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金融集聚研究的前沿演进、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林 丁晓兰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期65-81,共17页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学者们逐渐转向研究金融集聚问题,探索金融集聚的理论内涵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以CNKI数据库中2003-2022年427篇核心期刊为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学者们逐渐转向研究金融集聚问题,探索金融集聚的理论内涵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以CNKI数据库中2003-2022年427篇核心期刊为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金融集聚研究前沿依次是“金融集聚从何处开始形成”“金融集聚的测度及其功能”“金融集聚的作用机理”;国内学者对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集聚的形成机理、金融集聚的测度结果及特征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金融集聚与城镇化、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等7个重要主题。新时代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重点从金融集聚时空演进特征分析、县域金融集聚促进共同富裕、金融集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以及金融集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等方面进行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研究热点 发展脉络 趋势展望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基于城市群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1 位作者 段义诚 张奇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城市群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中国31个省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千 宋佳欣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1期45-48,共4页
在新发展要求下,打造新型区域金融发展中心,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整合金融资源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助力于经济增长。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各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探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在新发展要求下,打造新型区域金融发展中心,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整合金融资源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助力于经济增长。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各省市的金融集聚水平,探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集聚水平提高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起正向显著效应。最后,文章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对金融集聚的提升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提出政策建议。未来我们应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不断发挥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势,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金融集聚、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
4
作者 王健 王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8,共11页
金融集聚是金融行业规模持续演变的过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以数字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视角,选取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和西藏)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 金融集聚是金融行业规模持续演变的过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以数字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视角,选取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未包括港澳台和西藏)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揭示数字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水平提升能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高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金融集聚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地区、胡焕庸线以西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提升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更强。据此,提出完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共同富裕;差异化探索金融发展新模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数字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资源配置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金融集聚是否促进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5
作者 石岿然 李匡义 孙晨瑞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7,共11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显著赋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基于2012—2021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显著赋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升,其对金融集聚的依赖程度在降低;(3)当金融集聚的赋能作用面临瓶颈时,可以通过提升区域贸易韧性水平和推动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4)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的集聚比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集聚更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省份的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赋能作用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贸易韧性 “一带一路”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6
作者 冯庆水 李欢欢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6-315,共10页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三角各城市金融集聚和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构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之间时空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且差距...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长三角各城市金融集聚和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构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之间时空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且差距逐渐缩小;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随时间推移城市间差距愈发显著;两系统之间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局面,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高值中心,由高到低向四周扩散的发展格局,两系统协调值差异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的趋势,且差异愈发明显。因此,需要加强长三角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信息互通,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进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两系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绿色发展 时空耦合协调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兼论金融集聚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李泉 安培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8,共11页
基于2008—2021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并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时期看,科技创新在... 基于2008—2021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并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时期看,科技创新在冲击抵御与恢复调整两个阶段对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调节效应检验发现,金融集聚能够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水平、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韧性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金融集聚、产业转型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8
作者 郑兰祥 马晓玲 郑飞鸿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7-124,共18页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集聚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信息外溢及空间溢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集聚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信息外溢及空间溢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和中介效应对该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产业转型是其重要传导路径,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转型是东部地区与非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中介路径,而在中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作用不明显;(3)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发现,产业转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集聚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并呈现出“U”型趋势的非线性关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产业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下载PDF
金融集聚、产学研合作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65
9
作者 任宇新 吴艳 伍喆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产学研合作与...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产学研合作与新质生产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可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且表现出区域异质性特征;产学研合作在金融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应加强金融集聚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标准化、网络化,为支持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合作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洋 黄解宇 冯珏 《商业经济》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推进金融与实体的良性经济循环形成,不仅可以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而且有利于缓解实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投资效率。通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究金融集聚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推进金融与实体的良性经济循环形成,不仅可以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而且有利于缓解实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投资效率。通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究金融集聚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集聚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尤其抑制了过度投资,并且不同区域的金融集聚所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低成长型企业、大规模企业样本,在非国有企业、高成长性、小规模企业中金融集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金融集聚与实体企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并为金融业助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下载PDF
金融集聚、基础支撑与城市绿色创新——来自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洪玮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13,共18页
