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蚕丝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凤春 潘志娟 贾永堂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0,共3页
近年来,野蚕丝在纺织、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这些应用与野蚕丝的结构与性能密不可分。文章主要分析了柞蚕丝、天蚕丝、蓖麻蚕丝、栗蚕丝等野蚕丝的结构和性能,以便于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野蚕丝 柞蚕 天蚕 蓖麻蚕 栗蚕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改性野蚕丝取向态与力学松弛特征研究
2
作者 管新海 《印染助剂》 CAS 2005年第11期21-23,共3页
通过对不同用量助剂溶液处理的野蚕丝纤维取向态结构、力学松弛特征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不同用量助剂溶液对野蚕丝纤维分子运动、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为改善野蚕丝纤维服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蚕丝 取向因子 应力松弛 蠕变 力学特性
下载PDF
野蚕丝的精练与漂白
3
作者 井上裕幸 王正好 《辽宁丝绸》 1994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野蚕丝 精练 漂白 纤维 练漂
下载PDF
野蚕丝纤维用甲基丙烯酰胺改性
4
作者 陈怡 《印染译丛》 1997年第3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野蚕丝 纤维 甲基丙烯酰胺 变性整理
下载PDF
用Gips染色法染野蚕丝
5
作者 Kato,H 王建业 《国外丝绸》 1990年第4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野蚕丝 Gips染色法
下载PDF
家蚕和野蚕生丝的异收缩混纤丝产品的试验
6
作者 王建业 《国外丝绸》 1993年第2期28-35,共8页
关键词 桑蚕 野蚕丝 异收缩混纤 染整
下载PDF
野蚕的利用与开发历史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雅光 《江苏丝绸》 2015年第4期15-17,共3页
野蚕属于能吐丝的昆虫,包括桑蚕、柞蚕、樟蚕、大山蚕、樗蚕、栗蚕、蓖麻蚕和天蚕等。主要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为野生态,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人们驯化而家养,还有一部分尚未加以利用。南于气候的多变性,野蚕丝抗紫外线的能力远... 野蚕属于能吐丝的昆虫,包括桑蚕、柞蚕、樟蚕、大山蚕、樗蚕、栗蚕、蓖麻蚕和天蚕等。主要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为野生态,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人们驯化而家养,还有一部分尚未加以利用。南于气候的多变性,野蚕丝抗紫外线的能力远远高于家蚕,而且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是桑蚕丝的十几倍。中国野蚕是人类宝贵的生物资源之一。起源 人类利用野蚕丝生产丝绵的历史悠久,迄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禹贡”篇。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史念海等根据古籍考证认为,野蚕丝在中国周代以前就已经有了。管仲所著《管子》中的“地员”篇所说的“煤丝”即野蚕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利用 野蚕丝 历史 开发 北方地区 抗紫外线 生物资源 生产
下载PDF
蚕丝用单烟酸三嗪活性染料染色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中琴 田保中 《国外丝绸》 2003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高温无碱的染浴中,桑蚕丝和一种野蚕线用单酸三嗪活性染料染色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单烟酸三嗪活性染料染色 高温无碱染浴 桑蚕 野蚕丝 染色性能
下载PDF
文宗潞考察中日丝业档案史料(续一)
9
《贵州档案》 1991年第2期34-43,共10页
鄂湘丝业纪要 湖北蚕业昔本不著,自光绪中张之洞督鄂盛行提倡,始渐起色。迄今沔阳丝之名遂振于中外,其产额以沔阳县仙桃镇为最多,天门县、黄冈县等处次之。率产黄茧,自缫土丝居其十分之八,年中输往他处之茧不过干茧五千担而已。武昌缫... 鄂湘丝业纪要 湖北蚕业昔本不著,自光绪中张之洞督鄂盛行提倡,始渐起色。迄今沔阳丝之名遂振于中外,其产额以沔阳县仙桃镇为最多,天门县、黄冈县等处次之。率产黄茧,自缫土丝居其十分之八,年中输往他处之茧不过干茧五千担而已。武昌缫丝局之设立亦系张之洞所创办,为当时赫赫有名四局之一,地址在文昌门城外,频(濒)长江岸滨,计设丝车二百部,可容女工四百人。其创办时纯系官办性质,设督办、坐办、庶务、文案等职,咸以官吏充之,以故开支颇巨,入不敷出。嗣后租与商办,成绩渐著。近年黄丝价值昂贵,该厂营业颇为发达,年中所制之丝约有五百担,半数运销上海,其余则就近在汉口售卖。至机器等设备纯仿上海丝厂之办法,故不赘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额 民国 输出港 比较表 中日 野蚕丝 蚕业 法国 考察
下载PDF
勤劳的鸟儿会筑巢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延翠 《山东教育》 2000年第3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戴胜鸟 缝叶莺 啄木鸟 缝纫女工 植物纤维 山东章丘 哥伦比亚 野蚕丝 香蕉叶
下载PDF
中国首个野蚕博物馆揭牌
11
作者 万晗 《纺织服装周刊》 2017年第35期6-6,共1页
9月6日,由中国丝绸协会主办,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西丰)柞蚕产业高峰论坛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召开。活动期间还举行了辽宁茧丝绸行业协会理事会会议、首个中国野蚕博物馆揭牌仪式、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 9月6日,由中国丝绸协会主办,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西丰)柞蚕产业高峰论坛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召开。活动期间还举行了辽宁茧丝绸行业协会理事会会议、首个中国野蚕博物馆揭牌仪式、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的国家野蚕丝研发基地企业授牌仪式等精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蚕丝 博物馆 中国 行业协会 辽宁省 高峰论坛 揭牌仪式 制品
原文传递
苏丝股份两项新产品成省高新技术产品
12
作者 徐军 沈丽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第28期10-10,共1页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近日颁发首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苏丝股份“精梳野蚕丝被”和“120支紧密纺绢丝”获此殊荣。“精梳野蚕丝被”运用高档绢丝纺工艺技术,经过脱胶、除油、精梳等工艺,保持了野蚕丝的绿色、刚性好的特点...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近日颁发首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苏丝股份“精梳野蚕丝被”和“120支紧密纺绢丝”获此殊荣。“精梳野蚕丝被”运用高档绢丝纺工艺技术,经过脱胶、除油、精梳等工艺,保持了野蚕丝的绿色、刚性好的特点,解决了野蚕丝杂质和蚕丝被不匀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股份 产品认定 科学技术 江苏省 野蚕丝
