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机车用橡胶—金属叠层弹簧的研制
1
作者 毛鲲鹏 杨维坚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
从胶料的耐压缩疲劳性能、成品的静刚度试验、产品的动态疲劳试验等几方面对铁路机车用橡胶—金属叠层弹簧进行了研究 ,认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与低硫高促硫化体系并用、半补强炭黑和喷雾炭黑并用对提高橡胶的耐热有很好的作用。在产品形... 从胶料的耐压缩疲劳性能、成品的静刚度试验、产品的动态疲劳试验等几方面对铁路机车用橡胶—金属叠层弹簧进行了研究 ,认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与低硫高促硫化体系并用、半补强炭黑和喷雾炭黑并用对提高橡胶的耐热有很好的作用。在产品形状一定的情况下 ,橡胶的硬度及其热历史是影响橡胶—金属叠层弹簧静刚度的主要因素 ,硫化时间对橡胶—金属叠层弹簧的动态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低温长时间硫化可以使橡胶厚制品的外部与内部有良好的硫化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金属叠层弹簧 疲劳生热 静刚度 动态性能 悬挂系统 铁路机车
下载PDF
双工位阻焊式金属叠层实体制造工艺研究
2
作者 罗伟洪 雷建国 +1 位作者 程蓉 伍晓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94,共4页
针对传统叠层实体制造(LOM)其产品机械性能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双工位阻焊式金属叠层实体制造工艺,并详细研究了该工艺的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对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调试和分析比较,获取一组较为合理的参数值。利用该成形工... 针对传统叠层实体制造(LOM)其产品机械性能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双工位阻焊式金属叠层实体制造工艺,并详细研究了该工艺的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对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调试和分析比较,获取一组较为合理的参数值。利用该成形工艺制作出来的模具模芯成功地进行注塑成型,验证了双工位阻焊式金属叠层实体制造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叠层实体制造 双工位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 注塑成型
下载PDF
电子印刷线路板中金属叠层的制备
3
作者 范宏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电子印刷线路板 金属叠层 制备 双电子材料 热处理
下载PDF
金属叠层模具
4
作者 ANJA TECHEL 《现代制造》 2003年第18期30-34,34,共5页
根据Melato原理,模具制造分为若干步骤进行。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用来快速制 造边长在300mm以上的样机模具。采用金属叠层模具加工(Melato)方法,大型模具的制造时间,将由目前的大约12个星期缩短到一个星期。
关键词 金属叠层模具 Melato原理 制造工艺 激光束切割
下载PDF
Al/Mg/Al金属叠层复合板材制造技术研究
5
作者 黄飞宇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7期40-41,共2页
本文主要针对汽车领域轻量化的迫切需求,研究Al/Mg/Al叠层复合材料的设计、制造及应用。金属材料叠层板是指利用复合新型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金属材料层板紧密结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新型材料。在结构性能上充分弥补了各自金... 本文主要针对汽车领域轻量化的迫切需求,研究Al/Mg/Al叠层复合材料的设计、制造及应用。金属材料叠层板是指利用复合新型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金属材料层板紧密结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新型材料。在结构性能上充分弥补了各自金属元素的不足,综合了各组元的不同优点,具有单一金属或其他合金不可比拟的特殊性能,成为了当今新型科技材料和信息时代的研究热点。Al/Mg/Al叠层材料结合铝的耐腐蚀性与镁比强度高、密度小、阻尼减震性好、刚性好等几大特点,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同时,也减轻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极大满足了汽车领域所需要的轻质材料的广泛需求,在民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叠层复合材料 新型材料 Al/Mg/Al叠复合材料
下载PDF
装甲防护陶瓷-金属叠层复合材料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宇宏 景舰辉 +2 位作者 陈利文 徐芳泓 侯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7-1125,共19页
将陶瓷与金属以一定顺序逐层叠加,可制成叠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兼具陶瓷高强度、高硬度、低密度及金属强延展性的特点,从而应用于防弹装甲材料。但叠层材料存在界面结合弱、受冲击时裂纹易在界面处产生,且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导致界面处材料... 将陶瓷与金属以一定顺序逐层叠加,可制成叠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兼具陶瓷高强度、高硬度、低密度及金属强延展性的特点,从而应用于防弹装甲材料。但叠层材料存在界面结合弱、受冲击时裂纹易在界面处产生,且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导致界面处材料易脱黏等问题。本文针对陶瓷-金属叠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结合强度的问题,从界面结构的制备和观察、界面断裂的相场模拟、界面抗冲击性的有限元模拟和界面强度的第一原理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叠层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相场法模拟 第一原理计算 有限元仿真
原文传递
