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甘草乙醇提取物治疗大鼠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波 陆明 刘凡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2654-2654,共1页
目的研究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醋酸烧灼法制成大鼠胃溃疡模型,按照同窝同性、体质量配对分为2组,实验组每只以野甘草乙醇提取物1 g/(kg.d)喂养,共喂30 d;对照组不喂药。30 d后剖腹取胃,测定溃疡体积。结果实验... 目的研究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醋酸烧灼法制成大鼠胃溃疡模型,按照同窝同性、体质量配对分为2组,实验组每只以野甘草乙醇提取物1 g/(kg.d)喂养,共喂30 d;对照组不喂药。30 d后剖腹取胃,测定溃疡体积。结果实验组大鼠胃溃疡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溃疡有治疗作用,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乙醇提取物 大鼠 胃溃疡
下载PDF
壮瑶药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艳霞 陈东亮 黄燕芬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0期72-76,共5页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和3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25℃、30℃、15/25℃变温、20/30℃变温和25/35℃变温条件的发芽率分别为78%、43%、73%、94%和75%;(2)野甘草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由黑暗转入光照后,种子正常萌发;(3)浓度为1%~5%PEG-6000、1~100 mg/L GA和1~5 mmol/L KNO3浸种后,野甘草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分别为86%~90%、93%~95%和87%~88%。野甘草种子为需光性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变温,PEG-6000(1%~5%)、GA(1~100 mg/L)和KNO3(0.01~5 mg/L)浸种可促进野甘草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调节剂
下载PDF
野甘草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全 唐晓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2期52-54,1,共3页
目的:建立野甘草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利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野甘草茎髓部存在针晶,茎、叶表皮细胞均有非腺毛存在,而且叶表皮存在6~8个细胞组成的腺鳞;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及黄酮类,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根部,黄酮类... 目的:建立野甘草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利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野甘草茎髓部存在针晶,茎、叶表皮细胞均有非腺毛存在,而且叶表皮存在6~8个细胞组成的腺鳞;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及黄酮类,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根部,黄酮类主要分布在地上部分。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为野甘草的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下载PDF
野甘草醇对胸腺激酶依赖的更昔洛韦在前列腺癌裸鼠体内的增效作用
4
作者 杨彩云 薛文勇 +3 位作者 齐进春 杨涛 杜蕾 贾江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观察野甘草醇(scopadulciol,SDC)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ganciclovir,HSV-tk/GCV)... 目的观察野甘草醇(scopadulciol,SDC)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ganciclovir,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前列腺癌裸鼠体内细胞自杀作用中的增效作用。方法建立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不同配伍浓度的SDC、腺病毒-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Ad-hTERT-HSV-tk)、GCV应用于荷瘤裸鼠,观察肿瘤体积、肿瘤质量、肿瘤抑制率。结果 A、B、C、D 4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明显小于E、F、G、H组,加入SDC的A、B、C 3个治疗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明显小于未加入SDC的D组(P<0.01)。A、B、C、D 4组肿瘤抑制率明显小于E、F、G组,加入SDC的A、B、C肿瘤抑制率明显小于D组(P<0.01)。结论通过裸鼠体内实验证实SDC对胸腺激酶依赖的GCV阻断前列腺癌进展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野甘草 小鼠
下载PDF
野甘草痱子水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小曼 陈建华 《今日药学》 CAS 1996年第2期56-56,共1页
痱子又称“红色粟粒疹”,多发于闷热的夏季,出汗不畅者易患,婴幼儿多见。本病好发于颈、胸、背、肘窝和小儿头面部等处,为密集的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有瘙痒、刺痛和烧灼感,此病在临床上常见。治疗痱子的药物很多。笔者根据民间老中... 痱子又称“红色粟粒疹”,多发于闷热的夏季,出汗不畅者易患,婴幼儿多见。本病好发于颈、胸、背、肘窝和小儿头面部等处,为密集的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有瘙痒、刺痛和烧灼感,此病在临床上常见。治疗痱子的药物很多。笔者根据民间老中医提供的清热去湿,主治痱子的验方,采用民间沿用的野甘草(广东俗称冰糖草),以单味全草入药,制成野甘草痱子水。从1986年使用至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 痱子水 临床应用 红色粟粒疹 小儿头面部 制作工艺 婴幼儿 民间草药 医药学校 老中医
下载PDF
野甘草的微生物学效应
6
作者 秦宇航 俞诗柯 邵文尧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39-41,90,共4页
野甘草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但是我国对其研究和开发利用较少。本文用野甘草的水提物和乙醇提物对肠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细菌进行生物活性实验。用水和乙醇对野甘草进行冷凝回流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水提物和乙醇提物... 野甘草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但是我国对其研究和开发利用较少。本文用野甘草的水提物和乙醇提物对肠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细菌进行生物活性实验。用水和乙醇对野甘草进行冷凝回流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水提物和乙醇提物保存于-20℃冰箱中。利用纸片扩散法,设置了空白对照组,对培养筛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微生物学实验,观察细菌的长势,从而可以初步得出野甘草水提物和乙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之后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按比例作浓度梯度,加入菌液放入培养箱培养,并间隔一段时间测OD值绘制生长曲线图,得到最小抑菌浓度。将菌液接到l b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菌落数量,可以得到最小杀菌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 生物活性试验 水提取物 乙醇提取物 微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野甘草的现代研究概述和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万文婷 马运运 +1 位作者 许利嘉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492-2498,共7页
