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坫金石学研究述要
1
作者 王相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4-71,共8页
钱坫是活跃在乾嘉金石圈的一位重要学者。他一生阅览金石无数,学术积累丰厚,结合考据学盛行的时代风气,对金石学有深刻的理论思考。钱坫主张摒弃前代溺于鉴赏把玩的金石研究习气,掘发金石学服务于经史研究的学术传统,致力于考辨文字源流... 钱坫是活跃在乾嘉金石圈的一位重要学者。他一生阅览金石无数,学术积累丰厚,结合考据学盛行的时代风气,对金石学有深刻的理论思考。钱坫主张摒弃前代溺于鉴赏把玩的金石研究习气,掘发金石学服务于经史研究的学术传统,致力于考辨文字源流,证验古代经济社会制度、区域地理沿革等切于实用的学术研究。钱坫的金石学研究方法反映出乾嘉小学的发展水平与理念追求,囿于时代情形,得失互见,具有学科发展的阶段性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学 考经证史 文字源流
下载PDF
钱坫金石学研究述评
2
作者 王其秀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4-37,共4页
钱坫是乾嘉时期卓有成就的金石学家,也是金石学研究风气转变的先锋代表。其著述甚丰,《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是首部汇录私家藏器而成书的著作。对金文收藏和研究领域具有先锋意义,改变了宋人款识临写风气,所收铭拓皆据拓本,推动了金... 钱坫是乾嘉时期卓有成就的金石学家,也是金石学研究风气转变的先锋代表。其著述甚丰,《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是首部汇录私家藏器而成书的著作。对金文收藏和研究领域具有先锋意义,改变了宋人款识临写风气,所收铭拓皆据拓本,推动了金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学 古文字学
下载PDF
斯冰遗韵 文儒清标——读钱坫篆书对联
3
作者 吴民先 《中国书画》 2003年第4期73-73,共1页
壬午季日,友人蒞寒宅出示旧藏清钱坫篆书对联一副,相与赏析,兴味殊浓。展读之际,古雅之气息令人心动。钱坫书,余尝见诸印刷品与展厅,而如此细读赏玩,尚属首次。钱坫,清乾隆六年辛酉(1741)生,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卒,享年66岁。坫,字献之... 壬午季日,友人蒞寒宅出示旧藏清钱坫篆书对联一副,相与赏析,兴味殊浓。展读之际,古雅之气息令人心动。钱坫书,余尝见诸印刷品与展厅,而如此细读赏玩,尚属首次。钱坫,清乾隆六年辛酉(1741)生,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卒,享年66岁。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嘉定人。乾隆中以副贡游关中,居毕沅幕;与歙方子云,阳湖洪亮吉、孙星衍讨论训诂舆地之学。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以疾归,卒于苏州。坫著有《诗音表》、《车制考》、《论语后录》、《十经文字通正书》、《史记补注》、《新斟注地理志》、《说文解字斠诠》、《篆人录》、《古器款识》、《镜铭集》等。可谓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坫为官治学之余亦雅好小篆,且兼擅铁笔、画墨梅等,堪称全才。坫自幼好书,其叔大昕授以唐李阳冰《城隍庙碑》,昼夜习之,翁方纲叹为神授,遂以篆名天下。纵观小篆发展史,李阳冰系承上启下之关键人物。舒元舆《玉筋篆志》曰:'秦丞相斯变仓颉籀文为玉筋篆,体尚太古','阳冰生唐开元天子时,不闻外奖,躬人篆室,独能隔一千年而与秦斯相见。'齐己《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筋篆书》诗云:'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然篆书于实用中早巳成为历史,故其传承日益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筋篆 李阳冰 诗音表 舒元舆 清标 昙域 论语后录 官知 齐己
下载PDF
取法金文,熔铸鼎彝——钱坫的篆书取法
4
作者 彭福庆 《艺术大观》 2019年第8期59-61,共3页
