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夏钰东 张荣 +1 位作者 刘琼 陈佳汝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 目的:探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3例行PKP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男40例,女63例;年龄61~78(65.72±3.29)岁。受伤原因:滑倒33例,跌倒42例,提重物受伤28例。根据填充骨水泥不同分为3组:磷酸钙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65.1±3.3)岁,填充磷酸钙骨水泥;rhBMP-2组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64.8±3.2)岁,填充含rhBMP-2的骨水泥;rhbFGF+rhBMP-2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65.1±3.6)岁,填充含rhbFGF和rhBMP-2的骨水泥。比较3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骨密度、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3组术后ODI、VAS呈下降(P<0.001),骨密度增高(P<0.001),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P<0.001),rhbFGF+rhBMP-2组术后第1、6、12个月ODI、VAS均低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术后第6、12个月骨密度大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rhbFGF+rhBMP-2组术后第6、12个月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均低于rhBMP-2组和磷酸钙组(P<0.05)。3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rhbFGF和rhBMP-2骨水泥可更有效地增加OVCF患者骨密度,获得术后满意的临床和放射学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水泥 质疏松 腰椎 压缩性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用于骨壁缺损拔牙位点保存的效果
2
作者 汤正婷 许滢洁 +1 位作者 杨德钊 孟凡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2,rhBMP-2)用于骨壁缺损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3年1月将符合条件的142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使用rhBMP-2+胶原蛋白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使... 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2,rhBMP-2)用于骨壁缺损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3年1月将符合条件的142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使用rhBMP-2+胶原蛋白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使用胶原蛋白海绵,C组不使用移植物。于拔牙后18周、24周开展种植手术,并编为A1、A2;B1、B2;C1、C2组,种植术中发现有牙槽嵴顶骨缺损的病例测量牙槽嵴缺损的最大近远中径(L)、颊舌径(W)及深度(H),计算体积(V)值(V=L×W×H);无牙槽骨顶骨缺损的病例取种植窝骨块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A1、A2组牙槽嵴顶骨缺损的发生频率分别为:0.32、0.14;B1、B2组分别为:0.75、0.43;C1、C2组分别为:0.72、0.37。A1B1组间、A2B2组间、A1C1组间及A2C2组间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组间及A1C1组间新生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用于骨壁缺损的拔牙位点保存可缩短成骨时间(18周),减少不良愈合的发生,为后期种植手术的开展创造更有利的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口腔种植
下载PDF
不同雌激素浓度对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迁移影响的体外研究
3
作者 刘书中 姚思远 +1 位作者 吴昀效 刘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705-715,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雌激素浓度对rhBMP-2干预下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根据处理MCF-7细胞的rhBMP-2、noggin(BMP-2拮抗剂)以及不同雌激素浓度将细胞进行分组。采用MTT试验检测不同作用条件下MCF-7细胞... 目的探究不同雌激素浓度对rhBMP-2干预下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根据处理MCF-7细胞的rhBMP-2、noggin(BMP-2拮抗剂)以及不同雌激素浓度将细胞进行分组。采用MTT试验检测不同作用条件下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迁移试验及侵袭试验评估不同作用条件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应用qRT-PCR技术对细胞周期蛋白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较低浓度的雌激素对rhBMP-2干预后的MCF-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雌激素对rhBMP-2干预后的MCF-7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均可促进rhBMP-2干预后MCF-7细胞的迁移,其中部分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对于rhBMP-2干预后MCF-7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抑制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RhBMP-2和noggin可不同程度影响G1期,不同雌激素浓度对细胞周期并无显著性影响。不同浓度雌激素处理下基因CDK2、CDK4、cyclinD1、cyclinE、p21转录水平有所差异。结论低浓度的雌激素可协同rhBMP-2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而高浓度雌激素则拮抗了rhBMP-2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rhBMP-2作用的基础上,雌激素可进一步降低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但对侵袭能力作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雌激素浓度对细胞周期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影响多种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浓度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乳腺癌 细胞增殖 迁移和侵袭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4
