方法治疗重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65例重症CVT患者纳入抗凝组(n=32)或联合组(n=33),比较组间入院、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患者预后、血管再通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 目的对比单纯抗凝与其联合介入方法治疗重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65例重症CVT患者纳入抗凝组(n=32)或联合组(n=33),比较组间入院、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患者预后、血管再通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院时mRS评分低于抗凝组(P<0.05)。出院时(84.85%vs.59.38%)、出院后6个月(87.88%vs.65.63%)及12个月(93.94%vs.75.00%),联合组预后良好率均高于抗凝组(P均<0.05)。出院时联合组血管再通率高于抗凝组(100%vs.75.00%,P<0.05)。截至随访末,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5%vs.18.75%,P>0.05)。结论对于重症CVT患者,相比单纯抗凝,以抗凝联合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颅内血栓形成 溶栓疗法 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性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42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段梅花 于兆鹏 马慧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4的比例进行配比,随机抽取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1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心静脉置管、...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4的比例进行配比,随机抽取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1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及国际静脉血栓栓塞医学预防登记风险预测模型等资料,分析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60岁、既往有血栓史、癌症史、制动持续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P<0.05)。患者年龄>60岁、既往有血栓史、中心静脉置管和制动持续时间是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急诊应重视对此类患者的管理,及早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干预,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重症监护病房 静脉血栓栓塞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4
作者 莫称龙 王思敏 +4 位作者 侯乐 彭烈标 王荣飞 施海姗 郑东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 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一种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内分泌疾病,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关联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接受包括甲巯咪唑、抗凝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后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特别是经历了血管内介入取栓这一关键性治疗步骤。本病例强调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特定情况下介入性治疗的潜在价值。未来更广泛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定这些并发症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静脉血栓形成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毒症 抗凝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银花 李灯凯 刘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及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航空总医院ICU住院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ICU 24 h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5例)和...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实施情况及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航空总医院ICU住院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ICU 24 h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5例)和无DVT组(103例),无DVT组患者进而根据入ICU 2周内(24 h后)评估结果分为新发DVT组(16例)及无新发DVT组(87例)。总结通过DVT风险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ICU患者DVT的评估情况,观察针对DVT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后的效果。结果DVT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高于无DVT组(P<0.05)。DVT组、无DVT组、无新发DVT组、新发DVT组组内内外科患者DVT风险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VT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无DVT组[(10.7±3.4)mg/L比(3.8±1.7)mg/L、(486±133)g/L比(376±133)g/L](均P<0.05)。在无DVT组中,接受基础预防、机械预防、单纯药物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者院内DVT的发生率分别为70.0%(7/10)、8.9%(4/45)、14.3%(2/14)、8.8%(3/34),机械预防、单纯药物预防及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患者院内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纯基础预防患者,机械预防及机械预防+药物预防患者院内DVT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预防患者(均P<0.05)。结论入住ICU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高,可采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DVT风险评分综合评估患者DVT发生风险,并指导相应预防措施,通过对ICU患者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监护病房 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下载PDF
FLAIR高信号血管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徐鹏程 徐明蔚 云宗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F L A I R高信号血管征(F L A I R Hyperintense Vessel Sign,FHVs)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8例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F L A I R高信号血管征(F L A I R Hyperintense Vessel Sign,FHVs)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8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MRV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窦FHVs的出现率。研究组静脉窦FHVs的分布范围,及其与头颅MRV的一致性。结果研究组静脉窦FHVs出现率(2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4%,P<0.05)。静脉窦血栓患者静脉窦FHVs主要分布在横窦及乙状窦,与头颅MRV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81,P=0.001)。FHVs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100%。结论颅内静脉窦的FHVs可作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标志物之一,对初步筛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高信号血管征 内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误诊22年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刘慧 舒振宇 谭文涛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5期37-38,共2页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IVT)是一种罕见脑血管疾病,发达国家的发病率约为2/10万^([1])。本文报道1例误诊22年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讨论误诊原因。1病历摘要患者女,51岁,因“反复头痛22年”为主诉于2023年5月17日入住我...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IVT)是一种罕见脑血管疾病,发达国家的发病率约为2/10万^([1])。本文报道1例误诊22年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讨论误诊原因。1病历摘要患者女,51岁,因“反复头痛22年”为主诉于2023年5月17日入住我院。患者22年前因顺产后开始出现头痛,呈头顶部持续性搏动性疼痛,轻度到中度疼痛,伴头昏、脚踩棉花感,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无癫痫发作。患者头痛发作时,到诊所购买“去痛片、头痛粉”,请中医师予以中药、针灸理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静脉血栓形成 头痛 误诊
下载PDF
气压泵治疗对重症医学科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许清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29-1431,1435,共4页
