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志异》中“金和尚”与“金举人”本事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俞阅 季蓉 《蒲松龄研究》 2006年第3期63-73,共11页
《聊斋志异》中的金和尚与金举人是两个饶有意味的小说形象,本文拟探究两人的真实面貌与品质特征,并分析这与其小说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金和尚 举人 真实面貌 内在联系
下载PDF
《聊斋志异·金和尚》的史学及民俗学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崇琛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3期15-28,38,共15页
《聊斋志异·金和尚》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明清之际寺院经济的真实情况及僧侣地主的具体形象,也反映了明清之际山东地区僧俗与民俗的融合,并可作为人们认识齐文化中一些负面效应的鉴戒。而透过此篇的写作背景,亦能令学界窥见《聊斋》... 《聊斋志异·金和尚》从一个侧面提供了明清之际寺院经济的真实情况及僧侣地主的具体形象,也反映了明清之际山东地区僧俗与民俗的融合,并可作为人们认识齐文化中一些负面效应的鉴戒。而透过此篇的写作背景,亦能令学界窥见《聊斋》故事材料来源的种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和尚 寺院经济 僧侣地主 民俗学价值
下载PDF
从《金和尚》看《聊斋志异》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2
3
作者 蓝卡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7-38,49,共3页
蒲松龄用文言的体式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部辉煌的文学巨著 ,文言在这部小说中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学语言。文章从《金和尚》为切入点 ,可以看出蒲松龄把文言体式与生活的神髓统一在一起 ,并对传统文言进行了有机的改造 ,使之焕发出新的... 蒲松龄用文言的体式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部辉煌的文学巨著 ,文言在这部小说中成了不可替代的文学语言。文章从《金和尚》为切入点 ,可以看出蒲松龄把文言体式与生活的神髓统一在一起 ,并对传统文言进行了有机的改造 ,使之焕发出新的魅力 ,为《聊斋志异》特定的内容和意境服务 ,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金和尚> 语言 特色
下载PDF
《聊斋》丛脞录——说《罗祖》与《金和尚》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伯陶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3期5-15,共11页
《罗祖》与《金和尚》两篇,属于《聊斋志异》中有关宗教内容的小说。《罗祖》以明代民间宗教无为教的创始人罗梦鸿为主人公,以"真人假事"的手法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禅宗要义。《金和尚》也以史有其人的山东... 《罗祖》与《金和尚》两篇,属于《聊斋志异》中有关宗教内容的小说。《罗祖》以明代民间宗教无为教的创始人罗梦鸿为主人公,以"真人假事"的手法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禅宗要义。《金和尚》也以史有其人的山东五莲山光明寺僧人海彻为原型,"真人真事"的描绘中也不免有捕风捉影的个别虚构内容,其宗旨在于无情揭露佛教中邪恶势力的气焰熏天乃至作恶多端的无耻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罗祖 金和尚 无为教 佛教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金和尚”与“金举人”本事考
5
作者 俞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30-134,共5页
《聊斋志异》中的金和尚与金举人是两个饶有意味的小说形象,本文考证人物原型,并分析其与小说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金和尚 举人 本事考论
下载PDF
蒲松龄的诸城之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崇琛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162-167,共6页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否到过诸城?如果到过,会在什么时间?与诸城又有些什么瓜葛?这是一个尚未引起蒲学界注意然又十分值得追寻的问题。笔者留心此事有年,今愿略陈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聊斋》 崂山 金和尚 蒲松龄研究 卧象山 丁耀亢 五莲山 路大荒
下载PDF
以质取胜残璧生辉——《聊斋》赵执信抄本读后
7
作者 任笃行 《蒲松龄研究》 1998年第4期88-96,共9页
八十年代,我正在业余校勘《聊斋志异》,渴望异本,袁世硕先生以珍藏的旧抄相赠。书虽仅是一册,又有残缺,却非同寻常,令人爱不释手。书里有两方印记:赵执信、秋谷。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是清代著名诗... 八十年代,我正在业余校勘《聊斋志异》,渴望异本,袁世硕先生以珍藏的旧抄相赠。书虽仅是一册,又有残缺,却非同寻常,令人爱不释手。书里有两方印记:赵执信、秋谷。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是清代著名诗人,敢于同王渔洋抗衡的诗论家,曾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本 赵执信 《聊斋》 以质取胜 金和尚 《聊斋志异》 十二卷 济南 《牛》 文字
下载PDF
点石成金 脱胎换骨——蒲松龄对传统题材的继承沿革一览
8
作者 蔡国良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85-90,共6页
蒲松龄“雅爱搜神”,犹如吴承恩酷好稗史。他们一个写猕猴王,一个写狐狸精,都继承两千年来的文学传统,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拿蒲松龄来讲,他的《聊斋》描写的生活面之广与形象之多,与他涉猎群书,从“残丛小语”和名篇... 蒲松龄“雅爱搜神”,犹如吴承恩酷好稗史。他们一个写猕猴王,一个写狐狸精,都继承两千年来的文学传统,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拿蒲松龄来讲,他的《聊斋》描写的生活面之广与形象之多,与他涉猎群书,从“残丛小语”和名篇佳作中汲取题材,锐意创新有关。不同的题材,固然会引起作家不同的艺术构思,相同的题材,也会因不同的处理而表现作家的创作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传统题材 石成 《聊斋》 集异记 大汕 海石 金和尚 《鸟语》 狐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