原文传递
对于《川滇缅印古道初考》的一点意见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忠新 《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第6期219-221,共3页
《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的《川滇缅印古道初考》一文(以下简称《初考》),论述了两千几百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同缅甸、印度的陆路交通;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在,我仅就《初考》中提到的个别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的《川滇缅印古道初考》一文(以下简称《初考》),论述了两千几百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同缅甸、印度的陆路交通;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在,我仅就《初考》中提到的个别问题谈一点意见。《初考》在援引史料、证明川滇缅印古道对古代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考 织品 西南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 印度 川滇 陆路交通 古道 文化交流 野蚕丝
原文传递
婚纱的面料及其品质的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健 《人像摄影》 2006年第11期208-209,共2页
要让新娘变得更加高雅矜贵,合身而设计精良的婚纱礼服是必需的。婚纱是众人目光的焦点所在,礼服师在帮助新娘挑选婚纱时,应以自己的专业水平从新娘的整体风格、个性的角度出发,挑选最适合新娘子的婚纱。婚纱的挑选,除了以款式突出个人... 要让新娘变得更加高雅矜贵,合身而设计精良的婚纱礼服是必需的。婚纱是众人目光的焦点所在,礼服师在帮助新娘挑选婚纱时,应以自己的专业水平从新娘的整体风格、个性的角度出发,挑选最适合新娘子的婚纱。婚纱的挑选,除了以款式突出个人品味外,婚纱的面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纱 面料 品质 设计制作 设计师 光泽度 野蚕丝 运用 个性 识别
原文传递
钓鱼线的开拓与发展
15
作者 童强 齐寅伯 《中国钓鱼》 1997年第7期38-39,共2页
古今对钓鱼线的要求是一致的,尽量求细,尽量求抗拉力强。纤细的渔线投入水中,既不会为鱼眼发觉,复不易为鱼侧线感觉。因线细软弱,鱼头产生的首浪反馈压力也微弱。抗拉力强,上钩的鱼不会“放炮”(跑),劳动有收获。这都是实践中总结出来... 古今对钓鱼线的要求是一致的,尽量求细,尽量求抗拉力强。纤细的渔线投入水中,既不会为鱼眼发觉,复不易为鱼侧线感觉。因线细软弱,鱼头产生的首浪反馈压力也微弱。抗拉力强,上钩的鱼不会“放炮”(跑),劳动有收获。这都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说苑》载:太公钓于硒溪,三天三夜鱼不问津。当地人告诉他,线粗是个疑点。陆龟蒙钓技超人,由于钓线不理想,尝有“圆容丽独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线 家蚕 抗拉力 《诗经》 野蚕丝 陆龟蒙 《说苑》 尚秉和 麻纤维 《天工开物》
原文传递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silkworm 被引量:7
16
作者 SUN Wei YU HongSong +3 位作者 SHEN YiHong BANNO Yutaka XIANG ZhongHuai ZHANG Ze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6期483-496,共14页
The silkworm,Bombyx mori,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ld Silk Road that connected ancient Asia and Europe.However,to date,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f the origins and domestication of this species using molecula... The silkworm,Bombyx mori,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ld Silk Road that connected ancient Asia and Europe.However,to date,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f the origins and domestication of this species using molecular methods.In this study,DNA sequences of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loci were used to infer the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domesticated silkworm and its relatives.All of the phylo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mesticated silkworm and the Chinese wild silkworm.Domestication was estimated to have occurred about 4100 years ago(ya),and the radiation of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 strains of B.mori about 2000 ya.The Chinese wild silkworm and the Japanese wild silkworm split about 23600 ya.These estimat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ossil evidence and historical records.In addition,we show that the domesticated silkworm experienced a population expansion around 1000 ya.The divergence times an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ilkworm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studies of lepidopteran phylogenetics,in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domestic animals,a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spread of human civil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DOMESTICATION divergence time population dynamic population expan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