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蕈中毒神经精神症状病情评价量表编制
1
作者 符阳山 何利平 +4 位作者 李娅 兰言馨 杜兆伦 刘林 郑粉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79-684,共6页
目的编制野生蕈中毒神经精神症状病情评价量表(NSWMPES),探讨临床使用方案。方法在经典测量理论(CTT)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回顾性收集分析病历资料、查阅书籍和文献、参照现有评分系统量表、访谈等方式收集、整理形成条目池,依据德尔菲法(D... 目的编制野生蕈中毒神经精神症状病情评价量表(NSWMPES),探讨临床使用方案。方法在经典测量理论(CTT)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回顾性收集分析病历资料、查阅书籍和文献、参照现有评分系统量表、访谈等方式收集、整理形成条目池,依据德尔菲法(Delphi)原则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初测量表。对初测量表进行临床适用性初步评价,以临床典型病例情景模拟方式收集不同年资、不同专业背景的使用者对初测量表使用情况的访谈结果。抽样选取2023年6月至8月就诊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内科的野生蕈中毒神经精神型患者使用初测量表进行测评,并记录不同使用者测评的情况。相关测评访谈结果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在不改变大体结构的基础上对条目进一步修订,探讨修订后量表的临床使用方案。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小组讨论、临床适用性初步评价访谈后修订形成的《野生蕈中毒神经精神症状病情评价量表(V2.4.9)》包含两大部分,评价量表条目项目14个,症状描述用词48个,各条目的严重程度分为5个级别。量表目标使用对象为从事野生蕈中毒救治的急诊科医师,访谈结果显示,目标使用者对量表的接受度较好,实际使用情况及评分结果存在个人差异。初步临床使用中发现,因患者和家属配合度,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等客观因素,使用者经验等客观差异,测评结果存在一定误差。结论野生蕈中毒神经精神症状病情评价量表编制有一定临床实际使用价值,测量学检验需进一步收集临床使用数据,从而提高量表的科学性、准确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中毒 神经精神症状 量表编制
下载PDF
云南省2015—2020年野生蕈中毒流行特征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志涛 赵江 +8 位作者 李娟娟 闵向东 阮元 苏玮玮 朱晓 陈留萍 杨彦玲 张强 董海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074-7079,共6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2015—2020年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采用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2021年每月野生蕈中毒事件数进行预测。结果云南省2015—2020年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3... 目的探讨云南省2015—2020年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采用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2021年每月野生蕈中毒事件数进行预测。结果云南省2015—2020年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3428起,中毒13931人,死亡180人。6~8月为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高峰期,报告起数占总数的85.0%。报告起数前3位的州市为:文山、玉溪和楚雄,报告起数占总数的48.7%;家庭是野生蕈中毒高发的场所,事件报告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91.7%、85.2%和93.9%。采用季节趋势模型预测云南省2021年野生蕈中毒事件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中毒高峰为6~8月。结论野生蕈中毒是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6~8月份是野生蕈中毒的好发季节,家庭是野生蕈中毒的好发场所。相关部门应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广泛开展预防野生蕈中毒知识宣传教育,避免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建立的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野生蕈中毒流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监测 季节趋势模型
下载PDF
2例野生蕈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肾脏病理活检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文 郝丽 +2 位作者 熊祖应 戴宏 黄家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9期565-566,共2页
2例野生蕈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肾脏病理活检卢文郝丽熊祖应戴宏黄家麟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卢文女31岁主治医师我科近期收治2例食用野蘑菇(野生蕈)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患者,并行... 2例野生蕈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肾脏病理活检卢文郝丽熊祖应戴宏黄家麟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卢文女31岁主治医师我科近期收治2例食用野蘑菇(野生蕈)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患者,并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中毒 食物中毒 治疗 病理 肾功能 活检
下载PDF
浅论云南野生蕈菌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祝良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9,共7页
云南野生蕈菌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野生食用菌就有约600种,其中目前具有重要经济、开发价值的有近60种,滇南、滇中和滇北都有可重点开发的种类,这些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各族人民物质生活中依赖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改善膳食结构... 云南野生蕈菌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野生食用菌就有约600种,其中目前具有重要经济、开发价值的有近60种,滇南、滇中和滇北都有可重点开发的种类,这些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各族人民物质生活中依赖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改善膳食结构和发展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云南野生蕈菌资源,在开发该省野生食用菌资源时,应重视发展野生食用菌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此外,人工促繁、优良菌种的引入和利用乡土菌种选育新品种,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云南的毒蘑菇,特别是剧毒菌,如灰花纹鹅膏和欧氏鹅膏的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应重视此类毒菌毒素的研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蕈 野生食用菌 野生毒蘑菇 资源利用 持续发展 物种资源
