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制造业企业经营特征及金融供需匹配——以单项冠军企业为例
1
作者 任玉娜 《北方金融》 2024年第4期6-12,共7页
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是金融政治性的重要实践,也是活跃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发展的重要契机,但中国制造业金融供需长期呈现失衡特征,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具有差异化的经营特征和金融需求。本文以A股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例,横向上通... 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是金融政治性的重要实践,也是活跃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发展的重要契机,但中国制造业金融供需长期呈现失衡特征,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具有差异化的经营特征和金融需求。本文以A股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例,横向上通过分析企业关键财务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揭示企业内在经营实质及潜在金融需求,从而提出与其相适配的金融供给方案;纵向上通过分析企业的成长周期,实现对企业发展全过程的跟踪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单项冠军 经营特征 金融供需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金融供需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2
作者 叶允最 陆曼曼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是推进实现广西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因此,论文从结构优化视角分析揭示了广西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失衡的现状及其内在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供需错配矛盾突出、现代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是推进实现广西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因此,论文从结构优化视角分析揭示了广西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失衡的现状及其内在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供需错配矛盾突出、现代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广西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广西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样性不足、农村信用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应当从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信用体系、抵押担保机制等方面着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优化发展,进而加快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供需结构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供需匹配路径探析——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立君 苏亚民 +1 位作者 叶茂建 颜建源 《福建金融》 2014年第7期51-55,共5页
新型城镇化将带来金融服务需求的巨大变化,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探索市场化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匹配机制。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阐述永春县试点小城镇建设金融供给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的变迁特征,并提出要充分利用"... 新型城镇化将带来金融服务需求的巨大变化,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探索市场化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匹配机制。本文以福建省永春县为例,阐述永春县试点小城镇建设金融供给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的变迁特征,并提出要充分利用"泉州金改"的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积极探寻有效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匹配方式和路径,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融资需求的满足率、覆盖率和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泉州金改” 金融供需
下载PDF
农村金融供需与社会保障的关联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9期64-69,共6页
随着我国二元结构转型的深入,农村劳动力结构以及包括社会保障、金融供需等在内的社会体制也在发生变化,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由于其基本设计和覆盖群体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存在复杂而相... 随着我国二元结构转型的深入,农村劳动力结构以及包括社会保障、金融供需等在内的社会体制也在发生变化,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由于其基本设计和覆盖群体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存在复杂而相互依赖的关系,有效利用相应的关系,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理性,是建构二者协调发展关系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金融供需 社会保障 相关性
下载PDF
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特征及金融支持问题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晓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年第8期24-25,共2页
金融支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学的基本框架-需求和供给的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特点,以及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制度的缺陷,进而对加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进行思考并提出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需 金融支持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业金融供需错配问题研究
6
作者 刘佳林 郑莉 《河北金融》 2022年第11期13-16,19,共5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完备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是保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作为欠发达地区,制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对此,以欠发... 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完备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是保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作为欠发达地区,制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对此,以欠发达地区忻州市特色杂粮产业为例,对72家杂粮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辖区存款类金融机构开展调研,解剖农村金融供需错配现象,研究发现金融供需错配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农村金融支持体系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特点。须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着力破解金融服务供给侧难题,使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主动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农金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特色产业 金融供需错配 金融服务供给侧
下载PDF
金融供需摩擦、信贷结构与最优财政援助政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军 李建强 陈昌兵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8-73,共16页
金融摩擦在金融产品定价、政府和中央银行平滑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献将BGG框架的企业融资需求摩擦和GK框架的银行信贷供给摩擦整合到一个框架中,对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资源的战略优先配置问题。... 金融摩擦在金融产品定价、政府和中央银行平滑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献将BGG框架的企业融资需求摩擦和GK框架的银行信贷供给摩擦整合到一个框架中,对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资源的战略优先配置问题。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发现:(1)针对中国问题的含有金融供需摩擦的理论模型,其结果的矩吻合匹配较好,且部分指标结果优于Kirchner&Wijnbergen(2016)的框架。(2)银行信贷供给摩擦下,财政刺激效果低于无摩擦的情形;而企业融资需求摩擦下,财政刺激效果高于无摩擦的情形;对比两者,银行信贷供给摩擦下的财政政策乘数较小。(3)支持财政扩张的债务是否影响银行资产配置已成为“通过居民发债扩张”与“通过银行发债扩张”两种经济刺激的关键差别。(4)经济下行背景下,短期内财政援助银行更占优。长期内,当政府债务负担较低时,财政援助银行更占优;当政府债务负担较高时,财政援助企业更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需摩擦 信贷结构 金融脆弱性 财政援助政策
原文传递
供需均衡视角下山西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及对策
8
作者 景海霞 王菲 常福英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农村金融是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山西是地处中部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3。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受全省经济转型的拉动,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农村金融是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山西是地处中部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3。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受全省经济转型的拉动,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以供需均衡为视角,针对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围绕以强化政策性金融、坚持合作性金融为重点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挥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作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长效机制,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均衡 农村金融供需 金融机构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晋云琼 陈湘满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6-29,共4页
当前金融供需总量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匹配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最突出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实践能够有效化解农村金融供需难题。应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数字... 当前金融供需总量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匹配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最突出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实践能够有效化解农村金融供需难题。应加强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供给机制;并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教育水平。通过完善供需机制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供需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钰 孙灵燕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104,共9页
