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变异纤维蛋白原体外表达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毛用敏 平立芳 +4 位作者 程津新 陈倩 赵福梅 赵炳让 崔让庄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20-423,共4页
目的: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培养方法制备纤维蛋白原(Fbg)β链K 318E/D 320 S变异蛋白,观察此变异蛋白对凝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用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方法构建变异重组质粒;磷酸钙法将此质粒转染CHO细胞;经细胞培养表达变异蛋... 目的: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培养方法制备纤维蛋白原(Fbg)β链K 318E/D 320 S变异蛋白,观察此变异蛋白对凝血反应的影响。方法:用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方法构建变异重组质粒;磷酸钙法将此质粒转染CHO细胞;经细胞培养表达变异蛋白;硫酸铵沉淀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获取蛋白。进行纤维蛋白多肽A、B释放实验和在3种Ca2+浓度下的纤维蛋白聚合实验,并评价此变异蛋白的功能。结果:变异与正常Fbg纤维蛋白多肽A、B释放实验无差异。纤维蛋白聚合实验显示,在不同Ca2+条件下两者间Lag period,Vmax和最终光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 β链变异蛋白可能引起Fbg D区结构的变化,使纤维蛋白聚合位点和Ca2+结合位点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致使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度减慢及纤维蛋白纤维粗细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变异纤维蛋白原 体外表达 凝血功能 影响
下载PDF
共表达PCV2 Cap蛋白和IL-2重组变异株伪狂犬病病毒构建及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时庆贺 马宁宁 +5 位作者 刘占 邓梦梦 郭子仪 史志斌 陈陆 王川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0-486,共7页
为获得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伪狂犬病(PR)感染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利用同源重组将PCV2 YY株ORF2和细胞因子佐剂IL-2基因插入rPRV-gE^(-)/TK^(-)/EGFP^(+)缺失的TK基因位点,获得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 为获得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伪狂犬病(PR)感染的重组活载体疫苗,利用同源重组将PCV2 YY株ORF2和细胞因子佐剂IL-2基因插入rPRV-gE^(-)/TK^(-)/EGFP^(+)缺失的TK基因位点,获得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将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及对照rPRV-gE^(-)/TK^(-)/ORF2^(+)、PCV亚单位疫苗、PR活疫苗和DMEM培养液分别免疫小鼠,4周后加强免疫1次,利用PCV2间接ELISA试验、PRV血清中和试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细胞亚群及因子测定等评价重组病毒rPRV-gE^(-)/TK^(-)/ORF2^(+)/IL-2^(+)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构建的rPRV-gE^(-)/TK^(-)/ORF2^(+)/IL-2^(+)可在BHK-21细胞内表达,免疫鼠产生抗PCV2和PR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能刺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促使IFN-γ、IL-4和IL-1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rPRV-gE^(-)/TK^(-)/ORF2^(+)/IL-2^(+)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免疫效果,IL-2起到免疫增强作用,可作为预防猪PR和PCV感染相关疾病的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变异株伪狂犬病病毒 PCV2 Cap IL-2 免疫效力
原文传递
犬肠道冠状病毒基因型和重组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欣宇 孙东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犬肠道冠状病毒(CCoV)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猫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α-冠状病毒-1成员。CCoV感染一般引起幼龄犬发生非致死性的轻度腹泻,呈现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当与其他肠道病原混合感染时,能导致患病动物... 犬肠道冠状病毒(CCoV)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猫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α-冠状病毒-1成员。CCoV感染一般引起幼龄犬发生非致死性的轻度腹泻,呈现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当与其他肠道病原混合感染时,能导致患病动物高的死亡率。近年来,随着CCoV高致病性的变异毒株在欧洲国家陆续报道,该病再一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增加对CCoV近年来遗传进化的了解,对CCoV基因型和重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为CCoV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冠状病毒 基因型 重组变异
下载PDF
生物网络中的随机变异机制与度负关联性的关系
4
作者 许醇穗 刘曾荣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9-994,共6页
在生物进化中,复制和变异是两个重要机制.主要研究变异对生物网络度负关联性的影响.讨论了多种随机变异机制,如随机节点删除变异机制、随机删边变异机制、随机加边变异机制和随机重组边变异机制.随机节点删除变异机制和随机删边变异机... 在生物进化中,复制和变异是两个重要机制.主要研究变异对生物网络度负关联性的影响.讨论了多种随机变异机制,如随机节点删除变异机制、随机删边变异机制、随机加边变异机制和随机重组边变异机制.随机节点删除变异机制和随机删边变异机制都不会强烈地影响生物网络的度负关联性,随机加边变异机制和随机重组边变异机制都会抑制生物网络的度负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网络 随机节点删除变异 随机删边变异机制 随机加边变异机制 随机重组变异机制 度负关联性
下载PDF
流感防治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陈捷亮 胡芸文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246-251,256,共7页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范围遍布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2009年三元重组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再一次使我们认识到做好流感防治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范围遍布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2009年三元重组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再一次使我们认识到做好流感防治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流感病毒的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特性,就近年来防治流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流感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病毒 疫苗 抗病毒药物 甲型H1N1流感 重组变异
下载PDF
