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莹 陈辉 +1 位作者 刘楠 黄勇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05年11月~2012年12月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29例患者,根据用药史分为rtPA组(63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05年11月~2012年12月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29例患者,根据用药史分为rtPA组(63例)及rtPA联合尿激酶组(66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发病到用药时间;基线及用药7、30、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溶栓后的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各随访时间点NIHSS及B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rtPA组与rtPA加尿激酶组相比,NIHSS改善略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6 h内无禁忌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rtPA静脉溶栓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 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 时间窗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泽庆 文家智 +2 位作者 张泽奎 陈见中 刘真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M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M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PA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化指标[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损伤指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血管内皮因子[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活动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与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I评分高于A组(P<0.05);B组血清MDA、H-FABP、NT-proBNP、CRP、IL-6和ET-1水平均低于A组,SOD、NO、VEGF高于A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rt-PA治疗AMCI,能改善机体抗氧化水平,有效减轻神经损伤,降低炎症水平,促进血管生成,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重组人组织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杨雪婷 谭磊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和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和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O、ET-1、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改善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静脉 超早期脑梗死
下载PDF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高凤威 周琳 +5 位作者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 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79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型(n=51)和危重型(n=28)2组。比较2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分析TAT、TM和t-PAIC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危重型COVID-19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危重型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TAT、TM和t-PAIC水平显著升高(P<0.001)。TAT、TM和t-PAIC与多项生物标志物呈正相关,其中TAT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最强(r=0.7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OR=1.346,P<0.05)和t-PAIC(OR=1.128,P<0.05)是危重型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TAT、TM和t-PAIC联合诊断危重型COVID-1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8,诊断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4.1%。结论联合检测TAT、TM和t-PAIC可有效辅助诊断危重型COVID-19,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
下载PDF
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师媛 王柳毅 +3 位作者 惠辉 屈文英 师宁 王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I患者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 目的观察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作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I患者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以下简称对照组,n=49)和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静脉溶栓组(以下简称观察组,n=5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以及脑血流灌注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比81.63%;χ^(2)=5.179,P=0.023);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IL-6、C反应蛋白(CRP)、Lp-PLA2、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SOD、Mn-SOD、一氧化氮水平及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rt-PA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炎症状态及Lp-PLA2、T-SOD、Mn-SOD水平,增强脑组织血流灌注及血管内皮功能,整体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机械介入取栓术 组织酶原激活物 炎症因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彦 张志勇 +1 位作者 张艳丽 李亚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加用替罗非班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溶栓后6 h内,n=52)、中期组(溶栓后6~12 h,n=38)和晚期组(溶栓后12~24 h,n=30)。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组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管功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栓调节蛋白(TM)]、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中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治疗后,晚期组患者vWF水平显著高于中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VE-cadherin、TM水平差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中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后均可促进AIS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功能恢复,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其中早期加用替罗非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维蛋白酶原激活 静脉 替罗非班 神经血管功能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脓毒症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其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郭飞 单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971-2977,共7页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失调,进而导致的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据估计每年可造成全球约500万人死亡。它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主要以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失调和凝血功能紊乱为特征。目前,炎症反应和凝血障碍被认为是促...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失调,进而导致的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据估计每年可造成全球约500万人死亡。它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主要以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失调和凝血功能紊乱为特征。目前,炎症反应和凝血障碍被认为是促进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的两个驱动因素,且研究显示,由于凝血功能的异常,脓毒症患者体内微循环中常常伴随着微血栓的形成,加重器官功能障碍的进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一种溶栓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溶栓治疗,但其应用受到短半衰期、全身出血风险等副作用的限制,针对其副作用,不少学者考虑以靶向给药的方式降低其副作用的限制。本文将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脓毒症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其靶向给药策略进行探讨,为脓毒症治疗及靶向用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组织酶原激活 靶向给药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丽娜 陈邓 +3 位作者 陈涛 林燕 徐达 刘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64-70,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超时间窗(4.50-6.00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以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梗塞、溶栓治疗、延长时间窗,以及acute ischemic stroke、thrombolyti... 