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鸿 李文桂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方法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Em14-3-3的cDNA,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的人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SP)70启动子下游构建重... 目的构建和鉴定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方法超声粉碎泡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Em14-3-3的cDNA,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的人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SP)70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BCG-Em14-3-3,用电穿孔法将该质粒导入BCG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将该疫苗接种到含12μg/ml HgCl2的罗氏培养基筛选培养3周。结果重组pBCG-Em14-3-3质粒经酶切证实构建成功,rBCG-Em14-3-3疫苗能在含12μg/ml HgCl2的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结论成功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为泡球蚴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构建 鉴定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62-863,866,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再以Em的续绦期幼虫泡球蚴的原头节攻击后,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 目的:探讨以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再以Em的续绦期幼虫泡球蚴的原头节攻击后,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同时设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组。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鼻腔内接种组脾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泡球蚴的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Em重组BCG-Em14-3-3疫苗接种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脾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L-2、IFN-γ、TNF-α和IL-4分别在免疫后4~8周、2~8周、2~8周和6~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6、4~6和8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在免疫早期(2~8周)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保护力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后对受攻击感染BALB/c小鼠的囊重和抗体及其亚类的影响。方法将5×106克隆形成单位(CFU)和5×105CFU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1次,免疫后8周每鼠用50个E...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后对受攻击感染BALB/c小鼠的囊重和抗体及其亚类的影响。方法将5×106克隆形成单位(CFU)和5×105CFU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1次,免疫后8周每鼠用50个Em原头节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分离泡球蚴并称重,计算囊重抑制率;收集鼻腔内接种组鼠血清,测定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试验设有空载体、卡介苗(BCG)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结果疫苗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组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82.35%和59.41%;疫苗鼻腔内接种组攻击后18周的鼠血清IgG、IgG2a、IgG2b和IgE水平均较接种前高(P<0.05或P<0.01),吸光度(A490)值分别为0.090±0.006、0.026±0.002、0.024±0.003和0.031±0.019,IgG1和IgG3水平低于接种前(P<0.05或P<0.01),A490值分别为0.042±0.011和0.156±0.004。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保护力,表现为血清IgG、IgG2a、IgG2b、IgE水平升高和棘球蚴生长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保护力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方法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方法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2周和2~18周开始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和10周达最高水平,百分比分别为32.0%±1.6%和8.4%±0.8%。结论CD4+和CD8+T细胞亚群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脾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诱导小鼠脾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7-689,70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w杀鼠取脾...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w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CD4+/CD8+亚群比值明显升高;鼻腔内接种组的CD4+和CD4+/CD8+亚群比值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结论CD4+T细胞亚群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14—3—3疫苗 脾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鼻腔内接种组的TNF-α水平高于皮下注射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反应,从而对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i4-3-3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力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鼠后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鼠后对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45·29%~76.47%,血清IgG、IgG2a、IgG2b和IgE水平明显升高,IgG1和IgG3显著降低;疫苗接种组的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CD4+/CD8+亚群比值明显升高。结论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途径,IgG、IgG2a、IgG2b和IgE以及CD4+T细胞亚群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重组bcg-em14-3-3疫苗 保护力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抑制小鼠脾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并以Em原头节攻击后探讨以上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8wk后,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 目的: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并以Em原头节攻击后探讨以上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8wk后,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18wk杀鼠取脾并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结论:泡球蚴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凋亡,而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感染鼠脾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重组bcg-em14-3-3疫苗 脾/细胞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_4^+和CD_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_4^+和CD_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2周和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CD_4^+T细胞亚群数目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早期(2~6周)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重组bcg-em14-3-3疫苗 脾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02-505,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混合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和10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混合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和10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IL-2、IFN-7、TNF-α和IL-4水平。