作者 冯柏涵 张文龙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术中于骨折局部植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至2022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二科接收的144例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2...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术中于骨折局部植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至2022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二科接收的144例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骨折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相同手术方式基础上联合术中局部植入rhBMP-2,通过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6个月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死亡率、住院时间等变量数据对比观察患者术前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率,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所提升(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率及死亡比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住院时间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联合rhBMP-2经加压铰刀钉道植入术治疗效果显著,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粗隆间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近端髓内钉系统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6的表达、纯化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阳菊华 赵丽 +3 位作者 杨爽 吴双庆 张杰 朱天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利用RT_PCR从人胎盘组织中获取BMP_6成熟肽的cDNA片段 ,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_15b中 ,构建hBMP_6成熟肽的非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_BMP6 ,转化E .coliBL2 1(DE3)。IPTG诱导 4h后 ,工程菌高表达rhBMP_6成熟肽 ,在SDS_PAGE上出现预期的新蛋白... 利用RT_PCR从人胎盘组织中获取BMP_6成熟肽的cDNA片段 ,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_15b中 ,构建hBMP_6成熟肽的非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_BMP6 ,转化E .coliBL2 1(DE3)。IPTG诱导 4h后 ,工程菌高表达rhBMP_6成熟肽 ,在SDS_PAGE上出现预期的新蛋白带 (≈ 15kD)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0 %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离和纯化的包涵体溶解于 8mol L尿素 ,在变性溶解状态下经阳离子交换层析 ,得到目的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再经稀释复性后 ,约 80 %的rhBMP_6形成同源二聚体。体外活性分析结果显示 :rhBMP_6可以提高C3H10T1 2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促进I型胶原、Osterix(Osx)和骨钙素 (Osteocalcin)等成骨细胞表型转化标记基因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6 表达 纯化 活性
下载PDF
骨诱导和骨形成机制的研究:β转化生长因子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的诱导成骨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俊杰 罗卓荆 +2 位作者 胡蕴玉 李志创 吕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496-497,共2页
目的对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体内的诱导成骨作用进行探讨。方法19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5只,试验侧均位于右后肢,设立rhBMP-2/TGF-β/载体为实验组,rhBMP-2/载体、单纯载体为对照组。... 目的对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增强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在体内的诱导成骨作用进行探讨。方法19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5只,试验侧均位于右后肢,设立rhBMP-2/TGF-β/载体为实验组,rhBMP-2/载体、单纯载体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1d共10个时间点取材,观察其诱导成骨过程。结果实验组在诱导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软骨细胞、新生骨形成方面均早于对照组,成骨量优于对照组,其碱性磷酸酶水平高峰较对照组提前,其组织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MP-2和TGF-β在体内诱导成骨调节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形态发生蛋白-2 RHBMP-2 Β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生成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诱导成骨活性 被引量:79
7
作者 赵明 王会信 周廷冲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319-324,共6页
报告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成熟肽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用AflⅡ酶剪除BMP-2cDNA中的信号肽及前肽部分的序列,将编码成熟肽的cDNA3′端0.36kb基因片段克隆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 报告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成熟肽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用AflⅡ酶剪除BMP-2cDNA中的信号肽及前肽部分的序列,将编码成熟肽的cDNA3′端0.36kb基因片段克隆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MX-1质粒的ATG下游,受控于PLPR启动子。重组子以大肠杆菌DH5α为宿主细胞进行温度诱导表达。工程菌经42℃6h诱导后,在SDS-PAGE上出现一条新蛋白带,分子量约为12kD,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可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熟肽(rhBMP-2m)。小鼠肌肉植入试验发现。rhBMP-2m植入后的不同时间,在局部出现间质细胞的聚集和增生、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的生成和硬质骨的形成,证明rhBMP-2m具有明显的诱导新骨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 蛋白 DNA 重组 表达
下载PDF
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金梁 黄帆 +2 位作者 汪洋 罗进勇 邓忠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和L4-5腰椎间融合术,共融合120个腰椎间隙。每个腰椎间隙植入nHA/PA66融合器复合以下4种腺病毒之一,Adv-BMP9(Adv-BMP9组,n=30)、Adv-BMP2(Adv-BMP2组,n=30)、Adv-BMP2-9(Adv-BMP2-9组,n=30)和Adv-GFP(Adv-GFP组,n=30)。术后24周处死所有山羊,取出融合节段标本,行影像学评估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术前、术后各组间椎间隙高度(D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标本椎间融合率,Adv-BMP2-9组为70%(21/30),Adv-BMP9组为53%(16/30),Adv-BMP2组为43%(13/30),而Adv-GFP组为30%(9/30)。各组椎间CT融合度评分,Adv-hBMP2-9组、Adv-hBMP9组、Adv-hBMP2组和Adv-GFP组依次为52.29±0.72、44.02±0.67、38.83±0.86和28.65±0.4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物力学评估,Adv-BMP2-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9组(P<0.05);Adv-BMP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2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组山羊均未观察到局部或远处感染、发热和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双表达Adv-BMP2-9复合nHA/PA66融合器对山羊椎间融合效果优于单表达Adv-BMP9或Adv-BMP2,BMP2与BMP9具有协同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重组腺病毒 椎间融合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下载PDF
