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对铕元素的发光增强机制研究
1
作者 宋妍妍 龙江迷 +3 位作者 赵国营 李永良 蒋楠 陈晓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955,共5页
为了增强稀土有机薄膜的发光效果,在制备稀土发光薄膜过程中引入了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利用滴铸法将不同浓度的Au@SiO_(2)滴在石英片上;利用旋涂法将Eu(dbm)_(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H_(2)Cl_(2)混合溶液旋涂在石英片... 为了增强稀土有机薄膜的发光效果,在制备稀土发光薄膜过程中引入了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_(2)).利用滴铸法将不同浓度的Au@SiO_(2)滴在石英片上;利用旋涂法将Eu(dbm)_(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H_(2)Cl_(2)混合溶液旋涂在石英片上,制备成薄膜样品.通过对薄膜样品的性能表征后发现:引入Au@SiO_(2)后可增强薄膜的发光强度;激发和发光增强因子最大分别为279.1%和222.9%,同时延长了薄膜样品的荧光寿命.将Au@SiO_(2)引入稀土发光薄膜的制备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薄膜的发光性能,应用潜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Au@SiO_(2)) Au@SiO_(2)@Eu:PMMA发光薄膜 发光增强 表面等离子体
下载PDF
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在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上的吸附状态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光明 虞丹尼 +1 位作者 黎司 杨大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78-1482,共5页
研究了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拉曼光谱及其在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归属、分析了不同振动模式引起的振动峰位变化.拉曼光谱中,亮氨酸的甲基摇摆(ω(CH_3))拉曼位移为962,945,924 cm^(-1),甲基变形(δ_(as)(CH_... 研究了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拉曼光谱及其在金/银核-壳复合纳米粒子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归属、分析了不同振动模式引起的振动峰位变化.拉曼光谱中,亮氨酸的甲基摇摆(ω(CH_3))拉曼位移为962,945,924 cm^(-1),甲基变形(δ_(as)(CH_3))为1454,1408,cm^(-1),异亮氨酸的分别为922 cm^(-1)和1448,1420,1394 cm^(-1).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ERS中,各对应基团振动峰位差异更明显.初步阐述了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浓度与SERS关系,并推测了在金/银核-壳复合粒子表面的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银-复合纳米粒子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金(核)-铜(壳)纳米粒子阵列 被引量:4
3
作者 曹林有 刁鹏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62-1067,共6页
以组装在有机分子自组装膜/金基底电极上的Au纳米粒子阵列为电化学沉积模板,制备了金(核)-铜(壳)纳米粒子阵列.选用巯基十一胺(AUDT)和巯基癸烷(DT)混合自组装膜作为基底电极与Au纳米粒子的耦联层,可以在一定的电位下实现金属Cu在Au纳... 以组装在有机分子自组装膜/金基底电极上的Au纳米粒子阵列为电化学沉积模板,制备了金(核)-铜(壳)纳米粒子阵列.选用巯基十一胺(AUDT)和巯基癸烷(DT)混合自组装膜作为基底电极与Au纳米粒子的耦联层,可以在一定的电位下实现金属Cu在Au纳米粒子上的选择性沉积.将沉积电位控制在-0.03V(vsSCE)时,沉积初期(t≤15s,沉积粒子粒径≤20nm)金(核)-铜(壳)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近似球形,而且粒径实验值同计算值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电化学沉积 自组装膜
下载PDF
铁氧化物/金磁性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富集与SERS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鲍芳 姚建林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52-1554,共3页
Fe oxide core/Au shell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Au3+ onto the surfaces of Fe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epared core... Fe oxide core/Au shell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Au3+ onto the surfaces of Fe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epared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were covered by Au shell and the surfaces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are jagged after the initial addition of Au3+.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activities of thes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pyridine(Py) as a probe molecule after a magnet was used to concentrate the colloi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RS intensity depends on the Au shell thickness of the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strengthens with the increasing shell thickness.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Py can be very low when the magnetic Fe oxide core/Au shell nanoparticles were used and even down to 10-7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氧化物/
下载PDF
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单云 周钰明 曹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6-30,共5页
