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7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振燕 李娅 麻莉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7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48,采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7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48,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合组(n=49,采用rhG-CSF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灌注指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流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S/D)],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I、PI及S/D值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CSF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可提高其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有效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不孕症 子宫内膜容受性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司匹林 临床妊娠
下载PDF
新型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艾贝格司亭α临床应用
2
作者 蒋媛 王美飒 史桂玲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艾贝格司亭α是第3代新型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为国家一类新药,具有提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谷值,缩短ANC恢复时间的作用,可用于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一级预防。本文就其发展历程、临床研究、适用条件、不良反应和新冠... 艾贝格司亭α是第3代新型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为国家一类新药,具有提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谷值,缩短ANC恢复时间的作用,可用于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一级预防。本文就其发展历程、临床研究、适用条件、不良反应和新冠感染期的合并用药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贝格司亭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芪鹿升白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3
作者 单魁中 黄辉 +1 位作者 陆婷婷 任渊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观察芪鹿升白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PEG-rhG-CSF治疗,治疗组45例在... 目的观察芪鹿升白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PEG-rhG-CSF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鹿升白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症状(包括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自汗及头昏眼花,)评分及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升高(P<0.05),且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治疗1个化疗周期时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1、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症状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自汗、头昏眼花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肝肾功能指标SCr、BUN、AST及ALT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SCr、BUN、AST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8/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5/4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鹿升白方联合PEG-rhG-CSF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升高中性粒细胞水平,改善症状和肝肾功能,安全可靠,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 化学疗法 中药疗法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大补元煎加味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尤海玲 陈源 陈丽萍 《内科》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补元煎加味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PEG-r... 目的探讨大补元煎加味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PEG-rhG-CSF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大补元煎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1 d。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D3+、CD4+水平和CD4+/CD8+,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社会领域评分与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补元煎加味联合PEG-rhG-CSF可改善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纠正T淋巴细胞紊乱,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加味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血常规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3
5
作者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2 位作者 张英丽 张师前 王建东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可导致后续治疗延迟和剂量减少,并易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严重感染,影响患者预后。重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害,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聚乙二醇化...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可导致后续治疗延迟和剂量减少,并易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严重感染,影响患者预后。重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害,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作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制剂,可预防和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使用便捷。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共识制定小组以循证证据为基础,评估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明确预防与治疗的临床路径及给药方式,形成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的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致休克1例
6
作者 肖莹 徐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患儿,男,3岁3个月,近6个月头颅进性增大,3月前有头颅摔伤史,2021年2月10日头部再次摔伤后于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2月13日头部MRI示双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大脑纵裂区、小脑幕区及左侧额枕叶脑表面异常信号群,硬膜下出血多,... 患儿,男,3岁3个月,近6个月头颅进性增大,3月前有头颅摔伤史,2021年2月10日头部再次摔伤后于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2月13日头部MRI示双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大脑纵裂区、小脑幕区及左侧额枕叶脑表面异常信号群,硬膜下出血多,考虑左侧顶骨骨折可疑,给予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丙种球蛋白、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抽搐,给予丙戊酸钠及咪达唑仑泵治疗,未见抽搐发作后,咪达唑仑泵改为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休克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1例健康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所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
7
作者 刘建影 宫国华 刘景娇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780-1782,共3页