一种基于CHC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振国 郭海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大变异(cross generation heterogeneous recombination cata-clysmic mutation,CHC)算法提出了一种自动组卷方法。初始种群即初始试卷集利用具有启发式信息的搜索算法产生;适应度函数是用户指...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大变异(cross generation heterogeneous recombination cata-clysmic mutation,CHC)算法提出了一种自动组卷方法。初始种群即初始试卷集利用具有启发式信息的搜索算法产生;适应度函数是用户指定的试卷总体指标与试卷实际指标绝对误差的加权和;选择操作群体为当前群体与上世代群体的群体总和,因为大个体群操作可以更好地保持遗传多样性;交叉操作采用单点交叉方法。变异操作的步骤是:从上世代个体中挑选适应度较差的个体,对其中的若干个个体选择一定比例的基因座,随机地决定它们的位值。由于考虑到了约束条件的限制,从而避免了盲目性且加快了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基本遗传算法要快而且满足最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组卷 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变异算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自适应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贾丽媛 张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0-2214,共5页
针对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GEP)是基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新型遗传算法,它综合了遗传算法(GA)和遗传程序设计(GP)的优点,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有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拟合度不高等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算法(AGEP)... 针对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GEP)是基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新型遗传算法,它综合了遗传算法(GA)和遗传程序设计(GP)的优点,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有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拟合度不高等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算法(AGEP),它将差分突变搜索、混沌重组和变异操作、灾变算子运用于GEP中;最后将其应用于实例中,并将其所得结果与传统的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收敛速度,而且有效地克服了不成熟收敛,理论证明该算法全局收敛;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 差分突变搜索 混沌重组变异 全局收敛
下载PDF
基于CHC遗传模型的数量属性模糊划分 被引量:1
8
作者 霍纬纲 邵秀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8-169,172,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大变异遗传模型的数量属性模糊划分方法,采用实数编码和PNX交叉算子,通过设定阈值重新初始化算子,以模糊1-频繁项的支持度、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对数量属性取值范围的覆盖率以及隶属度函数间的重叠度为优化目... 提出一种基于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大变异遗传模型的数量属性模糊划分方法,采用实数编码和PNX交叉算子,通过设定阈值重新初始化算子,以模糊1-频繁项的支持度、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对数量属性取值范围的覆盖率以及隶属度函数间的重叠度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进化自动确定数量属性的模糊划分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缩短了进化所需时间,所得最优个体的适应度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变异遗传模型 模糊划分 模糊关联规则 模糊集合 实数编码
下载PDF
基于CHC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振理 王英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3,共4页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大变异(CHC,Cross generationHeterogeneous recombination Cataclysmic mutation)算法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的航迹规划方法.初始种群即初始航线集利用具有启发式信息的搜索算法产生;适应度函数为距...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大变异(CHC,Cross generationHeterogeneous recombination Cataclysmic mutation)算法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的航迹规划方法.初始种群即初始航线集利用具有启发式信息的搜索算法产生;适应度函数为距离指标与威胁指标的组合形式;选择操作群体为当前群体与上世代群体的群体总和,由于大个体群操作,可以更好地保持遗传多样性;交叉操作采用单点交叉方法,交叉点取为2条航线中距离最近的2个点;变异操作的步骤是:首先在航线中搜索出2个点,然后算出这2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实际航线距离的比值,如果这个比值小于某一阈值则以这2个点为端点重新规划一条航线.由于考虑到了无人机约束条件的限制,从而避免了盲目性且加快了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基本遗传算法要快而且满足最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跨世代异物种重组变异(CHC)算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Comparative genome analysis on intraspecific evolu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of 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isolates 被引量:3
10
作者 Hong-wei LIU Liang-feng XU +5 位作者 Xue GUO Hui-dan JIANG Xue-duan LIU Yi-li LIANG Hua-qun YIN Ya-zi LI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635-1646,共12页
To reveal the intraspecific evolution of 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isolates which thrived in industrial bioleaching ecosystems and acid mine drainages,genome sequences of L.ferriphilum YSK,L.ferriphilum DX and L.ferr... To reveal the intraspecific evolution of 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isolates which thrived in industrial bioleaching ecosystems and acid mine drainages,genome sequences of L.ferriphilum YSK,L.ferriphilum DX and L.ferriphilum ZJ were determined to compare with complete genome of L.ferriphilum ML-04.The genome comparisons reveal that extensive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ccurs in their genomes,and that the loss and insertion of novel gene blocks of probable phage origin may mostly contribute to heterogeneity of gene content among L.ferriphilum genomes.Surprisingly,a nif gene cluster is identified in L.ferriphilum YSK and L.ferriphilum ZJ genomes.Intensive analysis and further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nif gene cluster in L.ferriphilum YSK inherits from ancestor rather than lateral gene transfer.Overall,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opulation of L.ferriphilum undergoes frequent genetic recombination,resulting in many closely related genome types in recent evolution.The combinatorial processes profoundly shape their physiologies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adaptation to different ni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comparative genome nitrogen fixation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recombination
