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晓轩 范代娣 +1 位作者 王晓军 米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工程的下游工艺。方法工程菌株Escherichia coliBL21 3.1在B ioengineering L1 523型12.8 L自控发酵罐中经24 h发酵,细胞干重达到77.3 g/L,表达量为菌体蛋白量的29.4%。发酵菌体经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 目的研究重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工程的下游工艺。方法工程菌株Escherichia coliBL21 3.1在B ioengineering L1 523型12.8 L自控发酵罐中经24 h发酵,细胞干重达到77.3 g/L,表达量为菌体蛋白量的29.4%。发酵菌体经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后,依次经DEAE52,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最终产物纯度达到98%,回收率为80.5%。结论纯化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经SDS-PAGE电泳测定为电泳纯,分子质量为90ku,N端序列为NH2-H-D-P-V-V-L-Q-R-R-D-W-E-N-P-G,与基因序列设计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类人ⅰ型胶原蛋白 分离纯化 高密度发酵
下载PDF
重组Ⅰ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福活因子”的生物合成及其结构表征研究
2
作者 全冰华 王勇 +4 位作者 邓宏鸿 庞晓明 滕永慧 李璐 方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筛选获得含胶原蛋白保守序列hCol.1基因的重组人源化Ⅰ型胶原蛋白高效表达基因工程菌和高产创新融合蛋白,并通过检测其理化特征验证表达产物。方法:将His6-SUMO-hCol.1重组基因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后经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 目的:筛选获得含胶原蛋白保守序列hCol.1基因的重组人源化Ⅰ型胶原蛋白高效表达基因工程菌和高产创新融合蛋白,并通过检测其理化特征验证表达产物。方法:将His6-SUMO-hCol.1重组基因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后经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步纯化浓缩获得重组蛋白,检测理化测试特征。结果:测序证明克隆基因与hCol.1序列高度一致,Blast比对蛋白序列与人Ⅰ型胶原蛋白高度同源,折叠结构与人Ⅲ型胶原蛋白高度类似。表观分子量55~60kD,产量36.4mg/L,纯度>95%。等电点检测、氨基酸组成和圆二色谱等实验结合高级结构预测分析,证明其理化性状与蛋白结构符合胶原蛋白特征。结论:成功将人Ⅰ型胶原蛋白保守功能结构域hCol.1与SUMO等肽段重组融合表达并命名为福活因子(FHTFF),筛选出基因工程菌pET21a(+)-FHTFF/BL21,纯化产物“福活因子”的理化特性、序列和结构与人Ⅰ、Ⅲ型胶原蛋白肽段高度相似,属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蛋白 福活因子 基因工程菌
下载PDF
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文渊 耿栋芸 +3 位作者 庄卉如 陆蒋惠文 邱丹丹 赵天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与治疗组(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各15例。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进行主观疗效评价及客观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皱纹、纹理、红区、毛孔、弹性、皮肤经皮失水及皮肤含水量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油脂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的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对皮肤修复有较好的疗效,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为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治疗因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炎性衰老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重组人源化蛋白 炎性衰老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核转运蛋白基因2与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关系
4
作者 郇金亮 高庆佳 +3 位作者 唐小龙 易宜 吴凯铠 黄雄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与复发时间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比较不同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病人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复发组T分期、N分期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组织BIN1mRNA表达为0.24±0.07,低于未复发组的0.35±0.10(P<0.05),复发组组织COL1A1mRNA、KPNA2mRNA表达分别为2.07±0.62、2.91±0.84,高于未复发组的1.48±0.43、1.85±0.60(P<0.05);T分期、N分期、COL1A1 mRNA、KPNA2 mRNA均是复发相关独立危险因素,BIN1 mRNA是复发相关独立保护因素(P<0.05);BIN1 mRNA、COL1A1 mRNA、KPNA2 mRNA的AUC分别为0.76、0.80、0.78,三者联合的AUC为0.94;BIN1mRNA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0.79,P<0.001),COL1A1mRNA、KPNA2mRNA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77、0.78,均P<0.001);BIN1mRNA高水平病人RFS长于低水平病人,COL1A1mRNA、KPNA2mRNA高水平病人RFS短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BIN1mRNA、COL1A1mRNA、KPNA2mRNA与TNBC术后复发风险、复发时间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术后复发的一个可靠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 蛋白基因 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对玫瑰痤疮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马涛 陆延娜 +1 位作者 白雪 刘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5期2533-2538,共6页
目的评估强脉冲光结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2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强脉冲光组和治疗组,... 目的评估强脉冲光结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22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强脉冲光组和治疗组,各61例。强脉冲光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31.63±5.57)岁,病程(3.49±1.31)年,接受强脉冲光治疗;治疗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30.18±5.14)岁,病程(3.36±1.27)年,在强脉冲光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玫瑰痤疮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VISIA红区情况、皮肤生理D0I:10.3765.2024.15.014指标、医生整体评价法(PGA)、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Acne-QOL)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总有效率为91.80%(56/61),高于强脉冲光组的73.77%(4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0,P=0.008)。