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声玉振:马王堆T形帛画中的钟磬与音声方术
1
作者 吕晨晨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3期91-103,共13页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作为备受瞩目的西汉绘画作品,不仅呈现出宏大的视觉景象,更以其精妙的视觉设计唤起了听觉上的共鸣。画中的钟磬细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装饰,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植于汉代音乐与宇宙观之中,承载着召唤阴阳之气、操纵...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作为备受瞩目的西汉绘画作品,不仅呈现出宏大的视觉景象,更以其精妙的视觉设计唤起了听觉上的共鸣。画中的钟磬细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装饰,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植于汉代音乐与宇宙观之中,承载着召唤阴阳之气、操纵仙灵之力,以及引导生命从死亡到重生的重要功能。西汉时期的音声方术已初现轮廓,为道教“金钟玉磬”长生术的发展做了铺垫。对马王堆T形帛画中钟磬音乐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是理解汉代音声感应宇宙论和汉代墓葬设计艺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 砂子塘汉墓 钟磬音乐 音声方术 音声感应宇宙论
下载PDF
曾侯乙钟磬铭文疑难字释义述评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2,共7页
曾侯乙钟磬铭文的乐律学研究是建立在曾侯乙钟磬铭文的文字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曾侯乙钟磬铭文通过文字学研究获得了正确的释义之后 ,乐律学研究才有可能据以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 ,即便是铭文中只有少数几个疑难字在识读和释义方... 曾侯乙钟磬铭文的乐律学研究是建立在曾侯乙钟磬铭文的文字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曾侯乙钟磬铭文通过文字学研究获得了正确的释义之后 ,乐律学研究才有可能据以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 ,即便是铭文中只有少数几个疑难字在识读和释义方面未能在文字学研究中取得共识 ,也同样会影响到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律研究的全局。为此 ,本文将笔者所见曾侯乙钟磬铭文的文字学研究中尚有分歧意见的若干疑难字提出来 ,并加分析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钟磬铭文
下载PDF
房中乐有无“金石”器使用问题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福利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房中乐"中有无"金石"之器的使用、妇人能否使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才能使用等问题,是学术界一直存在困惑和争议不休的问题,也是讨论"房中乐"诸多问题时不容回避的重要一环。本文认为此一问题发生疑义大概... "房中乐"中有无"金石"之器的使用、妇人能否使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才能使用等问题,是学术界一直存在困惑和争议不休的问题,也是讨论"房中乐"诸多问题时不容回避的重要一环。本文认为此一问题发生疑义大概始于隋朝,实际上作为"燕乐"、"庙乐"皆用的"房中乐",在"合乐"时是有"金石"器使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中乐 金石 钟磬 合乐
下载PDF
从三例新出土钟磬实物的试奏谈“金石之乐”的创作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清雷 《音乐探索》 2020年第3期13-22,共10页
以新出土的江西海昏侯墓编钟、山西陶寺北墓地编钟与陕西澄城刘家洼M1编钟和编磬等出土实物的亲身试奏为例,认为对于“金石之乐”的创作,不能违背钟磬的乐器声学属性,应充分把握钟磬在我国古代礼乐文化中“礼乐重器”的功能属性,坚持“... 以新出土的江西海昏侯墓编钟、山西陶寺北墓地编钟与陕西澄城刘家洼M1编钟和编磬等出土实物的亲身试奏为例,认为对于“金石之乐”的创作,不能违背钟磬的乐器声学属性,应充分把握钟磬在我国古代礼乐文化中“礼乐重器”的功能属性,坚持“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的配器原则,才能达到金石和鸣、相得益彰、“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的理想音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出土 钟磬实物 金石之乐 海昏侯墓 陶寺北墓地 刘家洼东周遗址
下载PDF
汉代礼乐中的钟磬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殿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6-51,71,共7页
