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6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爱华 董明 +3 位作者 崔凡 吴邦华 潘巧裕 杨展鸿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3-186,190,共5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钪、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钇、铥、镱和镥16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同时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以微孔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钪、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钇、铥、镱和镥16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同时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以微孔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以硝酸+高氯酸(V/V=9∶1)为消解液消解样品,采用ICP-M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6种稀土元素在选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为0.10~0.80μg/L,最低检出浓度为8.00&#215;10-5~3.00&#215;10-4 mg/m3(以采样体积75 L计算);加标回收率为89.24%~107.06%;相对标准偏差为1.01%~1.83%;采样效率为92.70%~100.0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 d。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工作场所空气 稀土金属 化合物 检测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空气中15种金属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四种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国玲 郭明才 +3 位作者 杨路平 王锡宁 任晓菲 邵立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36-740,共5页
目的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常见的15种金属元素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方法对采样滤膜前处理后,分... 目的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常见的15种金属元素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方法对采样滤膜前处理后,分别采用四种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四种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8),除ICP-MS测定Zn、Fe、Hg、Na,FAAS测定Cr、Na的RSD>3.0%,其它测定结果的RSD均<3.0%。ICP-MS测定Fe、Na、Hg的回收率分别为124.8%、119%、129%,其它元素回收率为94.3%~109.3%,且对几种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均符合参考值。ICP-MS检出限最低,次之为AFS、ICP-AES,AAS检出限最高。结论对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元素的测定优先选定ICP-AES法,AFS法测定汞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 工作场所 空气 金属
原文传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铬、铁、镍、锡、铅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巧裕 张子群 +2 位作者 张爱华 董明 吴邦华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铬(Cr)、铁(Fe)、镍(Ni)、锡(Sn)和铅(Pb)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经微孔滤膜采集,并经湿式消解后,采用在线引入内标法, ICP-MS仪进样测定。结果本法线性范围:铁...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铬(Cr)、铁(Fe)、镍(Ni)、锡(Sn)和铅(Pb)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经微孔滤膜采集,并经湿式消解后,采用在线引入内标法, ICP-MS仪进样测定。结果本法线性范围:铁为0.00~1000.00μg/L,其他4种元素为0.00~100.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Cr 0.07μg/L、Fe 0.80μg/L、Ni 0.04μg/L、Sn 1.20μg/L、Pb 0.02μg/L;平均消解效率为99.42%~106.9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0%;质量控制样品的元素测定值在真值范围之内。结论 ICP-MS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Cr、Fe、Ni、Sn、Pb等重金属元素,检出限较低,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动态线性范围宽,基体干扰效应小,分析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工作场所 空气 金属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彭丽勇 唐鹏 +2 位作者 林家新 郭亮 张庆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6,共6页
为了研究影响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因素,采用飞秒激光对0Cr18Ni9不锈钢进行了切割和打孔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等设备,对不锈钢烧蚀区形貌和切缝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基于烧蚀过程中CCD实时采集到的不锈钢表面... 为了研究影响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因素,采用飞秒激光对0Cr18Ni9不锈钢进行了切割和打孔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等设备,对不锈钢烧蚀区形貌和切缝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基于烧蚀过程中CCD实时采集到的不锈钢表面的激光光斑图样,采用COMSOL Multiphysi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烧蚀过程中激光束的发散传播行为,并计算了光束发散角。结果表明:当激光重复频率为5kHz时,厚度为160μm的0Cr18Ni9不锈钢切缝和孔边缘被明显烧黑,切缝处晶粒明显长大,存在热影响区;烧蚀过程中,由飞秒激光超高功率密度所致的金属-空气混合等离子体使光束沿传播方向上发生散射,发散角在6°~10°之间。热影响区的存在和混合等离子体的行为是影响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激光烧蚀 不锈钢薄片 热影响区 金属-空气混合等离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