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履祥疑经小探
1
作者 贾修鲁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126-128,共3页
金履祥的疑经,主要表现在疑<尚书>、疑<诗经>、疑<朱注>上.金履祥在疑经的表述方式上有他谨慎笃实的一面.但在疑经的依据上也不完全拘泥于文献的考据.金履祥的疑经反映了他尊经崇圣的思想以及时代、社会思潮对他的影响.
关键词 金履祥 疑经
下载PDF
理学大师金履祥对兰溪古村落的影响
2
作者 楼惠敏 沈刚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0-92,共3页
北山四先生号称朱学嫡脉,作为"北山四先生"之一的金履祥,承上启下,成绩最著,决定了他作为元代金华朱学干诚的地位。在文化方面,金履祥对其故里兰溪桐山后金村及后裔聚居地长乐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村继承先哲精神,发扬理学传... 北山四先生号称朱学嫡脉,作为"北山四先生"之一的金履祥,承上启下,成绩最著,决定了他作为元代金华朱学干诚的地位。在文化方面,金履祥对其故里兰溪桐山后金村及后裔聚居地长乐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村继承先哲精神,发扬理学传统,并且较完整保存了与金履祥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履祥 理学文化 桐山后金村 长乐村 影响
下载PDF
金履祥《尚書注》十二卷考異
3
作者 蔡根祥 《中国经学》 2009年第2期83-108,共26页
金履祥乃宋末元初之經學、理學大家,師事王柏,爲朱熹四傳嫡脈。其學術取向由義理轉向考據,乃宋學轉入清學之重要關樞。金氏經學以《尚書》爲大宗,其《資治通鑑前編》之巨著即爲代表。其《尚書》學專著之傳於今者有二:一爲《尚書注》十二... 金履祥乃宋末元初之經學、理學大家,師事王柏,爲朱熹四傳嫡脈。其學術取向由義理轉向考據,乃宋學轉入清學之重要關樞。金氏經學以《尚書》爲大宗,其《資治通鑑前編》之巨著即爲代表。其《尚書》學專著之傳於今者有二:一爲《尚書注》十二卷,另一乃《尚書表注》二卷。《經義考》引張雲章序文謂《尚書注》十二卷乃仁山早歲所章釋句解之《尚書》注,晚後掇其要而爲《表注》。然其説無所憑據,可疑之甚,亟需有所考辨。今以《尚書注》十二卷對比《尚書表注》、《資治通鑑前編》,以及《仁山集》中論及《尚書》事之文,可確證金履祥《尚書注》實乃後人拼湊掇輯金履祥《資治通鑑前編》中所引用、申論《尚書》之學説而成之僞作,雖所據論説材料皆出於金氏之説,然不可以之等同於金氏少時所作《尚書注》,亦不應據此以爲金氏《尚書》學之正論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書學 金履祥 《尚書注》 《資治通鑑前編》 僞書
下载PDF
金履祥与《论孟集注考证》
4
作者 周春健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6,共6页
金履祥是元代北山学派四书学的代表学者,其代表作为《论孟集注考证》十七卷。该书在体例上,实为朱子《四书集注》之"疏";在内容上,对《四书集注》"隐括其说","演绎其简妙","摅其幽发其粹",&qu... 金履祥是元代北山学派四书学的代表学者,其代表作为《论孟集注考证》十七卷。该书在体例上,实为朱子《四书集注》之"疏";在内容上,对《四书集注》"隐括其说","演绎其简妙","摅其幽发其粹","补其古今名物之略","引群言以证之",对朱熹之说多所订正生发,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表明金华朱学在元代初期仍然具有相当的学术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履祥 《论孟集注考证》 元代 四书学
原文传递
金履祥理学诗探微
5
作者 刘相远 《唐山文学》 2016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金履祥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从属朱熹—黄幹—何基—王柏—金履祥一派,重视诗歌的垂教作用,'以诗立制,以诗传道'是其理学诗歌创作的主要目的。金履祥的理学诗歌主要分为挽诗、祝寿寺、山水诗、理趣诗、修身诗几个大类,主要是以... 金履祥是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从属朱熹—黄幹—何基—王柏—金履祥一派,重视诗歌的垂教作用,'以诗立制,以诗传道'是其理学诗歌创作的主要目的。金履祥的理学诗歌主要分为挽诗、祝寿寺、山水诗、理趣诗、修身诗几个大类,主要是以'文以载道'作为理论指导,认为'文'是为宣扬'道'而存在的,'以诗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诗 金履祥
原文传递
抚本《礼记》金履祥批点小识
6
作者 廖明飛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2年第1期273-285,共13页
抚本《礼记》金履祥批点可谓宋元儒者标抹读经传统的生动写照,其所对论,多为宋代礼学常说,读者藉此得以领略一时学术风尚。抚本不仅是履祥学习《礼记》的读本,更是其从事研究舆撰述所参考的书本。履祥所读虽为郑玄注本,然脱字郑注对《... 抚本《礼记》金履祥批点可谓宋元儒者标抹读经传统的生动写照,其所对论,多为宋代礼学常说,读者藉此得以领略一时学术风尚。抚本不仅是履祥学习《礼记》的读本,更是其从事研究舆撰述所参考的书本。履祥所读虽为郑玄注本,然脱字郑注对《礼记》的解释舆限定,时以朱子礼学体系和《仪礼经传通解》的文本结构思考和理解经文,是为履祥批注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州本 《礼记》 金履祥 朱子 礼学