金石之乐是我国上古以来的礼乐传统,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汉代的礼乐实践继承了上古礼乐传统,钟磬是主要的金石乐器。鉴于学界对汉代礼乐的金石乐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礼仪与乐悬两个方面对汉代礼乐中金石乐的具体应用、乐悬的等级制度、... 金石之乐是我国上古以来的礼乐传统,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汉代的礼乐实践继承了上古礼乐传统,钟磬是主要的金石乐器。鉴于学界对汉代礼乐的金石乐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礼仪与乐悬两个方面对汉代礼乐中金石乐的具体应用、乐悬的等级制度、钟磬的编列、音阶结构、乐悬摆列以及旋宫应用等问题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供学者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礼乐 钟磬 乐悬 旋宫
下载PDF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曾侯乙钟磬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安潮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曾侯乙钟磬的出土震惊了世界:史无前例的大型架悬、繁复精密的乐律铭文、一钟双音的精巧设计等,反映出先秦音乐文化的繁荣。先秦时期钟磬之乐大发展必有其深层的思想因素,通过分析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钟磬架悬、三度音程结构关系、乐律... 曾侯乙钟磬的出土震惊了世界:史无前例的大型架悬、繁复精密的乐律铭文、一钟双音的精巧设计等,反映出先秦音乐文化的繁荣。先秦时期钟磬之乐大发展必有其深层的思想因素,通过分析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对钟磬架悬、三度音程结构关系、乐律铭文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俗乐”思想对曾侯乙钟磬形成发展的冲击,可以窥得曾侯乙钟磬之乐形成的内在机理。正是由于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才促使了曾侯乙钟磬这样架悬规模的钟磬之乐的形成,而且是多种美学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音乐美学思想 曾侯乙钟磬 架悬 音列结构 郑声思想 铭文
下载PDF
宋代怀古音乐之编钟与交响乐队实践及其理论思考——黄汛舫教授“钟磬礼乐”之访谈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汛舫 《黄钟》编辑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49,166,共5页
“怀古音乐”(Music of Reminiscence)是美国当代音乐史学家林萃青教授(Joseph S.C.Lam)提出的古乐今演的学术概念,并由武汉音乐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探索的音乐学学术研究理论及其音乐表演的实践项目。这是一项建立在学术研究和艺... “怀古音乐”(Music of Reminiscence)是美国当代音乐史学家林萃青教授(Joseph S.C.Lam)提出的古乐今演的学术概念,并由武汉音乐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探索的音乐学学术研究理论及其音乐表演的实践项目。这是一项建立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意基础上融合实证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学术研究,并通过音乐艺术表演实践的中国古代音乐的重构项目。这一古乐重构项目的作曲家黄汛舫教授创作的《编钟与交响乐——钟磬礼乐》(CD),即将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对此,《黄钟》编辑部对黄汛舫教授进行了独家采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古音乐 黄汛舫 宋代 钟磬礼乐 不类今曲
下载PDF
大五声佛——钟磬与民族室内乐队
8
作者 史新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8-103,共6页
乐曲说明:此曲原为武当山道教音乐曲牌(正曲)。曲调古朴清雅,具有浓郁的殿堂气息。编配者运用民间音乐的支声变奏手法,以钟、磬模仿道乐的打击乐器节奏,通过配器变化,使感情升华。
关键词 室内乐 道教音乐 民间音乐 武当山 打击乐器 钟磬 民族 编配 曲牌 节奏
下载PDF
說楚文字中的“桀”與“傑”
9
作者 李守奎 張峰 《简帛》 2012年第1期79-86,435,共9页
关键词 曾侯乙 李家浩 日有食之 何琳 月部 夏桀 忠信之道 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文虎 鐘磬
下载PDF
山林晨曲
10
作者 王延东 《国土绿化》 2003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山林 唐代诗人 天人合 晨曲 林蛙 地毯 禅房 水洼 蘑菇 钟磬
下载PDF
钟磬之声
11
作者 李乐毅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4年第12期27-27,共1页
你是否知道,“南”“甬”的本义竟然是古代的两种乐器?而简化字“声”恰是源于另一种著名的古乐器——磬(qìn ɡ)的形状?
