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理念的文化论争与价值诉求——金耀基先生《大学之理念》的思想解读 |
周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2
|
科学与人文的此消彼长——金耀基《大学之理念》读后感 |
李从浩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5 |
3
|
|
3
|
传统性与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知识学解读——兼评金耀基先生的《从传统到现代》 |
丁三青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4
|
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新战场——专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 |
林幸谦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5
|
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反思 |
霍纪超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6
|
金耀基艺术三部曲 |
长北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8 |
0 |
|
7
|
著名社会学家、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来校演讲 |
小先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0 |
|
8
|
剑河闪烁着金光——重读金耀基《剑桥语丝》随笔 |
黄维樑
|
《华文文学评论》
|
2015 |
0 |
|
9
|
金耀基致季蒙、巢父書札(兩通) |
金耀基
|
《中国文化》
|
2019 |
0 |
|
10
|
人情社会与人情贪腐 |
罗云锋
|
《社会观察》
|
2014 |
5
|
|
11
|
大学理念:寻求平衡 |
韩锦标
|
《煤炭高等教育》
|
2006 |
0 |
|
12
|
儒家学习观的内在取向与成就动机的现代意义 |
李荣安
|
《教育导刊(上半月)》
|
1994 |
0 |
|
13
|
两本《大学之理念》的对比解读 |
叶俊威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4
|
“餐饮网”: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初探 |
谢东梅
|
《美与时代(城市)》
|
2016 |
0 |
|
15
|
大学不能当“职业培训所”来办 |
温儒敏
|
《辽宁教育》
|
2012 |
1
|
|
16
|
“商务”有个王云五 |
陈沛雪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7
|
感悟大学 |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
2013 |
0 |
|
18
|
《彷徨的大学》出版 |
本刊编辑部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重拾大学理想主义的扛鼎之作——评《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 |
陈志忠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书业商之人格》序 |
金耀基
|
《中国出版史研究》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