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脱实向虚、金融乱象等现实问题,金融供需不平衡凸显,严重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本文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发现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金融需求的真实变化,探讨金... 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脱实向虚、金融乱象等现实问题,金融供需不平衡凸显,严重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本文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发现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金融需求的真实变化,探讨金融供给存在的结构性扭曲,进而基于金融供需平衡视角,探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需 不平衡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洛监管分局课题组 侯文君 李贵波 《西部金融》 2007年第2期65-66,共2页
基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我们从金融供需的视角出发,对陕西商洛市金融服务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得出相关基本判断,并基于判断提出一些解决我国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不充分和竞争不足... 基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我们从金融供需的视角出发,对陕西商洛市金融服务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得出相关基本判断,并基于判断提出一些解决我国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不充分和竞争不足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需 贫困地区 农村金融服务 充分性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探析--基于崇州市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红 蒋欣芮 +2 位作者 应鑫如 刘思李 李金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7期149-151,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于金融业来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创新金融服务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于金融业来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创新金融服务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以崇州市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的调查为基础,研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情况,为金融业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供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对农村金融供需的影响研究——以湖南永州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袁曙光 李薇 《金融发展评论》 2017年第6期88-96,共9页
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规模化、综合化、长期化和差异化等发展趋势,也对农村金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尚不发达,适当而充分的金融服务供给支持还十分匮乏,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需存在严重的不... 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规模化、综合化、长期化和差异化等发展趋势,也对农村金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尚不发达,适当而充分的金融服务供给支持还十分匮乏,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需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农村金融供求矛盾更为突出。本文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永州市金融改革的种种举措和成效,反思存在的不足,探寻在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金融改革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有的支持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城镇化 金融供需
原文传递
论新农村建设下的金融供需失衡与成因
14
作者 袁奎 《才智》 2014年第4期6-6,共1页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了对三农的关注,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较大地发展,但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下却存在着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本文通过从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新农村金融市场失衡的现状,及从供给总...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了对三农的关注,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较大地发展,但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下却存在着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本文通过从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新农村金融市场失衡的现状,及从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分析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希望对于解决新农村建设下金融供需失衡现象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供需失衡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供需视角的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研究
15
作者 文松清 谭焰文 《区域金融研究》 2022年第3期62-68,共7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更高的新型业态,是“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力量。文章从金融供需视角出发,对黔东南州36家金融机构和119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更高的新型业态,是“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力量。文章从金融供需视角出发,对黔东南州36家金融机构和119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经营主体金融承载力偏弱、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和产品服务倾斜力度不足、金融配套措施和支持机制欠缺等制约因素,并从强化农业市场主体培育、深化部门协作联动、细化激励约束和配套措施、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金融供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下载PDF
浙江:用活大数据鞘贷动力金融供需畅通
16
作者 吕昂 《金融世界》 2020年第8期50-51,共2页
金融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质效是关键。在浙江,大数据已成为促进金融供需畅通的推进器,有效“贷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浙江银保监局去年底联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局等部门上线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市场监督、法院、税... 金融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质效是关键。在浙江,大数据已成为促进金融供需畅通的推进器,有效“贷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浙江银保监局去年底联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局等部门上线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市场监督、法院、税务等54个省级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供需 综合服务平台 大数据 数据共享 提升服务 推进器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宗义 马文丽 刘亦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6-89,共4页
文章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0年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截面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研究分析200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 文章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0年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截面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研究分析2004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均能促进农民增收;但由于存在区域差异,非正规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促进程度不同,表现为东部地区作用最明显,而中部、西部地区促进作用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农民收入 变截距面板模型
下载PDF
农户信贷需求、民间金融与农户增收——基于浙江地区经验实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燕小青 张红伟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在信贷配给与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需求由于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性失衡,农户寻求民间金融成为现实环境与制度环境下不得已的选择。浙江地区民间金融在一定的秩序框架下其金融深化程度与农户收入增长正相关,农户通过民间金融突破信贷约束... 在信贷配给与信贷约束下,中国农户信贷需求由于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性失衡,农户寻求民间金融成为现实环境与制度环境下不得已的选择。浙江地区民间金融在一定的秩序框架下其金融深化程度与农户收入增长正相关,农户通过民间金融突破信贷约束,收入得以提高。农村的金融需求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需要构建多元化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民间借贷 农户资金需求 信贷约束 农村金融供需结构
下载PDF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四大矛盾——对荆门市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楚平 王跃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2-64,共3页
在国家经济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基础位置,是建设和谐社会,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民生的基石。但是,现今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分析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需方面的现实矛盾展开分析,并提出... 在国家经济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基础位置,是建设和谐社会,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发展民生的基石。但是,现今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分析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供需方面的现实矛盾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供需
下载PDF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薇薇 《金融教育研究》 2018年第5期12-18,共7页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掀金融中心建设热潮,然而在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的建设格局下,难免会出现资源争夺、无序发展等问题。在梳理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几大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需求自发拉动""政府把握时机先行引导&...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掀金融中心建设热潮,然而在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的建设格局下,难免会出现资源争夺、无序发展等问题。在梳理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的几大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需求自发拉动""政府把握时机先行引导""金融创新与深化拉动"三种形成模式,并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状,对金融中心发展条件及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对策:分层级、循序渐进打造核心金融区域,尊重金融中心发展规律;重视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协同发展;鼓励和推动区域金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供需 产业集聚 区位优势 金融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