目的 系统评价超时间窗(4.50-6.00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以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梗塞、溶栓治疗、延长时间窗,以及acute ischemic stroke、thrombolytic therapy、beyond 4.5 hours等中英文词组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2015年8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等收录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4.50-6.00 h)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adad量表和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获得681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3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计20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6 h)患者(rt-PA静脉溶栓组1029例、安慰剂组1004例)。Meta分析显示:rt-PA静脉溶栓与安慰剂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RR=1.070,95%CI:0.940-1.220;P=0.310)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R=1.040,95%CI:0.940-1.160;P=0.430)、降低病死率(RR=1.260,95%CI:0.990-1.610;P=0.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t-PA静脉溶栓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RR=1.550,95%CI:1.030-2.340;P=0.030)。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4.50-6.00 h)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明显疗效且可能增加脑出血风险,高质量证据尚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组织酶原激活物 META分析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瑞明 冯为民 欧阳侃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溶栓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溶栓治疗者为溶栓组...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溶栓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溶栓治疗者为溶栓组,患者于发病4.5 h内给予0.9 mg/kg rt-PA治疗,总剂量最高不超过90 mg,其中10%静脉推注,剩余的90%在6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静滴);30例未溶栓治疗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1 h、24 h和14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0.5、1.0、1.5 h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观察溶栓组不同年龄、合并症及NIHSS评分患者的出血转化、症状性出血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溶栓组治疗前NIHSS评分(分:15.2±3.6比15.5±3.3)、BI评分(分:45.0±8.8比44.1±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随时间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溶栓后14 d为最低,BI逐渐升高,溶栓后1.5 h为最高,且以溶栓组的变化更显著〔NIHSS评分(分):9.7±2.6比12.8±4.2,BI评分(分):82.6±7.8比69.6±9.8,均P<0.05〕。溶栓组脑出血转化2例,牙龈出血3例,皮肤出血1例,血尿1例,黑便1例;对照组脑出血转化1例;两组均无明显的全身性出血。30例溶栓组患者中,年龄>80岁者基线NIHSS评分高于年龄≤80岁者(15分比12分);合并房颤者的年龄(岁:71.0±4.1比61.5±2.6)、基线NIHSS评分(14分比11分)、出血转化率〔37.50%(3/8)比18.18%(4/22)〕均高于未合并房颤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者基线NIHSS评分较未升高者低(11分比14分);NIHSS评分≤4分者出血转化率低于NIHSS评分>4分者〔16.67%(1/6)比29.17%(7/24)〕;NIHSS评分≥20分者3个月mRS评分高于NIHSS评分<20分者(4分比2分)、3个月mRS评分≤2分的比例低于NIHSS评分<20分者〔11.11%(1/9)比52.38%(11/21),均P<0.05〕。两组病死率均为3.33%。结论 rt-PA溶栓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早期恢复,改善其预后,且安全性较好,对年龄>80岁、合并房颤、INR升高及轻型或重型患者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春燕 陆学胜 孙晓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53-605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无效率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试验组选择0~4.5 h内发病给予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对照组选择与试验组同期发病的0~4.5 h内未予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试验...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无效率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试验组选择0~4.5 h内发病给予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对照组选择与试验组同期发病的0~4.5 h内未予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试验组给予溶栓治疗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一致。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30 d、90 d的NIHSS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治疗前无差别(P=0.17),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率多因素回归分析试验组为大面积脑梗死(OR=22.709,95%CI 5.019~102.743,P=0.000)及早期症状改善(OR=0.065,95%CI 0.012~0.364,P=0.002),对照组为大面积脑梗死(OR=0.273,95%CI 0.083~0.904,P=0.034)及基线NIHSS评分(OR=0.866,95%CI 0.083~0.904,P=0.041)。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确切,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症状改善为静脉溶栓治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 被引量:7
11
作者 樊双义 王天昊 +2 位作者 何宝明 刘景峰 马朋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以及其他磁共振(MRI)技术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并判断在超早期(发病6h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7... 目的探讨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以及其他磁共振(MRI)技术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并判断在超早期(发病6h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发病时间在2~6h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行MRI检查(包括DWI、PWI及其他磁共振技术)。采用rt-PA进行溶栓,剂量0.9mg/kg,静脉滴注。另设30例普通常规治疗患者(未做溶栓治疗)作为对照。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溶栓组治疗后1hNIHSS(21.0±2.65)较溶栓前(25.18±2.98)明显降低(P<0.05);溶栓后30dNIHSS(12.66±4.25)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2.89,P<0.05)。治疗后1~60d,各时间段溶栓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d溶栓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2.3%、64.2%、87.4%,显著高于对照组15.4%、27.5%、42.8%(P<0.05)。溶栓组治疗60d后NIHSS评分(10.25±3.15)显著低于治疗前(25.18±2.98,P<0.05)。溶栓组发生脑出血2例,预后仍然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应用DWI、PWI和MRI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缺血半暗带。在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组织酶原激活物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8
12
作者 黄海燕 张丽华 +1 位作者 沈碧玉 何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7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rtPA组)15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rtPA组)15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7例,未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后14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将mRS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结果观察组治疗14d时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时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护士掌握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脑梗死的溶栓率,减少溶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血栓解疗法 护理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陶庆玲 赵晖 许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动脉溶栓组给予rtPA 10~ 2 0mg ,30分钟内恒速动...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动脉溶栓组给予rtPA 10~ 2 0mg ,30分钟内恒速动脉注入 ;静脉溶栓组给予rtPA总量 0 7~ 0 8mg/kg,最大剂量 5 0mg。 90分钟内静脉滴入 ;两组次日均用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4 10 0U或法安明 5 0 0 0U) ,每 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 1次 ,连续 7天 ;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 16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8天。采用欧洲卒中量表 (ESS)、Barthel指数 (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两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组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动脉溶栓能发现颅内外血管是否存在狭窄 ,通过实施支架成形术消除狭窄 ,预防再次的血栓形成。动脉溶栓组脑实质性出血 1例 ,非症状性脑出血 1例 ;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非症状性脑出血各 1例。 3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rtPA用于急性脑梗死 (发病 6小时内 ) ,无论动脉还是静脉溶栓均有效 ,且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安全性 低分子肝素 血栓形成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14