野甘草Scoparia dulcis在全球分布范围广泛,被多个国家的民族药收载且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印度)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我国对其研究、关注较少,致使其资源日益减少。结合最新的研究报道,对野甘草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 野甘草Scoparia dulcis在全球分布范围广泛,被多个国家的民族药收载且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印度)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我国对其研究、关注较少,致使其资源日益减少。结合最新的研究报道,对野甘草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其未来在药品与食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充分发掘其药用潜力,丰富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 民族药 抗糖尿病 抗氧化 前景分析
原文传递
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H^+/K^+-ATP酶活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波 陆明 刘凡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目的研究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 H^+/K^+-ATP 酶活性的作用。方法无机磷测定法测定 H^+/K^+-ATP 酶活性。结果实验组 H^+/K^+-ATP 酶活性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 H^+/K^+-ATP 酶... 目的研究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 H^+/K^+-ATP 酶活性的作用。方法无机磷测定法测定 H^+/K^+-ATP 酶活性。结果实验组 H^+/K^+-ATP 酶活性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 H^+/K^+-ATP 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乙醇提取物 H^+/K~ -ATP
原文传递
野甘草和近琴巴豆中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酯合酶的质体定位及突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龚苏晓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2年第4期234-234,共1页
应用同源基础上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野甘草(Scoparia dulcis)和近琴巴豆(Croton sublyratus)中分离出编码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酯合酶(GGPPS)的cDNAs。富含天冬氨酸基元[DDXX(XX)D]的克隆品及其N-末端残余物均表现叶绿体导向序... 应用同源基础上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野甘草(Scoparia dulcis)和近琴巴豆(Croton sublyratus)中分离出编码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酯合酶(GGPPS)的cDNAs。富含天冬氨酸基元[DDXX(XX)D]的克隆品及其N-末端残余物均表现叶绿体导向序列的特征。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甘草 近琴巴豆 GGPP PCR 突变体 质体定位
原文传递
野甘草炮制前后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祖丽皮亚·牙生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 2014年第3期77-80,共4页
野甘草是维吾尔医常用的药物之一,这种药物经标准炮制工艺后入药,对机体起到治疗作用,反之,对消化,心血管,神经,皮肤系统等产生不良反应,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维吾尔医 野甘草 炮制 反作用
下载PDF
野甘草中能增强神经生长因子活性的乙酰化黄酮苷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传宝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5年第2期75-75,共1页
作者发现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甲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强神经生长因子(NGF)活性,并以生物活性为导向从中分离出3个新的乙酰化黄酮苷(1-3)和一已知化合物(4)。
关键词 野甘草 神经生长因子 乙酰化黄酮苷 植物药 药物化学
原文传递
野甘草中Scopadulcic Acid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12
作者 郑意端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1992年第6期278-278,共1页
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在巴拉圭被用于促进消化和健胃,从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结构的二萜化合物scopadulcic acid B(SDB)。曾报道SDB有抑制疱疹活性,其化学结构与aphidicolin相关,后者是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为真核DNA聚合酶α的专属... 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在巴拉圭被用于促进消化和健胃,从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结构的二萜化合物scopadulcic acid B(SDB)。曾报道SDB有抑制疱疹活性,其化学结构与aphidicolin相关,后者是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为真核DNA聚合酶α的专属抑制剂,在低浓度(1μmol/L)可通过抑制细胞中DNA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并且有抑制单纯性疱疹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活性 抗肿瘤活性 野甘草 新型结构 低浓度 化学结构 抑制细胞生长 抑制剂 生物活性 巴拉圭
原文传递
野甘草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13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3年第6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野甘草提取物 四氧嘧啶 高血糖 大鼠 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茉莉酮酸甲酯选择性促进野甘草培养组织中野甘草酸B的产生
14
