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纳米技术与金属有机分子纳米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澍燕 黄海平 +5 位作者 李胜辉 张忠兴 孟涛 焦庆 李慧 黄辉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21,共16页
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分子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新技术。本文从金属矢量操纵的自组装分子纳米体系、自组装的纳米微反应器与超分子催化和自组装金属超分子高分子纳米材料等三个方面评述了分子纳米技术及其在构筑金属有机分子纳米体系中... 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分子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新技术。本文从金属矢量操纵的自组装分子纳米体系、自组装的纳米微反应器与超分子催化和自组装金属超分子高分子纳米材料等三个方面评述了分子纳米技术及其在构筑金属有机分子纳米体系中的发展现状 ,进一步阐述了“金属矢量”的概念 ,并首次提出建立“自组装子工具箱” ,探讨了分子纳米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纳米技术 金属有机分子纳米体系 分子化学 自组装 金属矢量 自组装子工具箱
下载PDF
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与功能材料 被引量:7
2
作者 洪茂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9-373,共5页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纳米超分子笼和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合成有机桥联配体并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各类具有纳米孔洞的超分子化合物和一维、二维或...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纳米超分子笼和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合成有机桥联配体并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各类具有纳米孔洞的超分子化合物和一维、二维或三维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应用结构化学研究手段,研究它们的自组装规律、空间结构、电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能,寻找这两类化合物在生物工程与功能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纳米孔洞 功能材料 金属-有机聚合物
下载PDF
纳米碳管在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的分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迪 于梦梦 +2 位作者 石林 张凰 SAIKAT Ghosh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12-2316,共5页
纳米碳管(CNTs)的分散和聚合性能是影响其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单一和二元有机分子体系对CNTs分散机制的影响,单一有机分子体系中CNTs受分散剂性质影响。分散机制以静电排斥机制、空间位阻机制和胶束溶解机制为主;在二元有机分子... 纳米碳管(CNTs)的分散和聚合性能是影响其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单一和二元有机分子体系对CNTs分散机制的影响,单一有机分子体系中CNTs受分散剂性质影响。分散机制以静电排斥机制、空间位阻机制和胶束溶解机制为主;在二元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CNTs的分散状况受二元有机分子的性质、种类及混合分子加入顺序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CNTs的分散能力并非单一有机分子作用下分散能力的简单加和,混合体系单一组分功能与整体性功能之间的差异不能被忽略。强调应对有机分子混合体系中各组分间的复合分散作用给予更多关注。提出通过对有机分子混合体系组分、结构多样性的宏观统计学描述,建立有机分子混合体系组分、结构多样性与其分散CNTs之间的关联,可能成为认识CNTs环境分散行为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天然有机 纳米碳管 分散机制 有机分子混合体系
下载PDF
有机分子笼封装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策略与催化应用
4
作者 孙建科 王佳晨 杨晓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8-1317,共10页
金属纳米团簇是由若干金属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尺寸介于单个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催化反应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然而裸露的金属纳米团簇由于表面能较高,在催化过程中容易聚集失活.近年来,有机分子笼(organ... 金属纳米团簇是由若干金属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尺寸介于单个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催化反应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然而裸露的金属纳米团簇由于表面能较高,在催化过程中容易聚集失活.近年来,有机分子笼(organic molecular cages,OMC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将金属纳米团簇封装在有机分子笼的限域空间内不仅可以提高其粒径均一性,还可以提高稳定性.有机分子笼的孔道结构完全开放,封装在其内部的金属纳米团簇在氧化、还原、偶联、产氢等反应中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简要总结了有机分子笼封装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策略以及这类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有机分子 金属纳米团簇 封装策略 催化应用
下载PDF
新型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包结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殷卫峰 欧植泽 +3 位作者 高云燕 刘丽华 金咪咪 郝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4,共5页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殊结构,且结构具有可设计性,通过MOCPs活性位点与客体分子的包结作用能够选择性地包结多种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有的分子识别能力。MOCP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在择形及手性催化、吸附分离、气体...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殊结构,且结构具有可设计性,通过MOCPs活性位点与客体分子的包结作用能够选择性地包结多种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有的分子识别能力。MOCP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在择形及手性催化、吸附分离、气体储存、分子识别与传感、生物模拟、微反应器等研究应用方面具有诱人的潜力。综述了MOCPs的设计、合成及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并展望了这种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纳米多孔材料 分子识别 主客体超分子