作者 喻小红 张临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 d、7 d及14 d rt-PA组C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14 d和90 d BI高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高于rt-PA组和对照组,rt-PA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 脑梗死 静脉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喻明 陈小容 +5 位作者 李琳琳 徐磊 何晓非 张运伟 刘莉 杨小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12-61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t-PA对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药物剂量分为小剂量(0.6mg/kg)组40例和标准剂量(0.9mg/kg)组38例;...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t-PA对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药物剂量分为小剂量(0.6mg/kg)组40例和标准剂量(0.9mg/kg)组38例;另选取39例未接受溶栓治疗患者为非溶栓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治疗后1d、7d、15d、30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24h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标准剂量组24h颅内出血率均高于非溶栓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为安全、有效,小剂量rt-PA可以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静脉栓治疗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狄政莉 田晔 +3 位作者 饶春光 张格娟 由凤秋 蒋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22-1623,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4.5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2例。溶栓组给予rt-PA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活血化瘀药物治...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4.5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2例。溶栓组给予rt-PA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d、14d、28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4h、7d、14d、28d后两组N1HSS分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不同时间溶栓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NIHSS分值差异具有高度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致死性的颅内血肿出现,溶栓组发生颅内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但有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治疗 组织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合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谭鑫 吴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合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sign/HMCAS/hyperdense artery sign/hyperdense cerebra... 目的系统评价合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sign/HMCAS/hyperdense artery sign/hyperdense cerebral artery sign、ischemic stroke/cerebral infarction/brain infraction/cerebral embolism、thrombolysis/thrombolytic therapy/rt-PA/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activator,以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致密动脉征/大脑中动脉致密征/脑动脉高密度征、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梗塞/脑栓塞、溶栓治疗/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中英文词组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2014年12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收录的关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合并HMCAS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或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分别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和Rev Man5.2统计软件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166篇英文文献中最终纳入8项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1 373例患者[2455例合并HMCAS(rt-PA静脉溶栓治疗2316例、安慰剂治疗139例)、8918例未合并HMCAS]。Meta分析显示:rt-PA静脉溶栓组患者不良预后风险低于安慰剂组(OR=0.360,95%CI:0.150-0.850;P=0.020),但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40,95%CI:0.380-7.040;P=0.500);合并HMCA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良预后风险高于未合并者(OR=2.830,95%CI:2.550-3.150;P=0.000),但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90,95%CI:0.500-2.410;P=0.820)。结论尽管rt-PA静脉溶栓治疗合并HMCAS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安全、有效,但发病3个月时易出现不良预后,而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组织酶原激活物 大脑中动脉 Meta分析
下载PDF
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永玲 朱海暴 +3 位作者 李勇 桑小一 张冠文 齐丽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应用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和对照组45... 目的研究和分析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应用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和对照组45例(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1、3、7、14天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各时段的TIA控制率,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转为急性脑梗死的比例。结果治疗第1、3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浆t-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后各时点,2组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段TIA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4例患者于随访期内转为急性脑梗死,2组患者转为急性脑梗死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低剂量rt-PA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提高TIA初期患者的血浆t-PA水平,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对于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计达 沈洪 +3 位作者 高昕媛 孟庆义 黄先勇 武建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33-634,共2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与国产重组链激酶 (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 ,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71例AMI患者 ,均采用静脉溶栓 ,随机分为r -TPA治疗组 (36例 )和r-SK治疗组 (35例 )。结果 梗死... 目的 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与国产重组链激酶 (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 ,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71例AMI患者 ,均采用静脉溶栓 ,随机分为r -TPA治疗组 (36例 )和r-SK治疗组 (35例 )。结果 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TPA组为 77 78% (2 8/ 36 ) ,r-SK组为 74 2 9% (2 6 / 35 ) ,P >0 0 5 ,差异不显著 ;4周病死率r-TPA组为 5 5 6 % (2 / 36 ) ,r-SK组为 5 71(2 / 35 ) %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8 5 7% (3/ 35 ) ,低血压发生率为 2 86 % (1/ 35 )。结论 加速法使用国产r -SK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4周病死率r-TPA与r-SK相似 ,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r-TPA高 ,国产r-SK治疗AMI安全有效 ,无严重出血 ,费用较r-TPA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原激活物 重组链激酶 血栓解疗法 心肌梗死 AMI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解燕春 曾艳平 +2 位作者 张少峰 关景霞 卢祖能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发病4.5 h内的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rt-PA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rt-PA组还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采用...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发病4.5 h内的急性轻型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rt-PA组24例和对照组29例,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rt-PA组还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症状性颅内出血(s ICH)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来评估治疗安全性。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改良Rankin(m RS)评分评估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未发生s ICH及死亡。rt-PA组治疗后2 h、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后7 d NIHSS评分、7 d疗效及90 d 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 急性轻型脑梗死 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