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古史三重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书灿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7-71,共5页
继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二重证据法"之后,徐中舒先生提出将历史文献、考古学资料结合起来,并和民族学资料参照印证的"古史三重证"法。"古史三重证"法的成功实践,使古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古史研究的科学... 继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二重证据法"之后,徐中舒先生提出将历史文献、考古学资料结合起来,并和民族学资料参照印证的"古史三重证"法。"古史三重证"法的成功实践,使古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古史研究的科学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不断将中国古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证据法 徐中舒 古史三重证
下载PDF
论“古史三重证”
2
作者 周书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1-86,共6页
继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二重证据法"之后,徐中舒先生提出自觉将历史文献、考古学资料结合起来,并和民族学资料参互印证的"古史三重证"法。"古史三重证"法的成功实践,使古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古史研究的... 继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二重证据法"之后,徐中舒先生提出自觉将历史文献、考古学资料结合起来,并和民族学资料参互印证的"古史三重证"法。"古史三重证"法的成功实践,使古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古史研究的科学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不断将中国古史研究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证据法 徐中舒 古史三重证
下载PDF
“古史三重证”的提出者考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书灿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学理意义上古史三重证法的提出者,现代学术史文献中不甚明了。有关资料表明,徐中舒先生是古史三重证的最早提出者,徐先生及其弟子唐嘉弘先生是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积极实践者。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蓬勃发展则不断为古史三重证的现代新史学... 学理意义上古史三重证法的提出者,现代学术史文献中不甚明了。有关资料表明,徐中舒先生是古史三重证的最早提出者,徐先生及其弟子唐嘉弘先生是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积极实践者。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蓬勃发展则不断为古史三重证的现代新史学方法论提供崭新的素材,补充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中舒 古史三重证
下载PDF
桂枝加桂汤为主治疗疑难重证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娴 卢玉琴 《河北中医》 1983年第4期61-61,共1页
索×,男,54岁,干部。患者于1978年7月18日突感右上腹刀割样疼,渐涉及右中、下腹,且伴束带样感觉,每次发作约10~40分钟。先后在石家庄三家综合医院住院,多种检查未见异常,对症治疗,病无稍减。乃于79年2月15日转北京×医院住院... 索×,男,54岁,干部。患者于1978年7月18日突感右上腹刀割样疼,渐涉及右中、下腹,且伴束带样感觉,每次发作约10~40分钟。先后在石家庄三家综合医院住院,多种检查未见异常,对症治疗,病无稍减。乃于79年2月15日转北京×医院住院。经椎管碘油造影疑“胸椎管狭窄”而行胸2~4椎板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症治疗 桂枝加桂汤 疑难重证 胸椎管狭窄 医院住院 椎板切除术 碘油造影 右上腹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身重证治辨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松林 《光明中医》 2010年第10期1766-1768,共3页
身重是指身体沉重,如负重物的感觉,属于患者自觉症状。临床上此症多与湿邪相关,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停滞于肌肤、骨节所致,然初习中医者常常一见身重便将其病因归咎于湿。其实身重的病因除湿邪之外,寒、热亦可导致,《伤寒... 身重是指身体沉重,如负重物的感觉,属于患者自觉症状。临床上此症多与湿邪相关,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停滞于肌肤、骨节所致,然初习中医者常常一见身重便将其病因归咎于湿。其实身重的病因除湿邪之外,寒、热亦可导致,《伤寒杂病论》中已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并因此而出现“活动不利”、“难以转侧”等,其证型亦有虚实之分,本文试对《伤寒杂病论》中身重证治辨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重证 中医经典
下载PDF
胸痹阳虚寒凝重证
6
作者 王旭 孙秀景 郝凤玲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0-230,共1页
《类证治裁·胸痹》指出:“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临床所见胸痹多因气滞、瘀血、痰浊为患,以寒凝为主因者比较少见。随丁书文主任学习期间所见一例胸痹阳虚寒凝重证颇为典型,整理如下。女,58岁,1... 《类证治裁·胸痹》指出:“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临床所见胸痹多因气滞、瘀血、痰浊为患,以寒凝为主因者比较少见。随丁书文主任学习期间所见一例胸痹阳虚寒凝重证颇为典型,整理如下。女,58岁,1997年12月16日初诊。阵发性胸部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阳虚寒重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董廷瑶教授活血化瘀论治小儿疑难重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霞芳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董廷青 疑难重证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哮喘重证的辩治
8
作者 倪红 黄小桃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8期78-78,共1页
哮喘病大发作经治疗未能控制,症状日益加重,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重证侯叫哮喘重证,西医称"哮喘持续状态"。临床用中药治疗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1.1寒饮阻肺患者,女,27岁,幼患哮疾,两年前产后,感风寒,痰气交阻,宿根夏萌,反复时作。
关键词 哮喘 重证 辩治
下载PDF
喻昌辨治儿科急重证经验
9
作者 冯闲野 秦玉龙 《四川中医》 2017年第8期15-17,共3页
喻昌治儿科急重证不囿前人,议病精详,诸如外感热病,开门逐盗;内伤腹满,源清流洁;腹泻四逆,滋阴润燥;邪祟为病,方参成人。
关键词 儿科急重证 医案 辨治特点 喻昌
下载PDF
试论郭沫若对民族学材料的运用——兼及其与徐中舒“古史三重证”的分野
10
作者 周书灿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2期34-41,共8页
