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法量学中关于针刺时间的研究
1
作者 李亚贤 王裕贤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437-19441,共5页
针刺时间是刺法量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针刺介入时机、行针时间、留针时间、两次间隔的时间以及整个针刺的疗程,研究刺法量学对针灸的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观察针刺量学中的时间因素以对目前临床中的治疗提... 针刺时间是刺法量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针刺介入时机、行针时间、留针时间、两次间隔的时间以及整个针刺的疗程,研究刺法量学对针灸的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观察针刺量学中的时间因素以对目前临床中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量学 针刺时间 研究
下载PDF
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影响内关穴干预MCAO大鼠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沙 樊小农 +9 位作者 罗丁 张亚男 魏媛媛 张海涛 陈建飞 贺妮娜 常晓波 王舒 孟智宏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参数对内关穴经穴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基础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秒)、中时间组(60秒)和长时间组(180... [目的]探讨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参数对内关穴经穴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基础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秒)、中时间组(60秒)和长时间组(180秒)共7组,内关穴3组针刺参数是固定1次/秒频率分别应用5、60、180秒的针刺时间,并每12 h针刺1次持续6次。观察效应指标即动物神经功能情况、缺血局部微循环血流量、脑组织梗死率和机制指标包括微循环血管输入支、输出支管径,以及脑组织苏木-伊红HE染色的细胞形态学指标。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即刻,后4组在造模后72 h观察指标。[结果]内关3个组在效应指标的改善上优于模型组、非针刺组(P<0.05),机制指标中,内关皮质、海马、纹状体的微血管数、正常神经细胞数(P<0.05)增加,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以中长时间较优。[结论]针刺内关穴可获得较好效应,针刺时间可影响经穴效应,慢频率下应用较长针刺时间可相对获得更好效应,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调节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针刺时间 效应 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下载PDF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时间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傅俊钦 赵百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时间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例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5mi...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时间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例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每一组有30例患者。远离痛点方向平刺(15°),并进行疗效比较。按压力量值之测定:采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所有之按压力量,每一次试验前后,试验者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之按压方式,包括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本试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之数字量表评订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对肌筋膜疼痛之治疗前后疼痛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完全缓解率增加。针刺5min组、针刺15min组与针刺25min组等3组针刺时间之总有效率均相同,可达100%。针刺后留针时间越久平均减分率仅略为增加。3种针刺时间比较,疼痛缓解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得宜,针刺5min即有很好的疼痛缓解效果;针刺时间延长,疼痛再缓解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痛为腧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针刺时间 扳机点 痛点方向
下载PDF
不同针刺时间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元水 熊键 +1 位作者 张喆 盛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120-512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时间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例,3组均选取(髀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四穴进行针刺治疗,A组进针得气后即可出针,B组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C组进针得气后留...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时间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例,3组均选取(髀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四穴进行针刺治疗,A组进针得气后即可出针,B组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C组进针得气后留针60 min,3组每天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运用临床痉挛指数、Fugl-Meyer评分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运用表面肌电图系统记录治疗前后患侧膝屈曲和踝背屈时主动肌及拮抗肌肌电活动差异。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3组主动肌(股二头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主动肌IEMG明显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3组拮抗肌(股直肌和腓肠肌内侧)IEMG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A、B组拮抗肌IEMG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3组患侧肢体膝屈曲、踝背屈协同收缩率(CO)均明显降低(P<0.05),与A、C两组比较,B组的降幅差异明显(P<0.05)。4与治疗前相比,3组临床痉挛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且B组显著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不同针刺时间均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30 min留针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 针刺时间 肌电图
下载PDF
穴位及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亚男 杨沙 +2 位作者 樊小农 王舒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了解穴位和不同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在相同的刺激频率(60次/s),分别用短、中、长(5、60、180s)不同的针刺时间干预水沟穴和非穴,用Zausinger六分法评测针刺后7... [目的]了解穴位和不同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在相同的刺激频率(60次/s),分别用短、中、长(5、60、180s)不同的针刺时间干预水沟穴和非穴,用Zausinger六分法评测针刺后72hMCAO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了解穴位和非穴的针刺效应。[结果]1)未予针刺治疗(未针刺组),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有提高趋势(P>0.05),提示72h后,MCAO大鼠在神经功能方面可有一定的限度的改善。2)针刺水沟穴后,无论针刺持续何种时间(短、中、长时间),均可改善行为学(P<0.05),提示水沟穴本身具有促进MCAO模型鼠行为学恢复的作用,显示了穴位的特异性。3)针刺非穴后,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针刺持续时间(中、长时间),行为学才有改善(P<0.05),提示此种变化,可能是通过针刺时间发挥主要作用的。[结论]针刺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穴位决定的;针刺持续时间是影响穴位效应的重要因素,好的针刺手法可以弥补取穴不当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 特异性 手法 针刺时间 行为学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下载PDF
