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返《生死场》、女性主义批评与20世纪90年代知识氛围——重读刘禾《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1
作者 杨希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刘禾的《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是《今天》杂志“重写文学史”运动的重要收获。但是,作为女性主义文本的《生死场》与萧红小说《生死场》之间的缝隙与错位,显示出刘禾以女性主义方法照亮被“民族国家文学”宰制的《生死场》时,有... 刘禾的《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是《今天》杂志“重写文学史”运动的重要收获。但是,作为女性主义文本的《生死场》与萧红小说《生死场》之间的缝隙与错位,显示出刘禾以女性主义方法照亮被“民族国家文学”宰制的《生死场》时,有意无意地对这篇小说进行削足适履式的解读,从而压抑了小说自身更加丰富的意义可能性。刘禾对《生死场》的解读方式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在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时可能产生的一些偏离和误区,这些偏离和误区可以看作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知识范式转换的症候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生死场》 女性主义批评 20世纪90年代知识范式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泽瑜 《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45-47,118,共4页
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在对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文献中提取大量关于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的数据与图像,将这些造型的整体以及局部的形态样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后,研究得出景德镇90年代陈设瓷... 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在对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文献中提取大量关于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造型的数据与图像,将这些造型的整体以及局部的形态样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后,研究得出景德镇90年代陈设瓷造型趋向简洁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旨在探索这一时期陈设瓷的造型规律及现象,为学习和研究景德镇陈设瓷造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20世纪90年代 陈设瓷 造型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折叠叙事
3
作者 韩春燕 刘巧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164,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叙事呈现出“折叠”的特点。时间在多维度的演进中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二者互相隐喻。在村庄的内部,传统与现代力量的碰撞使其展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点。叙事时空的折叠让作品的内容得到了延展,从而更富有张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叙事呈现出“折叠”的特点。时间在多维度的演进中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二者互相隐喻。在村庄的内部,传统与现代力量的碰撞使其展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点。叙事时空的折叠让作品的内容得到了延展,从而更富有张力。同时,“城市”成为作家审视乡土的重要参照空间,在城乡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让乡土拥有被言说的无限可能。以“折叠”切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可以理解20世纪末乡土社会的复杂变迁以及不同作家的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乡土小说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折叠叙事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作家的器物收藏、物性书写与物观意识
4
作者 陈雅琪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220,共9页
当代作家的收藏行为和物性书写反映了作家的审美趣味和文学观的形成源流,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物性和人性的重新思考。本文试图从文学创作、文化建构、美学发现、哲学问道四个方面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作家... 当代作家的收藏行为和物性书写反映了作家的审美趣味和文学观的形成源流,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物性和人性的重新思考。本文试图从文学创作、文化建构、美学发现、哲学问道四个方面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作家的器物收藏所产生的影响。从物的维度去解读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行为,有利于突破人本主义的思维限度,在更广大的宇宙万物间去理解人类的生存发展,亦对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收藏 物性书写 物观意识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中的20世纪90年代消费文化书写
5
