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探析
1
作者 黄红叶 刘芸 +3 位作者 许昊纯 郭灿灿 何玲玲 陈采益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2期46-48,53,共4页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补泻效应 补泻手法 机体状态 穴位特性
下载PDF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林 张雅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958-958,共1页
关键词 补泻手法 理论探讨 针刺补泻效应
下载PDF
针刺补泻刍议
3
作者 武峻艳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历代医家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学派。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如何实现,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衡量标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键词 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效应 历代医家 衡量标准
下载PDF
精研针术 善用太溪——记针灸学专家张士杰教授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威 马欣宇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9期4-5,共2页
张士杰教授1931年出生于一个较为殷实的工商业者之家,其父兼通文史和方技,设同春堂国药店,延揽诸多名医应诊,并与之切磋医道。张老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国的文、史、哲、医也由知而好,在其父亲的指引下,潜心攻读了《老子》、《易经》、《... 张士杰教授1931年出生于一个较为殷实的工商业者之家,其父兼通文史和方技,设同春堂国药店,延揽诸多名医应诊,并与之切磋医道。张老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国的文、史、哲、医也由知而好,在其父亲的指引下,潜心攻读了《老子》、《易经》、《黄帝内经》、《伤寒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溪 灸学专家 张士杰 得气 针刺补泻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