治疗前,两组患者IGA评分、面部VISIA红区检测情况、经皮水分散失值(TEWL)、皮肤油脂、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IGA评分、TEWL、皮肤油脂均低于强脉冲光组[(2.27±0.83)分比(3.83±0.86)分、(12.29±2.91)%比(16.45±2.17)%、(70.31±11.92)μg/cm2比(83.64±13.83)μg/cm2],面部VISIA红区检测情况、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损伤程度、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痤疮症状、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强脉冲光组[(56.82±12.56)分比(42.31±10.97)分、(67.91±11.24)%比(56.26±10.39)%、(2.82±0.87)分比(2.25±0.81)分、(22.52±2.71)分比(18.73±2.52)分、(16.83±2.74)分比(14.32±2.18)分、(20.52±2.46)分比(17.93±2.38)分、(19.74±2.85)分比(15.83±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94、8.951、5.702、6.796、5.944、3.745、7.999、5.599、5.910、8.568,均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6%(4/61),与强脉冲光组[11.48%(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9,P=0.343)。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贴敷料在治疗玫瑰痤疮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皮肤整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玫瑰痤疮 重组人源Ⅲ蛋白贴敷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对豚鼠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的修复效果探究
6
作者 刁立琴 李华 +4 位作者 施麟 于月欣 谢媛 王亚如 徐兰举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由于大气臭氧层逐渐被破坏,紫外线辐射量大大增加,导致皮肤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积、晒伤、光老化甚至癌变的发生。以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ypeⅢcollagen,rhColⅢ)为研... 由于大气臭氧层逐渐被破坏,紫外线辐射量大大增加,导致皮肤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积、晒伤、光老化甚至癌变的发生。以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ypeⅢcollagen,rhColⅢ)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及对豚鼠紫外线辐射光毒性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发现,在体外细胞实验中rhColⅢ对L929细胞无潜在的细胞毒性;体内动物实验中rhColⅢ对豚鼠紫外线辐射光毒性损伤皮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可以减少豚鼠皮肤损伤后的皮肤皱纹,改善损伤皮肤组织的表皮增生和真皮层炎症反应,降低波形蛋白(Vimentin)和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45(human melanoma black 45,HMB45)在损伤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rhColⅢ的安全性良好,在豚鼠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的修复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紫外辐射豚鼠皮肤的表皮层增厚和角质化程度,降低真皮层处的炎症反应,有效调节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程度与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结果表明,rhColⅢ对紫外线辐射造成的光损伤皮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Ⅲ蛋白 紫外辐射 光毒损伤 皮肤修复效果
下载PDF
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在护肤品和药械领域的应用综述
7
作者 张亚 孙欣 王瑞妍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4期133-135,共3页
Ⅲ型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肌腱和血管等弹性组织中,对于维持皮肤弹性、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保持血管的完整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重组DNA技术在微生物或细胞中定向生产高纯度和高... Ⅲ型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肌腱和血管等弹性组织中,对于维持皮肤弹性、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保持血管的完整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重组DNA技术在微生物或细胞中定向生产高纯度和高活性的Ⅲ型胶原蛋白的生产模式已经得到应用,不仅提高了胶原蛋白的可用性和品质,还避免了潜在的动物源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在护肤领域,基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皮肤再生的特性,重组Ⅲ型胶原蛋白成分被广泛添加到抗衰老、保湿和修复损伤皮肤等护肤品中。在医疗器械领域,重组Ⅲ型胶原蛋白被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凭借独特的生物活性和细胞吸附特性,在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将在美容和医疗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重组DNA技术 护肤品 医疗器械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8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3 位作者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干预,阴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空载体(1 mg·L^(-1)),FBN2敲减组及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腺相关病毒(AAV)(1 mg·L^(-1)),4周后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 FBN2重组蛋白(1 mg·L^(-1))。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视觉电生理仪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分别检测小鼠视网膜Rod-b、Max-a波振幅和视网膜结构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MAGP-2)、Ⅰ型胶原蛋白(COL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RG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敲减组和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变小(均为P<0.05);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OC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光反射变规则。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 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FBN2重组蛋白可以弥补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小鼠FBN2内源性缺失,通过调控COL1、MAGP-2表达可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2 重组蛋白 视网膜病变 纤维相关糖蛋白-2 蛋白