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学术实践中,颇为重视民族学材料的价值和作用。郭沫若先生的研究表明,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尝试性结合民族学材料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仅方法是科学的,而且方向也是正确的。由于时代的局限,郭先... 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学术实践中,颇为重视民族学材料的价值和作用。郭沫若先生的研究表明,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尝试性结合民族学材料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仅方法是科学的,而且方向也是正确的。由于时代的局限,郭先生在运用民族学材料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学术实践中,也暴露出若干严重的不足。以后,郭沫若先生在唯物史观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完成了与徐中舒先生"古史三重证"方法论的分野。在不同的学术路径下,郭沫若先生和徐中舒先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分别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从而为学术界提出了不少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并由此不断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民族学 徐中舒 古史三重证 分野
下载PDF
急重证治验四则
11
作者 胡国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0-12,共3页
急重证之中医治疗,历代医家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至今因种种原因,中医之急重证救治术因长期少用而减退,趋西避中者益多。笔者有感于此。
关键词 中医治疗 重证
下载PDF
重证天疱疮一例治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洁 吴景新 杨靖 《吉林中医药》 1995年第3期23-23,共1页
重证天疱疮一例治验白山市中医院(134301)姜洁,吴景新长春中医学院杨靖【关键词】天疱疮,中医治疗,医案申某,女,24岁,学生。1994年4月18日初诊。该患以头面四肢及臀部,速起紫黑色水泡伴恶寒发热4天人院。4天... 重证天疱疮一例治验白山市中医院(134301)姜洁,吴景新长春中医学院杨靖【关键词】天疱疮,中医治疗,医案申某,女,24岁,学生。1994年4月18日初诊。该患以头面四肢及臀部,速起紫黑色水泡伴恶寒发热4天人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晨起后发现左踝部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证 天疱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试评《杏轩医案》急重证治肾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树衡 汤一新 熊维美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3-34,共2页
本文评述了清代名医程文囿著《杏轩医案》急重证从肾论治的经验,并分别介绍了“热厥”、“春温两感神昏危证”、“中风”、“小儿急惊风”、“脱证”等治案,把治肾理论贯穿于危急重证之中,足资后学借鉴。
关键词 杏轩医案 重证 治肾 程文囿
下载PDF
中风重证的观察和护理
14
作者 戴瑜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年第4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中风重证 施护
下载PDF
重证、怪证从肺论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立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0年第2期7-8,共2页
乔原诚老中医善治重证、怪证,其多年使用的“宣肺养肺”法,在治疗各种疑难重证上每获良效。常见久病、重病多从脾肾论治,从肺治者甚少。肺、脾、肾三脏均为主气之脏,治疗时,虽侧重面不同,亦可收到殊途同归之效。殊不知,肺主一身之气,与... 乔原诚老中医善治重证、怪证,其多年使用的“宣肺养肺”法,在治疗各种疑难重证上每获良效。常见久病、重病多从脾肾论治,从肺治者甚少。肺、脾、肾三脏均为主气之脏,治疗时,虽侧重面不同,亦可收到殊途同归之效。殊不知,肺主一身之气,与生命之动气—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宗气积于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证 从肺论治
下载PDF
古方愈重证3则
16
作者 张志刚 《陕西中医》 2010年第2期230-230,236,共2页
关键词 古方 重证 临床应用 方药组成 后世医家
下载PDF
重用熟地黄治重证
17
作者 朱建孝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5-16,共2页
重用熟地黄治重证朱建孝张景岳云:“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并且善用熟地,对熟地之功用评价极高:“凡诸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燥者,非熟地之静不足... 重用熟地黄治重证朱建孝张景岳云:“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并且善用熟地,对熟地之功用评价极高:“凡诸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燥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 临床应用 重证
下载PDF
试述阳明腑实重证的主要脉证、病理,治法。并说明大承气汤的煎法、服法及注意事项。
18
《河北中医》 1981年第B12期23-23,共1页
答:阳明腑实重证的主要脉证:除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外,还表现日晡所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其身必重,反不能食,短气而喘,绕脐痛,腹满痛,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或大便乍难乍易,烦燥,心中懊(忄农)而烦,
关键词 阳明腑实 大承气汤 重证 病理 治法 煎法 服法
下载PDF
大结胸证和阳明腑实重证在病理、脉证及治法上有何异同?
19
《河北中医》 1981年第B12期24-25,共2页
答:(一)相同点 1.病理上:大结胸证和阳明腑实证均为邪热内陷于里,与有形之物相结之证。 2.脉证上:二者均有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潮热,腹满痛,烦躁,心中懊(忄农),舌上燥而渴,脉沉实有力。 3.治法上:均需泻热荡实,方药中都有大黄、... 答:(一)相同点 1.病理上:大结胸证和阳明腑实证均为邪热内陷于里,与有形之物相结之证。 2.脉证上:二者均有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潮热,腹满痛,烦躁,心中懊(忄农),舌上燥而渴,脉沉实有力。 3.治法上:均需泻热荡实,方药中都有大黄、芒硝。 (二)不同点 1.病理病位:大结胸证为邪热与水饮互结,病变部位主要在胸膈心下,严重者亦可延至少腹。阳明腑实证为邪热与肠中宿食糟粕相结,有形的实邪壅滞在大肠,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腹部。 2.脉证:大结胸证邪结部位较高,范围较广,故表现为心下硬,按之痛;心下痛,按之石硬;或膈内拒痛;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腑实 大结胸 病理 重证 治法 异同 病变部位
下载PDF
罗应成治疗眼疾重证经验举隅
20
作者 罗文斌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眼科 重证 罗应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