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玫瑰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预测
1
作者 夏德美 姚洪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野生玫瑰是珍稀濒危植物,被列入我国二级保护植物目录。目前,大量研究针对野生玫瑰种质资源保育展开,但较少对其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预测进行总结性报道。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对野生玫瑰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在... 野生玫瑰是珍稀濒危植物,被列入我国二级保护植物目录。目前,大量研究针对野生玫瑰种质资源保育展开,但较少对其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预测进行总结性报道。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对野生玫瑰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野生玫瑰自然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野生玫瑰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区,在东亚地区为原生植物,在欧美大陆则逃逸成为入侵植物。预测模型显示东亚地区滨海区域仍为野生玫瑰主要潜在分布区,并且有向内陆地区扩散的趋势。本研究通过种质资源调查分析并通过模型预测对野生玫瑰分布状况进行初步总结,将对野生玫瑰引种栽培、未来分布区域预测等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种质资源 模型预测
下载PDF
野生玫瑰的花粉形态及其起源与演化的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冯立国 邵大伟 +2 位作者 生利霞 赵兰勇 何小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6-80,共5页
以采自山东(MP,RCH)、辽宁(ZHH)和吉林省(HCW,HCN,HCP)的6个具有代表性的野生玫瑰居群的花粉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系统地观察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观长椭圆形、长椭... 以采自山东(MP,RCH)、辽宁(ZHH)和吉林省(HCW,HCN,HCP)的6个具有代表性的野生玫瑰居群的花粉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系统地观察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观长椭圆形、长椭圆形偏矩形或椭圆形偏纺锤形,极面观三裂圆形,两极平截形或圆弧形,具三孔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于N3P4C5型花粉。野生玫瑰的花粉外壁属于条纹-穴状纹饰类型,外壁均具条嵴,嵴洼处散生有覆盖层穿孔,但条嵴及穿孔的形态和分布差异明显,花粉外壁纹饰可以作为野生玫瑰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HCW和HCN的亲缘关系最近,MP、ZHH和RCH三者的亲缘关系也较近,而HCP与其他5个野生玫瑰居群的亲缘关系较远。最后,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对中国野生玫瑰的起源及演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花粉形态 聚类分析 起源 演化
下载PDF
胶东海岸野生玫瑰(Rosa rugosa)的濒危现状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淑萍 王仁卿 +2 位作者 杨继红 张强 魏英华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玫瑰是具有重要种质和生态价值的濒危植物 ,胶东海岸是玫瑰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通过野外调查和种群特征分析 ,基本查清了该区域内现存的玫瑰野生分布区 (点 )及主要分布区的生境特征、玫瑰种群的数量、空间格局 ,揭示了人为导致的... 玫瑰是具有重要种质和生态价值的濒危植物 ,胶东海岸是玫瑰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通过野外调查和种群特征分析 ,基本查清了该区域内现存的玫瑰野生分布区 (点 )及主要分布区的生境特征、玫瑰种群的数量、空间格局 ,揭示了人为导致的生境破坏、玫瑰种子传播受阻是导致野生玫瑰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有性繁殖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 ,提出应对该区域的野生玫瑰种群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利用性保护相结合的多途径保护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种群 濒危 保护策略 胶东海岸
下载PDF
野生玫瑰种群表型变异 被引量:21
4
作者 童冉 吴小龙 +2 位作者 姜丽娜 司倩倩 臧德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06-3715,共10页
在野生玫瑰(Rosa rugosa)自然分布区内选取5个代表种群,选择24个表型性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得出野生玫瑰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24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 在野生玫瑰(Rosa rugosa)自然分布区内选取5个代表种群,选择24个表型性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得出野生玫瑰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24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变异非常丰富;种群内变异(0.2718)大于种群间变异(0.1679),种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种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2952,分化水平相对较大;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8.48%(6.67—26.79%),叶片、果实、花、种子的变异系数依次为21.40%、17.42%、12.54%、6.67%;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片、果实的表型变异对种群变异起主要的贡献作用。(2)托叶长与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经、纬度呈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经、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3)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5个种群划分为3类,表型性状主要依地理位置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种群 表型性状 变异
下载PDF
