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轮状病毒抗原表位亚单位疫苗的小鼠保护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 李嘉琦 +5 位作者 熊新宇 陈瑜娜 彭梅 代青 文喻玲 陈元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目的评价重组表达的轮状病毒(R V)抗原表位疫苗的小鼠体内保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以FlockH ouse virus病毒外壳蛋白为载体的外源抗原表位呈递系统(FH V-R NA2系统)中构建和重组表达R V V p4蛋白上第223~262位抗原表位(R EA BC)在原... 目的评价重组表达的轮状病毒(R V)抗原表位疫苗的小鼠体内保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以FlockH ouse virus病毒外壳蛋白为载体的外源抗原表位呈递系统(FH V-R NA2系统)中构建和重组表达R V V p4蛋白上第223~262位抗原表位(R EA BC)在原核系统犤;质粒pET,大肠杆菌BL21(D E3)犦中表达的REABC免疫小鼠用细胞培养适应的参照RV W a(G1PA型)和SA11(G3P2型)经口腔灌胃攻击,对R V攻击后的免疫小鼠和对照小鼠的感染症状、排毒情况、血清抗体中和病毒感染性效价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R EA BC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抗-W a和抗-SA11株血清中和抗体和特异的免疫记忆反应,有效保护免疫小鼠对W a和SA11的攻击(不腹泻),减少病毒在体内复制水平和排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重组表达RV抗原表位REABC对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重组抗原表位亚单疫苗 免疫保护性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重组体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方 董承红 +8 位作者 董少忠 王丽春 孙明 王晶晶 刘龙丁 马绍辉 陈丽珊 任大明 李琦涵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多表位抗原重组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非融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构建的HCV多表位抗原重组体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并在BL 2 1中表达 ,非融合表达蛋白经SDS PAGE检测 ,排阻层析...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多表位抗原重组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非融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构建的HCV多表位抗原重组体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并在BL 2 1中表达 ,非融合表达蛋白经SDS PAGE检测 ,排阻层析纯化 ,利用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其抗原反应性。免疫昆明鼠和猕猴 ,并检测其抗体和特异性CTL(Cyto toxicTlymphocyte) ,在抗体转阴后再次用HCV病人血清攻击以检测其免疫应答能力。结果 HCV多表位重组体在pBV2 2 0 BL 2 1中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15 %。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表明HCV多表位抗原能与HCV病人血清特异性结合 ,抗体水平和特异性CTL检测结果显示该抗原肽能诱导小鼠和猕猴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和特异性CTL效应。用病人血清再次攻击后受试动物的抗体迅速阳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重组 免疫原性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基于重组优势多表位抗原的梅毒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贺秋 凌世淦 +6 位作者 陈坤 宋晓国 王国华 朱翠霞 刘荷中 马贤凯 邱艳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血清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通过计算机分析选择梅毒螺旋体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HB101进行...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血清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通过计算机分析选择梅毒螺旋体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HB101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高纯度融合抗原。在此基础上,以纯化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利用该方法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同时检测了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并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及试剂。对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ELISA、TRUST、TPHA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5.40%(95/126)、72.22%(91/126)、70.63%(89/126),其中TRUST有29例,TPHA有6例为可疑阳性。TPHA检测的6例可疑阳性中,有5例ELISA、TRUST均为阳性;而TRUST测出的29例可疑样品中,仅7例ELISA、TPHA阳性。结论 多表位嵌合抗原ELISA试剂在特异性、敏感性与TPHA法相近,但明显优于TRUST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重组嵌合抗原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多表位重组抗原的血清学诊断评价
4
作者 江莉 冯正 +1 位作者 张耀光 王真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对6个细粒棘球蚴抗原B(AgB)亚单位多表位重组抗原和3个AgB亚单位抗原进行血清学平行比较分析,评价多表位抗原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多表位重组抗原MEA-26中插入一段Linker序列,成为MEA-49抗原。用I-TASSER在线服务器模拟分析蛋白质三... 目的对6个细粒棘球蚴抗原B(AgB)亚单位多表位重组抗原和3个AgB亚单位抗原进行血清学平行比较分析,评价多表位抗原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多表位重组抗原MEA-26中插入一段Linker序列,成为MEA-49抗原。用I-TASSER在线服务器模拟分析蛋白质三维结构,比较2个目标序列相同但三维结构不同的重组抗原(MEA-26和MEA-49)在样品检测中反应性的差异。用间接ELISA方法对6个多表位抗原(MEA-8、MEA-20、MEA-26、MEA-36、MEA-49和MEA-52)、3个亚单位抗原(AgB1、AgB2和AgB4)和2个对照抗原(Trx和Linker)平行检测232份血清样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112份、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35份、囊尾蚴病患者血清43份和健康人血清42份),并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抗原对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维模型预测结果显示,MEA-26的表位区域相互靠近,呈平行排列;MEA-49表位区域相互分离形成独立的结构域。用MEA-49抗原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2.88±2.02)、敏感性(92%)和诊断效率(89%)等均高于MEA-26抗原(2.54±2.02,78%,82%)。ELISA结果显示,MEA-20(2.24±1.31)、MEA-26(2.54±2.02)、MEA-36(2.44±1.51)、MEA-49(2.88±2.02)和MEA-52(2.50±1.37)等5个抗原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均高于AgB1抗原(2.15±1.26)。多表位抗原检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与AgB1抗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A-52抗原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1.27±0.70)的反应性显著高于AgB1抗原(0.95±0.13)(P<0.01)。6个多表位抗原检测健康人血清的反应性仅MEA-8抗原的反应性(1.04±0.15)与AgB1抗原(0.8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3个亚单位抗原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以AgB1抗原最高,为77%;MEA-49(92%)、MEA-36(92%)、MEA-52(87%)和MEA-26(78%)等4个多表位抗原的检测敏感性均高于AgB1抗原。结论多表位抗原的总体反应性优于亚单位抗原,MEA-49抗原对不同患者血清的反应性均强于目标序列相同但三维结构不同的MEA-26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AgB抗原亚单 重组抗原 血清学分析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表位重组、致病性与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郑捷 潘萌 +1 位作者 李卫平 薛峰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3期27-28,共2页