本文报告了1名健康的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在移植前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动员干细胞,用药2天后出现咯血及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改变... 本文报告了1名健康的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在移植前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动员干细胞,用药2天后出现咯血及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改变,明确为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及无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泡出血 无创机械通气 进行性加重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胸部CT 健康供者 呼吸困难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评价某院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合理性
8
作者 温嘉瑶 邓小莹 刘香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8期64-70,共7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合理评价体系,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制定rh G-CSF合理性评价细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某院2021年1~6月... 目的:建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合理评价体系,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制定rh G-CSF合理性评价细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某院2021年1~6月240例病例进行rhG-CSF的合理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240例病例中,用药完全合理的病例有7例(2.92%),基本合理的病例有33例(13.75%),不合理的病例有200例(83.33%)。结论:运用AHP-TOPSIS法对rhG-CSF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优劣解距离法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合理用药 药物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高富存 韩一浩 +4 位作者 田娟 叶晖 李玉舟 张丽萍 赵淑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采用抛银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新辅助化疗48 h后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采用抛银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新辅助化疗48 h后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实验组在新辅助化疗48 h后接受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粒细胞减少发生情况,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2/20),低于对照组的4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0.05)。实验组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5.31±2.41)、(6.71±1.40)d,均短于对照组的(7.14±2.93)、(10.47±2.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2.62±5.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2±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WBC/ANC恢复正常时间(4.26±0.58)d短于对照组的(7.98±1.02)d,WBC/ANC维持正常时间(10.29±2.74)d长于对照组的(6.18±2.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预防性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骨髓抑制继发感染的影响
10
作者 刘莉娜 尤春华 +1 位作者 徐蕊 赵欣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3期2613-2616,共4页
目的 分析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后预防性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骨髓抑制继发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行CRS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7例。两组患者在CRS后均开展新... 目的 分析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后预防性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骨髓抑制继发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行CRS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7例。两组患者在CRS后均开展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紫杉醇,对照组每次化疗结束后1周时复查血常规,依据白细胞计数(WBC)、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水平皮下注射rhG-CSF直至WBC、ANC恢复正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化疗开始时预防性给予rhG-CSF。比较两组患者WBC、ANC水平及WBC、ANC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并统计骨髓抑制继发感染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结果 化疗7、9、13、15、17天,观察组患者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化疗期间WBC减少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WBC恢复至﹥4.0×10^(9)/L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AN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NC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后继发感染发生情况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后预防性应用rhG-CSF虽未能对晚期卵巢癌患者骨髓抑制后继发感染风险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但预防性应用rhG-CSF能减轻晚期卵巢癌患者WBC、ANC抑制,缩短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减灭术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晚期卵巢癌 骨髓抑制 感染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莉 张川莉 +2 位作者 陈凤姣 王凌云 冷亚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590-1594,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对刺激粒细胞生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血液肿瘤患者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其中PEG-rhG-CSF组患者50例,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对刺激粒细胞生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血液肿瘤患者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其中PEG-rhG-CSF组患者50例,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天或异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5天予PEG-rhG-CSF 6 mg皮下注射;rhG-CSF组患者44例,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1天或异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第5天予rhG-CSF 300μg Qd皮下注射,至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停药或减量。结果PEG-rhG-CSF组和rhG-CSF组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年龄、粒细胞植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中性别、诊断、化疗方案、移植类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粒细胞生长期疼痛分度及用药费用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rhG-CSF和rhG-CSF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G-rhG-CSF组患者用药价格高于rhG-CSF组,但PEG-rhG-CSF一个化疗周期仅皮下注射一次,骨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也相对更低,能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松祥 徐潮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0期8-10,14,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乳腺癌行辅助化疗患者共162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PEG-rhG-CSF 100μg/kg每周期单次注...