下载PDF
野生蕈类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1例
5
作者 高燕 唐玉兰 刘洪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02-402,共1页
食用覃类味道鲜美且富于营养。毒覃由于其外观与无毒者不易区别,常因误食引起中毒。野生蕈类中毒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文献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野生蕈类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经护肝、抗感染、营养支持、抑... 食用覃类味道鲜美且富于营养。毒覃由于其外观与无毒者不易区别,常因误食引起中毒。野生蕈类中毒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文献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野生蕈类致中毒性脑病及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经护肝、抗感染、营养支持、抑制炎症反应、脱水降颅压等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脑病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野生蕈
下载PDF
2种提取野生蕈菌DNA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山文 雷琼 马立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43-47,共5页
采用CTAB法和SDS-CTAB法分别提取真菌DNA,通过分析比较DNA产量和PCR扩增效果,以筛选优势提取方法应用于野生蕈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能提取获得目的 DNA,并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分析,但SDS-CTAB法提取的总DNA产量高、质量好,操作... 采用CTAB法和SDS-CTAB法分别提取真菌DNA,通过分析比较DNA产量和PCR扩增效果,以筛选优势提取方法应用于野生蕈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能提取获得目的 DNA,并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分析,但SDS-CTAB法提取的总DNA产量高、质量好,操作方法简便,故作为优势DNA提取方法分析鉴定了16个供试野生蕈菌,其序列提交NCBI获得了基因登录号,进行了分子系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CTAB法 CTAB-SDS法 野生蕈
下载PDF
食野生蕈致急性肾衰治疗体会
7
作者 高海燕 蒲改元 +1 位作者 王展鹏 邢俊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34-235,共2页
食野生蕈中毒在北方地区较少见,自1980年以来的20年间我院共收治了23例,其中13例出现急性肾衰,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野生蕈 急性肾衰 并发症 肾毒性 肾脏损害
下载PDF
野生蕈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安杰 蔡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9期2521-2522,共2页
野生蕈中毒易发生多器官损害如胃肠道、脑、肝脏、肾脏等,部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老年人因对毒蕈中毒的耐受性较低,预后较严重。如合并心脏损害预后凶险。现将本院野生蕈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呕... 野生蕈中毒易发生多器官损害如胃肠道、脑、肝脏、肾脏等,部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老年人因对毒蕈中毒的耐受性较低,预后较严重。如合并心脏损害预后凶险。现将本院野生蕈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呕吐、腹痛、腹泻2d,胸骨后疼痛8h入院。患者于2d前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之后为黄色水样物,无呕血,伴腹部隐痛,剑下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野生蕈中毒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纳洛酮加清开灵治疗野生蕈中毒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芮成俊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野生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以纳络酮加清开灵治疗,纳洛酮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清开灵组30例单用清开灵治疗。观察3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症状...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清开灵合用治疗急性野生蕈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以纳络酮加清开灵治疗,纳洛酮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清开灵组30例单用清开灵治疗。观察3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重症清醒时间。治疗5天为1疗程,共治2~8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纳洛酮组和清开灵组(P<0.05,P<0.01)。结论:纳洛酮与清开灵合用,可以从不同途径作用于脑组织,尽快改善中毒症状,减少脑损伤。二者合用尚可减少纳洛酮的用量,从而减少纳洛酮的心血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清开灵 治疗 野生蕈中毒 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食用野生蕈中毒5例
10
作者 闫秋爱 杜兰秀 《山西预防医学》 1997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野生蕈中毒 植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品卫生
下载PDF
云南省2004—2010年野生蕈食物中毒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余思洋 王晓雯 +5 位作者 赵江 刘辉 胡太芬 万青青 李娟娟 万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野生蕈食物中毒发生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野生蕈中毒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4—2010年云南省各县(区)野生蕈中毒网络直报数据,分析野生蕈食物中毒的时间趋势、季节分布及场所分布特征。结果中毒事件报告数... 目的了解云南省野生蕈食物中毒发生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野生蕈中毒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4—2010年云南省各县(区)野生蕈中毒网络直报数据,分析野生蕈食物中毒的时间趋势、季节分布及场所分布特征。结果中毒事件报告数最多的是2004年,占7年总报告数的26.3%,中毒人数最多的是2005年,占7年总报告人数的21.7%。二、三季度野生蕈食物中毒的事件数、中毒人数占很高比例,事件数分别占39.5%和50.2%,中毒人数分别占39.3%和52.4%。农村及家庭发生野生蕈食物中毒事件数最多,占总数的90.9%。