试验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细胞IL-2、IFN-γ、TNF-α和IL-4分别在免疫后2~10周、4~8周、6~10周和4~6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6、6、8和4周达最高水平,含量分别为10.0pg/ml、(75.0±6.6)pg/ml、(245.0±83.0)pg/ml和(187.5±16.5)pg/ml。结论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II/3和BCG-Em14—3—3疫苗在免疫早期(2~8周)即可诱导小鼠产生TH1和TH2混合型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重组bcg-em14-3-3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文桂 王鸿 朱佑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后再以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后再以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并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皮下注射组的TNF-α水平高于鼻腔内接种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应答,抵抗Em原头节的攻击感染。疫苗皮下注射途径优于鼻腔内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 II/3疫苗 重组BCG.Eml4-33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君 李文桂 +1 位作者 王鸿 朱佑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75-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1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混合重组BCG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CD8+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CD4+/CD8+亚群比值明显升高;皮下注射组的CD4+和CD4+/CD8+亚群比值显著高于鼻腔内接种组。结论:CD4+T细胞亚群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cg-emⅡ/3疫苗 bcg-em14-3-3疫苗 脾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梅 李文桂 朱佑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双歧杆菌(Bb)-EmⅡ/3-Em14-3-3疫苗。方法通过PCR扩增EmⅡ/3和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SOEing)剪接EmⅡ/3和Em14-3-3,得到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大... 目的构建和鉴定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双歧杆菌(Bb)-EmⅡ/3-Em14-3-3疫苗。方法通过PCR扩增EmⅡ/3和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SOEing)剪接EmⅡ/3和Em14-3-3,得到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pGEX-EmⅡ/3-Em14-3-3;用电穿孔法将该质粒导入Bb,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结果PCR成功扩增出2554bp的EmⅡ/3-Em14-3-3融合基因;双酶切证实EmⅡ/3-Em14-3-3融合基因成功插入pGEX-1λT中;PCR证实rBb-EmⅡ/3-Em14-3-3疫苗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为该疫苗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 构建 鉴定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梅 李文桂 朱佑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检测多房棘球绦虫重组双歧杆菌(Bb)-EmⅡ/3-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粘膜接种以及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 目的检测多房棘球绦虫重组双歧杆菌(Bb)-EmⅡ/3-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粘膜接种以及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检获泡球蚴组织,称取重量,计算减蚴率;分离脾细胞,用ConA刺激培养16-18h,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结果疫苗免疫组小鼠检获泡球蚴质量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原液组和ConA刺激组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或P〈0.01),每个ConA刺激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原液组(P〈0.05或P〈0.01),皮下注射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最低。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增加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诱导宿主产生一定的保护力,对抗Em原头节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 脾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疫苗免疫保护性的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庆中 沈继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 (rSj14 3 3 )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分子的潜能 ,并探讨rSj14 3 3、rSjGST两种重组蛋白作为疫苗的协同作用及结核杆菌低分子量耐热多肽 (Mtb)激活的γδ T细胞在抗血吸虫病中...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 (rSj14 3 3 )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分子的潜能 ,并探讨rSj14 3 3、rSjGST两种重组蛋白作为疫苗的协同作用及结核杆菌低分子量耐热多肽 (Mtb)激活的γδ T细胞在抗血吸虫病中的作用。 方法 用SDS PAGE、电洗脱和透析的方法制备rSj14 3 3和rSjGST抗原 ,将两种抗原 (分别用福氏佐剂和Mtb为佐剂 )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 ,进行尾蚴攻击感染实验。在攻击感染 6wk后 ,剖杀小鼠计算各组的减虫率。 结果 各组的减虫率为rSj14 3 3 +福氏佐剂组 3 2 .2 0 % ,rSj14 3 3 +rSjGST +福氏佐剂组 3 1.10 % ,rSj14 3 3 +Mtb佐剂组 2 7.96% ,rSj14 3 3 +rSjGST +Mtb佐剂组 2 6.0 0 % ,rSjGST +Mtb佐剂组 2 7.10 % ;各组的减卵率分别为 (按以上组序 ) 5 0 .40 %、5 3 .3 0 %、5 1.10 %、5 8.60 %和 5 1.3 0 %。 结论 rSj14 3 3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潜能 ,有可能成为抗日本血吸虫疫苗 ,但未见rSj14 3 3和rSjGST的协同作用 ;Mtb激活扩增的γδ T细胞在抗血吸虫免疫中的效果与福氏佐剂产生的免疫作用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信号蛋白 14-3-3 疫苗 免疫保护性 观察 协同作用 γδ-T细胞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诱导免疫应答的动态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宁 李文桂 向进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5-689,共5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b)(pGEX-Sj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其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将重组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内接种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2、4、6、8、10、12、14、16、18、20和22周ELISA法测...