野生玫瑰与玫瑰栽培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立国 丰震 +1 位作者 赵兰勇 生利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2个产地的野生玫瑰(吉林珲春野生玫瑰和山东牟平野生玫瑰)和2个玫瑰栽培品种(山东平阴的紫枝玫瑰和甘肃苦水的苦水玫瑰)为试材,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型调制式荧光仪对其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进... 以2个产地的野生玫瑰(吉林珲春野生玫瑰和山东牟平野生玫瑰)和2个玫瑰栽培品种(山东平阴的紫枝玫瑰和甘肃苦水的苦水玫瑰)为试材,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型调制式荧光仪对其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珲春野生玫瑰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牟平野生玫瑰和紫枝玫瑰Pn日变化为不显著的双峰曲线,苦水玫瑰Pn日变化则为典型的双峰曲线;2个野生玫瑰的Pn最高值明显高于2个玫瑰栽培品种,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珲春野生玫瑰、紫枝玫瑰和苦水玫瑰都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而牟平野生玫瑰没有“午休”;紫枝玫瑰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所致,而珲春野生玫瑰、牟平野生玫瑰和苦水玫瑰Pn的降低则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的共同影响。2)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表明,4个玫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光抑制,野生玫瑰比玫瑰栽培品种对高光强敏感,中午光抑制程度较大,但却比玫瑰栽培品种能更有效地利用上午的光能进行光合碳同化,而玫瑰栽培品种对下午光能的利用率比野生玫瑰高;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和有效的非辐射能量耗散是玫瑰叶片防御光破坏的主要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玫瑰栽培品种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不同种源野生玫瑰鲜花芳香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立国 生利霞 +2 位作者 陶俊 赵兰勇 邵大伟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4,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我国不同产地野生玫瑰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牟平野生玫瑰共检测出64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荣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我国不同产地野生玫瑰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牟平野生玫瑰共检测出64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荣成野生玫瑰共检测出48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珲春野生玫瑰共检测出56种成分,醇类和酯类化合物是它的主要香气成分;庄河野生玫瑰共检测出56种成分,醇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不同的芳香物质组成,使野生玫瑰产生不同的香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鲜花 芳香成分
下载PDF
中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形态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立国 邵大伟 +2 位作者 生利霞 赵兰勇 于晓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88,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山东东部沿海、辽宁南部沿海以及吉林珲春地区自然分布的野生玫瑰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形态特征及变异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野生玫瑰资源破坏严重,急需保护。其外部形态特征有变化,但较为接近...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山东东部沿海、辽宁南部沿海以及吉林珲春地区自然分布的野生玫瑰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形态特征及变异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野生玫瑰资源破坏严重,急需保护。其外部形态特征有变化,但较为接近,没有特别明显地、显著地差异。不同种群间的差异及变异主要表现在叶片、果实及种子形态特征上。珲春种群的形态变异极为丰富,而牟平、荣成和庄河种群的形态特征较稳定,变异较少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种质资源 调查 形态变异
下载PDF
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曰波 张文静 +1 位作者 赵从凯 赵兰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探究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的年变化动态,以玫瑰新根为试材,测定了玫瑰根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个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玫瑰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春季形成了... 为了探究玫瑰根系生理生化代谢的年变化动态,以玫瑰新根为试材,测定了玫瑰根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6个生理生化指标值。结果表明:玫瑰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春季形成了1次吸收高峰后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则随其生长而缓慢积累;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而增加,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上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夏季其含量形成了3次高峰值,秋季随着地上部分的生长停止而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春、夏季节野生玫瑰根系中的淀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均明显高于栽培玫瑰,但秋季随着生长的停止,栽培玫瑰高于野生玫瑰;野生玫瑰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高于栽培玫瑰。不同时期碳、氮物质含量和SOD、POD活性的不同也影响着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的抗性及进入休眠期的早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栽培玫瑰 根系 生理生化 代谢动态
下载PDF
野生玫瑰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染色体核型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娜 蒋红卫 +2 位作者 曹瑞 章林 陈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883-15884,共2页