下载PDF
引起2017年兰州市一起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的CV-A2的基因特征分析
11
作者 陈建华 于德山 +4 位作者 武海卓 赵哲 赵晓虹 张勇 张晓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4-579,共6页
为了解引起2017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暴发疫情的致病病原体及其病原学特征,对采集的患儿的37份咽拭子样本开展病毒分离培养,然后对分离到的毒株采取一代测序获取VP1区全长核苷酸序列,根据分子定型的方法... 为了解引起2017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暴发疫情的致病病原体及其病原学特征,对采集的患儿的37份咽拭子样本开展病毒分离培养,然后对分离到的毒株采取一代测序获取VP1区全长核苷酸序列,根据分子定型的方法进行肠道病毒型别鉴定。根据VP1区核苷酸差异选择3个毒株进行二代测序,获取全基因组序列。使用MEGA软件(版本号11.0)进行病毒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析,VP1区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Simplot(版本号3.5.1)软件进行病毒重组分析。本次疫情中分离到的毒株鉴定为柯萨奇病毒A2型(Coxsackievirus A 2, CV-A2),分子分型显示属于D基因型,且VP1区第102位氨基酸发生了丙氨酸到甘氨酸(A102G)的突变,与省内2014-2015年分离到的两株CV-A2毒株在该位置的突变不同。重组分析发现,病毒在P2区和P3区发生了以CV-A4为主的重组事件。本次疫情的致病病原体CV-A2存在着VP1区氨基酸A102G的特征性变异及P2区和P3区的重组,需要加强对肠道病毒的变异和重组的监测和研究,以提升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2型 基因组 特征性突变 重组变异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我国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流行及疫苗现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侯谦 代军飞 张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5-1419,共5页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发病迅速、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现以后,逐渐广泛流行,不同毒株也相继分离报道。21世纪初的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的出现,更是席...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发病迅速、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现以后,逐渐广泛流行,不同毒株也相继分离报道。21世纪初的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的出现,更是席卷全国各地。各个品种,不同年龄,不同用途的猪只均可感染。随后毒株NADC30-like的出现,增加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多样性。并且PRRSV高基因性的突变和不同毒株间相互重组导致新的变异毒株频繁出现。现有商用疫苗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力,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我国的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流行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做好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 流行历史 流行病学 变异重组 疫苗现状
原文传递
Balancing selection and recombination drive genetic variation at MHC class I genes in the giant panda
13
作者 于方鉴 朱英 +2 位作者 熊铁一 万秋红 张和民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is a family of highly polymorphic genes activating adaptive immunity in vertebrate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 nism of MHC evolution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thi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is a family of highly polymorphic genes activating adaptive immunity in vertebrate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 nism of MHC evolution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genetic variation of three classical MHC class I genes in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 noleuca) and tested for selection effect and recombination event across exonic and intronic sequences to underst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 of polymorphism at Aime-MHC class I genes. In total, we isolated 21 MHC class I haplotypes (exon 2-intron 2-exon 3) from 46 captive giant pandas, of which eight were for Aime-C, seven for Aime-I and six for Aime-L; however, we only identified six unique sequences from these haplotypes. The subsequent maximum-likeli- hood and Chi-square analyses both detected evidence of recombination acting on the 21 haplotyp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iant panda still retains a relatively high adaptive variation at Aime-MHC-I genes, and that the intronic segments have been homogenized along evolu- tionary time by recombination and subsequent genetic drift.We calculated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rates of the antigen- binding regions (exons 2 and 3) and the noncoding intron 2, and found two pieces of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presence of balancing selection in the giant panda: an excess of nonsynonymous over 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at the antigen-binding sites, and an obviously higher 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in the exons than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in the intron. Thus,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balancing selection and recombination together shape the diversity pattern at Aime- MHC-I loci of the giant pan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ds Intron homogenization Recombination MHC Giant pand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