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德尔菲法筛选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 被引量:7
1
作者 庄朝安 叶晓倩 +5 位作者 徐颖 江一静 姜财 林淑芳 杨珊莉 陈立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414-416,423,共4页
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 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向全国专家发放100份、66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第一轮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6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66%,权威系数为0.86,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6份,实际回收5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6%,权威系数为0.8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系数及协调性好,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穴组
下载PDF
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颈椎功能、疼痛介质及血浆内皮素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武良群 刘双岭 +1 位作者 李同军 史珊怡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颈椎功能、疼痛介质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血流速度、颈椎功能、疼痛介质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治疗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行组穴针刺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部血流速度、颈推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PGE2)、P物质(SP)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结果治疗后针刺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下降(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E2、SP含量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穴针刺配合整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素的释放并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整脊手法 血液循环 颈椎功能 疼痛介质 内皮素
下载PDF
针刺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神经功能及患肢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冲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8-80,8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神经功能及患肢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07~2018-01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刺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神经功能及患肢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07~2018-01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组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 2(Lp-PL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FDS)评分,Rivermead运动指数(RMI)、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82.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有效率94.23%与对照组的86.54%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p-PLA水平、NIHSS和NF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SOD水平、RMI和M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2%与对照组的7.69%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组穴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神经功能,促进其患肢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下载PDF
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莉娟 郑诺莹 宋朝晖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究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目的探究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Pro-Kin平衡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实施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和Fugl-Meyer量表)、步行运动能力(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和跌倒风险(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0.91±7.36)分、(11.11±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2±7.43)分、(7.36±2.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rse评分为(35.26±9.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9±9.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Pro-Kin平衡训练相比,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平衡功能,减少跌倒风险,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Pro-Kin平衡训练 督脉 运动功能 跌倒风险
下载PDF
针刺组穴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陶丽 黄梅 《四川中医》 2020年第5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组穴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方式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 目的:观察针刺组穴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及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方式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刺组穴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运动能力评分及自理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针刺组穴治疗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且无明显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