下载PDF
纳米金属与有机分子结合产生电
6
作者 童工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7年第12期21-21,共1页
据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透露.位于纳米金属粒子间的有机分子热感应可产生电。排列成型的纳米粒子起微型热电子转换器的作用。热电子转换器是基于塞贝克(Seebeck)效应发电的.是一种在两种不同温度金属结合时产生电压的现象。研究... 据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透露.位于纳米金属粒子间的有机分子热感应可产生电。排列成型的纳米粒子起微型热电子转换器的作用。热电子转换器是基于塞贝克(Seebeck)效应发电的.是一种在两种不同温度金属结合时产生电压的现象。研究人员在两个金电极上涂敷苯硫酸、二苯硫酸或三苯硫酸分子材料.然后加热形成温差。每形成1℃的温差.涂敷苯硫酸的电极可产生8.7微伏的电.涂敷二苯硫酸的电极可产生12.9微伏的电。涂敷三苯硫酸的电极可产生14.2微伏的电。试验测得的最高温差为30℃。研究人员还将对不同的有机分子作进一步的测试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粒子 有机分子 电子转换器 研究人员 美国加州大学 测试试验 金电极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金属(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7
7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周其凤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本文综述了一类新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树状大分子 /金属 (化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该杂化纳米材料由树状大分子内或树状大分子间螯合金属离子通过还原生成相应的零价金属纳米粒子或与阴离子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 本文综述了一类新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树状大分子 /金属 (化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该杂化纳米材料由树状大分子内或树状大分子间螯合金属离子通过还原生成相应的零价金属纳米粒子或与阴离子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其中树状大分子内复合物粒子体积与原树状大分子内负载的金属离子数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树状大分子/金属(化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无机和金属有机多核分子树络合物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梅 何仁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外无机和金属有机多核分子树络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侧重于这类分子树络合物的设计合成、物化特性、催化反应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机 金属有机 多核分子 纳米 配合物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中动态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808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平 周从胜 +4 位作者 任忠飞 林齐 周瑜 顾敬 单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8的高效合成。详细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及合成时间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吸脱附及热重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晶度、形貌、孔道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30℃,5h的条件下即可合成得到尺度均一、结构规整的高结晶度MOF-808。得到的MOFs材料具有超过1000m^(2)/g的比表面积和超过0.50cm^(2)/g的孔体积,且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该方法突破了晶化釜产量的限制,大大缩短了MOF材料的合成时间,提高了合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808 溶剂热法 开放体系 纳米
下载PDF
SBA-15负载有机金属钛(Ⅳ)催化剂合成纳米聚乙烯纤维(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凤太 金国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33-1940,共8页
通过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半夹心结构有机金属钛(Ⅳ)催化剂在一定的反应温度(20~80℃)和1013kPa乙烯压力下合成了纳米聚乙烯纤维。讨论并比较了负载剂和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及聚合物形态的影响。相对于均相催化剂而言,催... 通过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半夹心结构有机金属钛(Ⅳ)催化剂在一定的反应温度(20~80℃)和1013kPa乙烯压力下合成了纳米聚乙烯纤维。讨论并比较了负载剂和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及聚合物形态的影响。相对于均相催化剂而言,催化活性有所降低,但聚合物分子量明显增大,达到106数量级。在相同压力下,从低温到高温,聚乙烯形态也从细小纤维束逐渐变粗,更高温度熔成片状,80℃以上纤维状形态消失。这些表明,通过外部条件的选择可以得到合适的聚乙烯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SBA-15 有机金属催化剂 纳米聚乙烯纤维 非均相催化 烯烃聚合
下载PDF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婷 彭亚运 蔡挺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1期89-91,120,共4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和多样的结构等,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分离、传感和催化等领域。纳米尺寸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anoscale Me...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和多样的结构等,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存储分离、传感和催化等领域。纳米尺寸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MOFs)具有传统MOFs的规整结构和纳米颗粒的独特性质,在生物医药领域是研究价值突出的药物载体。相比于传统纳米载体,NMOFs可与药物通过多种结合方式实现不同形式的药物负载,为装载各类药物提供了可能,也可以不同功能分子修饰引入理想性能。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多功能化的NMOFs在抗肿瘤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实现了肿瘤微环境下刺激响应的可控释放。本文将着重对NMOFs作为载体负载化疗药物、光敏剂及其诊疗结合、生物大分子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纳米载体 抗肿瘤 化疗药物 光敏剂 诊疗平台 生物大分子
