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及评价体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邵妍 陈以国 +1 位作者 王鹏琴 王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1-333,349,共4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建立了中医诊疗轻中度抑郁症方案(草案)及疗效评价体系(草案)。方法:应用针刺百会、丰隆等穴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并与口服氟西汀组、单独针刺组、单独中...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建立了中医诊疗轻中度抑郁症方案(草案)及疗效评价体系(草案)。方法:应用针刺百会、丰隆等穴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并与口服氟西汀组、单独针刺组、单独中药组进行疗效比较,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分,并在研究中进行各组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经8周治疗后,针刺结合中药组和西药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76.36%,口服西药氟西汀组有效率78.9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中药组改善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针刺结合中药组比西药组的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后续研究表明,针刺结合中药组、单独针刺组、单独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中药组改善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独针刺及单独中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刺结合中药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可行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文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2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青少年近视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并且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针刺穴位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刺结合中...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青少年近视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并且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针刺穴位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的可行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对比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裸眼视力改善以及临床视力恢复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取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近视发挥了一定可行性,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应用针刺结合中药熏眼治疗,临床疗效好,可改善患者裸眼视力,缩短视力恢复时间,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结合中药熏眼 可行性 青少年近视 中药熏眼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体外受精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修安 陈曼珍 +2 位作者 马文敏 罗国群 潘佳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卵巢反应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白组、中药组、针刺组,在进入体外受精治疗程序前3个月进行预处理,对观察组行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卵巢反应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白组、中药组、针刺组,在进入体外受精治疗程序前3个月进行预处理,对观察组行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中药组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对针刺组行针刺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后的FSH水平、在IVF-ET中的Gn用量、取卵数、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高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针刺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高于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针刺组Gn用量、获卵数及胚胎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率35.7%(10/28),空白组妊娠率23.3%(7/30),中药组妊娠率26.7%(8/30),针刺组妊娠率27.5%(8/29),经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其余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妊娠率高于空白组、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妊娠率高于空白组,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内分泌水平的调节具有良性作用,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反应低下患者进行促排卵前预处理,对增加后续IVF-ET术中可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对提高卵巢反应低下患者的妊娠率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卵巢反应低下 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下载PDF
针刺中药结合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丽 张恩旭 +1 位作者 卢艳春 李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8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中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抑郁症疗效无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针刺中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抑郁症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结合 抑郁症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春浩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3期180-180,184,共2页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采取针刺结合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脊髓损伤后有尿潴留的患者60例来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脊髓损伤,并且合并尿潴留,将其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 目的针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采取针刺结合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脊髓损伤后有尿潴留的患者60例来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脊髓损伤,并且合并尿潴留,将其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只实施针刺治疗,而针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针刺治疗的同时结合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后留置尿管到拔出尿管需要的时间、发生急性泌尿性感染的情况、残余尿量等方面进行观察发现,拔除导尿管1周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到拔出尿管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且观察组发生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治疗选择针刺结合中药的方法相对于单一的针刺治疗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其治疗疗程较短,并且降低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 脊髓损伤 尿潴留
原文传递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鑫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290-29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穴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134只眼)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注射舒血宁注射液、口服杞菊地黄丸结合针...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穴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134只眼)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注射舒血宁注射液、口服杞菊地黄丸结合针刺睛明、球后、肝俞、肾俞,综合疗法,3 w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2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药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刺中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马丽 卢艳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3期124-,共1页
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与健康密切相关。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睡眠障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精神压力的加大,失眠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
关键词 中药结合 失眠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定风珠加减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瑞兰 王丹 +3 位作者 周艳玲 冯小芸 林春华 徐本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内服大定风珠加减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内服大定风珠(鸡子黄、阿胶、干地黄、麦冬、白芍、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麻仁、五味子、炙甘草)加减配合辨证取穴针刺... 目的:观察内服大定风珠加减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内服大定风珠(鸡子黄、阿胶、干地黄、麦冬、白芍、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麻仁、五味子、炙甘草)加减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半年后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9例,未愈3例,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24例,未愈8例,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内服大定风珠加减配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好且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中药结合疗法 大定风珠 辨证取穴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春善 方今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7-1708,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针刺对痰瘀阻滞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门诊部或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痰瘀阻滞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患者500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刺太冲、血海、足三...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针刺对痰瘀阻滞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门诊部或住院部接受治疗的痰瘀阻滞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患者500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刺太冲、血海、足三里、丰隆、足临泣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高血压患者350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等进行个体化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血压达标人数以及头晕、头痛、失眠等相关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在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痰瘀阻滞型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西医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在症状改善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药结合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马铭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3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6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康复疗...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6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康复疗法治疗基础上实施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神经功能评分平均分值为(9.54±4.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1.52%,神经功能评分平均分值为(17.88±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联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神经功能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结合中药 康复疗法 缺血性中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针药合用治疗急性乳腺炎38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1期82-83,共2页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的初产妇,多见于产后2-6周,属中医学的"乳痈"范畴,其特点是:患者突然出现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并有触痛,局部可以出现红、肿、热、痛或肿块,可伴有高热寒战、口干渴、倦怠等症状.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刺及中药...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的初产妇,多见于产后2-6周,属中医学的"乳痈"范畴,其特点是:患者突然出现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并有触痛,局部可以出现红、肿、热、痛或肿块,可伴有高热寒战、口干渴、倦怠等症状.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刺及中药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中药结合治疗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WESTERN MEDICINES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加平 盛薇 彭君华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1年第2期18-21,共4页
Su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of facial pal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n=50) and West... Su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of facial pal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n=50) and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n=30). In acupuncture group, Cuanzhu (BL 2), Sibai (ST 2), Yangbai (GB 14), etc. were punctured, combined with TDP radiation, cupping or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situations. Acupuncture treatment was given once daily, with 6 days being a therapeutic course, continuously for 4 courses.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energy mixture”, dexamethasone, compound Danshen injectio, etc..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acupuncture group, of the 50 cases, 48 were cured and 2 had improvement, with the effective rate being 100%; among them, 12 cases were cured in 7 days, 23 cured in 8~14 days, 10 cured in 15~21 days and 3 cured in 22~28 days. In control group, of the 30 cases, 19 were cured, 8 had improvement and 3 had no apparent changes, with the effective rate being 90%. Of the 19 cured cases, 5 were cured within 8~14 days, 10 cured in 15~21 days and 4 cured in 22~28 days. Conclus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hery facial palsy, acupuncture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Western medicines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ure d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Facial palsy Acupuncture therapy Facial palsy Med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