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b)(pGEX-Sj14-3-3)疫苗免疫小鼠后其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将重组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内接种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2、4、6、8、10、12、14、16、18、20和22周ELISA法测小鼠血清中IgG及其亚类、IgE和IgA及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MTT法测定脾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率及CD4+和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口服组血清IgG、IgG1、IgG2a、IgG2b、IgG3、IgE和IgA水平分别在免疫后8、6、6、4、8、10和6周达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均在免疫后4周达峰值;CD4+T细胞于8周达峰值,CD8+T细胞于14周达峰值。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于8、8、6和4周达峰值。鼻内接种组血清IgG、IgG1、IgG2a、IgG2b、IgG3、IgE和IgA分别于4、6、4、4、8、10和8周达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也均在4周达峰值;CD4+T细胞于8周达峰值,CD8+T细胞于4周达峰值。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于2、2、4和4周达峰值。口服及鼻腔内接种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该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Bb(pGEX-Sj14-3-3)疫苗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14-3-3)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宁 李文桂 向进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pGEX-Sj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重组疫苗分别经口服灌胃及鼻腔粘膜接种小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pGEX-Sj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重组疫苗分别经口服灌胃及鼻腔粘膜接种小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18、20和22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及分离脾细胞;脾细胞分别经未刺激、SjAWA和ConA刺激培养;收集培养的上清液,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口服组小鼠脾细胞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12、6~8、2~12和2~8周显著升高,分别在免疫后8、8、6和4周达最高水平;鼻腔黏膜接种组小鼠脾细胞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20、2~10、2~16和2~16周显著升高,分别在免疫后2、2、4和4周达最高水平。结论重组Bb(pGEX-Sj14-3-3)疫苗能够诱导免疫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Bb(pGEX-Sj14-3-3)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梅 李文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1-784,共4页
目的:研究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和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 目的:研究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和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体外培养,分别以多房棘球绦虫抗原(EmAg)、刀豆素A(ConA)刺激诱生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以脂多糖(LPS)刺激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常规ELISA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IL-10、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IFN-γ、IL-12、TNF-α水平增加,IL-10水平降低,EmAg刺激组和ConA或LPS刺激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原液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可诱导攻击感染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增强宿主抗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 原头蚴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Eg14-3-3重组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宗吉 赵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9-642,648,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疫苗Eg14-3-3免疫后及厡头蚴攻击感染后不同阶段6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重组疫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研究采用r Eg14-3-3和PBS分别免疫两组ICR小鼠,每隔两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活的原头蚴攻击感染,... 目的观察重组疫苗Eg14-3-3免疫后及厡头蚴攻击感染后不同阶段6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重组疫苗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研究采用r Eg14-3-3和PBS分别免疫两组ICR小鼠,每隔两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活的原头蚴攻击感染,在免疫后和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对血清中IL-2、IFN-γ、TNF-α、IL-4、IL-5、IL-10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r Eg14-3-3组小鼠6种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后和感染后高于PBS对照组,其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在第10周(急性感染期)达到峰值,30周后(感染慢性期)迅速降低并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于免疫前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免疫后水平相对无明显升高,在第18周后逐渐升高,30周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较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PBS组Th1类细胞因子在感染前无明显升高,原头蚴攻击感染后迅速升高,在第18周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在相对较长时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维持在较低水平,攻击感染后水平缓慢升高,IL-4在18周达到峰值后降低并长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IL-5、IL-10在第30周水平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并长期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结论 r Eg14-3-3可诱导有效的Th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Th2型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两种反应共同参与重组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14-3-3重组疫苗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