下载PDF
纳米限域下页岩中可溶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及页岩油赋存状态
12
作者 洪智宾 吴嘉 +3 位作者 方朋 余进洋 伍正宇 于佳琦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68,共9页
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页岩储层中—低熟页岩油的族组分组成为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纳米尺度的页岩可溶有机质体系模型,对地层条件下页岩可溶有机质体系在纳米尺度空间中的分子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对页岩油可动性限... 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页岩储层中—低熟页岩油的族组分组成为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纳米尺度的页岩可溶有机质体系模型,对地层条件下页岩可溶有机质体系在纳米尺度空间中的分子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对页岩油可动性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可溶有机质体系模型由饱和烃、芳香烃、非烃、沥青质4类族组分和水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18.6%,18.9%,19.7%,38.6%和4.2%,4类族组分的代表分子分别为nC_(18),1-甲基菲,一个带有含羧基的长侧链基团的芳香双环结构和C_(58)H_(65)NS。②页岩可溶有机质体系模型模拟初态各族组分均一分布时能量较高,随着模拟时间推移,体系非均质性增强,能量逐步降低;饱和烃与芳香烃分子更易扩散,而非烃和沥青质具有自聚集现象,最终生成以分散小分子为主的游离子体系(饱和烃与芳香烃的总质量分数为42.9%)和以大分子聚集体为主的聚集子体系(非烃和沥青质总质量分数为74.3%);游离子体系中总分子质量更大,占原可溶有机质模拟体系总分子质量的66.7%,扩散速率更快,模拟终态时的密度更小。③分子质量和分子极性是影响纳米限域下页岩油可动性的重要因素;极性分子自聚集必然引发可溶有机质体系的非均质性变化,极性分子团簇非均匀分布并吸附在纳米孔喉空间中可造成页岩油的运移通道堵塞,从而限制页岩油的可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非均质性 可溶有机体系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限域 沥青质聚集体 分子质量 分子极性 赋存状态
下载PDF
纳米材料有机天然高分子高效复合絮凝剂实现产业化
13
作者 齐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3-393,共1页
纳米材料有机天然高分子高效复合絮凝剂是一种液态螯合树脂,它除带有-CSSN-基团之外,还含有-OH,-COOH及其他多种基团,能在常温下与工业废水中的Hg^2+,Cd^2+,Cu^2+,Pb^2+,Mn^2+,Ni^2+,Zn^2+,Cr^2+,Cr^2+等多种重金属离子迅... 纳米材料有机天然高分子高效复合絮凝剂是一种液态螯合树脂,它除带有-CSSN-基团之外,还含有-OH,-COOH及其他多种基团,能在常温下与工业废水中的Hg^2+,Cd^2+,Cu^2+,Pb^2+,Mn^2+,Ni^2+,Zn^2+,Cr^2+,Cr^2+等多种重金属离子迅速反应,生成水不溶性的螯合盐并形成絮状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有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产业化 废水处理 金属离子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14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6年第6期52-52,共1页
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一无机纳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含有0.01%~5%质量的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颗粒的酮、醇稀薄液体浆料。其制备方法是将金属或非金属醇盐加入到用酸或碱调至p... 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一无机纳米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碳纤维表面有机高分子-无机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含有0.01%~5%质量的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颗粒的酮、醇稀薄液体浆料。其制备方法是将金属或非金属醇盐加入到用酸或碱调至pH值为4.5~10.5的酮、醇混合溶剂中,放置1~10h,加入带有羟基、羧基、氨基活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在20~30℃反应1~60min,使醇盐水解·缩合后,形成胶体颗粒,并与高分子化合物之问通过氢键和缔合,偶合的相互作用,得到浓度为10~100g/L的浆料。所加金属或非金属醇盐是酮、醇溶液的质量的0.01%~5%。它解决了目前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使碳纤维的刚性增加、韧性降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颗粒 有机分子 纳米浆料 制备方法 纤维表面 碳纤维 分子化合物 金属醇盐
下载PDF
在银、金和铂基底上银纳米粒子诱导的单层有机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英文)
15
作者 Jae Keun Yoon Seung Joon Lee Kwan Kim 《光散射学报》 2005年第3期273-274,共2页
Noble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exhibit a phenomenon known a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in which the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are dramatically enhanced for molecules adsorbed thereon. Thanks to the enorm... Noble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exhibit a phenomenon known a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in which the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are dramatically enhanced for molecules adsorbed thereon. Thanks to the enormously large enhancement factor on the order of 106~10 15, one can readily acquire the vibrational spectra