目的:观察气压泵治疗对重症医学科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气压泵治疗对重症医学科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气压泵治疗。比较2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双下肿胀发生率及干预前、干预后7 d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腘静脉血流速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5.9%(2/34),双下肢肿胀发生率17.6%(6/34),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23.5%(8/34),双下肢肿胀发生率41.2%(14/34),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7 d, 2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7 d, 2组腘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7 d, 2组PSQI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压泵治疗可有改善重症医学科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及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重症护理 气压泵 静脉血栓形成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配合间歇式充气压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王利丹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123-125,149,共4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间歇气压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余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联合间歇气压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余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予以间歇气压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精细化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DVT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周径、血流速度、血清学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下肢疼痛及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肢周径、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TT、PT水平和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开展精细化护理配合间歇气压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患者DVT发生风险,能够改善患者下肢血流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靠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间歇气压 精细化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对长期卧床重症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10
作者 黄娇泓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目的 分析在长期卧床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诊治的12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综合护... 目的 分析在长期卧床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诊治的12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综合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仪,两组均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纤溶功能[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以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护理7 d后,观察组TM、t-PAIC、PIC、LBV、HBV、PV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有效预防下肢DVT,促进机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仪 综合护理 重症胰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及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11
作者 徐洁 刑骄 +2 位作者 张娟 何婷 杨崇胜 《西藏医药》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临床价值及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121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DVT的67例患者纳入A组,将未出现DVT的54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临床价值及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121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DVT的67例患者纳入A组,将未出现DVT的54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深静脉置管比例、APTT、TT、Fbg、D-Dimer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D-Dimer水平为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独立危险因素,APTT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TT、Fbg、D-Dimer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的AUC均显著大于参考线(AUC>0.7,P<0.05)。结论 年龄、合并高血压、深静脉置管、APTT、TT、Fbg、D-Dimer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密切相关,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重症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王美霞 安儒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下肢DVT形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预防DVT形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腘静脉及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下肢阳性体征发生率与下肢DVT形成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PTT、PT、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APTT、PT值高于对照组,D-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阳性体征的发生率及下肢DVT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SAP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与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形成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疗法 早期活动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获得性肌无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
13
作者 袁莉莉 李荣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1-0184,共4页
研究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 SAP后继发肌肉无力和 DVT发病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58例 SAP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照介入成效。结果 观... 研究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 SAP后继发肌肉无力和 DVT发病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58例 SAP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对照介入成效。结果 观察组相应对比指标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可明显提升SA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护理干预 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获得性肌无力 静脉血栓形成 DVT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治疗中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舒缘 张开元 +4 位作者 谷亚钦 李京凯 周陈 吉训明 段建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 本研究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10例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的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对治疗前后及出院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 本研究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10例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的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对治疗前后及出院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压增高情况和血清、脑脊液炎症指标及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2周,与入院时基线值相比,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P<0.05),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P<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P<0.01)和脑脊液IL-6浓度(P<0.01)均明显下降;与入院时基线值相比,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ore,NIHSS)(P<0.01)和颅内压(P<0.01)均明显下降;出院3个月时mRS、NIHSS进一步下降(P<0.01)。