下载PDF
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联合光子嫩肤对不适症状以及肤质改善的研究
9
作者 张亚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9-52,共4页
评价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在光子嫩肤术后缓解不适症状以及对肤质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2月于本医院门诊接受光子嫩肤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1:1简单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采用光子... 评价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在光子嫩肤术后缓解不适症状以及对肤质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2月于本医院门诊接受光子嫩肤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1:1简单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0例采用光子嫩肤治疗。联合组给予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对照组用保湿贴敷料代替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同样联合光子嫩肤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 1、联合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第2、6、10天的不适症状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联合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对光子术后即刻与术后第8天评分差值对比,联合组相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首次进行光子术前,第二次光子术前,第三次光子术前,第12周结束对肤质情况信息录取。联合组和对照组,肤质均有所改善。第12周较光子术前改善对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可明显缓解光子术后面部皮肤产生的不适症状,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2、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联合光子嫩肤能更好的改善肤质,起到肤质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III人源化蛋白修护贴敷料 光子嫩肤 不适症状 肤质改善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修复凝胶中胶原蛋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芸 孙星宇 +4 位作者 杨政 徐礼友 谷琴 王晓晨 丁逸梅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2期84-89,共6页
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修复凝胶中胶原蛋白含量。将样品以6 mol/L盐酸溶液在110℃下加热水解24 h,采用1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以2,4-二硝基氟苯(DNBF)为衍生化试剂,在弱碱性环境下,于60℃反应1 h,采用... 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修复凝胶中胶原蛋白含量。将样品以6 mol/L盐酸溶液在110℃下加热水解24 h,采用1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以2,4-二硝基氟苯(DNBF)为衍生化试剂,在弱碱性环境下,于60℃反应1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型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A相为0.05 mol/L乙酸铵溶液,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检测波长为360 nm。以脯氨酸为对照品,利用色谱峰面积外标法计算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再进行相对分子质量折算得到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的含量。脯氨酸质量浓度在10~4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0%、96.05%、94.98%,相对标准偏差为2.29%(n=9)。脯氨酸对照品和样品的衍生化溶液于室温放置24 h均保持稳定。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专属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修复凝胶中胶原蛋白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重组人源蛋白 修复凝 脯氨酸
下载PDF
透明质酸联合注射血小板血浆及A型肉毒毒素对猪真皮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童玲 陈瑶 +3 位作者 王雪 杨艳 方洪伟 张振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Botox A)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进行猪真皮内注射,检测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数目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分泌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巴马猪建立动物模型,使用交联...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Botox A)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进行猪真皮内注射,检测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数目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分泌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巴马猪建立动物模型,使用交联透明质酸(cross-linked hyaluronic acid,HA)和非交联透明质酸(non-cross-linked hyaluronic acid,N-HA)分别与Botox A、PRP联合作为实验组(HA组、HA+Botox A组、HA+PRP组、N-HA组、N-HA+Botox A组、N-HA+PRP组),并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比较。于注射第1和4周后,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定性定量观察、比较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数量变化,真皮层Ⅰ型胶原蛋白mRNA分泌表达变化。结果HA组的成纤维细胞数量、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量在第1周和第4周时比N-HA组高,并且HA+PRP组的成纤维细胞数量、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期HA+Botox A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应用HA与PRP联合注射更易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的理化性质进而促进真皮层细胞因子的合成,从而影响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成纤维细胞 透明质酸 富含血小板血浆 A肉毒毒素
下载PDF
精准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疗效分析
12