作者 王昌忠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书写。关于消费情形和状况主要书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奢侈、豪华、铺排的,二是贫穷、困顿、窘迫的;关于消费资源受损、消费条件不足的群体维护,以及争取消费资源、条件...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书写。关于消费情形和状况主要书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奢侈、豪华、铺排的,二是贫穷、困顿、窘迫的;关于消费资源受损、消费条件不足的群体维护,以及争取消费资源、条件的事实,既书写了其自身的维护和争取,也书写了企业领导和基层干部为维护其权益而采取的举措。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还集中呈现了一些官员、商人和女性对个人消费资源的贪婪攫取和大肆侵吞。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消费文化书写的意图在于审视、反思和质疑、批判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20世纪90年代消费文化 批判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人物装饰研究
6
作者 冯思雨 《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陶瓷艺术是造型、装饰、材料、结构、工艺等多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晶。陈设瓷与主要以实用为主的日用瓷不同,而是以观赏为主,包括瓶、尊、屏、瓷板画、薄胎碗、雕塑制品和属于日用陶瓷范围的某些高级精细品种。笔... 陶瓷艺术是造型、装饰、材料、结构、工艺等多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晶。陈设瓷与主要以实用为主的日用瓷不同,而是以观赏为主,包括瓶、尊、屏、瓷板画、薄胎碗、雕塑制品和属于日用陶瓷范围的某些高级精细品种。笔者主要运用图像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翻阅相关各类权威文献资料,并提取其中所有关于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人物装饰的图像,将这些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到数据整理表格。通过对装饰题材、装饰工艺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对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发现90年代景德镇陈设瓷人物装饰在题材上趋向展示女子之美与风俗传承主题,在工艺上反映了综合装饰的繁荣与粉彩作为主流的现象,在表现形式上既延续传统又力求探索的趋向。探析当时陈设瓷人物装饰的主要特征和主流审美趋向,为人物装饰的研究和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景德镇 陈设瓷 人物装饰
下载PDF
城乡之间:性别审视下的20世纪90年代小说——兼论“打工妹”形象的嬗变及其主体位置
7
作者 朱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城市书写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即从对女性精神、观念层面的关注到物质性、身体性的转轨。以“打工妹”这一典型形象为例,为了平衡、解释、转移因急遽的社会经济变化造...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城市书写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即从对女性精神、观念层面的关注到物质性、身体性的转轨。以“打工妹”这一典型形象为例,为了平衡、解释、转移因急遽的社会经济变化造成的复杂影响,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书写往往倾向于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与消费文化、社会性别秩序联系起来,用更为自然的性别化叙事替代阶层叙事。本文旨在从性别视角入手,关注社会转型期的性别关系与阶层、城乡或其他变量的复杂联系,揭示女性形象的象喻意义,同时重塑女性流动人口的主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小说 城乡 性别 主体性
下载PDF
音乐与认同:从《野狼disco》探讨20世纪90年代东北青年亚文化
8
作者 程逸涵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2019年夏季,《中国新说唱》节目的热播再次将嘻哈音乐推向中国内地的流行文化前沿。该节目不仅延续了前作的成功,还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创新,赢得了广泛的观众认可。其中,《野狼disco》这首歌曲在节目中短暂亮相,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 在2019年夏季,《中国新说唱》节目的热播再次将嘻哈音乐推向中国内地的流行文化前沿。该节目不仅延续了前作的成功,还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创新,赢得了广泛的观众认可。其中,《野狼disco》这首歌曲在节目中短暂亮相,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首歌曲的广泛传播,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意涵和多样的文化特性,而且反映了社会差异和隔阂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文化意涵 嘻哈音乐 20世纪90年代 公众关注 节目
下载PDF
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发展变迁(四)——20世纪90年代
9
《道路交通管理》 2024年第4期84-85,共2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激增,道路交通拥堵逐渐显现。北京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顺势思变,不断出台新措施,提高管理效率,力保首都道路交通顺畅有序。
关键词 道路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拥堵 机动车 20世纪90年代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驾驶 北京市
下载PDF
论余华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中的重复叙事
10
作者 胡雅慧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7期4-7,共4页
