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16型重组乳球菌疫苗的研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桂 陈雅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2-806,共5页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是一类广泛感染人类上皮组织的小 DNA 病毒,能引起人体各种黏膜和皮肤的增生性疾病与肿瘤,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疫苗接种是防治 HPV16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疫苗的...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是一类广泛感染人类上皮组织的小 DNA 病毒,能引起人体各种黏膜和皮肤的增生性疾病与肿瘤,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疫苗接种是防治 HPV16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疫苗的种类包括死疫苗、减毒活疫苗、分子疫苗和DNA 疫苗等,但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尚需研究新型 HPV16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HPV16 乳球菌 疫苗 综述
下载PDF
了解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2
作者 叶玉冰 李博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4年第6期43-44,共2页
一、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有100多个型别,其中40个以上的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根据其引起宫颈癌的可能性,分为高危型、疑似高危型和低危型。前两者与宫颈癌及高级别外阴、阴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相关,后者与生殖器疣... 一、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有100多个型别,其中40个以上的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根据其引起宫颈癌的可能性,分为高危型、疑似高危型和低危型。前两者与宫颈癌及高级别外阴、阴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相关,后者与生殖器疣及低级别外阴、阴道、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疣 人乳头病毒疫苗 宫颈鳞上皮内病变 高危 生殖道感染 低危 低级别宫颈上皮内 宫颈癌
下载PDF
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厚文 任皎 +3 位作者 黄薇 范江涛 赵莉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8-363,共6页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HPV16E6、E7基因融合后插入痘苗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用C57BL/6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和抗肿瘤移植情况。测序结果表明融合的HPV16E6、E7基因序列与...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HPV16E6、E7基因融合后插入痘苗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用C57BL/6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和抗肿瘤移植情况。测序结果表明融合的HPV16E6、E7基因序列与设计相符;构建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经Dot blot鉴定,显示有E6、E7融合基因的插入;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重组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能表达HPV16型E6/E7融合蛋白。动物免疫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在小鼠体内可诱发E6、E7特异性抗体;被免疫小鼠能抵抗TC-1肿瘤细胞的攻击。此结果为将来进一步研制HPV16、18型联合疫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多空病毒人乳头病毒16 宫颈肿 疫苗 早期蛋白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E6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Cyclin D1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醒 赵宇阳 +3 位作者 王军 程玉 焦春敬 李春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23-3025,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食管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PV 16型E6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食管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PV 16型E6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在HPV 16型E6蛋白阳性及阴性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16型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与食管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较大者、肿瘤浸润较深者、淋巴结转移者HPV 16型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P<0.05)。HPV 16型E6蛋白阳性的食管鳞癌组织中Cyclin D1蛋白表达量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HPV 16型E6蛋白可能促进了食管癌的生长和恶化,并与Cyclin D1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食管癌的预后评估因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人乳头病毒16E6蛋白 CYCLIN D1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邹萍 唐瞻贵 +2 位作者 冯德云 沈子华 姚志刚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16 /18型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状况 ,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 8例正常口腔粘膜、13例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癌组织中HP...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 16 /18型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状况 ,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 8例正常口腔粘膜、13例疣状癌、10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癌组织中HPV16 /18E6蛋白和HPV16 /18DNA的表达。结果 ①疣状癌HPV16 /18E6蛋白及HPV16 /18DNA阳性表达率均为 6 9.2 % (9/13) ,E6蛋白平均染色强度高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 (P <0 .0 5 )。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16 /18E6蛋白与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 /18DNA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HPV16 /18型感染是口腔疣状癌的重要致病因子 ,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相比 ,HPV16 /18型感染与疣状癌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8人乳头病毒 口腔疣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检测
下载PDF