原文传递
金履祥詩文集版本源流考
7
作者 王豐先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71-278,共8页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號次農,自號桐陽叔子。浙江金華人。宋元之際著名學者。自幼好學,凡天文、地形、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曆之書靡不精研。初受學于王柏,後受學于何基。何基出自朱熹之婿黄榦之門.金氏遂成爲朱門嫡傳,而許...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號次農,自號桐陽叔子。浙江金華人。宋元之際著名學者。自幼好學,凡天文、地形、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曆之書靡不精研。初受學于王柏,後受學于何基。何基出自朱熹之婿黄榦之門.金氏遂成爲朱門嫡傳,而許謙後又從學於金氏。因何、王、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庫全書 金履祥 明抄本
原文传递
金履祥《尚書》學著述考論
8
作者 王小紅 《宋代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宋元之際著名學者金履祥,博學多識,尤精經學和史學。其經學尤以《尚書》爲大宗,不但著有《尚書表注》等書,更以《尚書》爲架構,撰成《通鑒前編》。金氏對《尚書》研究頗深,取得了一些超越前人的成果,是宋元《尚書》學發展過程中承前啓... 宋元之際著名學者金履祥,博學多識,尤精經學和史學。其經學尤以《尚書》爲大宗,不但著有《尚書表注》等書,更以《尚書》爲架構,撰成《通鑒前編》。金氏對《尚書》研究頗深,取得了一些超越前人的成果,是宋元《尚書》學發展過程中承前啓後的學者。其《尚書》學專門著作中,歷代文獻見載以及流傳至今者有《書經注》和《尚書表注》兩書。然今人多疑金氏《書經注》爲僞作,茲通過考論金履祥《尚書》學著述,推論其《書經注》不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履祥 書經注 尚書表注
原文传递
仁山丛考
9
作者 张体云 《怀化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辨证了《四库总目提要》及其它文献对金氏文献著录若干错误 ,力图对金履祥诗文集的历代板刻流传及著录情况作一系统的疏理、考辨和叙述 ,并对《抱经楼藏书志》著录中有关错误作出辨证。
关键词 娃名 考证 时间 版本 著录 金履祥 诗文集 板刻 《抱经楼藏书志》
下载PDF
《碧琳琅丛书》本《金氏尚书注》十二卷伪作补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根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56-68,105,共14页
金履祥为宋季元初之大学者,其学师事王柏,为朱熹嫡脉四传。其经学、史学、考证之学皆有极深造诣。金氏经学以《尚书》为大宗,其《资治通鉴前编》即据《尚书》为架构所成之代表性巨著。金氏《尚书》学说之专著,传于今者盖有二焉:《尚书... 金履祥为宋季元初之大学者,其学师事王柏,为朱熹嫡脉四传。其经学、史学、考证之学皆有极深造诣。金氏经学以《尚书》为大宗,其《资治通鉴前编》即据《尚书》为架构所成之代表性巨著。金氏《尚书》学说之专著,传于今者盖有二焉:《尚书注》十二卷,其一也;《尚书表注》二卷,其二也。《尚书表注》一书乃金氏晚岁定说,绝无可疑;至于《尚书注》十二卷,《经义考》引张云章序文,谓此书乃仁山早岁所为章释句解之《尚书》注,晚后掇其要而为《表注》。后之传是篇者,类皆沿此论述。然其说无所凭据,可疑之甚。本人尝著《金履祥〈尚书注〉十二卷考异》一文,以《尚书注》十二卷(据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本》)对比金氏《尚书表注》、《资治通鉴前编》,以及《仁山集》中论及《尚书》事之文,已经确证金履祥《尚书注》,实乃后之伪作者拼凑掇辑金氏《资治通鉴前编》中所述《尚书》学说而成之伪作,借金氏少作之名以售其欺蒙之计。2011年,台湾有许育龙君据本人研究之启发,并得悉号称金氏《尚书注》十二卷者,尚有方功惠《碧琳琅馆丛书》本之《尚书金氏注》十二卷,而此本与《十万卷楼丛书》本内容差异极大。进而考得《碧琳琅本》亦为伪作,乃据元朝陈师凯《书蔡传旁通》为底本,外加与金氏相关文献材料,前后拼凑为序跋,鱼目以售其欺。许君以所得撰《〈碧琳琅馆丛书〉本〈金氏尚书注〉著者考疑》一文,既刊登矣。其结论谓此书当是清代中叶之后人所伪作。许君所考论,徇可信矣,然其中尚有多项关键材料未能厘清。本论文即进为之补考,并推论伪作嫌疑者之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履祥 《尚书》注 伪书 《碧琳琅馆丛书》 方功惠
下载PDF
昜王鼎铭文考释
11
作者 何凤桐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4期92-96,共5页