关键词 钟磬 古乐器 简化字 “声” 本义 李乐
下载PDF
深幽宁静 雅致灵慧——《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12
作者 陆可爱 《写作(中)》 2005年第10期8-16,共2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赏析] 这首诗把深山古寺的静谧和山光潭影的空灵描写得真实贴切,熔景、情、理于一炉,内涌丰富,颇有能引起读者...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赏析] 这首诗把深山古寺的静谧和山光潭影的空灵描写得真实贴切,熔景、情、理于一炉,内涌丰富,颇有能引起读者的思索、寻味。首联开门见山写清晨前往破山寺拜访。开篇扣题,勾勒出晨光熹微中的古寺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山 禅院 古寺 禅房 扣题 钟磬 常建 拓展练习 诗人情怀 参考答案
下载PDF
五台山游记
13
作者 刘崇善 《税收与企业》 1996年第10期71-71,共1页
五台山游记文/刘崇善清泉出深涧,白云山腰缳,峰峦松柏翠,风凉怯衣单。红墙绕古寺,碧瓦压飞檐。胜迹遗文在,御碑宝殿前。释迦莲台坐,僧尼诵华严。焚香烟袅袅,钟磬声闻天。佛教文化盛,朝山香客繁,菩萨知耶否,游人有几千?(作... 五台山游记文/刘崇善清泉出深涧,白云山腰缳,峰峦松柏翠,风凉怯衣单。红墙绕古寺,碧瓦压飞檐。胜迹遗文在,御碑宝殿前。释迦莲台坐,僧尼诵华严。焚香烟袅袅,钟磬声闻天。佛教文化盛,朝山香客繁,菩萨知耶否,游人有几千?(作者单位:山西省国税局)五台山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佛教文化 白云山 游记文 国税局 刘崇 作者单位 山香 钟磬 深涧
下载PDF
钟磬在雅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14
作者 马春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7-48,共2页
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中,中国古典雅乐是近几年来得到发掘运用的珍贵遗产。在仿古雅乐的演奏配器中,钟磬被当成现代乐队的一员加以运用。本文对钟磬的形制、种类,在古代雅乐队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乐队演奏中的作用作了考证和说明... 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中,中国古典雅乐是近几年来得到发掘运用的珍贵遗产。在仿古雅乐的演奏配器中,钟磬被当成现代乐队的一员加以运用。本文对钟磬的形制、种类,在古代雅乐队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乐队演奏中的作用作了考证和说明,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一段《诗经·关雎》的伴奏总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音乐 雅乐 钟磬
下载PDF
论曾侯乙钟磬声名的八度分组
15
作者 宋克宾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曾侯乙钟磬声名的八度分组,学界相关认识虽比较深入,但零散且存在分歧,一些细节问题也没有得到应有关注。文章介绍了曾侯乙钟磬声名八度研究的复杂性和分歧所在,从不同钟组、不同位置、不同乐器、不同铭文类型厘清其声名八度分组的方法... 曾侯乙钟磬声名的八度分组,学界相关认识虽比较深入,但零散且存在分歧,一些细节问题也没有得到应有关注。文章介绍了曾侯乙钟磬声名八度研究的复杂性和分歧所在,从不同钟组、不同位置、不同乐器、不同铭文类型厘清其声名八度分组的方法、依据。准确理解曾侯乙钟磬声名的八度分组情况,对于解读清华简《五音图》的五声异名、周至汉代瑟的定弦,以及当下建构中国音乐话语体系,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钟磬 声名 异名 八度
原文传递
试论春秋晚期乐钟随葬制度的变革——以曾国、晋国为中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闻捷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51,共11页