E6/E7 mRNA检测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梁雯 白华 +2 位作者 林晓琰 黄丽英 黄宁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E6/E7 mRNA检测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61(HPV)16/18型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HPV 16/18型阳性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E6/E7 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活检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E6/E7 m... 目的探讨E6/E7 mRNA检测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61(HPV)16/18型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HPV 16/18型阳性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E6/E7 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活检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E6/E7 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对HPV 16/18型感染者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00例HPV 16/18型感染者中,阴道镜活检HSIL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仅为29.5%(59/200)。共107例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56例患者液基细胞学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者HSIL及以上病变检出率高于阴性者(P<0.05);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提高,HPV E6/E7 mRNA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均P<0.05),但液基细胞学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诊断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44%、60.28%,液基细胞学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5.42%、70.92%,HPV E6/E7 mRNA的灵敏度高于液基细胞学(P<0.05)。结论E6/E7 mRNA检测对HPV 16/18型感染者的HSIL及以上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或可用于患者的进一步分流,以降低阴道镜的转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人乳头病毒16 人乳头病毒18 E6/E7 mRNA 患者分流 液基细胞学 阴道镜转诊率
下载PDF
表达人乳头瘤病毒58型L1、L2壳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厚文 韩立群 +3 位作者 任皎 骆卫峰 陆振华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6,共5页
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 ,对HPV5 81L1基因中痘苗病毒早期基因转录终止信号TTTTTNT结构进行修饰 ,并保留氨基酸不变。选用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 ,将修饰的L1基因 1 5kb和L2基因 1 4kb分别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 pJSD的 7 5k和H6早... 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 ,对HPV5 81L1基因中痘苗病毒早期基因转录终止信号TTTTTNT结构进行修饰 ,并保留氨基酸不变。选用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 ,将修饰的L1基因 1 5kb和L2基因 1 4kb分别插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 pJSD的 7 5k和H6早期启动子之后 ,使之与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在TK区重组。经单斑筛选纯化 ,获得共表达HPV5 8L1、L2晚期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实验株。该病毒在CEF细胞上连续传至第15代 ,经斑点杂交分析 ,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有L1和L2基因插入 ;经Westernblot检测 ,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HPV5 81L1及L2蛋白。此结果为HPV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58 L1 L2壳蛋白 非复制 重组痘苗病毒 疫苗 基因诱变 载体 宫颈癌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与IL-12联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薇 唐双阳 +4 位作者 朱翠明 屈巾力 龙敏芝 陈熙 万艳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1年第3期6-9,共4页
为了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防治性疫苗,分析了HPV16 E5与IL-12联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活性。将构建的pcDNA3.1(+)/E5与pcDNA3.1(+)/IL-12联合免疫BALB/c小鼠,以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HPV16 E5 IgG水平、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 为了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防治性疫苗,分析了HPV16 E5与IL-12联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活性。将构建的pcDNA3.1(+)/E5与pcDNA3.1(+)/IL-12联合免疫BALB/c小鼠,以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HPV16 E5 IgG水平、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含量;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末次免疫后,联合基因疫苗组和单基因疫苗组血清IgG A450值分别明显高于pcDNA3.1(+)组、pcDNA3.1(+)/IL-12组和PBS组(P<0.01);且联合基因疫苗组显著高于单基因疫苗组(P<0.01)。联合基因疫苗组和单基因疫苗组的IFN-γ和IL-4含量分别均明显高于pcDNA3.1(+)组、pcDNA3.1(+)/IL-12组和PBS组IFN-γ和IL-4含量(P<0.01),且联合基因疫苗组含量显著高于单基因疫苗组(P<0.01)。联合基因疫苗组和单基因疫苗组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分别显著高于pcDNA3.1(+)组、pcDNA3.1(+)/IL-12组和PBS组(P<0.01);联合基因疫苗组与单基因疫苗组比较,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HPV16 E5单基因疫苗以及与IL-12联合基因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且联合基因疫苗优于单基因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HPV16) E5 IL-12 疫苗
下载PDF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胜男 苏雅洁 米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98-101,11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SCC患者8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确诊的SCC患者8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例各85例的临床资料、HR-HPV分型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1~84岁,平均(42.54±11.58)岁,以30~39岁组为主,SCC组平均年龄最高;均以一重感染为主,HSIL组HR-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SCC组;排名前3位的HR-HPV亚型依次为HPV16、52、58;HPV阴性角化型SCC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大于HPV阳性角化型SCC;6例HPV阴性的SCC中,5例P16弥漫强阳性,1例P53为突变型。SCC及HSIL病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比例较高。结论HR-HPV感染的种类、持续时间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关,HPV16、52、58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3种亚型。P16、P53的检测可能有利于早期宫颈HPV无关性SCC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上皮病变 高危人乳头病毒 HPV无关性鳞细胞癌 P16 P53
下载PDF
