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的法理缺陷及其完善 |
刘刚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
2007 |
3
|
|
2
|
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的思考 |
刘定华
刘刚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3
|
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的调整 |
刘刚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
2011 |
4
|
|
4
|
“一带一路”下区域金融监管法律协调模式的选择——基于对欧盟模式和东盟模式的比较分析 |
张柏森
|
《福建金融》
|
2017 |
5
|
|
5
|
我国金融综合经营模式下监管体制的法律定位 |
刘凌霄
曾殷志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6
|
高职法律教学的目标定位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 |
侯静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1
|
|
7
|
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新发展 |
吴永辉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06 |
5
|
|
8
|
法的缺位与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
白雪飞
董贺春
|
《山西金融》
|
2003 |
1
|
|
9
|
变法律驱动为市场驱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构想 |
Stephen A.Boyko
刘奥南(编译)
牟晓鸣(编译)
|
《中国证券期货》
|
2009 |
0 |
|
10
|
互联网众筹金融模式的法律定位 |
于韬来
|
《法制与经济》
|
2016 |
0 |
|
11
|
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 |
许建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3
|
|
12
|
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定位及其国际监管改革研究 |
孙秀娟
|
《时代法学》
CSSCI
|
2011 |
10
|
|
13
|
场内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监管——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
熊玉莲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4
|
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模式培养的定位 |
姜瑜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4
|
|
15
|
法学教育创新的新模式——法律诊所在法学教学中的功能与定位 |
杨健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5 |
4
|
|
16
|
我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制度探析 |
罗莹
王子立
|
《河北金融》
|
2011 |
1
|
|
17
|
对我国建立金融监管局若干问题的思考 |
赵海燕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8
|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祖天殊
|
《黑龙江对外经贸》
|
2011 |
2
|
|
19
|
高职法律教学目标定位与教学模式改革 |
李明桓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
2006 |
2
|
|
20
|
论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和改善 |
邱波
朱一鸿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