采用Gateway^(TM)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 被引量:4
9
作者 蒋红梅 龙洁 +5 位作者 汤炜 田卫东 刘磊 林云锋 王杭 李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采用基于attLXattR的λ噬菌体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Gateway^(TM)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hBMP-2)。方法:从pcDNA3.1质粒中获取目的基因hBMP-2片段,连入带attL1、attL2位点的入门载体pENTRTM11中,形成入... 目的:采用基于attLXattR的λ噬菌体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Gateway^(TM)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hBMP-2)。方法:从pcDNA3.1质粒中获取目的基因hBMP-2片段,连入带attL1、attL2位点的入门载体pENTRTM11中,形成入门克隆,将入门克隆与带attR1、attR2位点的目的载体Ad/CMV/V5-DEST在高效重组酶作用下发生体外重组形成表达克隆ad-BMP-2,经鉴定将ad-BMP-2线性化后转入293A细胞包装,通过细胞裂解法获得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基因重组腺病毒珠Ad-hBMP-2,将其扩增,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目的蛋白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基因BMP-2片段按正确方向重组入目的载体中,带BMP-2的目的载体在293A细胞中包装成功,获得成熟的病毒颗粒,测得病毒滴度为2.5×10~9pfu/ml,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Ad-hBMP-2在293A细胞中高效表达hBMP-2蛋白,结论:本实验首次利用基于λ噬菌体的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Gateway^(TM)技术成功构建了Ad-hBMP-2,该技术与传统构建方法比较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为进一步研究BMP-2的生理功能和利用BMP-2进行骨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2 Gateway^TM技术 重组腺病毒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琦 张立海 +3 位作者 黄鹏 崔庚 唐佩福 王继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028-10032,共5页
背景:采用生理盐水溶解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球时,活性成分易于吸收、流失,不能在局部维持较高浓度;而采用静脉血或骨髓血溶解时凝固时间难以掌握,往往在体外已凝血,失去可注射性,操作不便,因此还需一种能控... 背景:采用生理盐水溶解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球时,活性成分易于吸收、流失,不能在局部维持较高浓度;而采用静脉血或骨髓血溶解时凝固时间难以掌握,往往在体外已凝血,失去可注射性,操作不便,因此还需一种能控制凝固时间的缓释载体。目的:制备携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缓释微球并将其与纤维蛋白胶复合,构建具有自固化能力的可注射性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体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1/2008-04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乳酸/聚乙醇酸75/25,MW=3000,黏度0.025L/g)由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提供,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纤维蛋白胶由杭州普济公司提供。方法: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载药微球,然后将微球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制备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复合材料凝固时间、体外释放性质、能谱分析及体外降解液pH值。结果:①与纤维蛋白胶相比,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少量增加。②复合材料的释放存在突释,2d骨形态发生蛋白释放量达到16.76%,42d释放量达到76.75%。③能谱分析显示微球混入纤维蛋白胶后优化了释放过程,延长了其释放时间。④复合材料的pH值变化介于微球与纤维蛋白胶之间。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并具有可注射性,既可以降低局部的酸环境,又可以在局部维持较高浓度,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纤维蛋白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骨修复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兴文 姜徽 +5 位作者 李宁 李盛华 宋敏 赵永利 侯费祎 黄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319-1323,共5页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具备诱导成骨时间更早、成骨量较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多、生物学活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临床骨科创伤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组织工程及骨修复领... 背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具备诱导成骨时间更早、成骨量较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多、生物学活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临床骨科创伤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组织工程及骨修复领域应用中的优势、不足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方法:经第一作者检索CNKI数据库及SPRINGERLINK数据库2005至2011年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诱导骨再生、骨组织修复有关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rhBMP-2,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repair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组织工程,骨修复"。