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中的清代辽西走廊民俗
1
作者 谷小溪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清朝时期,朝鲜王朝定期派遣燕行使臣前往中国朝贡,“辽东─山海关─北京”各驿站是朝鲜使团由汉城抵达中国皇都北京的必经之地,与辽西走廊的地理分布具有高度重合性,为清代辽西走廊风物民俗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域外资料。本文试从有... 清朝时期,朝鲜王朝定期派遣燕行使臣前往中国朝贡,“辽东─山海关─北京”各驿站是朝鲜使团由汉城抵达中国皇都北京的必经之地,与辽西走廊的地理分布具有高度重合性,为清代辽西走廊风物民俗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域外资料。本文试从有形物质民俗、游乐技艺民俗和心意信仰民俗几方面对朝鲜文人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进行研究,探讨作品在清代辽西走廊民俗研究中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业 《老稼斋燕行日记》 辽西走廊 民俗
下载PDF
金昌业《燕行塤篪録》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
2
作者 孙琳 张伊璇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122-124,共3页
明清政权更迭之后,李氏朝鲜士人受到华夷观念的影响,内心并不愿承认清朝的正统性。金昌业出身于燕行使世家,在熟知中国文化的同时,早年也曾经蔑视清朝,但随着他随使团踏足中国,与中国的官员百姓亲身交流,他的华夷观也逐渐淡化,并把燕行... 明清政权更迭之后,李氏朝鲜士人受到华夷观念的影响,内心并不愿承认清朝的正统性。金昌业出身于燕行使世家,在熟知中国文化的同时,早年也曾经蔑视清朝,但随着他随使团踏足中国,与中国的官员百姓亲身交流,他的华夷观也逐渐淡化,并把燕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载进了《燕行塤篪録》。《燕行塤篪録》深受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其中化用了大量的中国历史典故和中国人物形象。金昌业本人对中国古籍的熟知也表现在《燕行塤篪録》中,他对中国历史文献和文学文献进行加工改造,与自己的诗作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业 《燕行塤篪録》 中国文化元素
下载PDF
试论清前期朝鲜士大夫对清朝认识的转变——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
3
作者 柳时仙 《民族史研究》 2017年第1期127-146,共20页
本文以有关金昌业的《老稼斋集》《老稼斋燕行日记》等文集为主要史料,在有关金昌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金昌业燕行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活动,揭示了他在燕行过程中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金昌业 燕行 《老稼斋燕行日记》 清朝 康熙帝
下载PDF
从“魔化”到“圣化”:朝鲜使臣金昌业眼中的康熙形象
4
作者 徐东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0-210,239,240,共13页
清代中期是中朝关系较为密切的时期,朝鲜频繁派出使臣进行朝贡外交,擅长文学描写的使者也意外地描写了中国皇帝的形象,其中就包括金昌业笔下的康熙皇帝。在朝鲜朝燕行使臣金昌业眼里,清朝皇帝康熙不再是别人眼中那个“面貌丑陋”“举止... 清代中期是中朝关系较为密切的时期,朝鲜频繁派出使臣进行朝贡外交,擅长文学描写的使者也意外地描写了中国皇帝的形象,其中就包括金昌业笔下的康熙皇帝。在朝鲜朝燕行使臣金昌业眼里,清朝皇帝康熙不再是别人眼中那个“面貌丑陋”“举止轻浮”“行为放纵”“进退失据”的荒诞形象,而是一位“神气清明”“朴素节俭”而且“文武兼备”“励精图治”的理想形象,即康熙形象成为了略趋理想化的君主形象。金昌业在作品中以一个异国作家对康熙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社会总体想象,从而显示了他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表现出了褒奖或针砭康熙的某些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业 康熙形象 “魔化” “圣化” 朝鲜使臣 社会总体想象
原文传递
朝鲜诗人金昌业与清人诗文交游考略
5
作者 谷小溪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1,45,共6页