子宫颈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淑霞 赵先兰 +1 位作者 孔祥东 孟志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6例CINⅡ、31例CINⅢ和22例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6例CINⅡ、31例CINⅢ和22例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13种HR-HPVDNA。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9.10%、88.50%、87.10%、90.90%,HR-HPV阳性率分别为30.00%、82.60%、80.80%、90.30%、95.50%,CINⅠ、Ⅱ、Ⅲ和浸润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组织中HR-HPV阳性率与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s=0.564,P<0.01)。结论:HR-HPV致宫颈上皮恶性转化可能与P16INK4A蛋白过表达有关,P16INK4A和HR-HPV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子宫颈癌及CIN的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 高危人乳头病毒 P16^INK4A
下载PDF
16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兰兰 谷鸿喜 韩立群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CAS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 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由于该病毒尚不能在体外有效培养 ,而限制了疫苗的研究进展。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外表达的 HPV16病毒样颗粒( VL P)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 VLP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攻...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 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由于该病毒尚不能在体外有效培养 ,而限制了疫苗的研究进展。目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外表达的 HPV16病毒样颗粒( VL P)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 VLP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攻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从而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人乳头病毒 疫苗 病毒样颗粒 免疫应答 宫颈癌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检测及p16INK4A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0例CINⅡ、35例CINⅢ、24例浸润性腺癌,同时选取35例正常宫颈组织(慢性炎症)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检测及p16INK4A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0例CINⅡ、35例CINⅢ、24例浸润性腺癌,同时选取35例正常宫颈组织(慢性炎症)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对13种HR-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组织、浸润性腺癌HR-HPV感染阳性率和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细胞(P<0.05);宫颈组织中HR-HPV感染阳性率与p16INK4A蛋白表达为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导致的宫颈恶化转化与p16INK4A蛋白表达密切相关,采用p16INK4A与HR-HPV联合诊断有利于提高子宫颈癌及CIN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宫颈上皮内 高危人乳头病毒 P16INK4A蛋白
下载PDF
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晔 陈政 毛志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型)感染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我院妇产科宫颈疾病筛查中心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求诊的20至60岁的已婚妇女6025例进行宫颈疾病诊疗,应用Taqman荧光PCR法定性检测宫颈... 目的研究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型)感染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我院妇产科宫颈疾病筛查中心对2003年1月~2005年6月求诊的20至60岁的已婚妇女6025例进行宫颈疾病诊疗,应用Taqman荧光PCR法定性检测宫颈分泌物HPV16·18型DNA,然后对HPV16·18型DNA阳性的妇女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3550例HPV16·18型DNA阳性,其中慢性宫颈炎2628例(74.1%),子宫颈癌前病变(CINⅠ~Ⅱ级)874例(24.6%),子宫颈癌(包括原位癌)48例(1.4%)。慢性宫颈炎HPV16·18型DNA含量为115±20,子宫颈癌前病变HPV16·18型DNA含量为323±15,子宫颈癌的HPV16·18型DNA含量为625±57。结论Taqman荧光PCR方法可作为检测子宫颈HPV16·18型感染的手段,且可作为宫颈癌前筛查除病理学之外较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18 阳性 含量 癌前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肿瘤疫苗的构建及体外活性鉴定
14
作者 廖书杰 王世宣 +7 位作者 马丁 邓东锐 徐茜 王丽 王薇 程艳香 白向阳 卢运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8型阳性的肿瘤疫苗,并观察其体外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简称Bac to Bac)表达系统,将HPV18L1基因重组入穿梭质粒pFastBac-Htb,构建HPV18L1-Htb,通过转座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 目的: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8型阳性的肿瘤疫苗,并观察其体外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简称Bac to Bac)表达系统,将HPV18L1基因重组入穿梭质粒pFastBac-Htb,构建HPV18L1-Htb,通过转座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入杆状病毒基因组,分离重组的Bacmid DNA,并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形成;用Ni-NTA系统纯化表达蛋白;以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鉴定蛋白生物活性。结果:收集被转染的Sf-9细胞,提取细胞蛋白,SDS-PAGE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大约63000处可出现一新生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证实为HPV18L1蛋白;透射电镜观察证实L1蛋白可自我组装成VLP,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纯化的蛋白在0.5~4ng/μl范围可介导小鼠红细胞凝集。结论:Bac to Bac表达系统可高效地制备HPVVLP,并具有体外生物学活性;Ni-NTA系统能高效简便地纯化带有6×His短肽的HPV18L1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8 昆虫杆病毒表达系统 疫苗
下载PDF
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与宫颈癌、宫颈炎关系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徐波 胡丽娜 +1 位作者 顾美礼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1-372,379,共3页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宫颈癌、宫颈炎发病与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的关系。 方法 运用PCR,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HPV16 E6、E7的扩增和克隆。结果 重庆地区宫颈癌、宫颈炎组织中HPV16 E6,E7总检出率分别为70%和65%。 结论 ...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宫颈癌、宫颈炎发病与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的关系。 方法 运用PCR,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HPV16 E6、E7的扩增和克隆。结果 重庆地区宫颈癌、宫颈炎组织中HPV16 E6,E7总检出率分别为70%和65%。 结论 重庆地区HPV16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炎的发生相关。E7原癌蛋白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早期有关,而E6原癌蛋白可能与宫颈癌形成晚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人乳头病毒 宫颈癌 宫颈炎 PCR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6