作者 侯婷婷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4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细胞悬浮培养 甘草 野甘草 酮酸 甲酯 组织 次生代谢产物 二萜类化合物 二萜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5种广西民间同名异物土甘草药材概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东爱 郭力城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由于地域与传统习惯的限制,中药尤其是中草药存在着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且因其涉及到不同的科属,容易引起临床混淆和误用。为了正确使用民间草药,笔者深入到民间,走访了当地老中医和草药店,就广西壮族民间常用的5种同名异物中草... 由于地域与传统习惯的限制,中药尤其是中草药存在着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且因其涉及到不同的科属,容易引起临床混淆和误用。为了正确使用民间草药,笔者深入到民间,走访了当地老中医和草药店,就广西壮族民间常用的5种同名异物中草药土甘草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及现代研究状况加以描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毛果鱼藤 岗梅根 野甘草 玉郎伞 水罗伞
下载PDF
几种常用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华涛 苏东海 +2 位作者 尚涛 潘为高 高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74-982,共9页
当归、黄芪、银杏叶、益母草、野甘草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认可,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HO.清除及对肝微粒体和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抑制的方法,测定五种草药精油和水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 当归、黄芪、银杏叶、益母草、野甘草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认可,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HO.清除及对肝微粒体和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抑制的方法,测定五种草药精油和水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试剂法测定它们的总酚含量;用肝细胞体外培养法测定它们的细胞毒性并对它们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五种草药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益母草、野甘草、银杏叶的水煮提取物活性较强,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存在较好的线形关系。此外,本论文还为研究这些草药的一些抗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当归 黄芪 银杏叶 益母草 野甘草
下载PDF
5种广西特色甜味药用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林利 田慧 《壮瑶药研究》 2021年第1期62-70,184,共10页
天然甜味剂以高甜度、热量小、安全性高、口感好、不参与机体代谢等特点成为食品、医药行业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也有部分口感与蔗糖接近的天然甜味剂产品实现了工业生产,在甜味剂行业展现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存在许多非糖甜味植物,... 天然甜味剂以高甜度、热量小、安全性高、口感好、不参与机体代谢等特点成为食品、医药行业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也有部分口感与蔗糖接近的天然甜味剂产品实现了工业生产,在甜味剂行业展现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存在许多非糖甜味植物,且在民间早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青钱柳、甜茶、冰糖草、罗汉果和甜叶菊的甜味成分、药理药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天然甜味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药用植物 甜茶 青钱柳 野甘草 罗汉果 甜叶菊
下载PDF
Screening for Glyphosate Resistant Wild Soybean(Glycine soja) and Study on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越 刘辉 陶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preliminarily determine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glyphosate resistance produced in wild soybean(Glycine soja) and further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glyphosate-resistan...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preliminarily determine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glyphosate resistance produced in wild soybean(Glycine soja) and further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glyphosate-resistant soybean. [Method] First,a screening for glyphosate resistant varieties among sixty-seven wild soybean materials was done in a field trial; subsequently,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the screened resistant variety ZYD0685 and the sensitive variety ZYD0790 were studied. [Result]At the glyphosate dose of 1.23 kg a.i/hm2, glyphoaste resistance varied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wild soybean materials, with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of 87% and83% occurring in ZYD0685 and ZYD2405,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another seven accessions ranged from 2.7% to 38%, and all the remaining fifty-eight soybean materials died. After treatment with glyphoaste at different dos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shikimate content in the resistant ZYD0685, but there was an evident increase in the activity of gul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 while in the sensitive ZYD0790, the content of shikimic aci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GSTs activity revealed a slight change. [Conclusion] Therefore, lowering the amount of accumulated shikimic acid is the major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glyphosate in wild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d soybean GLYPHOSATE Shikimic acid Chlorophyll content Gul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