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乳腺癌行辅助化疗患者共162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PEG-rhG-CSF 100μg/kg每周期单次注射,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5μg/kg每日注射1次,连续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延迟化疗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骼肌疼痛、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延迟化疗的发生,且用药更为方便易行,副反应小,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辅助化疗后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肺癌多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柴琴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12期1796-1798,共3页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防治晚期肺癌多程化疗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晚期肺癌患者,均经过2程及以上化疗后出现过中性粒细胞减少,随机分...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防治晚期肺癌多程化疗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晚期肺癌患者,均经过2程及以上化疗后出现过中性粒细胞减少,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化疗结束24 h后皮下注射PEG-rhG-CSF一次;对照组化疗结束24 h后皮下注射rhG-CS,1次·d-1,直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降至最低点后连续2次检查ANC≥2.0×109·L-1。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似;外周血ANC动态变化观察组第2个高峰AN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波峰更低平;两组患者骨骼肌肉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余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 PEG-rhG-CSF防治肺癌多程化疗后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整个化疗周期只需给药一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杨晟 何小慧 +7 位作者 刘鹏 周生余 董梅 秦燕 杨建良 张长弓 韩晓红 石远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631,共6页
目的:比较每周期l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每日1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合并分析PEG—rhG—CSF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的单中心数据... 目的:比较每周期l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每日1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合并分析PEG—rhG—CSF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的单中心数据,比较疗效与安全性指标。两项研究均为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56例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常用化疗方案治疗,且化疗方案相同,其中试验周期给予PEG—rhG—CSF100批舢g皮下注射,每个周期1次;对照周期皮下注射rhG—CSF5Ixg/kg,每日1次。结果:2个研究单中心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53例可进行疗效评价,PEG—rhG—CSF和rhG—CSF各使用53个周期。在使用PEG—rhG—CSF的周期和使用rhG—CSF的周期中,4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未发生率均为94-3%(50/53),均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5%(4/53)和3.8%(2,53,P=0.678)。全组患者中位应用rhG—CSF天数为10(3~14)天。此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为骨痛、注射部位疼痛、心悸、发热和乏力等。结论:1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与连续10剂常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初级与次级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惠平 樊征夫 +6 位作者 郑虹 高雨农 涂梅峰 宋国红 邵彬 高天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39-744,共6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初级与次级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单臂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初级与次级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单臂临床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17例受试者.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48 h皮下注射PEG-rhG-CSF,体质量≥45 kg者给予6 mg/次,<45 kg者给予3 mg/次,每个化疗周期注射1次.结果:217例患者共完成774个化疗周期,患者包括18例妇科肿瘤(3例子宫内膜癌、15例卵巢癌),50例乳腺癌,30例骨肿瘤和119例淋巴瘤,146例接受初级预防,71例接受次级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发生率为5.7%,初级预防组发生率为4.9%,次级预防发生率为7.2%.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PEG-rhG-CSF持续治疗周期越长,FN发生率越低.初级与次级预防的FN发生率均在治疗第2个周期显著低于第1个周期.初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11.6%vs.第2个周期4.4%,(P=0.039);次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16.9%vs.第2个周期5.6%,(P=0.034).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3%(80/774),其中初级预防组为6.7%(34/510),次级预防组为17.4%(46/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在治疗第2个周期显著低于第1个周期.初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17.1%vs.第2周期5.3%,(P=0.004);次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46.5%vs.第2个周期11.3%,(P<0.001).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骨痛,患者Ⅰ/Ⅱ度骨痛发生率为3.7%(8/217),Ⅲ/Ⅳ度骨痛发生率为1.8%(4/217).结论:PEG-rhG-CSF预防性应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可有效降低FN发生率.初级预防比次级预防显著降低整个化疗周期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 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浩 任浩洋 +4 位作者 孙纯广 李然 刘哲元 赵振满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造血生长因子)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至2006年来22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集其中62例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造血生长因子)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至2006年来22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集其中62例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的病例,并对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有效缓解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反应,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平均恢复时间3天,有效率为95.2%。结论rhG-CSF对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好,不良反应少;但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应调整剂量和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肺癌 化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晓红 张春玲 +8 位作者 刘鹏 宋媛媛 姚嘉瑞 秦燕 唐乐 张淑香 李丹 冯云 石远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在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入组24例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且剂量相同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2周期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在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入组24例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且剂量相同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2周期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rhG-CSF 1次,共设置60、100和150μg.kg-13个剂量组,每组受试患者8例,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PEG-rhG-CSF浓度,并计算PK参数,同时监测受试者CD34+、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PEG-rhG-CSF 3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参数如下:T12分别为(37.5±7)、(40.8±12)、(80.7±48)h;CL_F分别是(17±9)、(9±4)、(7±2)ml.h-1.g-1;AUC0-t分别是(5,593.6±5,435)、(14,651.3±12,183)、(23,002.5±6,655)mg.h.L-1。