[目的]比较研究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R.rugosa cv.′Plena′)染色体的核型。[方法]记述了吉林省珲春地区野生玫瑰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物候期及野生玫瑰果营养成分、变异类型,并对野生玫瑰与栽培种重瓣红... [目的]比较研究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R.rugosa cv.′Plena′)染色体的核型。[方法]记述了吉林省珲春地区野生玫瑰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物候期及野生玫瑰果营养成分、变异类型,并对野生玫瑰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比较分析。[结果]野生种为2n=14,栽培种为二倍体与多倍体的混杂体。[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育种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栽培玫瑰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野生玫瑰种子繁殖及保存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毅 陈建军 +7 位作者 刘永富 黄清俊 田雨 牛纯 章林 吴景才 王龙福 吴俊遥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3,15,共4页
有性繁殖是物种产生新的基因型、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人工繁育野生玫瑰实生苗造林,是基因保存的有效方法之一。种子繁殖试验发现,野生玫瑰种子具深度休眠特性,发芽的层积时间需在246 d以上。在玫瑰自然分布区内空旷地带,人工比... 有性繁殖是物种产生新的基因型、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人工繁育野生玫瑰实生苗造林,是基因保存的有效方法之一。种子繁殖试验发现,野生玫瑰种子具深度休眠特性,发芽的层积时间需在246 d以上。在玫瑰自然分布区内空旷地带,人工比较栽培试验发现,在相同栽培方法及管理措施情况下,玫瑰原生地沙丘底部苗木成活率较沙丘上部苗木成活率分别提高19%(蘸吸水剂)、21%(不蘸吸水剂),苗木根蘸吸水剂较不蘸吸水剂的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53%以上。而在其它野生玫瑰适宜立地栽培发现,野生玫瑰造林方法简单,成活率高,在适宜立地建立异地野生玫瑰基因保存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繁殖 保存技术
下载PDF
野生玫瑰濒危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建军 刘毅 +1 位作者 吴景才 章林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植物生态及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玫瑰在野生状态下,由于受外力作用使种群被压缩在沿海、沿江漫滩沙丘有限狭小的特殊区域内,并且被分割成多个小群落。成熟果实中的种子饱满率只有2%,低温层积处理246 d后发芽率只有8%;由于种子具有先天性... 植物生态及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玫瑰在野生状态下,由于受外力作用使种群被压缩在沿海、沿江漫滩沙丘有限狭小的特殊区域内,并且被分割成多个小群落。成熟果实中的种子饱满率只有2%,低温层积处理246 d后发芽率只有8%;由于种子具有先天性品质差及后熟的特性,造成种子更新动力很低,导致大量的异质基因得不到有效保存,拓殖新生态位的能力差,种群处于濒危状态。无性繁殖为主的繁衍方式及外界干扰是造成玫瑰基因资源贫乏及进入濒危状态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濒危机理
下载PDF
野生玫瑰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萍 陈建军 +5 位作者 刘永富 宋光伟 黄俊清 王凯军 章林 吴俊遥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6-8,20,共4页
在吉林省及上海不同生态区的7个地点进行了玫瑰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玫瑰耐寒、耐旱,生态适应性强,对温度和光照适应幅度较宽,不但适应北方温带、寒温带气候,甚至对亚热带气候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玫瑰适应性强还表现在对土壤酸碱... 在吉林省及上海不同生态区的7个地点进行了玫瑰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玫瑰耐寒、耐旱,生态适应性强,对温度和光照适应幅度较宽,不但适应北方温带、寒温带气候,甚至对亚热带气候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玫瑰适应性强还表现在对土壤酸碱度适应的宽幅性方面,适宜在微酸性至微碱性的多种土壤上栽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正常,但要有足够的土层厚度及比较大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区域试验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野生玫瑰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钢 陈建军 +4 位作者 范立芹 章林 刘永富 王龙福 毕莹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1-3,15,共4页
以野生玫瑰当年生去叶带芽嫩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培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BA3.0 mg.L-1+NAA0.3 mg.L-1,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3.0 mg.L-1+NAA0.1 mg.L-1,增殖率达4.95倍;最佳生根... 以野生玫瑰当年生去叶带芽嫩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培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BA3.0 mg.L-1+NAA0.3 mg.L-1,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3.0 mg.L-1+NAA0.1 mg.L-1,增殖率达4.95倍;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1 mg.L-1,生根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组培繁殖育苗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野生玫瑰种质资源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玉舒 张启翔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对我国东北野生玫瑰(Rosa rugosa)种质资源仅存的吉林珲春和辽宁营口地区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野生玫瑰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处于濒危状态。其原因主要是沙漠化使其生长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过度采摘和破坏等。应采取当地保护、迁移保护和栽培... 对我国东北野生玫瑰(Rosa rugosa)种质资源仅存的吉林珲春和辽宁营口地区进行调查,发现我国野生玫瑰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处于濒危状态。其原因主要是沙漠化使其生长环境日益恶化,人类过度采摘和破坏等。应采取当地保护、迁移保护和栽培利用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种质资源调查 保护措施
下载PDF
吉林省珲春地区野生玫瑰的生态调查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建军 王景辉 +3 位作者 王东升 闫海林 张爽 吕英 《中国林副特产》 1997年第2期62-63,共2页
记叙了野生玫瑰在吉林省珲春地区的分布、种类及生态环境,并对其茎、根的特征特性、地上部分生长更新规律、开花结果习性、物候期及栽培技术作了报道。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生态调查 人工栽培 吉林 珲春地区
下载PDF
野生玫瑰与栽培玫瑰对盐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志莹 赵兰勇 徐宗大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3-44,50,共3页