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鲜诗人金昌业随燕行使团来到中国,在与清初官宦文士、商贾僧侣的交往中创作大量诗文,收录于使行作品集《燕行埙篪录》和《老稼斋燕行日记》。金昌业在中国的诗文交游不仅彰显其文学理念与性情怀抱,也透视出清初中... 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鲜诗人金昌业随燕行使团来到中国,在与清初官宦文士、商贾僧侣的交往中创作大量诗文,收录于使行作品集《燕行埙篪录》和《老稼斋燕行日记》。金昌业在中国的诗文交游不仅彰显其文学理念与性情怀抱,也透视出清初中韩文化交流的整体风貌,为朝鲜北学派文士与乾嘉名儒的切磋互访开启了门径。系统考察金昌业与清人的交游经历和创作情况,对客观理解宗藩体制下两国文化交流历程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诗人 金昌业 交游 朝鲜使臣
原文传递
《燕行录》蒙古史料札记一则
6
作者 金丽丽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264-265,共2页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二月,朝鲜使团访问北京。使团中,金昌集为正使,其弟金昌业以"子弟军官"的身份随同访问。同行的还有崔德中,他的身份是谢恩副使。杨雨蕾《燕行与中朝文化关系》说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一月初三朝鲜使臣到...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二月,朝鲜使团访问北京。使团中,金昌集为正使,其弟金昌业以"子弟军官"的身份随同访问。同行的还有崔德中,他的身份是谢恩副使。杨雨蕾《燕行与中朝文化关系》说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一月初三朝鲜使臣到清朝的使团的名义是"谢恩兼三节年贡行",其主要任务是谢方物移准、谢犯越免议、谢发貂皮以及谢定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使臣 朝鲜使团 《燕行录》 犯越 金昌业
下载PDF
燕行的山河和燕行使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在英 汪波 《国际汉学》 CSSCI 2016年第1期146-153,共8页
本文作者苏在英,1933年出生,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现为韩国崇实大学国语国文系名誉教授。本文原文于2004年2月刊载于韩国学术期刊《东洋学》第35辑,文章主要对最具代表性的四篇燕行录—《老稼斋燕行日记》《湛轩燕记》《热河日记》《乙... 本文作者苏在英,1933年出生,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现为韩国崇实大学国语国文系名誉教授。本文原文于2004年2月刊载于韩国学术期刊《东洋学》第35辑,文章主要对最具代表性的四篇燕行录—《老稼斋燕行日记》《湛轩燕记》《热河日记》《乙丙燕行录》进行分析,以燕行路线为中心进行论述,通过鸭绿江渡江录、历史现场、名山纪行三个部分考察燕行使的思想、历史以及文化意识的变迁。文章最后认为,从鸭绿江到北京的这两千里燕行之路水多山众,为燕行使们在跋山涉水的同时体验中华先进文化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也成为燕行使在考察明清交替的历史现场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感觉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热河日记 燕行录 高丽大学 医巫闾山 历史现场 国文系 句丽 北镇庙 金昌业
原文传递
清代边境栅城往事
8
作者 张其卓 《满族文学》 201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栅城因栅门而得名。栅门指凤凰边门,简称凤边门。凤边门在今凤城市边门镇边门村,是清朝修筑的柳条边上二十个边门之一,地处最南端。它是进入中国的第一道关卡,又是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凰城的大门,在划柳条边外为发祥胜地被列为... 栅城因栅门而得名。栅门指凤凰边门,简称凤边门。凤边门在今凤城市边门镇边门村,是清朝修筑的柳条边上二十个边门之一,地处最南端。它是进入中国的第一道关卡,又是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凰城的大门,在划柳条边外为发祥胜地被列为封禁区的时代,边门亦为国门。进入国门的主要是友好邻邦朝鲜的朝贡使团。使团依据边门是用栅木连结的特征,习惯地称为栅门,将栅门内之城称为栅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门镇 友好邻邦 文化中心 边外 城将 城守尉 乾隆朝 金昌业 盛京将军 八旗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