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绝缘针探测技术的穴位内电阻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瑞霞 刘堂义 +3 位作者 杨华元 高明 徐刚 唐文超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内电阻在留针过程中的变化及不同探针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安捷伦数字万用表(Agilent 34401A型)观察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并对穴位和非穴位的电阻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 目的观察穴位内电阻在留针过程中的变化及不同探针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安捷伦数字万用表(Agilent 34401A型)观察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并对穴位和非穴位的电阻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应用普通针进行的检测中,无论穴位或穴位旁,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增大的,即R留针后>R留针前;应用普通针测得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绝缘针检测的穴位或穴位旁电阻,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减小,即R留针后<R留针前;留针前、后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普通针和绝缘针两种探测方法检测的穴位(及穴位旁)内部电阻有显著不同,且R绝缘针>R普通针。结论应用两种探针检测穴位内电阻,无论是穴位还是穴位旁,在留针前后都出现电阻显著性变化,提示针刺治疗会改变穴位内电阻;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未发现穴位与穴位旁内部电阻的差异性;穴位内电阻值与探测的方式及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电阻抗 穴位研究 绝缘针探测技术
下载PDF
中风偏瘫患者穴位内电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艳红 刘堂义 +2 位作者 王延红 杨华元 高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872-2874,共3页
目的:中风偏瘫患者由于健、患侧的功能差异,可能是研究穴位特异性比较好的研究对象,试验希望通过不同的探针方法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以探索穴位的特异性。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Agilent 34401A 6 1/2 Digit Multim... 目的:中风偏瘫患者由于健、患侧的功能差异,可能是研究穴位特异性比较好的研究对象,试验希望通过不同的探针方法检测穴位电阻的变化,以探索穴位的特异性。方法:以普通针灸针和绝缘针灸针作为探针,应用Agilent 34401A 6 1/2 Digit Multimeter数字示波器观察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留针过程中穴位内电阻变化。结果:1应用普通针进行的检测中,无论穴位或穴位旁,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增大的;应用普通针测得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绝缘针检测的穴位或穴位旁电阻,留针前后阻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而且留针后的电阻是显著减小;留针前、后的穴位和穴位旁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普通针和绝缘针两种探测方法检测的穴位(及穴位旁)内部电阻有显著不同,且R绝缘针>R普通针;而且两种方法引起的穴位内电阻变化趋势和快慢程度都相关极大。结论:穴位电特性变化多端,研究结果受影响极多,不能轻易下结论,不断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是非常必要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内电阻 绝缘针探测技术 中风偏瘫
下载PDF
B-H复合型传感结构设计及H线圈校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苗 汪友华 +2 位作者 陈龙 张新亮 杨新磊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对超微晶合金样片二维高频旋转磁特性测量时所需的传感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针探测技术制作了B传感器,采用线圈法制作H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新型B-H复合型磁滞矢量传感器。此外,文章还对H线圈系数的校准做了说明,通过设计一个可以产生交变... 对超微晶合金样片二维高频旋转磁特性测量时所需的传感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针探测技术制作了B传感器,采用线圈法制作H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新型B-H复合型磁滞矢量传感器。此外,文章还对H线圈系数的校准做了说明,通过设计一个可以产生交变均匀磁场的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装置来进行校准实验,并最终确定了H线圈的校准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探测技术 传感器 改进型亥姆霍兹线圈 校准
下载PDF
Scanning near-field acoustic microscope and its application
4
作者 XU Ping,CAI Wei & WANG RongMing Key Laboratory of Micro-nano Measurement-Manipulation and Phys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Physics,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Scanning near-field acoustic microscope (SNAM) combines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with scanning near-field microscop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such microscope is that the acoustic wave is produced or de... Scanning near-field acoustic microscope (SNAM) combines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with scanning near-field microscop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such microscope is that the acoustic wave is produced or detected in near-field area whether ultrasonic transducer acts as generator or detector. The resolution of SNAM can reach to nanometer scale. First, two typical SNAMs, scanning electron acoustic Inicroscope and scanning probe acoustic microscope,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our homemade SNAM based on a commercial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will be reported, together with some recent results from this homemade SN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near-field acoustic microscope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