在中国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下,城市层面金融集聚态势的增强能否有效激励绿色创新主体,推进绿色创新发展?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城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 在中国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下,城市层面金融集聚态势的增强能否有效激励绿色创新主体,推进绿色创新发展?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城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因素考察其中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在替换变量、内生性处理以及纳入空间关联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当金融集聚、金融深化以及居民收入、创新型人力资本、环境规制程度和政府科技支持等基础支撑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影响更为突出;此外,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下游城市群的正向影响最强,中游次之,上游无显著影响,中上游城市群较低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深化水平以及上游城市群较弱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制约了金融集聚作用的充分发挥。未来应从金融集聚因素和绿色创新基础支撑因素双重发力,聚焦城市发展阶段和特征差异,有序梯次推进金融集聚高效支持绿色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绿色创新 基础支撑 长江经济带 门限效应
下载PDF
数字金融集聚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12
作者 卫梦洁 李静萍 王森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量增”“质升”两个维度解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探究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量增”“质升”两个维度解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探究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集聚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空间分布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单中心化分布结构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中心化分布结构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应当引导数字金融集聚,提升地方数字金融供给能力,优化数字金融空间布局,建立合理的数字金融空间分布架构,构建创新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水平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晓英 徐雅涵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
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需把握好城镇化这一战略基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综合体,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集聚因其资源的流动性,能够优... 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需把握好城镇化这一战略基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综合体,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集聚因其资源的流动性,能够优化资金配置,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探究金融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测算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银行业集聚在促进本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对邻近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证券业集聚的作用正好与之相反;保险业集聚能促进本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但对邻近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无明显影响。因此,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畅通区域金融资源流动,合理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流向,鼓励创新区域金融结构类型及拓展区域金融产品功能,使金融集聚更好地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效应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金融集聚、城市功能分工与碳减排
14
作者 宁静 范文娜 王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2,共10页
“双碳”背景下,从城市维度推动金融资源集聚和产业功能分工对助力降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金融集聚、城市空间分工格局与碳排放理论关联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面板数据模型、门限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2010—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 “双碳”背景下,从城市维度推动金融资源集聚和产业功能分工对助力降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金融集聚、城市空间分工格局与碳排放理论关联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面板数据模型、门限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2010—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以及在城市“中心发展服务业,外围负责制造业”的功能分工格局推动下金融集聚的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水平的上升会降低城市碳排放量,而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会削弱这一减排效应,但该作用结果还取决于城市中心—外围产业的相对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城市功能分工导致的第二产业占比增加和技术进步反而增强了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正向作用。论文为城市从产业空间分工规划、金融核心区建设的视角减少碳排放和推动低碳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碳排放 功能分工 碳减排效应 中心—外围
下载PDF
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机制与成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荣璟 曾凡银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5,共14页
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和重要手段。构建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空间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 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和重要手段。构建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空间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使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制与成效。研究发现,绿色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影响,金融人才有助于强化该空间溢出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鼓励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和强化绿色金融人才引育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绿色金融集聚度,进而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中介效应 空间调节效应
下载PDF
金融集聚、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 被引量:1
16
作者 车欣 范璐璐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7,共10页
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区域熵指数来衡量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水平,实证研究金融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均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金融集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机制... 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区域熵指数来衡量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水平,实证研究金融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均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金融集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机制影响碳排放。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高环境规制地区和东部地区,抑制作用更强。研究内容有助于厘清金融集聚、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碳排放 绿色经济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分析
17
作者 魏春华 贤成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9,共6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集聚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探讨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有正向作用。第二,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集聚通过促进产业高...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集聚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探讨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有正向作用。第二,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集聚通过促进产业高级化、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升创新能力三个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不断提升。第三,异质性检验发现,非沿海地区和低市场化水平地区,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集聚的建设和发展,助推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高技术产业 出口复杂度 产业结构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培培 罗哲 《社科纵横》 2024年第2期33-45,共13页
基于2008年至2021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促进影响。具体而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 基于2008年至2021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促进影响。具体而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抵抗与恢复力、适应与调节力以及创新与转型力。金融集聚对恢复调整阶段、中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城市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创业活跃度在金融集聚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邻接矩阵、经济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金融集聚程度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地区的经济韧性,还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上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发挥金融集聚优势、激发创业活力和制定区域合作的韧性城市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韧性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朱柯馨 赵华伟 夏志青 《浙江金融》 2024年第3期20-35,共16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要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产业空间集聚是我国金融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我国30个省份(剔除西藏、港澳台地区)2008~2020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要提供高质量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产业空间集聚是我国金融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我国30个省份(剔除西藏、港澳台地区)2008~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集聚二者空间分布演进过程,探析不同地区、不同金融集聚程度、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的影响差异性,以及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空间溢出效应,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态空间滞后模型 四段式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爱娜 刘家树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而提高创新效能。然而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特性,因此提升其持续创新能力、增强其韧性尤为重要。文章基于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而提高创新效能。然而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特性,因此提升其持续创新能力、增强其韧性尤为重要。文章基于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阵(GMM)考察金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显著提升了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韧性;人力资本水平在金融集聚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韧性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创新氛围正向调节了金融集聚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创新韧性 人力资本水平 创新氛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