作者 胡荣欣 高谦 +1 位作者 卢斯汉 林正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以包含HPV16标准病毒株的质粒pHPV16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1-471aa)的基因序列,同时人工合成E7蛋白CTL表位E749-57的编码序列,将两个目的基因逐步... 目的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以包含HPV16标准病毒株的质粒pHPV16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1-471aa)的基因序列,同时人工合成E7蛋白CTL表位E749-57的编码序列,将两个目的基因逐步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UC19HPV16L1/E7CTL,HPV16L1/E7CTL片段经质粒pFast Bac1转位至Bacmid DNA后通过PCR鉴定重组杆粒。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融合基因HPV16L1/E7CTL片段的克隆质粒pUC19HPV16L1/E7CTL,制备了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杆粒BACMID DNA。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包含L1/E7CTL的重组杆粒BACMID DNA,有利于下一步融合蛋白的表达,制备一种能够更有效激发CTL杀伤作用的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为疫苗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16 重组病毒 疫苗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与口腔鳞癌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惠忠 王安训 《中原医刊》 2003年第15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与口腔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国内有关口腔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关系的研究进行综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口腔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存在相关关系 ,口腔鳞癌与人乳头...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与口腔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对收集到的国内有关口腔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关系的研究进行综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口腔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存在相关关系 ,口腔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 16型关系的合并优势比 (ORc 值 )为 6 8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人乳头病毒16 META分析法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伪病毒载体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杀伤研究
18
作者 闫涛 刘荣 +1 位作者 李海英 李峰生 《肝脏》 2009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构建基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的伪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病毒蛋白,在体外将病毒蛋白包装白喉毒(DT)A链表达型质粒,形成伪病毒。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VLP)的结... 目的构建基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的伪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病毒蛋白,在体外将病毒蛋白包装白喉毒(DT)A链表达型质粒,形成伪病毒。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VLP)的结构,并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能力。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病毒蛋白可自我组装成VLP,在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后,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成功检测到伪病毒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结论基于HPV16的新型伪病毒载体能成功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并产生杀伤活性,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病毒 载体 杀伤活性
下载PDF
雌激素对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E6基因转染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效率的影响
19
作者 卢晓声 陈菁 +1 位作者 赵军招 吕杰强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 16)型E6基因转染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E_2)处理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 Cat)后,绘制其生长曲线,以细胞活性测定法(MTT)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 16)型E6基因转染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E_2)处理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 Cat)后,绘制其生长曲线,以细胞活性测定法(MTT)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Brd U)测定细胞周期时相。脂质体转染法将含HPV 16 E6基因的质粒转染入经不同药物处理后的细胞中,以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结果:浓度为10^(-7)~10^(-5) mol/L的E_2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加(P<0.05);浓度为10^(-8)~10^(-6) mol/L的E_2明显增强细胞活性(P<0.05);浓度为10^(-7)~10^(-5) mol/L的E_2使Ha Cat细胞的细胞周期时相缩短(P<0.05);不同浓度E_2处理组细胞周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Ha Cat细胞被HPV 16E6质粒转染,随着E_2浓度的增加,HPV 16 E6 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E_2可加速Ha Cat细胞生长与增殖,增加HPV 16 E6转染Ha Cat细胞的效率,E_2水平升高可能增加HPV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E6基因 17-Β-雌二醇 雌激素受体 HACAT细胞
下载PDF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58型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鹤 李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2-784,F0004,共4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近10余年来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9%的宫颈癌中存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因素...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近10余年来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9%的宫颈癌中存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因素且为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58 宫颈癌发生 疫苗 妇科恶性肿 女性恶性肿 高危HPV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