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大屠杀时期金陵大学医院美籍员工的生活实态——基于美国档案的考察
1
作者 张慧卿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19,140,共17页
南京大屠杀后,日军暴行引发的系列社会恶果及日伪的高压恐怖统治,严重影响了包括在宁西方人士在内的南京民众的日常生活。后大屠杀时期金陵大学医院美籍员工所面临的食物匮乏、燃料短缺、出行受限等问题以及心理上的创伤,不仅折射出日... 南京大屠杀后,日军暴行引发的系列社会恶果及日伪的高压恐怖统治,严重影响了包括在宁西方人士在内的南京民众的日常生活。后大屠杀时期金陵大学医院美籍员工所面临的食物匮乏、燃料短缺、出行受限等问题以及心理上的创伤,不仅折射出日军南京暴行对社会和市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为西方社会了解日本占领区统治状况提供了活生生的样态,即日本军政当局主导的“新秩序”不仅对中国人意味着残酷的殖民压迫,对美国在华公民也意味着一种伤害,美国社会对日舆论逐步变化,有在宁侨民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金陵大学医院 美籍员工 日常生活 心理活动
下载PDF
困境中的坚守:南京沦陷初期金陵大学医院的维持及应对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慧卿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4-20,M0003,共18页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金陵大学医院在管理与医护人员纷纷撤离的情况下坚守南京,继续开展医疗救治、难民救助和公共卫生指导等工作,挽救了许多民众的生命。在南京沦陷之初的“非常时期”,金陵大学医院始终处于医护人员、资金、医疗...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金陵大学医院在管理与医护人员纷纷撤离的情况下坚守南京,继续开展医疗救治、难民救助和公共卫生指导等工作,挽救了许多民众的生命。在南京沦陷之初的“非常时期”,金陵大学医院始终处于医护人员、资金、医疗用品及食物严重短缺,以及病患激增的超负荷运行状态。同时,日军在医院内滥施暴行,严重侵害了医院的权益。面对困境,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通过外交、教会等途径积极应对与自救,并与日伪当局周旋,尽可能摆脱困境,继续维持医院的运行,积极救治日军暴行的受害者和患病的平民,充分彰显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沦陷初期 南京大屠杀 金陵大学医院 日伪当局 人道主义
下载PDF
SCI收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997~2005科技论文著者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车丽 谭维国 +2 位作者 姜志宽 吴文智 刘玉秀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73-575,共3页
以SCI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以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简称南总)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从著者角度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SCI 文献计量学 著者 金陵医院 南京总医院
下载PDF
医治类风湿病须对症施治——南京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业务院长吴志成、济南光明医院院长胡建芳谈类风湿病
4
作者 吴志成 胡建芳 《解放军健康》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病 南京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 医药卫生 吴志成 济南光明医院 胡建芳 类风湿病 中医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被引量:6
5
作者 经盛鸿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4,共7页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前后,由西方基督教会创办与主持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的中、美医护人员,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领导下,抱着人道主义精神,不顾危险,奋勇抢救中国伤病员,与日军的暴行进行坚决的斗争,还克服重重困难,...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前后,由西方基督教会创办与主持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的中、美医护人员,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领导下,抱着人道主义精神,不顾危险,奋勇抢救中国伤病员,与日军的暴行进行坚决的斗争,还克服重重困难,向国际新闻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他们在日伪的政治高压与经济封锁下所进行的重要而崇高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我们研究南京大屠杀史与抗日战争史中不应忽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抢救中国伤痛员
原文传递
鼓楼医院书信:后大屠杀时期的南京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慧卿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共10页
威尔逊(Robert O.Wilson,中文名韦如柏)是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即南京鼓楼医院)美籍外科医生。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留在医院,救治了许多遭受日军暴行的难民。在此期间,他以日记的形式致信家人,记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及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对难... 威尔逊(Robert O.Wilson,中文名韦如柏)是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即南京鼓楼医院)美籍外科医生。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留在医院,救治了许多遭受日军暴行的难民。在此期间,他以日记的形式致信家人,记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及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对难民的救治情形。威尔逊1938年3月6日的日记(节录)曾发表于美国《读者文摘》1938年10月号上,《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收录了该日记的部分内容,而未全文收录。海伦·丹尼尔斯(Helen·Daniels)是金陵大学附属医院美籍院长霍顿·丹尼尔斯(J·Horton·Daniels,中文名谈和敦)的夫人。她于1938年11月回到南京后,经常以日记的形式致信家人,其中1938年11月4日、11月9日和11月15日三天的日记,记述了她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及亲身感受。信中还揭露了南京大屠杀后日军仍对平民施暴,以及南京城内鸦片毒品泛滥、市民生活困苦等社会现状,同时对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籍教师魏特琳在南京开办实验学校救助难民表示高度赞赏。上述信件收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伯克(Burke)图书馆特藏室霍顿·丹尼尔斯与海伦·丹尼尔斯的私人档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金陵大学附属医院 鼓楼医院 威尔逊 海伦·丹尼尔斯 书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