作者 王森 权兴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精准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00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精准脉冲光治疗,每3周1次,共治疗3... 目的:观察精准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00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精准脉冲光治疗,每3周1次,共治疗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敷料治疗,1次/天,共治疗9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斑(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和皮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红斑、皮损颜色、数量和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1.33%)高于对照组(82.00%),观察组红斑CEA评分(1.20±0.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6±0.60)分(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颜色、数量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与对照组(1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我感知、痤疮症状、情感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脉冲光联合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玫瑰痤疮可减轻患者红斑情况,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状态,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脉冲光 重组人源Ⅲ蛋白 玫瑰痤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Ⅰ的层析分离 被引量:1
13
作者 米钰 代菊红 +3 位作者 范代娣 童燕 韩娟 张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类人胶原蛋白的基因工程下游工艺对阴离子交换树脂(DE52)和阳离子交换树脂(CM52)的吸附效果。方法将基因工程菌E.coliBL21经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超滤浓缩后,再进行批量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果得到最佳实验条件采用阴... 目的研究重组类人胶原蛋白的基因工程下游工艺对阴离子交换树脂(DE52)和阳离子交换树脂(CM52)的吸附效果。方法将基因工程菌E.coliBL21经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超滤浓缩后,再进行批量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果得到最佳实验条件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pH值为6.0,盐浓度为0.2mol/L,蛋白进样浓度为0.4%(质量分数)。结论在HCB I的纯化过程中,阴离子交换树脂(DE52)较阳离子交换树脂(CM52)的分离效果更优,最终产物的纯度达到95.98%,回收率为91.7%,纯化倍数为5.3。纯化的类人胶原蛋白Ⅰ经SDS-PAGE电泳测定为电泳纯,分子质量为90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类人蛋白 分离纯化 层析
下载PDF
以Ⅰ型胶原缓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新型多孔硫酸钙支架修复兔大段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伟 刘亮 +1 位作者 孙海钰 王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8期627-629,共3页
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基础研究的热点也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组织工程学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联用支架和成骨活性因子修复骨缺损时由于大多成骨活性因子在骨缺损局部被迅速降解或随体液扩散而不能持久均匀... 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基础研究的热点也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组织工程学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联用支架和成骨活性因子修复骨缺损时由于大多成骨活性因子在骨缺损局部被迅速降解或随体液扩散而不能持久均匀地分布在骨缺损部位,难以发挥理想的成骨作用,因而寻找一种成骨活性因子的缓释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桡骨缺损 缓释材料 实验研究 修复 支架 硫酸钙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源性DNA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的残留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凯歌 孙丹丹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的外源性DNA残留量进行探究和分析,确定该方法用于DNA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宿主细胞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磁珠法)提取DNA,利用E.coli残留DNA检测试剂盒(P...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的外源性DNA残留量进行探究和分析,确定该方法用于DNA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宿主细胞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磁珠法)提取DNA,利用E.coli残留D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扩增反应,绘制标准曲线,建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外源性DNA残留量的qPCR检测方法。结果对8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进行测定,外源性DNA残留量在0.03~300 pg/μl内,重复性良好,均远低于每剂10 ng,线性良好(R^(2)>0.99),回收率均在50%~150%之间。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外源性DNA残留量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重组人源化蛋白冻干纤维 外源性DNA残留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多肽、环氧合酶-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6
作者 唐开维 潘禹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多肽(procollagen type Ⅰ polypeptide,PICP)、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心...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多肽(procollagen type Ⅰ polypeptide,PICP)、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2周,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测量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PICP、COX-2浓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PICP、COX-2浓度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术后2周血清PICP、COX-2浓度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 d患者血清PICP、COX-2、CK、CK-MB、LDH、α-HBD、AST浓度显著升高,LVEF、LVFS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 d相比,术后1周、术后2周患者的PICP、COX-2、CK、CK-MB、LDH、α-HBD、AST浓度显著降低,且术后2周显著低于术后1周,LVEF、LVFS显著上升,且术后2周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PICP、COX-2浓度均与CK、CK-MB、LDH、α-HBD、AST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且PICP、COX-2二者呈正相关(r=0.489,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PICP、COX-2浓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CP、COX-2浓度以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17、0.855,敏感度分别为80.36%、55.36%、83.93%,特异度分别为75.00%、86.36%、72.73%。