from adsorbates on roughened surfaces of Ag, Au, and Cu. However, SERS has not developed to be as powerful a surface technique as many people had hoped initially because of two specific obstacles. One obstacle is that only three noble metals Au, Ag, and Cu can provide large enhancement, severely limiting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volving other metallic materials of both fundament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 other major obstacle is that even for the noble metals, surface morphology with roughness scale of 50~200 nm is crucial to exhibiting a large enhancement factor. The atomically flat surfaces, commonly used in fundamental as well as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surface science and nano technology, are not suitable for SERS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单层有机分子 拉曼散射 表面增强 金属纳米结构
下载PDF
我国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研究获进展
16
《功能材料信息》 2013年第3期41-41,共1页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韩克利带领的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团队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在金属有机环状超分子配合物的激发态动力学过程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关键词 分子配合物 金属有机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美国化学会 反应动力学 动力学过程 分子体系 研究员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对膨润土负载钠米零价铁还原铬(Ⅵ)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孙芳 何广平 吴宏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8-209,共2页
零价铁作为一种还原剂,一直以来被用作含Cr(Ⅵ)等重金属废水的净化材料和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材料。但是普通零价铁的还原速度慢、效率低;纳米零价铁由于尺寸极小、比表面积大,具有很大的反应活性,但是易团聚。
关键词 钠基膨润土 零价铁 有机分子 铁还原 纳米 负载型 柠檬酸钠 地下水污染 金属废水 草酸钠
下载PDF
超分子体系移位[2+2]环加成制备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鑫 虞哲 +2 位作者 于方舟 傅雪莲 黄坤林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7期17-20,共4页
综述了光催化下移位[2+2]环加成制备高分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有机超分子和金属-有机配位超分子结晶体系中完成光聚合的条件,内容包括分子结构、晶格数据、实验及表征等。该方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先进、绿色、高效等优点,是制备具... 综述了光催化下移位[2+2]环加成制备高分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有机超分子和金属-有机配位超分子结晶体系中完成光聚合的条件,内容包括分子结构、晶格数据、实验及表征等。该方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先进、绿色、高效等优点,是制备具有精确微观结构的新颖高分子的首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晶体系 光聚 移位[2+2]环加成 分子 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基于新型铁基MOFs负载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构建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清 毕军霞 +1 位作者 唐诗雨 李亚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递送抗肿瘤药物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实现其减毒增效。方法利用新型MOFs材料MIL-100(Fe)作为青蒿素的载体材料,构建负载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并且利用MTT方法考察青蒿素@MIL-100(Fe)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递送抗肿瘤药物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实现其减毒增效。方法利用新型MOFs材料MIL-100(Fe)作为青蒿素的载体材料,构建负载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并且利用MTT方法考察青蒿素@MIL-100(Fe)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考察青蒿素@MIL-100(Fe)纳米粒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MIL-100(Fe),并高效载入青蒿素,得到稳定性好、形貌规则、尺寸均一的载药纳米粒;体外抗肿瘤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青蒿素相比,装载等量青蒿素的纳米粒对于HepG2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将青蒿素载入MIL-100(Fe)框架结构内制成纳米药物能够有效增强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纳米载药体系 抗肿瘤
下载PDF
纳米金属粉的制备及在导电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健民 《粘接》 CAS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1前言 在电子领域中所用的导电胶粘剂,除了以有机高分子为主体、以亚微米-百微米尺度的金属粉为填料制成复合型导电胶之外,还有所谓“烧结型导电糊”。前者的导电机理是经低温固化收缩使有机胶膜中的金属粒子互相接触而导电:后者则... 1前言 在电子领域中所用的导电胶粘剂,除了以有机高分子为主体、以亚微米-百微米尺度的金属粉为填料制成复合型导电胶之外,还有所谓“烧结型导电糊”。前者的导电机理是经低温固化收缩使有机胶膜中的金属粒子互相接触而导电:后者则是导电糊经500℃以上高温烧结,糊中的有机物分解,金属粒子经高温融合成导电膜而导电。在实际生产中,导电糊的烧结温度一般为800~900℃,电路基板材质则是氧化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胶粘剂 纳米金属 应用 制备 高温烧结 金属粒子 有机分子 有机物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