共检索出98篇,最终保留30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骼内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含量稀少、提取成本高昂,临床应用严重受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有显著的成骨诱导能力,在骨组织工程及骨修复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体外试验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供临床应用,其中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现已被应用于外科整形手术诱导骨再生,但由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外源性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应用多为超生理剂量,故潜在有软组织水肿,皮肤红疹、局部炎症反应、异位骨化和免疫反应等不良后果的危险,所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用于人体后的安全性研究还须长期密切关注。找到理想的载体,有效控制其在体内缓释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应用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组织工程 修复 生物相容性 载体 细胞生长因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磷酸钙骨水泥与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浩亮 王西彬 左瑞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56-2161,共6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与诱导成骨活性最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之一,但是单纯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后会被组织液稀释及蛋白酶分解,不能保持持久的药物浓度,难以发挥有效的骨诱导作用。目的:实验以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研究最广泛与诱导成骨活性最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之一,但是单纯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后会被组织液稀释及蛋白酶分解,不能保持持久的药物浓度,难以发挥有效的骨诱导作用。目的:实验以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载体,观察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取5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制作骨质疏松模型,3个月后制作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断端不注射任何材料;复合材料组骨折断端注射0.5m L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断端注射0.5m L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骨折后4,12周,进行股骨骨折标本X射线检查、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及病理观察。结果与结论:①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②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12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骨小梁分离度均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③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12周的最大载荷、刚度均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骨折后4周的弹性模量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复合材料组(P <0.05);④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后4周主要可见纤维软骨骨痂,骨折后12周骨痂重塑为板状骨,硬骨痂含量较少;复合材料组、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骨折后4周可见明显的纤维性骨痂与软骨性骨痂,载生长因子复合材料组硬骨痂含量较复合材料组多,骨折后12周硬骨痂重塑为板状骨;⑤结果说明,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磷酸钙骨水泥/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可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 磷酸钙水泥 纤维蛋白 复合材料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折愈合 生物力学 磷酸钙类 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腰椎融合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展 张军 +4 位作者 王登峰 邵宇雄 魏巍 朱养均 王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957-3961,共5页
背景:诸多研究已证实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及骨折愈合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单纯予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植入容易出现扩散和降解,无法对新骨形成予以持续性的影响。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兔腰椎中的融... 背景:诸多研究已证实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及骨折愈合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单纯予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植入容易出现扩散和降解,无法对新骨形成予以持续性的影响。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兔腰椎中的融合效果。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后路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在L5-6横突间植入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同种异体骨复合物),植入后6周,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组融合率、新生骨组织在总面积中所占百分比高于自体髂骨组、同种异体骨组(P<0.05);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组、自体髂骨组拉伸强度大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前两组拉伸强度无差异。X射线显示3组植骨区均可见骨痂形成;组织学显示,自体髂骨组移植物已消失,形成大量软骨,有少量骨小梁,并有一定编织骨形成;同种异体骨组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包裹材料,有骨岛形成,有数量较少的骨小梁及软骨形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组存在大量骨小梁和少量软骨,形成编织骨且有皮质骨形成。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兔腰椎中可以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腰椎融合 自体 异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空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体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智明 熊龙 +4 位作者 曾建华 廖新根 李经堂 姚爱华 华福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1,共5页