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清PICP、COX-2浓度显著高于术前,但随术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心肌酶谱具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蛋白多肽 环氧合酶-2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植奇升 许佳佳 +4 位作者 曾金妹 黄金龙 王宗明 苏佳瑜 冼学兵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60例,按骨密度将患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n=17)、骨量减少组(n=25)、...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60例,按骨密度将患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n=17)、骨量减少组(n=25)、骨质疏松组(n=18)。同期测定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HbA_(1)c、PINP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PINP的比较,骨量减少组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HbA_(1)c、PINP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骨密度越低,HbA_(1)c、PINP水平越高。结论HbA_(1)c、PINP水平对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折 糖化血红蛋白 N端前肽 骨密度
下载PDF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李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86-89,共4页
探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面部激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被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 探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在面部激光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面部激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被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治疗,治疗30d。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瘢痕修复、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结痂时间为(1.81±0.12)d、第一次痂皮脱落时间为(4.13±0.54)d、面部红肿消退时间为(2.14±0.71)d、创面愈合时间为(2.34±0.51)d,短于对照组的(2.84±0.25)d、(6.23±1.05)d、(3.06±0.75)d、(5.34±1.23)d;ECCA痤疮瘢痕权重评分量表评分为(30.11±3.52)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08±0.32)分,低于对照组的(38.65±3.67)分、(3.45±0.67)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的24.44%(11/4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可有效修复激光术后面部皮肤屏障,减轻面部不适感,改善瘢痕情况,修复时间较短,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 重组人源化蛋白溶液 创面修复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联合苗特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特应性皮炎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评价
19
作者 许咏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22-24,共3页
探究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联合苗特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以研究组、... 探究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联合苗特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敷料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以研究组、常规组作为两组的命名,各30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联合苗特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敷料治疗,对常规组应用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措施后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皮损面积评分、皮损瘙痒评分、靶皮损面积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特应性皮炎患者提供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联合苗特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这种方式的应用效果十分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制剂消风口服液 苗特医用重组人源化蛋白敷料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表达Ⅰ型类人胶原蛋白和脯氨酰4-羟化酶α-蛋白的转基因家蚕品系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占鹏飞 黄绍华 +2 位作者 刘云财 董久鸣 徐豫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2-839,共8页
家蚕丝腺具有高效合成与分泌蚕丝蛋白质的能力,探究利用转基因方法开发家蚕丝腺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质的技术途径。将Ⅰ型类人胶原蛋白基因(HCool-Ⅰ)和胶原蛋白羟基化修饰所必需的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基因(BmP 4Hα)通... 家蚕丝腺具有高效合成与分泌蚕丝蛋白质的能力,探究利用转基因方法开发家蚕丝腺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外源蛋白质的技术途径。将Ⅰ型类人胶原蛋白基因(HCool-Ⅰ)和胶原蛋白羟基化修饰所必需的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基因(BmP 4Hα)通过piggyB ac转座子及显微注射方法,同时转入家蚕早期胚胎,在丝素轻链基因fib-L启动子驱动下转入的2个外源基因在家蚕幼虫后部丝腺获得表达。利用反向PCR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鉴定、分析转基因家蚕基因组中有19个外源piggyB ac的整合位点,分别位于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内含子区域和基因间区,可定位至家蚕的15条染色体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整合位点的转基因家蚕品系幼虫后部丝腺中HCool-Ⅰ基因mRNA转录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转录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系间相差23倍左右;转基因家蚕后部丝腺中BmP 4Hα基因mRNA的转录量比野生型家蚕高出2万多倍。利用SDS-PAGE检测转基因家蚕G3代5龄5 d幼虫的后部丝腺总蛋白质在55 kD和64 kD处分别存在特异性蛋白条带,表明BmP 4Hα和HCool-Ⅰ蛋白已在G3代转基因家蚕丝腺中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转基因 类人蛋白 脯氨酰4-羟化酶 丝腺生物反应器 PIGGYBAC转座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