余华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重复叙事策略在这三部小说中被多次使用。三部小说内部有着重复出现的意象和情节,文本之间又有着相似的结构,从不同视角反映出余华对父权文化这类典型... 余华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小说,重复叙事策略在这三部小说中被多次使用。三部小说内部有着重复出现的意象和情节,文本之间又有着相似的结构,从不同视角反映出余华对父权文化这类典型问题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重复叙事 《活着》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 父权文化 长篇小说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昌耀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悖论性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云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3,共8页
昌耀20世纪90年代诗歌具有鲜明的悖论性,主要表现为“高原经验”观照下的城市认知悖论,想说清又不想说清的表意悖论,以及坚信与怀疑并在的意义探寻悖论。悖论特征既是诗人悖论式生存实际与矛盾内心的外化,又是为了满足有效表意需要的自... 昌耀20世纪90年代诗歌具有鲜明的悖论性,主要表现为“高原经验”观照下的城市认知悖论,想说清又不想说清的表意悖论,以及坚信与怀疑并在的意义探寻悖论。悖论特征既是诗人悖论式生存实际与矛盾内心的外化,又是为了满足有效表意需要的自我调整,这一时期混杂、盘诘与玄奥诗歌风貌的形成亦与此相关。悖论性真实地勾勒出昌耀个人的精神历险轨迹,呈现了诗人与现实的互动关系,同时亦彰显出现代汉语诗歌文体本身应有的表达之难,具有多重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20世纪90年代诗歌 悖论性
下载PDF
文化解码与价值重估——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志异叙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立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将奇异现象纳入文学书写的长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影响广泛。无论奇异的物象、人的异禀,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与人间发生关联的鬼魂,它们通过对“天道”“义理”“因果”等中国文化隐形结构的文学性激活,建构起自足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将奇异现象纳入文学书写的长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影响广泛。无论奇异的物象、人的异禀,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与人间发生关联的鬼魂,它们通过对“天道”“义理”“因果”等中国文化隐形结构的文学性激活,建构起自足的世界。在以物观世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的精神诉求、因果循环的历史观念以及虚妄世情的摹写等方面,90年代长篇小说体现出与传统叙事资源的深层次关联。同时,这一现象与传统文化勃兴的时代氛围、民间文化的深层滋养以及多元语境下文学的本体性回归有密切关联。从审美角度来看,志异叙事固然对扩展小说的表现领域大有裨益,但也提醒我们注意甄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警惕消费语境下“为奇异而奇异”的书写现象和对传统文化的狭隘性处理。只有深入发掘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学创作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 志异叙事 传统文化 奇异物象 天人合一
下载PDF
略论余华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的记忆书写
13
作者 孙丽丽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4-28,共5页
余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可以被视作“关于记忆的书”。作品呈现了以“疼痛”唤醒经验的记忆样貌,借助记忆叙事反映人物的“寓居世界方式”。将余华对记忆的关注与他20世纪90年... 余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可以被视作“关于记忆的书”。作品呈现了以“疼痛”唤醒经验的记忆样貌,借助记忆叙事反映人物的“寓居世界方式”。将余华对记忆的关注与他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转型联系起来,由此探索余华对于文学效用的设想,考察余华书写记忆的原委以及相关文本获得的实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20世纪90年代 长篇小说 记忆书写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飞天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新女性书写
14
作者 谭文鑫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乡村女性成为电视剧编创者不约而同聚焦的对象。以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探讨其中女主人公共同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这个时代的农村新女性经历了从背负“传统”到抵抗“物化”,再到最终成长为独立... 20世纪90年代,乡村女性成为电视剧编创者不约而同聚焦的对象。以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为例,探讨其中女主人公共同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这个时代的农村新女性经历了从背负“传统”到抵抗“物化”,再到最终成长为独立女性的艰难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天奖” 农村题材剧 新女性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都市生活与陌生人——20世纪90年代北京城市电影中公共交通的空间建构
15
作者 闪金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10,共6页
“交通把城市变为一个转动中心,交往的真正的意义才正式形成。”[1]20世纪90年代前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率先开启“调整城市发展规模,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2]的都市建设规划。
关键词 城市发展规模 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现代化建设 转动中心 公共交通 空间建构 都市生活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广西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探究
16