中频率短时间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春燕 樊小农 +2 位作者 张春红 王舒 石学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7,16,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的特异性效应及针刺频率对其特异性的影响作用。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 目的:探讨穴位的特异性效应及针刺频率对其特异性的影响作用。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委中组。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分别对以上穴区以及非穴区,施以频率2次/s、持续时间5s的针刺干预,观察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当针刺频率为2次/s、持续时间5 s时,针刺组(包括非穴组与"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脑血流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内关组、委中组与模型空白组、非穴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受针刺参数影响;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不同穴位及其最佳针刺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 效应 特异性 频率 针刺时间 MCAO模型大鼠 脑血流
下载PDF
“二二六时间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建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时间 失眠症 临床观察 大椎穴 中脉穴 关元穴
下载PDF
留针时间及针刺频次规律与针刺时效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538-540,共3页
针刺的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是针刺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发现留针时间、针刺频次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对针刺时-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指导模式。倡议从循证医学... 针刺的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是针刺治疗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发现留针时间、针刺频次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对针刺时-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指导模式。倡议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对常见病的针刺治疗进行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切实可信的数据,寻找出各种疾病的最佳针刺时间及频次,以期规范临床操作,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频次 时效关系
下载PDF
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国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间隔时间与周围性面瘫针刺疗效的相关性,优化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案。方法将59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每周3次组和每周6次组,均进行普通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H-...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间隔时间与周围性面瘫针刺疗效的相关性,优化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案。方法将59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每周3次组和每周6次组,均进行普通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H-B计分量表和FDI计分量表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3次组和每周6次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86.67%,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周治疗3次和每周治疗6次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针刺疗效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时间 周围性面瘫 疗效
下载PDF
针刺治疗“痛症”72h内疗效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宇 刘士敬 +2 位作者 董时军 朱云 吕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0期38-39,共2页
通过对11年来有明确记录的517例门诊"痛症"病案,1537次针刺治疗后72h内针刺效果动态变化分析发现:针刺后72h内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有动态变化现象的占总治疗人次的83%;其中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出现变化发生在针刺后48~72h之间的占... 通过对11年来有明确记录的517例门诊"痛症"病案,1537次针刺治疗后72h内针刺效果动态变化分析发现:针刺后72h内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有动态变化现象的占总治疗人次的83%;其中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出现变化发生在针刺后48~72h之间的占总治疗人次的46%。因此,选择针刺后72h以上复诊,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为机体创造"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医生获得近二分之一的更为完整的治疗效果信息。这对下一步补泻治疗方案是否调整的抉择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症 疗法 针刺时间间隔
下载PDF
浅议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针刺之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云 陈荷光 +1 位作者 高原 杜宇征 《光明中医》 2021年第22期3771-3773,共3页
通过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提出的针刺指导思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进行理论探讨,主要从其理论思想、历代医家的认识以及临床应用(包括针刺位置、针刺手法、针刺时间、大接经疗法)方面讨论,加深对传统中医经典理... 通过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提出的针刺指导思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进行理论探讨,主要从其理论思想、历代医家的认识以及临床应用(包括针刺位置、针刺手法、针刺时间、大接经疗法)方面讨论,加深对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对临证应用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部位 针刺时间 手法
下载PDF
调时针刺治疗神经衰弱症
12
作者 李光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90-90,共1页
调时针刺治疗神经衰弱症李光伟(解放军一一七医院理疗科,310013)神经衰弱症又称“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虽然治疗方法甚多,但都是中西药物及一般的针刺、按摩、耳穴等疗法,疗效甚微,久之,患者症状越来越重... 调时针刺治疗神经衰弱症李光伟(解放军一一七医院理疗科,310013)神经衰弱症又称“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虽然治疗方法甚多,但都是中西药物及一般的针刺、按摩、耳穴等疗法,疗效甚微,久之,患者症状越来越重。我科自92年3月开始,摸索出一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神经衰弱症 针刺时间 疗法 治疗方法 李光伟 内关穴 治疗方案 风池穴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血压对针刺反应的观察
13
作者 杜时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163-163,共1页
