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针晕现象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樊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针晕是指针刺得气后或留针过程中针刺局部出现红晕的现象。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现象的出现与针刺得气有关,但古医籍及现代文献较少提及。本文就针晕现象发生机制、发生条件、与针刺得气关系、针与针刺过敏现象鉴别、与针刺临床疗效关系等... 针晕是指针刺得气后或留针过程中针刺局部出现红晕的现象。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现象的出现与针刺得气有关,但古医籍及现代文献较少提及。本文就针晕现象发生机制、发生条件、与针刺得气关系、针与针刺过敏现象鉴别、与针刺临床疗效关系等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晕 刺得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杜青 顾宝东 +2 位作者 徐栋 王英超 赵晓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9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观察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疗效及对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疗效及对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62.82±9.86)岁,予以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男12例、女33例,年龄(62.64±9.40)岁,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晕痛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躯体、情绪、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HI总分及躯体、情绪、功能、HAMA、HAMD、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DHI总分及躯体、情绪、功能、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22±11.08)分比(33.02±10.54)分、(6.98±3.32)分比(8.67±3.19)分、(8.27±4.08)分比(11.51±3.22)分、(8.71±4.07)分比(12.40±4.42)分、(10.00±5.59)分比(15.24±4.35)分、(10.20±6.33)分比(15.96±4.92)分、(6.31±2.98)分比(10.11±2.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0、2.462、4.182、4.120、4.963、4.820、6.339,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3,P=0.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7,P=0.711)。结论晕痛针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临床症状较好,能改善患者情感及睡眠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 前庭康复训练
下载PDF
针刺晕听区治疗老年姿位性眩晕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范军铭 赵京伟 焦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3-274,共2页
采用药物加针刺晕听区方法 ,以相同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针刺晕听区治疗老年姿位性眩晕的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 97 4%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5 6% 。
关键词 灸疗法 针晕听区 老年人 疗效
下载PDF
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泽 高云竹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2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在双侧晕听区行电针疗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对照组即为常规针刺治疗,取患侧耳门、听...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在双侧晕听区行电针疗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对照组即为常规针刺治疗,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及侠溪穴,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于4个疗程后行两组治疗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针晕听区
下载PDF
门诊护理优化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效果分析
5
作者 黄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3-0136,共4页
评估优化门诊护理对于静脉采血者晕血晕针的护理效果。选择门诊部近1年收入的120例静脉采血患者,抽签法均分,第一组实行优化门诊护理;第二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指标:(1)晕血晕针的发生率、症状缓解度;(2)采血依从性;(3)采血满意度;(4)心... 评估优化门诊护理对于静脉采血者晕血晕针的护理效果。选择门诊部近1年收入的120例静脉采血患者,抽签法均分,第一组实行优化门诊护理;第二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指标:(1)晕血晕针的发生率、症状缓解度;(2)采血依从性;(3)采血满意度;(4)心理状态评分;(5)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护理后,组间的以上指标相比,P<0.05。结论 优化门诊护理可预防静脉采血期间的晕血晕针症状,减轻症状严重度,提高患者的采血依从性与满意度,调节患者的负面心理,且不良反应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门诊护理 静脉采血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焦智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20-0223,共4页
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探讨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因为诊断、治疗或监测等需要于2023年4月~2024年3月间到我院检查科实施静脉采血的患者信息整理,在采血前主动告知有紧张、晕厥等感受或现象发生几率,按入院序... 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探讨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因为诊断、治疗或监测等需要于2023年4月~2024年3月间到我院检查科实施静脉采血的患者信息整理,在采血前主动告知有紧张、晕厥等感受或现象发生几率,按入院序号以前60名归入对照组,后60名则纳入观察组,前后两组对应常规护理干预方案与系统性护理加心理干预方案,重点评测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护理满意度、过程中晕血晕针和不良反应发生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在满意度各单项评分上均取得更高评测分值(P<0.05)。干预前心理情绪评分均衡前提下,干预后,观察组在两组的单项评分均降低中分值显示在更低水平(P<0.05)。对照组晕血晕针率18.33%,观察组5.00%显示更低比例(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5.00%),相对对照组的10例(16.67%)明显更少(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心理情绪得以缓解,减少晕血晕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心理情绪 满意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晕痛针治疗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青 吴常征 顾宝东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49-450,453,共3页
目的观察晕痛针治疗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手法复位后眩晕症状消失但仍存有头昏和头重症状的耳石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经手法复位后采用晕痛针治疗,对照组服用敏使朗治疗。治疗后... 目的观察晕痛针治疗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手法复位后眩晕症状消失但仍存有头昏和头重症状的耳石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经手法复位后采用晕痛针治疗,对照组服用敏使朗治疗。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晕痛针治疗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的残留症状效果显著,可作为耳石症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手法复位 残留症状
下载PDF
西药联合镇眩汤合“晕三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3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曾志威 廖金明 黄清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镇眩汤合"晕三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药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中药组在对...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镇眩汤合"晕三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药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镇眩汤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镇眩汤联合"晕三针"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并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进行评分。结果:针药组、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DH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药组和中药组能显著降低DH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镇眩汤合"晕三针"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眩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华晓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为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观察其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个晕血晕针的病人分为25例一组,为对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病人接受的是针对性护理,观察晕血晕针发生情况,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还有不良反应情况、... 为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观察其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个晕血晕针的病人分为25例一组,为对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病人接受的是针对性护理,观察晕血晕针发生情况,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还有不良反应情况、心理弹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各个指标的数据都更加理想(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静脉采血时晕血晕针事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增强病人心理韧性,顺利完成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学莲 刘慧茹 王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5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体位复位后予晕痛针联合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和对照组(采用单纯体位复位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临... 目的探讨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体位复位后予晕痛针联合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和对照组(采用单纯体位复位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从而对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进行探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DH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后予晕痛针联合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采用单纯体位复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体位复位 残余症状
