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刺后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晓陵
杨晶晶
+5 位作者
孙忠人
王丰
李艳
张帆
曹丹娜
张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403-4406,共4页
针灸学源于中国古代,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具有适应范围广、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等优势。自古至今,针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病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在数千年历史中对推动传统中医学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形成了独特...
针灸学源于中国古代,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具有适应范围广、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等优势。自古至今,针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病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在数千年历史中对推动传统中医学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近年来,针刺的治疗作用逐渐被诸多国家接受,国内外学者对针刺治疗机制、针刺配伍、穴位特异性及针刺后效应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
刺
针刺即时效应
针
刺
后
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风患者穴位体表测量值针刺即时影响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立安
覃文慧
肖继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理论于现今临床治疗中风病是否仍具有指导意义,以及不同病因、病情、病程的中风患者针刺疗效是否存有差异。方法:通过观察与治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穴导电量和穴位体表温度为指标,对健康人与中风患者作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理论于现今临床治疗中风病是否仍具有指导意义,以及不同病因、病情、病程的中风患者针刺疗效是否存有差异。方法:通过观察与治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穴导电量和穴位体表温度为指标,对健康人与中风患者作临床对照观察与治疗研究。结果:中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经络失衡现象,且以心、肝、脾、肾、胃、大肠、膀胱等经脉的失衡较显著。中风患者的悬钟穴亦较健康人有明显失衡表现(P<0.05)。在针刺治疗后,中风患者的失衡情况有一定改善(P<0.05)。缺血性中风的针刺疗效优于出血性中风(P<0.05);针刺对于中风急性期疗效优于后遗症期(P<0.05);轻型和普通型中风患者于针刺疗效上,较重型中风患者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1)中风患者存在经络阻滞不通现象,多与心、肝、脾、肾、胃、大肠、膀胱等经脉阻滞不通有关;(2)"髓之会"悬钟穴可以反应"髓海"的病理改变和恢复情况;(3)中医古代有关中风病的理论于现今临床上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4)中风病应该在急性期尽早采用针刺疗法;(5)穴位导电量、穴位体表温度等可以作为临床中风病辨症归经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穴位体表测量值
针刺即时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后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晓陵
杨晶晶
孙忠人
王丰
李艳
张帆
曹丹娜
张贺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403-440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714
81273823)
+4 种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201214
H2016081)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2016RAXYJ096)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09-1-1503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704)
文摘
针灸学源于中国古代,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且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具有适应范围广、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等优势。自古至今,针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病及预防保健等方面,在数千年历史中对推动传统中医学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近年来,针刺的治疗作用逐渐被诸多国家接受,国内外学者对针刺治疗机制、针刺配伍、穴位特异性及针刺后效应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
关键词
针
刺
针刺即时效应
针
刺
后
效应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风患者穴位体表测量值针刺即时影响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立安
覃文慧
肖继芳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中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85-178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理论于现今临床治疗中风病是否仍具有指导意义,以及不同病因、病情、病程的中风患者针刺疗效是否存有差异。方法:通过观察与治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穴导电量和穴位体表温度为指标,对健康人与中风患者作临床对照观察与治疗研究。结果:中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经络失衡现象,且以心、肝、脾、肾、胃、大肠、膀胱等经脉的失衡较显著。中风患者的悬钟穴亦较健康人有明显失衡表现(P<0.05)。在针刺治疗后,中风患者的失衡情况有一定改善(P<0.05)。缺血性中风的针刺疗效优于出血性中风(P<0.05);针刺对于中风急性期疗效优于后遗症期(P<0.05);轻型和普通型中风患者于针刺疗效上,较重型中风患者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1)中风患者存在经络阻滞不通现象,多与心、肝、脾、肾、胃、大肠、膀胱等经脉阻滞不通有关;(2)"髓之会"悬钟穴可以反应"髓海"的病理改变和恢复情况;(3)中医古代有关中风病的理论于现今临床上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4)中风病应该在急性期尽早采用针刺疗法;(5)穴位导电量、穴位体表温度等可以作为临床中风病辨症归经的参考。
关键词
中风
穴位体表测量值
针刺即时效应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刺后效应研究进展
李晓陵
杨晶晶
孙忠人
王丰
李艳
张帆
曹丹娜
张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风患者穴位体表测量值针刺即时影响的观察研究
梁立安
覃文慧
肖继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