钱坫是乾嘉时期烜赫一时的学者世家,在篆书大盛的清代,他独辟蹊径,在精通《说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小篆与金文相糅合,并将钟鼎彝器文字的结构融入到篆书书写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且带有拙朴特征的篆书新面貌,扩大了篆书的取法领域,... 钱坫是乾嘉时期烜赫一时的学者世家,在篆书大盛的清代,他独辟蹊径,在精通《说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小篆与金文相糅合,并将钟鼎彝器文字的结构融入到篆书书写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且带有拙朴特征的篆书新面貌,扩大了篆书的取法领域,并对清代乃至后世篆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篆书
下载PDF
清代学者钱坫考略
5
作者 陈雅飞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73,共20页
清代学者和书家钱坫(1744—1806),字献之,一字静子,号十兰、篆秋、月光居士、八奚居士、阅音亭长,偶自署“泉坫”,晚年自号跳蹁(扁)病夫,斋名篆秋书屋(又作篆秋草堂)、吉金乐石斋、浣花拜石轩、文章大吉楼、十六长乐堂,乾隆九年(1744)1... 清代学者和书家钱坫(1744—1806),字献之,一字静子,号十兰、篆秋、月光居士、八奚居士、阅音亭长,偶自署“泉坫”,晚年自号跳蹁(扁)病夫,斋名篆秋书屋(又作篆秋草堂)、吉金乐石斋、浣花拜石轩、文章大吉楼、十六长乐堂,乾隆九年(1744)1生于清代江苏省太仓直隶州嘉定县望仙桥镇(今属上海市嘉定区望新乡)。曾祖钱惟亮是廪膳生,祖父钱衡臣、父亲钱永辉皆太学生,兄长钱塘(1735—1790)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钱坫是钱大昕(1728—1804)之侄,他继承钱氏家学衣钵,学问广涉文字学、经学、音韵、史地、金石等,著作甚丰,并以篆书扬名于世,在清代学术史和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后人所言:“竹汀詹事之家学,其兄子坫实为嫡传,坫邃于经学、小学、金石之学,篆书尤空绝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者 斋名 浣花 直隶州 上海市嘉定区 望仙桥
原文传递
钱坫事迹考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鸿森 潘妍艳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钱坫(1744—1806)为乾嘉著名学者,与钱大昕并称"疁城二钱"。因渠中年远官陕西,士夫罕接风采,复无诗文专集行世,故遗闻轶事流传于后者无多。其事迹,诸家传记所载,往往参差。本文钩稽史料,就钱坫生卒年、盛泾钱氏世系、钱坫监... 钱坫(1744—1806)为乾嘉著名学者,与钱大昕并称"疁城二钱"。因渠中年远官陕西,士夫罕接风采,复无诗文专集行世,故遗闻轶事流传于后者无多。其事迹,诸家传记所载,往往参差。本文钩稽史料,就钱坫生卒年、盛泾钱氏世系、钱坫监修西安城始末、钱氏病风痹之年,并其已刊、未刻著作等五事合考之,以供世之治清学者参考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派 乾嘉学术
原文传递
钱坫《异语》考述
7
作者 赵明秀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9,共5页
《异语》为清代学者钱坫所作。它是一部语言学著作,但在语言学史上的归类并不统一,且归类并不符合《异语》实际内容和性质。本文考查《异语》版本、体例及内容,并揭示《异语》具有雅学著作和续补《方言》著作的双重性质。
关键词 异语 体例 性质
原文传递
錢坫遺文小集
8
作者 陳鴻森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0年第1期253-275,共23页
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十蘭,江蘇嘉定人。乾隆甲午副貢,官乾州州判。錢氏為乾嘉吳派著名學者,苦志深研,尤長於故訓、舆地之學,撰著甚豐。惜未有文集行世,學行事迹,歲月莫考。今掇拾放佚,從群書采獲,共輯錄遺文二十七篇,附詞一闋,合... 錢坫(1744-1806),字獻之,號十蘭,江蘇嘉定人。乾隆甲午副貢,官乾州州判。錢氏為乾嘉吳派著名學者,苦志深研,尤長於故訓、舆地之學,撰著甚豐。惜未有文集行世,學行事迹,歲月莫考。今掇拾放佚,從群書采獲,共輯錄遺文二十七篇,附詞一闋,合為《錢坫遺文小集》,雖存文無多,然發微詣極,可覘其學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錢坫 輯佚 乾嘉學術 吳派
原文传递