在水溶液中将胶原大分子吸附于氧化铝纳米粒子表面,通过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在胶原大分子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支链制备了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确定了胶原大分子在氧化铝粒子表面的最佳吸附量以... 在水溶液中将胶原大分子吸附于氧化铝纳米粒子表面,通过自由基引发的接枝共聚反应在胶原大分子上接枝聚丙烯酸丁酯支链制备了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氧化铝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确定了胶原大分子在氧化铝粒子表面的最佳吸附量以及探讨了接枝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复合粒子的壳层厚度及红外发射率(8—14μm)的影响.结果显示,接枝反应时间在12-20h时,复合纳米粒子的壳层为厚度小于15nm的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层;聚丙烯酸丁酯支链的接枝率为3.7%左右时,复合纳米粒子在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分散良好;胶原吸附量为3、01g/100gAl2O3时,胶原-氧化铝复合物的红外发射率下降程度最大,相应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红外发射率最低可至0.527.胶原犬分子与氧化铝纳米粒子的界面相互作用导致了复合纳米粒子红外发射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 氧化 型复合纳米粒子 红外发射率
下载PDF
近红外光镊技术结合脂质体膜相变用于硅-金核壳纳米粒子热效应的研究
6
作者 唐宏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9-794,共6页
通过测定近红外光镊捕获的单个硅-金核壳纳米粒子对荧光标记的脂质体膜加热产生的相变,建立了一种对纳米粒子的激光热效应的三维稳态测定方法。考察了介质温度和激光功率等因素对纳米粒子热效应的影响,并对硅-金核壳纳米粒子和纳米金的... 通过测定近红外光镊捕获的单个硅-金核壳纳米粒子对荧光标记的脂质体膜加热产生的相变,建立了一种对纳米粒子的激光热效应的三维稳态测定方法。考察了介质温度和激光功率等因素对纳米粒子热效应的影响,并对硅-金核壳纳米粒子和纳米金的光热转换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硅-金核壳纳米粒子的光热转换效率最高,其表面温度和光镊激光功率呈正相关(激光功率为0.6 W时,其表面温度达200℃以上)。最后对这类核壳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热效应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建立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硅-金核壳纳米材料的热效应,并展示了这类材料在癌症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纳米 近红外光镊 脂质体 光热转换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表面修饰对金/二氧化硅纳米核壳粒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重时 段孔荣 +3 位作者 刘彦运 柳昀 余家会 刘顺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1-1515,共5页
分别使用带有巯基的化合物半胱胺(Cys)、胱胺(CYS)、巯基丁二酸(MSA)和巯基乙醇(ME)对金/二氧化硅纳米核壳粒子(GNs)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利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 分别使用带有巯基的化合物半胱胺(Cys)、胱胺(CYS)、巯基丁二酸(MSA)和巯基乙醇(ME)对金/二氧化硅纳米核壳粒子(GNs)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利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修饰后的GNs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Cys和CYS修饰后GNs胶体溶液稳定性下降,核壳结构完整性破坏,从而导致其在近红外区最大吸收峰消失。而MSA和ME修饰的GNs胶体溶液稳定,金壳结构完整,光学性质稳定。这可能是由于Cys和CYS的胺基通过与金壳之间产生静电力作用和配位作用,破坏了GNs表面金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纳米粒子 化学修饰 结构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粒子形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3 位作者 袁航 马岚 白玉白 李铁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56-1560,共5页
在已制备好的Au纳米粒子表面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沉积生长Ag包覆层 .通过控制Au ,Ag的比例 ,制备了粒度均匀且粒径可控的Au/Ag核 -壳结构纳米粒子 .利用UV vis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对Au,Ag摩尔比为 1∶10的复合纳米粒子的光... 在已制备好的Au纳米粒子表面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沉积生长Ag包覆层 .通过控制Au ,Ag的比例 ,制备了粒度均匀且粒径可控的Au/Ag核 -壳结构纳米粒子 .利用UV vis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对Au,Ag摩尔比为 1∶10的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和形态进行随时监测 ,直接观察了核 -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 :一部分Ag+ 在Au核表面还原生长 ,溶液中其余Ag+ 还原形成银的纳米团簇向粒子表面的继续沉积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结构 复合纳米粒子 形成机制 化学还原法 表面催化
下载PDF
核壳结构型纳米CaCO_3-SiO_2·nH_2O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润静 邹海魁 +3 位作者 郭奋 陈建峰 赵永华 高立东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搅拌槽式反应器中,以用超重力法合成的纳米 CaCO3和 Na2SiO3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 CaCO3-SiO2·nH2O复合粒子 用 XPS、 TEM、 XRD等方法对粒子的化学组成、形貌。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粒子 溶胶-凝胶 -结构 改性 氧化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与表征技术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3-65,共3页
简要介绍了一种制备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乳液聚合,概述了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表征技术。