超声波金属快速增材制造成形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焦飞飞 杨勇 +3 位作者 李鹏 陆子川 果春焕 姜风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0-959,共10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能束金属快速成形与制造工艺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发展了超声波金属叠层结构快速固结成形与制造的技术,该技术采用大功率超声能量,以金属箔材为原材料,利用金属层间振动摩擦产生的热量,促进层间金属原子相互扩散和形成...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能束金属快速成形与制造工艺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发展了超声波金属叠层结构快速固结成形与制造的技术,该技术采用大功率超声能量,以金属箔材为原材料,利用金属层间振动摩擦产生的热量,促进层间金属原子相互扩散和形成固态物理冶金结合的界面,且具有温度低、变形小、速度快、绿色环保等优点,适合于复杂叠层零部件成形、加工一体化智能制造,是一种新型的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简要介绍了超声波金属叠层结构快速固结成形与制造这一先进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主要综述了现有的Al/Al、Cu/Cu、Ti/Al等同种和异种金属叠层系统工艺参数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超声波固结成形金属物理冶金的微观机理和界面性能的表征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超声波金属固结成形机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固结 金属叠层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界面性能 成形机理
下载PDF
Influence of electron-beam superposition welding on intermetallic layer of Cu/Ti joint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国庆 张秉刚 +1 位作者 刘伟 冯吉才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416-2420,共5页
QCr0.8 was electron-beam welded to TC4 and the effect of the intermetallic layer (IMC-lay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 was investigated. The IMC-layers are joint weaknesses at the Cu fusion line in c... QCr0.8 was electron-beam welded to TC4 and the effect of the intermetallic layer (IMC-lay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 was investigated. The IMC-layers are joint weaknesses at the Cu fusion line in centered welding and at the Ti fusion line when the beam is deviated towards Cu. A new method referred to as electron-beam superposition welding was presented, and the optimal welding sequence was considered. The IMC-layer produced by centered welding was fragmented and remelted during Cu-side non-centered welding, giving a finely structured compound layer and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joint.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joint is 276.0 MPa, 76.7% that of the base 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alloy Ti alloy electron beam superposition welding IMC-layer
下载PDF
A High Performance Sub-100nm Nitride/Oxynitride Stack Gate Dielectric CMOS Device with Refractory W/TiN Metal Gates
9
作者 钟兴华 周华杰 +1 位作者 林钢 徐秋霞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8-453,共6页
By complementing the 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EOT) of a 1.7nm nitride/oxynitride (N/O) stack gate dielectric (EOT- 1.7nm) with a W/TiN metal gate electrode,metal gate CMOS devices with sub-100nm gate length a... By complementing the 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EOT) of a 1.7nm nitride/oxynitride (N/O) stack gate dielectric (EOT- 1.7nm) with a W/TiN metal gate electrode,metal gate CMOS devices with sub-100nm gate length are fabricated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The key technologies adopted to restrain SCE and to improve drive ability include a 1.7nm N/O stack gate dielectric, non-CMP planarization technology, a T-type refractory W/TiN metal stack gate electrode, and a novel super steep retrograde channel doping using heavy ion implantation and a double sidewall scheme. Using these optimized key technologies, high performance 95nm metal gate CMOS devices with excellent SCE and good driving ability are fabricated. Under power supply voltages of VDS ± 1.5V and VGS± 1.8V,drive currents of 679μA/μm for nMOS and - 327μA/μm for pMOS are obtained. A subthreshold slope of 84.46mV/dec, DIBL of 34.76mV/V, and Vth of 0.26V for nMOS, and a subthreshold slope of 107.4mV/dec,DIBL of 54.46mV/V, and Vth of 0.27V for pMOS are achieve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technology has indeed thoroughly eliminated the boron penetration phenomenon and polysilicon depletion effect ,effectively reduced gate tunneling leakage, and improved device rel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nitride/oxynitride gate dielectric stack W/TiN metal gate non-CMP planar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