“昜王”(昜即今“阳”字)铜鼎,1985年8月出土於湖南省桃源县三元村一座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内。发掘报告《桃源三元村一号楚墓》,已刊登在《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1987年10月出版),但对鼎铭文未加考释。近年来,学者对王鼎铭文看法不一,... “昜王”(昜即今“阳”字)铜鼎,1985年8月出土於湖南省桃源县三元村一座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内。发掘报告《桃源三元村一号楚墓》,已刊登在《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1987年10月出版),但对鼎铭文未加考释。近年来,学者对王鼎铭文看法不一,现将我的最初认识和对墓葬性质的看法,写成此文求教。昜王鼎铭文系刀刻在铜鼎口沿的小直唇外表,唇高仅1.3厘米,字迹清晰。铭文一行十一字,为:“十年土命昜王鼎容廿五升”。个别容易引起有疑问的字,作如下简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中期 祝融 湖南省桃源县 三元村 楚墓 《楚辞章句》 唇外 发掘报告 高诱注 金履祥
下载PDF
洞山十咏 序
12
作者 金履祥 《绿色中国》 2010年第8期50-50,共1页
金华为东南佳山,而洞山最奇胜。清赏之士,固尝憩椒庭,航双龙,控冰壶,窥朝真。而此山之胜,所遗尚多也,思诚子张君少游金华,
关键词 《洞山十咏 序》 诗词 文学 金履祥
下载PDF
论王国维的《尚书》词汇研究
13
作者 姚淦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6-30,共5页
王国维对《尚书》作过长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专题论述王国维在《尚书》词汇方面作出的探索。文内从诸多方面,如王氏对于《尚书》基本词汇、《尚书》中古成语、联绵字、专门词语、术语等探究,较系统地阐论其成果。王国维在《尚书》词... 王国维对《尚书》作过长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专题论述王国维在《尚书》词汇方面作出的探索。文内从诸多方面,如王氏对于《尚书》基本词汇、《尚书》中古成语、联绵字、专门词语、术语等探究,较系统地阐论其成果。王国维在《尚书》词汇的研究上进行了一番卓越的开拓,他不仅注意从新辟的途径去研究,还注意用新的方法去考证。他纠正前人的错误甚多,自己新得者甚多,而辅之阙疑者也颇多。王氏的《尚书》词汇研究是他留下的一笔珍贵的学术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研究 专题论述 学术遗产 《书》 立政 楚赋 中宗 金履祥 《尧典》 汉魏六朝
下载PDF
《论语·微子》中的“接舆歌而过”辨析
14
作者 张兵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51-53,44,共4页
《论语》这样一本经历代学者皓首研治,校注训释,发生过广泛影响的“圣书”,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研究不清的问题。在“楚狂接舆”一节中对接舆过“孔子门”还是“孔子车”,孔子“下堂”还是“下车”的不同认识便是一例。本文拟就这一问题... 《论语》这样一本经历代学者皓首研治,校注训释,发生过广泛影响的“圣书”,至今仍然存在着许多研究不清的问题。在“楚狂接舆”一节中对接舆过“孔子门”还是“孔子车”,孔子“下堂”还是“下车”的不同认识便是一例。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舆歌 楚狂接舆 历代学者 包咸 子路问津 被发佯狂 佯狂避世 韩诗外传 子言 金履祥
下载PDF
谈谈新税制后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15
作者 金履祥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4年第6期19-20,共2页
谈谈新税制后企业会计核算问题金履祥新税制实施后,企业要按照税法规定,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税种、不同发票和不同项目来核算企业的销售额(货物价款,下同)与进项、销项税额,这给不少会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正确进行新税制后的会... 谈谈新税制后企业会计核算问题金履祥新税制实施后,企业要按照税法规定,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税种、不同发票和不同项目来核算企业的销售额(货物价款,下同)与进项、销项税额,这给不少会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正确进行新税制后的会计核算,笔者认为只需注意四个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核算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抵扣 应交税金 金履祥 分别核算 应付福利费 价内 价外 贷记
下载PDF
《尚书表注》版本研究
16
作者 陈志轩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本文从目录著录、版本调研、现代书籍出版的角度入手,通过梳理金履祥《尚书表注》(以下简称《表注》)的版本源流系统,调查其书的传世本,确定其流传情况和与现代版本的关系。经过梳理发现《表注》存藏情况基本如《中国古籍总目》所录,历... 本文从目录著录、版本调研、现代书籍出版的角度入手,通过梳理金履祥《尚书表注》(以下简称《表注》)的版本源流系统,调查其书的传世本,确定其流传情况和与现代版本的关系。经过梳理发现《表注》存藏情况基本如《中国古籍总目》所录,历代目录所著录的《表注》十二卷本,应该是古人的误解,《表注》应该仅有一卷本、二卷本和四卷本。此外,20世纪《表注》的出版主要使用影印方式,而21世纪后主要使用点校整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表注》 金履祥 经学文献 出版研究