第2周期3个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最低点均值分别为1.9×109、2.3×109、4.2×109cells.L-1,均比第1周期有所提高。结论 PEG-rhG-CSF在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其在体内维持药效时间长,1次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酶联免疫分析法 临床Ⅰ期试验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8
18
作者 李娇 张晟 张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5-930,共6页
背景与目的:骨髓抑制是化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能诱导造血祖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并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功... 背景与目的:骨髓抑制是化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能诱导造血祖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并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可用于肿瘤化疗后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以保证原计划化疗方案的完成。本文旨在了解应用rhG—CSF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以及预防性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筛选出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75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65mg/m。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500mg/m。(TEC)化疗方案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第1个周期末次给药后24~48h内给予rhG—CSF为预防组,以24-48h内未给予rhG—CSF为对照组,评估2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以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在预防组60例患者中,外周血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4.0×10^9/L的发生率为25.O%,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2.0×10^9/L的发生率为23.3%;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WBC〈4.0×10^9/L的发生率为78.3%,ANC〈2.0×10^9/的发生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2组的化疗延迟率分别为5.0%和25.0%(P=0.002),化疗延迟时间分别为(2.33±0.58)d和(3.73±0.80)d(P=O.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FN的发生率为20%,预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O.001)。2组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血小板(platelets,PLT)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O.547;P=-O.285)。预防组rhG—CSF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而对照组为2i.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41)。结论:对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第一周期化疗后24—48h内预防性给予rhG—CSF,能降低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及持续时间,降低FN的发生风险,并且能减少rhG—CSF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粒细胞减少症 预防性用药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力 李龙芸 +2 位作者 林宏英 黄惠芳 陈书常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 :考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对象均为细胞或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 ,既往化疗有白细胞低下的倾向 (<4.0× 10 9/ L ) ,生活质量评分≥ 70分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ANC)≥ ... 目的 :考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G- CSF)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对象均为细胞或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 ,既往化疗有白细胞低下的倾向 (<4.0× 10 9/ L ) ,生活质量评分≥ 70分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ANC)≥ 2 .0× 10 9/L ,PL T≥ 10 0× 10 9/ L。随机分为 2组 :A组 17例 ,化疗结束后 2 4h开始使用 rh G- CSF。 B组 11例化疗结束后外周血 WBC<4.0× 10 9/ L时开始使用 rh G- CSF。结果 :2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 81.5 % (2 2 / 2 7) ,总感染率 30 % ,重度感染率 3.7% ,不良反应轻微。A组 WBC和 ANC下降的程度轻 ,持续时间短 ,下降最低值显著高于 B组 (P<0 .0 1) , 、 度 ANC下降发生率低 (P<0 .0 1) ;A组所用的 rh G- CSF量与 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rh G- CSF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治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作用 ;对外周血 WBC下降的治疗作用显著 ,对于那些预计有化疗后 WBC明显下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 rh G- CSF进行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预防给药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邵珊 白海涛 +4 位作者 王椿 万理萍 刘慧霞 吴琳 李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62-666,共5页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mobilization,PBSCM)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后造血重建中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应用PEG-rh G-CSF动员(试验组);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应用G-CSF动员(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动员采集成功,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物的中位CD34^+细胞计数分别为16.2×10~6/kg和8.9×10~6/kg(P=0.414);中位总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数量分别为12.4×10~8/kg和9.9×10~8/kg(P=0.519)。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动员时间分别为(10.66±1.45)d和(9.33±1.83)d(P=0.234)。动员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粒缺时间分别为(4.20±2.17)d和(3.80±2.04)d(P=0.608)。干细胞回输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粒系重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14±1.29)d和(10.93±2.69)d(P=0.327)。血小板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10.36±2.27)d和(12.27±3.38)d(P=0.121)。两组在干细胞动员和造血系统重建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药物经济学方面,PEG-rh GCSF平均费用明显低于G-CSF,分别为3 960元和(11 479.3±2 401.3)元(P<0.001)。结论:PEG-rh 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自体PBSCM中疗效与传统的G-CSF相当,且可明显降低患者费用,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动员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