结论野生蕈食物中毒是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云南省野生蕈中毒地理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志涛 万蓉 +7 位作者 王晓雯 张强 赵江 万青青 余思洋 李娟娟 彭敏 阮元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0期2699-2700,共2页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2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地理分布特点,并分析与云南省野生蕈中毒有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影响状况,为有效防控野生蕈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云南...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2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地理分布特点,并分析与云南省野生蕈中毒有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影响状况,为有效防控野生蕈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数据和有关的环境资料,运用MapInfo 7.8软件制作野生蕈中毒事件地理分布图,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野生蕈中毒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 2005—2012年云南省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187起,地理分布上有2个聚集区,分别位于滇东南文山州的广南县、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以及滇西南普洱市的澜沧县、孟连县,临沧市的沧源县、凤庆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与野生蕈中毒发生的高低存在一致性,纬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则存在反一致性。结论云南省野生蕈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根据其发生的地理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野生蕈中毒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食物中毒 地理分布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志涛 吴少雄 +9 位作者 万蓉 赵世文 张强 王晓雯 李娟娟 阮元 余思洋 赵江 万青青 彭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野生蕈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运用Map Info 7.8软件制...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野生蕈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运用Map Info 7.8软件制作野生蕈中毒事件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图,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系数探测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用局域自相关Gi^*统计量探测聚集位置与属性。结果 2005—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211起,每年中毒高峰为5~9月。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山州的广南县、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普洱市的澜沧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景洪市为野生蕈中毒高发区域。中毒区域还在不断扩大,并逐渐向滇西北、滇东北扩散。结论云南省野生蕈中毒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空间上存在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根据其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野生蕈中毒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食物中毒 时空分布 空间统计 云南省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娟娟 万蓉 +7 位作者 万青青 王晓雯 余思洋 张强 阮元 赵江 彭敏 刘志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了解2011—2015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生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野生蕈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食用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云南省... 目的了解2011—2015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生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野生蕈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食用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云南省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868起,中毒3 789人,死亡126人,病死率为3.3%,分别占同期云南省食物中毒事件相应统计项总数的57.9%(868/1 498)、25.1%(3 789/15 093)、57.3%(126/220)。其中2015年中毒事件报告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均为最多,分别占5年总报告数的43.0%(373/868)、41.4%(1 570/3 789)和26.2%(33/126);6-8月为报告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高峰,分别占总报告数的87.8%(762/868)、86.1%(3 262/3 789)和87.3%(110/126);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居前三位的州市为楚雄、文山和玉溪,报告死亡人数居前三位的州市为文山、临沧和昭通;农村野生蕈中毒危害水平高于城镇,中毒起数占67.7%(588/868),中毒人数占64.1%(2 429/3 789),死亡人数占85.7%(108/126);家庭是野生蕈中毒高发的场所,中毒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占5年总报告数的92.1%(799/868)、86.0%(3 258/3 789)和93.6%(118/126);误食误用和加工不当是引发野生蕈中毒的主要因素,由于误食误用和加工不当引发中毒的事件分别占53.6%(465/868)和45.3%(393/868)、中毒人数分别占54.7%(2 074/3 789)和44.4%(1 681/3 789)、死亡人数分别占82.5%(104/126)和16.7%(21/126)。结论野生蕈中毒是云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高发场所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加强野生蕈中毒的相关研究和事件调查处置,做好野生蕈相关科普宣传等,是预防和控制野生蕈中毒事件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监测 食品安全 分布 特征 云南
原文传递
卧龙保护区18种野生蕈菌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雨 陈兰 +3 位作者 姬凌云 邱成书 张颖 徐恒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9-1164,共6页