背景:羟基磷灰石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支架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活性较强的成骨因子,设计一种复合的新型材料有助于解决骨缺损修复问题。目的:探索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兔骨缺损成骨行为和生物力学... 背景:羟基磷灰石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支架材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活性较强的成骨因子,设计一种复合的新型材料有助于解决骨缺损修复问题。目的:探索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兔骨缺损成骨行为和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3组(n=16),制备桡骨缺损后,复合人工骨组将已经制备好的中空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人工骨植入缺损处,单纯人工骨组植入单纯中空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于术后第4,8,12,16周第1天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通过X射线摄片、CT三维重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及生物力学等评估愈合效果。结果与结论:1复合人工骨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X射线评分、成骨效果、放射性核素聚集强度、CT三维重建及生物力学强度均优于单纯中空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而对照组显示骨缺损愈合不良;2结果表明,中空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人工骨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和力学强度,加速了骨缺损愈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 羟基磷灰石 中空微球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人工替代物 缺损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发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雄生 贾连顺 +3 位作者 倪斌 袁文 陈华江 李玉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42-644,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黄韧带骨化的病理演变特点。方法 :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 rh BMP-2 )诱发的骨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动物黄韧带 ,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 -伊红 ( H-E)染色、阿尔辛蓝 ( AB)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分别以 S-10 0单抗和胶原... 目的 :研究实验性黄韧带骨化的病理演变特点。方法 :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 rh BMP-2 )诱发的骨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动物黄韧带 ,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 -伊红 ( H-E)染色、阿尔辛蓝 ( AB)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分别以 S-10 0单抗和胶原 单抗为第一抗体 ) ,然后光镜观察。 结果 :rh BMP-2植入后 ,成纤维细胞代谢活跃 ,出现软骨化生 ,并逐渐增生活跃 ,基质中 型胶原纤维和硫酸软骨素增多 ,4周时达到高峰 ,此后 ,肥大的软骨细胞开始退变 ,基质钙化逐渐明显 , 型胶原纤维和硫酸软骨素随之减少 ,8周时出现编织骨 ,并可见脊髓神经纤维水肿、断裂、脱髓鞘和神经元细胞变性等改变。结论 :rh BMP-2以软骨内骨化方式诱导黄韧带骨化 ;在软骨细胞增生最为活跃时 ,基质内 型胶原和硫酸软骨素的含量最高 ,并随着骨化的成熟逐渐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重组形态发生蛋白2 病理学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16
作者 郑力铭 文峰 +1 位作者 王威 张志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组60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同种异体骨组56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并对患者术后1年疗效和股骨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BMP组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BMP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组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具有疗效,能够加速诱导新骨生成,提高新骨质量,为股骨头提供生物力学支撑,有效避免股骨头塌陷,且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在体内降解吸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头坏死 髓芯减压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BMP活性诱导棒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脂肪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松波 束刚 +2 位作者 朱晓彤 高萍 江青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7-1002,共6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sis proteins,BMP)是一类多功能生长因子,除BMP1外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beta,TGFβ)超家族的成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MP在脂肪生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sis proteins,BMP)是一类多功能生长因子,除BMP1外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beta,TGFβ)超家族的成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MP在脂肪生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BMP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脂肪前体细胞系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cells,ESC)生成脂肪细胞的过程中的作用及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结果将有助于了解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调控机制以及一些脂肪过多疾病(如肥胖症)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前体细胞 脂肪生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后兔骨痂中成骨细胞内骨形态生成蛋白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文良 吴岳嵩 +2 位作者 王新伟 王志伟 王建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2,共2页
目的 :比较钢板和矩形髓内钉固定对兔胫腓骨骨折成骨细胞内骨形态生成蛋白 (BMP)含量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2 4只 ,对同一动物的两侧胫骨分别用矩形髓内钉和 4孔不锈钢钢板固定 ,并分 3批于固定后 14、2 1、2 8d处死。用兔疫组化方法... 目的 :比较钢板和矩形髓内钉固定对兔胫腓骨骨折成骨细胞内骨形态生成蛋白 (BMP)含量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2 4只 ,对同一动物的两侧胫骨分别用矩形髓内钉和 4孔不锈钢钢板固定 ,并分 3批于固定后 14、2 1、2 8d处死。用兔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痂中成骨细胞中BMP的分布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将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矩形髓内钉组骨痂中成骨细胞内BMP含量高于钢板组 (P <0 .0 5 )。结论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胫骨后骨痂含量增高可能与矩形髓内钉的微动有关 ,可能有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细胞 形态生成蛋白 含量 比较