不同血压对针刺反应的观察杜时中(浙江省杭州市第四医院内科,310002)1观察对象:1.1正常血压组:58例,因癌症疼痛引起的失眠以及其他原因的失眠,头痛,头昏等而进行针刺治疗。当时血压是12~18/8~11KPa。... 不同血压对针刺反应的观察杜时中(浙江省杭州市第四医院内科,310002)1观察对象:1.1正常血压组:58例,因癌症疼痛引起的失眠以及其他原因的失眠,头痛,头昏等而进行针刺治疗。当时血压是12~18/8~11KPa。1.2相对低血压组:52例,是高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舒缩功能 高血压病 治疗 正常血压 缓慢回升 伴随症状 血液供应 针刺时间 血压测定
下载PDF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晨 张松柏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确诊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痰湿阻滞型、脾肾气虚型、肝郁气滞型,采用针刺结合女性生理周期的进间针刺法,配合电针方法治疗,主穴关元...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确诊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痰湿阻滞型、脾肾气虚型、肝郁气滞型,采用针刺结合女性生理周期的进间针刺法,配合电针方法治疗,主穴关元、中极、大赫、阴陵泉、三阴交,随症加减。15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5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治疗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时间 女性血清激素 基础体温
下载PDF
“地支三合”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15
作者 杨丹 宋维健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0期98-100,共3页
根据天文学概念,地支之间存在“三合”关系,并合为不同属性的局,即申子辰合水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亥卯未合木局,其与经络相合的流注特点“开阖枢”理论一致,运用于针刺理论中即为“地支三合”针刺法。“地支三合”针刺法属于... 根据天文学概念,地支之间存在“三合”关系,并合为不同属性的局,即申子辰合水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亥卯未合木局,其与经络相合的流注特点“开阖枢”理论一致,运用于针刺理论中即为“地支三合”针刺法。“地支三合”针刺法属于时间针刺法范畴,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中地支配脏腑,四诊合参后据中医辨证结果,结合“地支三合”理论,根据五输穴的特定属性推演、选取特定的五输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取穴方法,可用于治疗疑难杂病,尤其对于疑难痛证疗效较佳。该文主要描述1例难治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地支三合”针刺法治疗的诊治经过,供同道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蛇串疮 缠腰火丹 “地支三合” 时间
下载PDF
头针治疗偏瘫简介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春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46-47,共2页
头针治疗偏瘫简介冯春祥(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00015)偏瘫,中医又称“中风”、“半身不遂”。它包括西医的缺血性脑病和出血性脑病,针刺对偏瘫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头针效果最好。运用得法,当即可见到明显疗效。现简介如下... 头针治疗偏瘫简介冯春祥(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00015)偏瘫,中医又称“中风”、“半身不遂”。它包括西医的缺血性脑病和出血性脑病,针刺对偏瘫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头针效果最好。运用得法,当即可见到明显疗效。现简介如下。1机理1.1 经络原理十二经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帽状腱膜下层 顶颞前斜线 十二经脉 足运感区 治疗作用 脑皮层 针刺时间 中央前回 出血性
下载PDF
子午流注针法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艳颖 王晶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7期98-98,101,共2页
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传统时间针刺方法之一,其效果已经得到公认。本文从针刺中的辨证施针、手法补泻、地域差异3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具体临床案例阐明该针法的独特疗效。
关键词 子午流注 临床经验 时间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丹 张春红 杨励 《河南中医》 2014年第3期527-529,共3页
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有单纯针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针刺配合拔罐,针药结合,针刺配合子午流注时间取穴法,针刺配合中药,温热足疗,中药熏洗,皮肤针叩刺,温针等,针灸为主配合其他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多疗法配合优于单一疗法。临... 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方法有单纯针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针刺配合拔罐,针药结合,针刺配合子午流注时间取穴法,针刺配合中药,温热足疗,中药熏洗,皮肤针叩刺,温针等,针灸为主配合其他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多疗法配合优于单一疗法。临床上应推广多种疗法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腿综合征 单纯 配合推拿手法 配合拔罐 药结合 配合子午流注时间取穴法 配合中药 温热足疗 中药 熏洗 皮肤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取穴规律
19
作者 陈学思 白杨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9期95-103,共9页
目的 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选穴处方特点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4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针刺治疗急性期... 目的 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选穴处方特点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4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针刺治疗急性期PFP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提取数据后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45篇,统计分析腧穴总个数143个,总频次2 775次,针刺治疗急性期PFP应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为:地仓、合谷、阳白、颊车、翳风;腧穴归经前5位的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非十四经脉(经外奇穴)、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应用频次前5位的穴对为:地仓-阳白、合谷-地仓、颊车-地仓、合谷-阳白、颊车-合谷;相互关系最强的穴位组合为:地仓-阳白、地仓-合谷、地仓-颊车、阳白-合谷、阳白-颊车。结论针刺治疗急性期PFP的腧穴归经以阳经为主,多应用头面部腧穴,临证可以地仓、合谷、阳白、颊车、翳风为主穴,随症加减,以上规律可进一步指导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期PFP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时间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黄帝内经》、《难经》中的因时施针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韶阳 许明珠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10期1627-1628,共2页
因时制宜是中医三因制宜中的一大特色,时间因素影响了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针刺深浅、取穴也需因时制宜,《黄帝内经》、《难经》阐述了许多因时施针的原则,不仔细推敲,难解其奥妙,"针之妙用,在于秋毫",笔者对比论述了两部经典... 因时制宜是中医三因制宜中的一大特色,时间因素影响了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针刺深浅、取穴也需因时制宜,《黄帝内经》、《难经》阐述了许多因时施针的原则,不仔细推敲,难解其奥妙,"针之妙用,在于秋毫",笔者对比论述了两部经典关于因时施针原则的异同,以期有利于更好地解读经典,指导针灸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难经 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