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市党报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以《南通日报》“四代记者携手 重返新闻现场”采写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龙军 《新闻前哨》 2022年第24期52-53,共2页
地市党报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2021年,江苏省南通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实施“四代记者携手重返新闻现场”融媒体行动,紧扣南通革命、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经典时刻,检阅不同阶段代表性报道,由当年参与报道的老记者... 地市党报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创新?2021年,江苏省南通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实施“四代记者携手重返新闻现场”融媒体行动,紧扣南通革命、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经典时刻,检阅不同阶段代表性报道,由当年参与报道的老记者担任新闻向导,带领集团“青蓝工程”结对的中青年记者和江海小记者,重返新闻现场,用不变的初心留下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字,见证伟大时代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报道 四代记者 重返现场 全媒呈现
下载PDF
词学研究的新范式——肖鹏、王兆鹏《重返宋词现场》评介
2
作者 刘荣平 《中国韵文学刊》 2021年第4期107-111,共5页
肖鹏、王兆鹏《重返宋词现场》通过对宋词8首名篇的解读,得出了许多创新性结论。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如实地勘查、文献考据、心理分析和文本细读,既有学理上的必然性,又有实际上的可操作性,因而具有可推广的意义。《重返宋词现场》一... 肖鹏、王兆鹏《重返宋词现场》通过对宋词8首名篇的解读,得出了许多创新性结论。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如实地勘查、文献考据、心理分析和文本细读,既有学理上的必然性,又有实际上的可操作性,因而具有可推广的意义。《重返宋词现场》一书已建立崭新的词学研究范式,必然会引起效仿。这一研究范式同样适合研究古代文学其他文体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返宋词现场 研究范式 普遍意义
下载PDF
祛除遮蔽与重返文学现场——以“十七年”文学为例谈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
3
作者 陈宁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9期150-153,共4页
"十七年"文学创作的主导视点理性具有以偏概全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延伸至新时期以来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中。文章以"十七年"文学创作和研究为例,详细探讨文学史研究中复合视点理性建立的必要性,它是祛除... "十七年"文学创作的主导视点理性具有以偏概全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延伸至新时期以来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中。文章以"十七年"文学创作和研究为例,详细探讨文学史研究中复合视点理性建立的必要性,它是祛除文学史遮蔽,发现历史的复杂性,进而重返文学现场的前提,对于文学史研究的客观性和整体有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返文学现场 “十七年”文学 文学史研究 视点理性 祛除遮蔽
下载PDF
诗歌研究的“历史感”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光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本文试图以"历史感"为观察点,讨论在社会的多重变动中诗歌研究角度、方法的变异现象。它还认为所谓"重返历史现场",并不一定指简单地贴近史料文献,而是如何避免对其一般化的认同,如何对这些史料文献保持必要的距离... 本文试图以"历史感"为观察点,讨论在社会的多重变动中诗歌研究角度、方法的变异现象。它还认为所谓"重返历史现场",并不一定指简单地贴近史料文献,而是如何避免对其一般化的认同,如何对这些史料文献保持必要的距离,在一种更具张力的讨论中获得较为贴切的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预设 历史感 重返现场
下载PDF
从经典佳作探寻时代亮点——三代新闻人“同走新闻路”特别报道致敬新中国70华诞
5
作者 陈新梁 《中国报业》 2019年第17期16-18,共3页
浙江日报精心策划推出的这组特别报道,由三代新闻人同行、同走新闻路,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独特视角、创新形式反映新中国70年艰辛辉煌历程,体现对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的坚守和优良传统的传承。这组特别报道,既是满怀深情献给祖国的... 浙江日报精心策划推出的这组特别报道,由三代新闻人同行、同走新闻路,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独特视角、创新形式反映新中国70年艰辛辉煌历程,体现对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的坚守和优良传统的传承。这组特别报道,既是满怀深情献给祖国的'生日礼物',又是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自觉实践和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同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媒体融合 重返现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