以野生玫瑰和栽培玫瑰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分析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玫瑰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膜透性,并对野生玫瑰和栽培玫瑰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玫瑰叶绿素含量,膜透性及MDA含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 以野生玫瑰和栽培玫瑰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分析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玫瑰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膜透性,并对野生玫瑰和栽培玫瑰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玫瑰叶绿素含量,膜透性及MDA含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增加,其中玫瑰品种‘紫雁’增加幅度较大;膜透性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其中‘紫雁’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大。综合分析表明野生玫瑰的抗盐碱能力比‘紫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玫瑰品种'紫雁’ 盐胁迫
下载PDF
野生玫瑰扦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孟瑶 全炳武 刘海峰 《甘肃农业》 2006年第7期231-232,共2页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处理、扦插季节以及不同扦插基质对野生玫瑰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合野生玫瑰插穗生根的方法。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最佳扦插方法为:采用全光雾插法,用浓度为20mg/L,的IBA浸泡插穗基部20小时,以珍珠岩...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处理、扦插季节以及不同扦插基质对野生玫瑰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合野生玫瑰插穗生根的方法。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的最佳扦插方法为:采用全光雾插法,用浓度为20mg/L,的IBA浸泡插穗基部20小时,以珍珠岩:沙子=1:1(体积比)作为基质于9月初采穗进行嫩枝扦插,可保证其生根率达7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扦插 药剂处理 基质
下载PDF
野生玫瑰果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雨 李娜 +1 位作者 薛桂新 朴永虎 《北方果树》 2017年第5期6-8,共3页
该文以野生玫瑰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系、不同采果期、不同栽培条件和贮存时间对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4个不同品系在同一采果日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7月末之前C品系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4个不同品系还原型维生素... 该文以野生玫瑰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系、不同采果期、不同栽培条件和贮存时间对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4个不同品系在同一采果日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7月末之前C品系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4个不同品系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都在7月10日最高,随着果实成熟均呈下降趋势;7月末之前下降速度较快,以后趋于平稳。A品系在稀植条件下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密植的。以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为目的时果实在-70℃冰箱中贮存不应超过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品系 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野生玫瑰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童冉 姜丽娜 +2 位作者 吴小龙 荀守华 臧徳奎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0-24,13,共6页
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研制是植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标准以全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测试方法,对野生玫瑰53个测试性状进行测定和描述,并给予相应代码与模式图。本标准对于... 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研制是植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标准以全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测试方法,对野生玫瑰53个测试性状进行测定和描述,并给予相应代码与模式图。本标准对于全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的整合、规范鉴定评价,以及信息与实物共享机制与体制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并适用于野生玫瑰植物新种质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测试和评价、收集、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种质资源 野生玫瑰r测试性状 新种质
下载PDF
野生玫瑰果实外观特性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雨 董画 薛桂新 《北方果树》 2018年第5期5-9,共5页
以3个品系的野生玫瑰果为试材,分析果实性状、色泽属性和质构特性,探索果实外观特性及其变化趋势,为野生玫瑰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单果重的变化分为迅速增长期和缓慢增长期,且3个品系均表现出波动变化趋势;3个品系可... 以3个品系的野生玫瑰果为试材,分析果实性状、色泽属性和质构特性,探索果实外观特性及其变化趋势,为野生玫瑰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单果重的变化分为迅速增长期和缓慢增长期,且3个品系均表现出波动变化趋势;3个品系可食率均高于75%;A、B品系果型指数0.6~0.8(呈扁球形),C品系果型指数大于1(为长球状)。3个品系果实性状存在很大差异,体现出果实性状的多样性。随着果实成熟,其亮度逐渐降低,红色度增高,黄色度波动变化;成熟期B品系红色度最高(30.3~39.8),A和B品系的亮度、红色度和黄色度比C品系稳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3个品系果实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成熟期硬度很低,不耐常温贮藏,适合加工果酱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玫瑰 果实性状 色泽属性 质构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