作者 任顶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在政治规划及市场经济需求下,广西主旋律电影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基点开始尝试融合发展的道路。以《长征》《红嫂》等影片为代表,体现了这一时期广西主旋律电影从宏大叙事模式到类型化叙事策略的转变路径,其高举爱国主义、... 20世纪90年代,在政治规划及市场经济需求下,广西主旋律电影以广西电影制片厂为基点开始尝试融合发展的道路。以《长征》《红嫂》等影片为代表,体现了这一时期广西主旋律电影从宏大叙事模式到类型化叙事策略的转变路径,其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在强调国家主流意识,反映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表现出与中华民族意志紧密相连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广西主旋律电影 宏大叙事 类型化叙事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性
17
作者 董瑞芳 《艺术家》 2023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中国实验艺术指“中国实验艺术家们的艺术”,实验艺术家努力将自己置于艺术与社会的边缘地带。20世纪90年代初期,不合乎传统的、另类的实验艺术得不到国家与个人的赞助,无法在官方美术馆展览,仿佛是“为艺术而艺术”。那么,实验艺术是... 中国实验艺术指“中国实验艺术家们的艺术”,实验艺术家努力将自己置于艺术与社会的边缘地带。20世纪90年代初期,不合乎传统的、另类的实验艺术得不到国家与个人的赞助,无法在官方美术馆展览,仿佛是“为艺术而艺术”。那么,实验艺术是否追求利益?实验艺术有什么社会功能?它的社会功能如何发挥?艺术社会学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艺术而艺术 艺术社会学 互动性 20世纪90年代 边缘地带 赞助 艺术家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展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卓莉 李强 +4 位作者 史培军 陈晋 郑璟 黎夏 王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102,共5页
以1992、1996和1998年三期夜间灯光图像为基础数据,辅之以交通图件,通过构建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强度指数,利用buffer分析、回归分析、梯度分析等,对比分析了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强度指数在不同规模的城市附近和不同类型的交通线路沿线的变化... 以1992、1996和1998年三期夜间灯光图像为基础数据,辅之以交通图件,通过构建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强度指数,利用buffer分析、回归分析、梯度分析等,对比分析了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强度指数在不同规模的城市附近和不同类型的交通线路沿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城市规模和交通条件对城市用地外延扩展的影响,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展的一些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 城市扩展 中国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151
19
作者 毛蒋兴 闫小培 +2 位作者 王爱民 李响 钱紫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2,57,共6页
该文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状况,阐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途径3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该研究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城市土地 利用研究 述评 集约利用 研究状况 研究进展 利用途径 定量研究 研究领域 研究重点 研究方向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与区域气候变化 被引量:65
20
作者 廉毅 高枞亭 +5 位作者 任红玲 孙力 安刚 沈柏竹 丁立 张文哲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0-736,共7页
文中利用“吉林省陆地资源卫星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的‘3 S’系统”,分别解译了 2 0世纪80年代与 90年代后期的 LANDSAT TM遥感信息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恶化 ,主要表征为荒漠化 (盐渍化和沙漠化 )区域发展 ,... 文中利用“吉林省陆地资源卫星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的‘3 S’系统”,分别解译了 2 0世纪80年代与 90年代后期的 LANDSAT TM遥感信息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恶化 ,主要表征为荒漠化 (盐渍化和沙漠化 )区域发展 ,并以经向扩展为主 ,荒漠化从 3个方面逼近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产粮区 ,对其构成严重威胁 ;哲里木盟的新开河与乌尔吉木伦河间的撂荒地明显增加。文中还计算了东北区 1 981~ 1 988年和1 989~ 1 996年两个 8a间平均气温和年、季降水量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东北区是北半球欧亚大陆的第 3个高增温区 ,该区全年平均气温增高 0 .7℃以上 ,其中东北区西部的北段 (48~5 4°N)增温最为明显 (1 .0℃ ) ,中段 (44~ 48°N)增温次之 (约为 0 .9℃ ) ;东北区西部的中段是东北区降水减少的敏感带 ,年降水量平均减少 3 0 mm,其年际相对变率为 2 0 %~ 3 0 % ;而东北区西部的南段为降水量显著增加地带 (42~ 44°N) ,年降水量平均增加 44mm;东北区西部的北段降水量稍有增加 ,年平均增加 1 5 mm。研究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东北区西部对全球变化、全球增暖的区域响应为 :土地覆盖类型上的荒漠化经向发展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暖干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类型 20世纪90年代 中国 东北地区 荒漠化 区域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