关键词 形成机理 乳液聚合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结构 表征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Mn纳米粒子的荧光增强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立新 黄世华 +1 位作者 任山令 张家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1-453,共3页
采用反胶束方法制备了ZnS :Mn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 ,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相比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来自于Mn2 + 离子的 5 80nm的发光增强了数倍 ,归因于ZnS... 采用反胶束方法制备了ZnS :Mn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 ,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相比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来自于Mn2 + 离子的 5 80nm的发光增强了数倍 ,归因于ZnS壳增加了Mn2 + 离子到纳米颗粒表面的距离 ,减弱了Mn2 + 离子向表面猝灭中心的传递。样品制备后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在 5 80nm的发光随时间略有增强 ,激发光谱的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 ,而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在 5 80nm的发光显著增强 ,同时自激活发光减弱 ,激发光谱明显发生红移 ,说明未包覆的ZnS :Mn纳米粒子的尺寸随时间增大 ,而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尺寸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ZNS:MN 纳米粒子 荧光增强 纳米发光材料 发光性能
下载PDF
Fe_3O_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春华 刘威 +2 位作者 张书香 李辉 褚国红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10,共5页
以表面包敷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NaUA(十一烯酸钠)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原位制备出Fe3O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nm左右.IR和TG结果分析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和NaUA在F... 以表面包敷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NaUA(十一烯酸钠)的Fe3O4磁性胶体粒子为种子,运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原位制备出Fe3O4P(NaUAStBA)核壳纳米磁性复合粒子.Fe3O4磁性胶体粒子的粒径为10nm左右.IR和TG结果分析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和NaUA在Fe3O4粒子的表面发生了聚合反应,形成P(NaUAStBA);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显示,Fe3O4P(NaUAStBA)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而且粒子分布均匀、平均粒径60nm;TG测试的结果表明,NaUA在Fe3O4粒子的包覆率为13.83%,P(NaUAStBA)共聚物的包覆率71.85%;振动样品磁强仪(VSM)测试的磁滞回线则表明由无皂乳液聚合得到的Fe3O4P(NaUAStBA)复合粒子具有超顺磁性,可避免磁性微球在磁场中的团聚.另外,合成的磁性胶乳可稳定存放数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3O4胶体粒子 无皂乳液聚合 -结构 NauA FE3O4 复合粒子 纳米磁性 合成与表征 激光粒度分析仪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核壳式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黄琨 向明 +1 位作者 周德惠 胡文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10,38,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制备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几种方法 ,着重概述了核壳式无机 -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表征技术。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纳米复合粒子 结构 制备 表征 干燥浴法 乳液聚合 界面聚合 纳米材料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5 位作者 张昕彤 白玉白 李铁津 支壮志 孔祥贵 刘益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ze of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be controlled in convenient way. The form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ov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etc..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showed a more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than Ag colloid prepared without Au core. The SERS activity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2,4-dimethylpyridine as the probe, which strongly indicate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SERS substra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ERS效应 -结构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核-壳结构Au-Pt纳米粒子的光谱表征和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田娜 陈卫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CO 以孪生吸附态形式(CO_T)吸附在 Au-Pt 纳米粒子上,在2110cm^(-1)和2063cm^(-1)附近分别给出对称和反对称红外吸收峰.CV 研究结果指出 Au-Pt/GC 电极对 CO 的氧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起始氧化电位较本体 Pt 电极提前了0.45V,峰电位提前了0.11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纳米粒子 孪生态CO CO氧化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立新 孙大可 林映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00-2002,共3页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ZnS壳层;而适当厚度的ZnS壳层可以钝化粒子表面,减少无辐射复合中心的数目,抑制表面态对发光的不利影响,提高ZnS∶Cu纳米粒子中Cu2+离子在450 nm左右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ZnS:Cu 纳米粒子 发光