下载PDF
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靖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1期136-138,共3页
目的 评价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20例研究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优化门诊护理(观察组)... 目的 评价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20例研究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优化门诊护理(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采血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采血依从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的各项满意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优化门诊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晕血晕针的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采血依从率,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门诊护理 预防 静脉采血
下载PDF
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宁德春 秦升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4期29-29,共1页
目的:观察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晕动病患者采用晕痛针法治疗,每个疗程治疗7d,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其他疗法,是治疗晕动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动病
下载PDF
晕痛针法防治晕动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升 宁德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4期34-34,共1页
目的观察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晕动病随机分为晕痛针法组与西医抗晕动镇静治疗组各30例,每个疗程治疗7d,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晕痛针法组优于西药组。结论... 目的观察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晕动病随机分为晕痛针法组与西医抗晕动镇静治疗组各30例,每个疗程治疗7d,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晕痛针法组优于西药组。结论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目的观察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晕动病随机分为晕痛针法组与西医抗晕动镇静治疗组各30例,每个疗程治疗7d,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晕痛针法组优于西药组。结论晕痛针法治疗、预防晕动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病
下载PDF
舒经化瘀方合“晕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晓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7期77-78,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性眩晕属于中医内科学"眩晕"证范。运用舒经化瘀方合"晕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性眩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解决血行瘀滞,明显提高常规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经化瘀方 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性眩
下载PDF
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张川 陈月 +1 位作者 惠宝华 张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00-203,共4页
探究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5-2021.5于我院治疗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110),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干预,研... 探究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5-2021.5于我院治疗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110),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化门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的采血效果,疼痛感,焦虑情绪。结果 研究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重复采血率、晕针率、晕血率(5.98%、3.64%、2.01%)均低于对照组(19.37%、15.62%、16.36%)(P<0.05)。研究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血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门诊常规干预,优化门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重复采血率、晕针率、晕血率,总体采血效果更佳,且患者采血过程中疼痛感更低,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门诊护理干预 预防 静脉采血
下载PDF
分析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汤若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68-170,共3页
在临床上,优化门诊护理的措施,避免静脉采血患者出现晕血晕针情况。方法 时间范围是2021年3月~2023年3月,病例数是7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参与调研的患者均需要进行静脉采血,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晕血... 在临床上,优化门诊护理的措施,避免静脉采血患者出现晕血晕针情况。方法 时间范围是2021年3月~2023年3月,病例数是7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参与调研的患者均需要进行静脉采血,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晕血晕针情况的人数占比是5.71%,对照组患者出现晕血晕针情况的人数占比是25.71%,对比发现,采取优质护理的患者不容易出现晕血晕针情况,P<0.05,且对护理也比较满意,P<0.05。结论 优化门诊护理,可以避免患者在静脉采血时,出现晕血晕针情况,护理效果不错,可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门诊护理 静脉采血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研讨
17
作者 邓菲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65-67,共3页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2019.4-2021.5,以该时间段作为回顾性研究阶段,研究对象选择门诊静脉采血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以常规组作为基准组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实验组作为护理模式创新实...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2019.4-2021.5,以该时间段作为回顾性研究阶段,研究对象选择门诊静脉采血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以常规组作为基准组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实验组作为护理模式创新实施组则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静脉采血后的晕针晕血发生率、患者情绪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实验组中晕血晕针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实验组采血期间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3)实验组采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有必要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降低晕血晕针风险,用以保障门诊静脉采血质量,建议推广和额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门诊护理 静脉采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远征 张亦舒 孙颖哲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治疗。选用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治疗。选用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平衡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重复刺激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疗法 经颅重复刺激法 平衡区 运动区 针晕听区 平衡功能障碍 中风
下载PDF
基于LEER模式的“安心”理念在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廖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0-0054,共5页
探究基于LEER模式的“安心”理念在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并随机将2023年1月至12月行静脉采血... 探究基于LEER模式的“安心”理念在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并随机将2023年1月至12月行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安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心率、高峰血压水平、满意度评价、情绪变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采血前,两组患者情绪变化无明显差异,采血后,相比常规护理组的患者,采取“安心”护理模式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P<0.05);满意度评价较高,其心率、高峰血压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采取“安心”护理模式后,晕血晕针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常规护理方案组(χ2=7.361,P<0.001)。结论 将LEER模式的“安心”护理理念应用在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中,展现出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生理指标,还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R模式 安心理念 静脉采血
下载PDF
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张金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7-0130,共4页
探究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评价。方法 从我院抽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选择常规门诊采血,研究组采用优化门诊采血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对比... 探究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评价。方法 从我院抽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选择常规门诊采血,研究组采用优化门诊采血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对比两组采血知识掌握及成功率、两组患者对静脉采血的评价等。结果 研究组采血采血知识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84.8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评价无可比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采血技术、心理护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发生晕血晕针、过度紧张的概率8.82%低于对照组30.30%,两组患者护理前SA-I评分和TA-I评分比较无意义,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的患者应用优化门诊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采血舒适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晕血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门诊护理干预 预防 采血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