下载PDF
骨形态生成蛋白在诱导骨形成过程中同时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的剂量依赖性效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方秀统 牛丰 +3 位作者 张新 高鹏 贾国伟 丰景斌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73-75,i0002,共4页
目的:血管生成与早期骨形成密切相关,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最有利的血管生成因子。探讨骨形态生成蛋白在骨生成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吉林大学预防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完成。取12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 目的:血管生成与早期骨形成密切相关,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最有利的血管生成因子。探讨骨形态生成蛋白在骨生成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吉林大学预防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完成。取12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2mg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4mg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6mg组,每组10只。①模型建立:大鼠氯氨酮腹腔注射麻醉后,于右侧股骨前外侧长约2cm处分离至肌肉间隙,骨形态发生蛋白组置入充满不同剂量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7mm明胶海绵,对照组肌间隙仅置入明胶海绵,缝合伤口。②肌肉组织标本病理观察:分别于术后3,7d每次每组随机选取5只在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肌肉组织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③肌肉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NA的表达测定:确定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内对照β-肌动蛋白引物序列,取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肌肉组织标本病理改变:伤后3d骨形态发生蛋白各组比较差别不显著。伤后7d可见软骨细胞分泌的骨基质成分出现,并且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4剂量的增加而增加。②各组大鼠肌肉组织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NA的表达:伤后3d骨形态发生蛋白各组表达未检出。伤后7d电泳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β-肌动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42mg组,4mg组和6mg组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0.92±0.14,1.07±0.11,1.09±0.19,0,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46mg组显著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mg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论证了骨形态发生蛋白引诱骨形成过程中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形成,并且随着骨形态发生蛋白4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促进和加速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愈合 受体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建华 熊龙 +2 位作者 李经堂 严亮 凌蒙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8期8-13,F0003,共7页
目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为载体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构建NanoHA复合rhBMP-2人工骨(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兔桡骨缺损,探讨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局部成骨活性及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能力,为临... 目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为载体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构建NanoHA复合rhBMP-2人工骨(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植入兔桡骨缺损,探讨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局部成骨活性及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能力,为临床骨缺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成年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组(A组)、Nano-HA人工骨组(B组)、空白组(C组)3组,每组12只,制作成桡骨为12mm的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B组植入Nano-HA人工骨,C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植入后于4、8、12周行大体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检测、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1)与术前比较,3组ALP含量术后4周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8周达最高峰(P<0.05),之后开始下降,在12周时ALP含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3组术后4、8、12周AL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X线片表现:术后12周A组植入材料完全降解,骨皮质连接完成,骨缺损完全修复;B组材料大部分降解,有大量骨密度影,有大量骨痂形成,骨髓腔基本再通,骨缺损大部分修复;C组骨折断端光滑硬化吸收,无骨质长入,骨髓腔封闭,形成骨不连。3组术后4、8、12周Lane-Sandhu X线骨形成评分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学表现:术后12周A组材料完全降解,大量的板层骨形成,骨痂完成塑形,骨缺损修复;B组材料大部分降解及密质骨形成,有大量新生骨组织,骨缺损大部分修复;C组骨缺损断端大量的纤维组织形成,未见新骨形成,断端骨不连。3组术后4、8、12周Lane-Sandhu组织学骨形成评分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点抗弯生物力学检测A组标本术后4、8、12周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比Nano-HA人工骨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明显缩短了骨缺损愈合时间。Nano-HA/rhBMP-2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长骨骨缺损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重组人形态发生蛋白-2 人工 缺损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