天疱疮是一危及人类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和粘膜疾病,其中的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在所有类型的天疱疮中具有最多见、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寻常型天庖疮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间粘附能力丧失,其原因是患者血清中存... 天疱疮是一危及人类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和粘膜疾病,其中的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在所有类型的天疱疮中具有最多见、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寻常型天庖疮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间粘附能力丧失,其原因是患者血清中存在针对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emhpigis vugarisantigen,PVA)即角质形成细胞的桥粒芯糖蛋白-3(desmoglein3,Dsg-3)的IgG型抗体.为了确定PVA中的致病性表位,美、日学者采用的是将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不同抗PVA表位抗体转移至新生鼠,通过观察新生鼠的病理改变的方法进行.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较大量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和由于血清取自不同的个体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抗原重组 致病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乳糖诱导重组多价人精子表位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琦 林军 +4 位作者 白玲 叶元 杨冰 石青峰 刘永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175,共5页
旨在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重组多价人精子抗原表位肽的表达及诱导表达的优化条件。在摇瓶发酵条件下,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诱导时机、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方式等条件,利用SDS-PAGE电泳和AlphaEase凝胶电... 旨在研究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重组多价人精子抗原表位肽的表达及诱导表达的优化条件。在摇瓶发酵条件下,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诱导时机、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方式等条件,利用SDS-PAGE电泳和AlphaEase凝胶电泳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以上条件改变对GST-重组多价人精子抗原表位肽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并与IPTG诱导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在摇瓶试验中,最优表达条件为选用TB培养基,在菌体对数生长的中期进行诱导,诱导温度37℃、乳糖诱导终浓度3 mmol/L、诱导时间6 h。GST-重组多价人精子抗原表位肽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5%,且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与IPTG的诱导结果相同。分批流加乳糖和一次性加入乳糖诱导,效果一样。乳糖可以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诱导GST-重组多价人精子抗原表位肽融合蛋白的表达,优化条件下可获得与IPTG相同的诱导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多价人精子抗原 乳糖 IPTG 诱导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抗原表位预测、重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榆玲 黄小琴 +3 位作者 史荔 褚嘉祐 郭晓奎 石铁流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9-554,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两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表位,结合基因工程手段进行表位重组、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用预测程序ProPred和ANTIGENIC预测LipL32和Om-pL1的表位,应用PCR技术合成重组表位基因片段,克隆PCR产物构建重组质粒...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两种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的表位,结合基因工程手段进行表位重组、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用预测程序ProPred和ANTIGENIC预测LipL32和Om-pL1的表位,应用PCR技术合成重组表位基因片段,克隆PCR产物构建重组质粒,测序验证。在BL21(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纯化该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法)测定抗体效价。结果在LipL32和OmpL1中各预测到2个既具有MHC结合肽特性又具有B细胞表位特征的肽段。PCR合成的重组表位基因序列中没有出现移码和碱基置换。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90%。融合蛋白产生的抗体效价为75.79,融合头(运载蛋白)抗体效价为10.62。结论重组表位具有一定免疫原性。为相关蛋白的表位重组和亚单位疫苗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预测 重组抗原表位 融合蛋白 纯化 显微镜凝集试验 预测 重组质粒 钩端螺旋体 免疫原性 BL21(DE3)
原文传递
重组SCIRR39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倪艳丽 李欣 刘少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3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大鼠脊髓损伤与修复蛋白39(SCIRR39)的C端抗原表位,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从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脊髓cDNA中扩增1386bp的Scirr39基因编码框,亚克隆该基因编码蛋白C端359~461位氨基酸残基的DNA片段,插...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大鼠脊髓损伤与修复蛋白39(SCIRR39)的C端抗原表位,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从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脊髓cDNA中扩增1386bp的Scirr39基因编码框,亚克隆该基因编码蛋白C端359~461位氨基酸残基的DNA片段,插入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切胶纯化目的蛋白;利用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重组SCIRR39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印迹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SCIRR39蛋白C端抗原表位与GST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高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37.9×103;获得抗SCIRR39蛋白C端抗原表位的兔抗血清,其效价达到1:104;Western印迹显示多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重组SCIRR39蛋白的C端抗原表位。结论: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纯化了重组SCIRR39抗原表位蛋白,制备的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将用于检测SCIRR39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SCIRR39抗原 原核 多克隆抗体 脊髓损伤修复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H和F蛋白多抗原表位的表达及其反应原性 被引量:4
9
作者 石晓妮 窦永喜 +4 位作者 张海瑞 翟军军 蒙学莲 曾巧英 才学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4-478,共5页
将通过计算机软件预测并通过间接ELISA检测确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F蛋白的10个B细胞抗原表位串联,再加上一个外源通用T细胞表位,表位之间用甘氨酸间隔,人工合成一条多抗原表位编码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BL... 将通过计算机软件预测并通过间接ELISA检测确定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H、F蛋白的10个B细胞抗原表位串联,再加上一个外源通用T细胞表位,表位之间用甘氨酸间隔,人工合成一条多抗原表位编码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BL21(DE3)诱导表达。结果获得分子质量为19 ku的表达蛋白,该蛋白可与PPRV感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PPRV多抗原表位编码基因可以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这为研究PPRV抗原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重组抗原 原核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