論錢坫的《説文》學研究與篆書藝術之新創
9
作者 楊帆 《书法研究》 2019年第4期16-37,共22页
錢坫是清乾嘉時期吴派著名學者,于書法尤擅篆書,且藝術風格與學術主張互通互補。對其早年"斯冰之後,直至小生"之自詡、晚年病右并創爲左手變格書之形式美與學理依據等方面作考證思辨,將有助于錢坫研究之充實,亦有助于今日書... 錢坫是清乾嘉時期吴派著名學者,于書法尤擅篆書,且藝術風格與學術主張互通互補。對其早年"斯冰之後,直至小生"之自詡、晚年病右并創爲左手變格書之形式美與學理依據等方面作考證思辨,將有助于錢坫研究之充實,亦有助于今日書學研究與創作方法論之充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錢坫 《説文》學 篆書風格
原文传递
乾隆中后期《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的传抄与阅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瞿艳丹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56,共23页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书约在乾隆中期传入中国,颇得乾嘉学者的重视。但在阮元翻刻此书之前,乾嘉学者大多只能通过借抄的方式了解此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高邮王氏旧藏《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抄本、北平图书馆旧藏吴骞抄校本《七经孟子考...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书约在乾隆中期传入中国,颇得乾嘉学者的重视。但在阮元翻刻此书之前,乾嘉学者大多只能通过借抄的方式了解此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高邮王氏旧藏《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抄本、北平图书馆旧藏吴骞抄校本《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录》,恰可作为考察乾隆中后期此书在学者们之间流传、阅读、研究的佳证。这两个抄本反映出乾嘉学者对《考文补遗》关注的不同面向,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前者为高邮王氏父子旧藏,留有钱坫跋语,可知钱坫在四库开馆后不久即抄出《考文补遗》;后者为吴骞出于校正经文的目的向鲍廷博借抄而得。而大约同时期,卢文弨、周广业等浙江学者皆曾借鲍氏此本校经,对《考文补遗》寄予莫大的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高邮王氏 吴骞
原文传递
思考与存在——谈言公达的书法
11
作者 维摩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49,共3页
常熟言公达和我年岁经历相仿,从师于沙曼翁先生,和我皆为萧退闇先生再传弟子,故相识不久即为莫逆之交,时常过往,切磋书艺,互以为知己。公达的书法,于篆书用功最久。擅长小篆的书家,自古首推二李(李斯、李阳(?)。清代考据学兴起,凡通小... 常熟言公达和我年岁经历相仿,从师于沙曼翁先生,和我皆为萧退闇先生再传弟子,故相识不久即为莫逆之交,时常过往,切磋书艺,互以为知己。公达的书法,于篆书用功最久。擅长小篆的书家,自古首推二李(李斯、李阳(?)。清代考据学兴起,凡通小学者多能篆书。钱坫、孙星衍、洪亮吉辈皆以硬笔烧毫枯墨作篆,用笔结体专以工稳匀称为能事,书家中如王澍等也多用此法。唯邓石如以长锋羊毫,双钩悬腕而书。咸同以后,碑学派书家趋而效法。因小篆向以笔画圆腴、结体整齐的法度,加之文字上须以《说文解字》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曼翁 结体 清代考据学 再传弟子 邓石如 萧退 书艺 碑学 意而
原文传递
左利者是否应该用左手学习书法
12
