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方法和培养体系两种因素对大鼠-牛异种核移植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牛蕾 杨贵忠 +2 位作者 朱德生 谢松涛 李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构建大鼠 -牛异种体细胞核移植重组胚胎 ,探讨激活方法和培养体系两种因素对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饥饿法同步处理的 SD大鼠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 ,以牛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 ,显微直接注射法构建重组胚 ,在 M199... 目的 :构建大鼠 -牛异种体细胞核移植重组胚胎 ,探讨激活方法和培养体系两种因素对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饥饿法同步处理的 SD大鼠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 ,以牛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 ,显微直接注射法构建重组胚 ,在 M199成熟培养基中 ,分别采用透明质酸酶、放线菌酮和 6- DMAP+乙醇 3种化学激活方法激活重组胚 ,并分别观察重组胚被放线菌酮激活后在 M16 、M199和改良的 CZB3种培养基中的发育情况。结果 :透明质酸酶、放线菌酮和 6- DMAP+乙醇激活重组胚胎 ,卵裂率分别是 5 .36%、1 5 .42 %、1 7.86% ;M16 、M199和改良的 CZB培养重组胚胎 ,卵裂率分别是 9.0 9%、1 6.1 7%、1 7.0 5 %。结论 :放线菌酮和 6- DMAP+乙醇均可有效激活重组胚 ;M199和改良的 CZB均可支持胚胎的体外发育 ,且二者胚胎培养的效果显著优于 M1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体系 大鼠 核移植 重组胚胎 体外发育 放线菌酮 6-DMAP 牛异种体细胞 乙醇
下载PDF
猪第二极体核物质支持胚胎早期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建宁 王公金 +2 位作者 周晓龙 徐小波 范必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9-1082,共4页
为了探讨猪第二极体是否具有支持胚胎发育的全能性,采用显微操作的方法将猪第二极体移入去除雌原核的原核胚中,电融合完成重组,体外观察重组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4 h后即有第二极体排出;受精20 h后,50.6%的受精... 为了探讨猪第二极体是否具有支持胚胎发育的全能性,采用显微操作的方法将猪第二极体移入去除雌原核的原核胚中,电融合完成重组,体外观察重组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4 h后即有第二极体排出;受精20 h后,50.6%的受精卵排出第二极体,且82.2%的第二极体具有活性。将有活性的第二极体与去除雌原核的原核胚重组后,重组胚胎能够发育到8-细胞期,并且重组胚胎发育的8-细胞与体处受精胚胎发育的8-细胞在形态上没有明显差别。表明猪第二极体核物质能够支持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极体 极体活性 重组胚胎
下载PDF
应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生产克隆水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忠权 黄右军 +3 位作者 覃广胜 杨炳壮 陈明棠 梁贤威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5-38,共4页
为了解决克隆水牛技术在供核细胞、受体细胞中的选用问题,探索不同条件对移植受孕的影响,完善克隆技术的理论体系。试验以摩拉奶水牛的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本地水牛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进行细胞克隆构建重组胚胎;将发育5~10 d的... 为了解决克隆水牛技术在供核细胞、受体细胞中的选用问题,探索不同条件对移植受孕的影响,完善克隆技术的理论体系。试验以摩拉奶水牛的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本地水牛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进行细胞克隆构建重组胚胎;将发育5~10 d的重组胚胎移植于本地水牛、杂交水牛的子宫内,观察不同发情方式、胚胎类型、胚龄及季节对移植受孕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牛的克隆胚胎妊娠率较低,分别为12.05%、12.04%、13.95%。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对克隆胚胎移植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鲜胚胎移植186头,受胎22头,受胎率为11.83%(22/186);冻胚胎移植174头,受胎23头,受胎率为13.22%(23/174)。克隆水牛从出生至12月龄体尺增长明显高于本地水牛;水牛克隆胚胎移植受胎在秋季最好,秋季受胎数占全年的53.33%,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重组胚胎 胚胎移植 水牛
下载PDF
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荣华 王曦 李武峰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577-1582,共6页
自首例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研究就广受关注,应用此技术已获得了小鼠、水牛以及家兔等动物。总结了近年来克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获得的研究成果,不仅更进一步了解了胚胎发育、细胞生长等生物现象,同时也为... 自首例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研究就广受关注,应用此技术已获得了小鼠、水牛以及家兔等动物。总结了近年来克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获得的研究成果,不仅更进一步了解了胚胎发育、细胞生长等生物现象,同时也为将来解决克隆中存在的问题,如成功率低、胎盘肥大、重编程异常、出生死亡率高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拓了新的思路。随着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多个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如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快速大规模的品种改良、有效地保护濒危动植物,并可将核移植技术应用于疾病的治疗,通过克隆生物反应器生产所需的物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克隆技术 胚胎重组
下载PDF
Four recombinant pluripotency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containing a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maintained the in vitro pluripotency of 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 被引量:2
5
作者 YU MiaoYing LIAN Song +4 位作者 HAN HongBing YU Kun LI GuiGuan LIAN ZhengXing LI N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1期40-50,共11页
Long-term in vitro maintenance of embryonic stem cell (ESC) pluripotency enables the pluripotenc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SCs in animals to be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to successfully maintain and differentiate chick... Long-term in vitro maintenance of embryonic stem cell (ESC) pluripotency enables the pluripotenc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SCs in animals to be investigated. The ability to successfully maintain and differentiate 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 (cESCs) would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avian biology research and would be a resourc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endogenous chicken pluripotency transcription factors, POUV, Sox-2, Nanog and Lin28 were cloned and expressed as recombinant proteins containing a nine consecutive arginine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PTD). cESCs were cultured with these recombinant proteins to maintain cESC pluripotency in vitro. Cultured cESCs exhibite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uripotency, even after six generations of rapid doubling, including positive staining for 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 I, and strong staining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pluripotency markers, POUV, Nanog, C-Myc, Sox-2 and Lin28 were the same as in uncultured stage X blastoderm cells, and most significantly, the formation of embryoid bodies (EBs) by 6th generation cESCs confirmed the ability of these cultured cESCs to differentiate into cells of all three embryonic germ layers. Thus,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uld be translocated through the cell membrane into the intracellular space of cESCs by using a PTD of nine consecutive arginines and the pluripotency of cESCs could be maintained in vitro for at least six gen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pluripotency factors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chicken ESC PLURIPOT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