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2份土壤样本以及18种共计125株野生蕈茵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和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Cu、Zn、Cr和Pb的含量.结果显示:土壤中Cu、Zn、Cr和Pb的背景含量依次为20.56 mg/kg,21.3... 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2份土壤样本以及18种共计125株野生蕈茵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和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Cu、Zn、Cr和Pb的含量.结果显示:土壤中Cu、Zn、Cr和Pb的背景含量依次为20.56 mg/kg,21.39mg/kg,0.03 mg/kg,8.26 mg/kg.蕈茵中,Cu的最大累积浓度为381.04 mg/kg(红枝瑚菌);褐环粘盖牛肝茵中Zn和Cr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42.30 mg/kg和3.60 mg/kg;黑柄铦囊蘑中Pb的含量最高,平均累积浓度为4.11 mg/kg.总体上,卧龙保护区内野生蕈茵对Cu、Zn和Cr具有富集效应,而对Pb则不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重金属 原子吸收光谱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云南省野生蕈中毒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雯 赵世文 +2 位作者 刘志涛 余思洋 陆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时空扫描统计量在野生蕈中毒聚集性探测及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建立模型,以区/县作为基本地理单位,对云南省2011—2012年野生蕈中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与三间分布描述结果及实际监测... 目的探讨时空扫描统计量在野生蕈中毒聚集性探测及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建立模型,以区/县作为基本地理单位,对云南省2011—2012年野生蕈中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与三间分布描述结果及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基于回顾性时空聚集性分析:2011年,野生蕈中毒聚集性最强的为7月12日至7月18日文山州丘北县,理论发病人数0.051人,LLR=149.330,P=0.001;2012年,野生蕈中毒聚集性最强的为6月5日至6月18日文山州麻栗坡县和西畴县,理论发病人数0.057人,LLR=91.767,P=0.001。基于前瞻性时空聚集性分析,对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的预警结果分析,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均发出预警信号,昭通市盐津县在7 d内实际发病数为6例,预期发病例数为0.039例,LLR=24.234,P=0.001。结论回顾性时空聚集分析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信息,使得探测结果更为精确,能准确有效的探测出野生蕈中毒的发病模式;前瞻性时空聚集性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进行前瞻性预警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中毒 聚集性探测 时空扫描统计量 早期预警 食物中毒 云南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2017—2021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涛 苏玮玮 +7 位作者 赵江 张强 李娟娟 董海燕 陈留萍 杨彦玲 郭云昌 闵向东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 采用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指标分析云南省2017—2021年野生蕈中毒的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云南省野生蕈中毒死亡数据根据性别、年龄、年份进行整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负担Excel计算模板进... 目的 采用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指标分析云南省2017—2021年野生蕈中毒的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云南省野生蕈中毒死亡数据根据性别、年龄、年份进行整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负担Excel计算模板进行YLLs的计算,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年份等YLLs比较后,结合人力资本法估计云南省野生蕈中毒间接造成的经济负担。结果 2017—2021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累计死亡139例,死亡率为0.29/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别是0.34/10万和0.23/10万,YLLs为2 760人年,其中30~59岁人群的YLLs是最高的;全人群YLLs强度为5.70人年/10万,以5岁以下儿童YLLs强度最高,男性YLLs和YLLs强度均高于女性;云南省139例野生蕈中毒死亡病例总体间接经济负担为7 079.42万元,人均50.93万元。结论 野生蕈中毒是云南省食源性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加强野生蕈中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有效减少野生蕈中毒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食源性疾病 疾病负担 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
原文传递
野生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四例
18
作者 郑训针 张志光 +3 位作者 陈星 朱笑萍 刘建强 李固本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87-787,共1页
关键词 野生蕈中毒 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一起野生蕈中毒事件的调查
19
作者 钟晓 顾华康 +3 位作者 李荣发 张攀 黄智文 方双勇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6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通过一起野生蕈中毒事件的调查,及时查明中毒原因,总结经验,为该类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流行病学调查指南》开展现场调查,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一家8口人同桌进餐,发病8... 目的通过一起野生蕈中毒事件的调查,及时查明中毒原因,总结经验,为该类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流行病学调查指南》开展现场调查,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一家8口人同桌进餐,发病8人(男5人、女3人),住院8人,无死亡病例。8名患者24 h内均食用了炒野生蕈、炒猪肉、淡青红豆、炸花生、炒洋芋和米饭,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以恶心为主。结论本次中毒事件为一起因误食褐鳞小伞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蕈 中毒 褐鳞小伞 调查
原文传递
食野生蕈所致急性肾衰的临床与实验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亚生 袁发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野生蕈 急生 肾衰竭 食用 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