作者 孔令情 《汉字文化》 2016年第6期93-95,共3页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少年中用左手写字情况,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他们用左手写字多半是由于自己是"左利手",即平常所说的"左撇子"。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左利者如何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他...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少年中用左手写字情况,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他们用左手写字多半是由于自己是"左利手",即平常所说的"左撇子"。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左利者如何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他们究竟应该用右手,还是左手?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笔的日常书写上,基于书法立场的讨论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者 问题的核心 一个问题 今体 行草书 费新我 楷隶 郑元祐 高凤翰
原文传递
西安碑林名人题记三则
13
作者 田福宝 罗小幸 《碑林集刊》 199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碑石题记是研究碑石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题记同碑文一样,极具书法和考证历史的价值。碑林中收藏的两千余通碑石中不乏历代名家题记,本文仅撷取其中的三则以飨读者。一、唐《石台孝经》碑末张埙、钱坫题记题记位于《石台孝经》第四面下部... 碑石题记是研究碑石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题记同碑文一样,极具书法和考证历史的价值。碑林中收藏的两千余通碑石中不乏历代名家题记,本文仅撷取其中的三则以飨读者。一、唐《石台孝经》碑末张埙、钱坫题记题记位于《石台孝经》第四面下部,共两行,十六字,篆书,'乾隆壬寅重九日吴张埙、嘉定钱坫来观。'(见图一)张埙,江苏吴县人,字商言,号瘦铜,乾隆乙酉(公元1765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张埙诗、书、画俱佳,并长于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海诗传 孝经 乾隆朝 内阁中书 翁覃溪 江苏吴县 君友 历代名家 颜勤礼碑
原文传递
《祷雨感应碑》书法文化探微
14
作者 陈思雨 《西泠艺丛》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祷雨感应碑》由张埙撰文,钱坫书丹,王景桓刻石,原石现存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兴平文庙。其中记载了时任兴平县令顾声雷前往汉高帝庙祈雨感应灵验一事,并详细记载了乡民众人祈雨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祈雨感应碑》的内容,探寻顾声雷... 《祷雨感应碑》由张埙撰文,钱坫书丹,王景桓刻石,原石现存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兴平文庙。其中记载了时任兴平县令顾声雷前往汉高帝庙祈雨感应灵验一事,并详细记载了乡民众人祈雨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祈雨感应碑》的内容,探寻顾声雷与撰者张埙、书丹者钱坫的交游;笔者通过钱坫所书的《祷雨感应碑》与李阳冰所书的《缙云县城隍庙记》进行对比研究,探寻钱坫书风对李阳冰书风的延续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祷雨 交游考 书风
原文传递
藏杂杂说(二十九)
15
作者 韩天衡 《艺术品》 2020年第5期86-89,共4页
清程庭鹭刻背花砚程庭鹭是清嘉道时嘉定的书画家,也兼擅刻印、刻竹及刻砚,享有时名。此为我平生所仅见的一方背板刻砚,且此类雕刻技艺颇少见,程氏先薄意铲出前后几迭山峦,然后以细线刻的手法添以树石、屋宇、人物、云岚,画面饱满,画意雅... 清程庭鹭刻背花砚程庭鹭是清嘉道时嘉定的书画家,也兼擅刻印、刻竹及刻砚,享有时名。此为我平生所仅见的一方背板刻砚,且此类雕刻技艺颇少见,程氏先薄意铲出前后几迭山峦,然后以细线刻的手法添以树石、屋宇、人物、云岚,画面饱满,画意雅驯,颇堪咀嚼。此砚先见于日本彼时著名的艺术杂志《墨》,砚面有同为嘉定籍名书家钱坫(十兰)篆额。辗转曲折,后在东京都访得,吾告砚主,此砚之篆额为伪迹,砚主信我所论,故减价售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额 雕刻技艺 东京都 籍名 程庭 嘉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