春秋晚期阶段,贵族墓葬中的随葬乐钟出现了两方面显著的制度性变革:一方面是对单类乐钟的偏好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以甬钟、钮钟、镈钟所构成的三元组合编钟系统,在南方的曾国墓葬内出现了全新的甬钟编列方式,即全套编钟仅以甬钟构成,而北... 春秋晚期阶段,贵族墓葬中的随葬乐钟出现了两方面显著的制度性变革:一方面是对单类乐钟的偏好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以甬钟、钮钟、镈钟所构成的三元组合编钟系统,在南方的曾国墓葬内出现了全新的甬钟编列方式,即全套编钟仅以甬钟构成,而北方的晋国墓葬则出现镈钟编列方式,全套编钟只用镈钟而不见甬、钮钟。这两种革新性的葬钟组合形式对于战国礼制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得乐钟类型之间的约束逐渐被打破,钟型相互替代的现象层出不穷,也导致了战国中期之后随葬乐钟组合的不断简化。另一方面,从春秋晚期开始,随葬编钟的摆放形式亦出现重要变革,折曲钟磬逐渐成为贵族们的共识并在各地涌现,虽然它们之间缺乏统一的形式规范,但无疑是贵族们将金石之器多面环绕的礼制意识的反映,并为战国之后礼典文献中有关"乐悬制度"的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葬钟配列方式与摆放形式的双重变化是春秋晚期乐钟随葬制度变革的核心体现,不仅为探讨战国乐钟葬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亦为理解这一时期的"礼崩乐坏"局面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钟 随葬制度 编钟配列 折曲钟磬 乐悬制度
原文传递
葬钟陈列与周代乐悬制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闻捷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9,共12页
周代贵族随葬的乐钟并不严格依照生前演奏时的乐悬方式来选择、陈设,而是有着多样的摆放形式,葬钟与乐悬用钟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葬钟的陈设方式不能成为复原乐悬制度的直接依据。但在东周之世,确又存在将随葬钟磬折曲摆放的若干实例,虽... 周代贵族随葬的乐钟并不严格依照生前演奏时的乐悬方式来选择、陈设,而是有着多样的摆放形式,葬钟与乐悬用钟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葬钟的陈设方式不能成为复原乐悬制度的直接依据。但在东周之世,确又存在将随葬钟磬折曲摆放的若干实例,虽然缺乏统一的组合与位置形式,等级差别亦不明确,仅是一种形式化的模仿,但无疑表明其在观念上受到了乐悬制度中金石之器多面环绕的位置关系影响,故能够成为佐证乐悬制度确在东周时期普遍推行的实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钟 乐悬制度 折曲钟磬
原文传递
河北燕下都乐器明器的出土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小满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3,27,共8页
在燕下都考古中,出土有百余件钟磬类明器,为认识燕国宫廷音乐的物化形式提供了珍贵佐证。本文从其器形结构、乐器组合、乐器材质等方面进行辨析,以深入探究燕国音乐的多样性及其多彩风格。
关键词 燕下都 钟磬明器 形态分析 出土意义
原文传递
“钟罄”应作“钟磬”
19
作者 宋桂奇 《语文月刊》 2021年第6期48-48,共1页
百花文艺出版社《庐隐散文选集》(1990年版)中有一篇《夜的奇迹》,文中有句云:“山巅古寺危立在白云间,刺心的钟罄,断续的穿过寒林,我如受弹伤的猛虎,奋力的跃起,由山麓窜到山巅。”笔者以为,此中“钟罄”应作“钟磬”。
关键词 百花文艺出版社 庐隐散文 应作 钟磬 山巅
原文传递
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说明 被引量:30
20
作者 裘锡圭 李家浩 《音乐研究》 1981年第1期19-23,共5页
(1)徵(图2:①) 阶名“徵”在钟磬铭文中主要有以下一些(?)为了印刷方便,一律直接释作“徵”。《说文·壬部》“徵”字古文作: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音”字都作“冒”,上引(2)与(3)的左旁应是“(?)”的异体。“(?)”即《说文》“读若... (1)徵(图2:①) 阶名“徵”在钟磬铭文中主要有以下一些(?)为了印刷方便,一律直接释作“徵”。《说文·壬部》“徵”字古文作: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音”字都作“冒”,上引(2)与(3)的左旁应是“(?)”的异体。“(?)”即《说文》“读若愆”的“(?)”字省体。“愆”、“遣”读音极近,所以“(?)”字加注“(?)”声。古文字里常见由同音或音近的两个字合成的字,如“(?)”、“(?)”等,(?)也属于这一类。(1)的左旁与此显然是一个字,它省去了“(?)”所从的“臼”而加注“(?)”声。(2)的右旁是“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资料 曾侯乙墓 古文字 说文 铭文 西周金文 甲骨文 钟磬 异体 印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