原文传递
读史通论
17
作者 赵曰生 《船山学报》 1934年第2期52-57,共6页
夫因革损益百代各殊非有纪之文献散失是故王道备人事浃可以垂百世之法戒眷莫具于史先师孔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故述尚书以开纪传之体作春秋以创编年之例为百世史家之祖尼父以前所称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纪载后世... 夫因革损益百代各殊非有纪之文献散失是故王道备人事浃可以垂百世之法戒眷莫具于史先师孔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故述尚书以开纪传之体作春秋以创编年之例为百世史家之祖尼父以前所称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纪载后世皆无述焉故史也者非徒述故事整斋其世传而已太史公自序曰余所谓述故事整斋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乃太史公自谦之辞盖所以垂法戒焉汉兴龙门崛起家承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公 整斋 因革损益 托之空言 法戒 史通 谦之 金履祥 小史 左傅
下载PDF
《通鉴前编》
18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二卷,宋金履祥撰。金氏以为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而刘恕作《通鉴外纪》以记前事,但《尚书》不入,其志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颇谬于圣人,此不足以传信,故而集其三十余年心力创作《通鉴前编》一书,以《...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二卷,宋金履祥撰。金氏以为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而刘恕作《通鉴外纪》以记前事,但《尚书》不入,其志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颇谬于圣人,此不足以传信,故而集其三十余年心力创作《通鉴前编》一书,以《尚书》为主,杂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并加训释,起于帝尧元载甲辰,止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凡一千九百五十五年,内容丰富、材料翔实。《通鉴前编》可谓亦经亦史,是宋儒著述中的优秀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鉴前编 《资治通鉴》 《尚书》 通鉴外纪 是非颇谬 司马光 周威烈王 金履祥
原文传递
《全宋诗》重出、失收及误收举隅
19
作者 卞东波 《古典文献研究》 2006年第1期83-97,共15页
一、《全宋诗》重出诗考《全宋诗》第8册卷411页5066周敦颐诗《暮春即事》。按:《全宋诗》注云:"本诗《后村千家诗》定为南宋末叶采作。"此诗重出于《全宋诗》第63册卷3338页39858叶采名下,题作《书事》,出自宋金履祥《濂洛... 一、《全宋诗》重出诗考《全宋诗》第8册卷411页5066周敦颐诗《暮春即事》。按:《全宋诗》注云:"本诗《后村千家诗》定为南宋末叶采作。"此诗重出于《全宋诗》第63册卷3338页39858叶采名下,题作《书事》,出自宋金履祥《濂洛风雅》卷五。于济、蔡正孙编集《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下简称《诗格》)卷一○,此诗亦署叶采。则此诗应为叶采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误收 濂洛风雅 暮春即事 《诗格》 千家诗 诗考 诗格 金履祥 宋诗纪事
原文传递
元柳贯书法考评
20
作者 程渤 《书法》 2016年第11期76-80,共5页
柳贯(一二七○—一三四二),元代著名学者,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因官至翰林待制,世称柳待制。柳贯一生,为人端庄凝重,为官廉正不阿,为学博览强记,为文沉雄雅劲,《元史》称其"器局凝定,端严若神。尝受性理... 柳贯(一二七○—一三四二),元代著名学者,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因官至翰林待制,世称柳待制。柳贯一生,为人端庄凝重,为官廉正不阿,为学博览强记,为文沉雄雅劲,《元史》称其"器局凝定,端严若神。尝受性理之学于兰溪金履祥,必见躬行,自幼至老,好学不倦。凡六经、百世、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靡所不通。"柳贯正因为人品端正、学识渊博,与黄溍、虞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贯 乌蜀山人 翰林待制 性理之学 《元史》 黄溍 学识渊博 金履祥 道传 三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