在住院及随访期间,10例患者均未出现静脉血栓复发、自发性骨折或骨坏死等激素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对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可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亚急性期 糖皮质激素 抗凝 预后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纯合突变的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许胜杰 杨艳华 +3 位作者 李想 王岩 陈玉萍 邱峰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总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纯合突变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升高、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方法选取2023年1月... 目的总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纯合突变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升高、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方法选取2023年1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的CVST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并复习既往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18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 d”就诊,临床表现为头部持续胀痛,伴恶心呕吐,Hcy异常升高,影像学示上矢状窦、右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基因测序结果为MTHFR纯合突变。既往文献显示,MTHFR纯合突变与CVST无直接因果关系,但可导致Hcy水平升高,并间接增加CVST的风险。结论应重视CVST患者的Hcy检测,如发现Hcy无明显诱因的异常升高,应进一步完善CVST相关遗传因素的基因检测,尽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检测 纯合突变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16
作者 梁竹巍 冯力民 高婉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与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合并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与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合并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6年1月—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和产褥期(产后6周内)CVST患者(妊娠合并CVST组),以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期或产褥期女性CVST患者为对照(非妊娠CVST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根据妊娠合并CVST组患者出院3个月复查时的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CVST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妊娠合并CVST患者43例,非妊娠CVST女性患者44例。妊娠合并CVST组高凝状态(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血小板增多症)、贫血、首发症状出现肌力下降、癫痫、意识不清的比例高于非妊娠CVST组,mRS评分高于非妊娠CVST组,视力受损、血管内溶栓和机械取栓的比例低于非妊娠CV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症状为癫痫(OR 1.08,95%CI 1.06~1.12,P=0.01)、合并脑出血(OR 6.46,95%CI 2.50~16.69,P<0.01)和妊娠高血压(OR 9.01,95%CI 2.27~35.70,P<0.01)是妊娠合并CVST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首发症状为癫痫、合并脑出血和妊娠高血压是妊娠合并CVST患者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与诊治现状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凯 宋佳 龚仕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 重症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规范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诊治现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患者 血栓预防诊治
下载PDF
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DVT发生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DVT发生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8例发生DVT,占比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的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4 kg/m^(2)、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C反应蛋白(CRP)水平>10 mg/L、D-二聚体(D-D)水平>0.5 m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占比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459,95%CI(2.804,19.846)]、BMI>24 kg/m^(2)[OR=2.833,95%CI(1.144,7.017)]、有高血压史[OR=3.796,95%CI(1.464,9.846)]、有糖尿病史[OR=5.160,95%CI(1.923,13.849)]、CRP>10 mg/L[OR=7.667,95%CI(2.721,21.601)]、D-D>0.5 mg/L[OR=2.908,95%CI(1.165,7.258)]是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发生风险较高,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BMI>24kg/m^(2)、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CRP>10mg/L、D-D>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重症监护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宿英英 王坤 +5 位作者 王淼 陈卫碧 叶红 高岱佺 张艳 张运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620-624,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重症C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结局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重症C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结局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例重症CVT患者出院时生存65例(81.2%),死亡15例(18.8%);预后良好49例(61.2%),预后不良31例(38.8%)。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颅内出血、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脑疝、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血浆渗透压增高(10项因素)是死亡的影响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OR=54.05,95%CI:3.40~859.55;P<0.01)、高钠血症(OR=22.50,95%CI:2.72~185.92;P<0.01)、低钾血症(OR=17.30,95%CI:1.54~193.55;P=0.02)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年龄、性别、昏迷、GCS≤8分、病变累及≥3个静脉窦/静脉、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脑疝、肺炎、呼吸衰竭、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浆渗透压增高(12项因素)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OR=9.47,95%CI:1.71~52.46,P=0.01)和呼吸衰竭(OR=19.64,95%CI:3.06~126.02,P=0.00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疝、高钠血症、低钾血症是重症CV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老年和呼吸衰竭是重症CVT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 血栓形成 颅内 重症监护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岳炫烨 秦碧勇 +5 位作者 周少华 张正洪 叶飞 张迎春 庄凤娟 席刚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血管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相结合、静脉溶栓与静脉内机械碎栓相结合。术后积极消除病因,抗凝治疗3~...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经血管内治疗,采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相结合、静脉溶栓与静脉内机械碎栓相结合。术后积极消除病因,抗凝治疗3~6个月。结果:6例患者经治5例痊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病情危重者溶栓效果不佳死亡。4例DSA示浅表静脉扩张消失,静脉窦显影正常,1例浅表静脉扩张明显改善,静脉窦显影基本正常。结论: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