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粘连术与常规电切术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纪武 朱根海 +3 位作者 贺国丽 洪澜 王圣坦 王雁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使用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粘连术与常规电切术效果及其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112例轻度和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金属弯钩组和电切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术... 目的:研究使用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粘连术与常规电切术效果及其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112例轻度和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金属弯钩组和电切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术,金属弯钩组使用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粘连术,电切组使用常规电切术,对两种手术方式均进行3个月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月经量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形态改善,术前、术后3个月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蛋白以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金属弯钩组患者月经量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5);术后3个月,金属弯钩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改善率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P<0.05);术后3个月,两组TGF-β、Smad 3蛋白及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t=0.80,t=1.84;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治疗宫腔粘连,且对子宫内膜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粘连术在短期内对患者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形态改善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金属弯分离粘连 宫腔镜下电切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功能
下载PDF
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术联合激素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雪莹 曹海英 刘秀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术联合激素治疗宫腔粘连(IUA)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IUA患者10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术治疗,在...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术联合激素治疗宫腔粘连(IUA)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IUA患者10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次,观察组术后口服戊酸雌二醇6 mg/次,比较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子宫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功能和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R-α、ER-β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大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金属弯钩分离术联合激素在治疗IUA方面疗效确切,且术后大剂量激素的使用能进一步降低子宫内膜ER的表达水平,促进宫腔形态、子宫功能及月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 金属弯钩分离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