下载PDF
CdSe/ZnSe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力蕴 孔祥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7,i0002,共6页
报道用“一步”合成新方法制备了CdSe/ZnSe核-壳结构的发光纳米粒子。该方法是将锌的前驱体注入表面Se富集的CdSe发光纳米粒子溶液中,通过Zn2+与Se共价键结合,从而在CdSe发光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ZnSe壳。分别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光电子... 报道用“一步”合成新方法制备了CdSe/ZnSe核-壳结构的发光纳米粒子。该方法是将锌的前驱体注入表面Se富集的CdSe发光纳米粒子溶液中,通过Zn2+与Se共价键结合,从而在CdSe发光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ZnSe壳。分别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核-壳结构的发光纳米粒子的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较宽带隙的ZnSe在较窄带隙的CdSe纳米粒子表面形成的壳层有效地钝化了CdSe纳米粒子的表面缺陷,明显地提高了室温下CdSe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效率。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随着Zn2+的不断注入,CdSe/ZnSe的衍射峰逐渐移向ZnSe衍射峰。光电子能谱数据显示,Zn 2p的双峰分别位于1 020,1 040 eV附近,通过与体材料ZnO相比,确定为Zn2+的光电子发射,说明Zn是以共价键形式存在于CdSe纳米粒子的表面。透射电镜照片显示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核-壳结构的发光纳米粒子直径较CdSe核的直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钝化 表面缺陷 光致发光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核(二氧化钛)-壳(聚苯乙烯)复合粒子(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建民 孙秀果 +1 位作者 彭政 高俊刚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6,共7页
研究了乳液聚合技术用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包覆改性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作乳化剂,考察了其浓度对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用Fourier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无机-有机核... 研究了乳液聚合技术用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包覆改性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作乳化剂,考察了其浓度对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用Fourier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无机-有机核-壳复合粒子。用沉降实验评价复合粒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实验表明:SDS浓度为0.8mg/mL时,可以实现PS对纳米TiO2粒子的成功包覆。最佳条件下,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达62.0%;包覆效率为54.0%;复合粒子中PS占62.6%;复合粒子平均粒径为181nm。复合粒子能在乙酸乙酯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 聚苯乙烯 -复合粒子 乳液聚合 十二烷基硫酸钠 分散稳定性
下载PDF
金-氧化硅核-壳结构复合球的制备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键 徐铁峰 聂秋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商用金溶胶(颗粒大小约20nm,金的质量分数为0.01%)和正硅酸乙脂为先驱物,以氨水为催化剂,用H2N(CH2)3Si(OCH3)3和HSCH2CH2OH作为金的表面改性剂,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氧化硅包层,以获得金氧化硅(AuSiO2)核壳结构的复合球。用透射电子显... 采用商用金溶胶(颗粒大小约20nm,金的质量分数为0.01%)和正硅酸乙脂为先驱物,以氨水为催化剂,用H2N(CH2)3Si(OCH3)3和HSCH2CH2OH作为金的表面改性剂,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氧化硅包层,以获得金氧化硅(AuSiO2)核壳结构的复合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研究复合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及氧化硅对金颗粒的包敷情况。实验表明:同时使用2种表面改性剂,可制备出球心只含1个金纳米粒子的AuSiO2核壳结构复合球(大小约200nm)。要获得单分散的AuSiO2核壳结构的复合球,还需要对优化制备工艺条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球 -结构 纳米颗粒 氧化硅球 溶胶-凝胶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氯化银/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奚强 程时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用反相微乳液作为模板制备了核-壳结构的氯化银/聚丙烯酰胺(AgCl/PAM)复合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证实复合粒子为核-壳结构,平均直径约 100 n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约50 nm的AgCl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F... 用反相微乳液作为模板制备了核-壳结构的氯化银/聚丙烯酰胺(AgCl/PAM)复合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证实复合粒子为核-壳结构,平均直径约 100 n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约50 nm的AgCl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FTIR谱图表明:AgCl与PAM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用能级探测光谱(Energy Detected Spectrum,EDS)和润湿分散实验比较了不同方法改性的复合粒子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氯化银 聚丙烯酰胺 复合纳米粒子 制备 结构表征 反相微乳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