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忆平主任运用三辨理论下环膝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疗效观察
1
作者 邓星佑 黄丽君 +5 位作者 李靖 郭少丰 陈达俊 卢胜第 严绍悦 林忆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究林忆平主任运用三辨理论下环膝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9月本院就诊的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病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外用扶他林软膏处理,观察... 目的:探究林忆平主任运用三辨理论下环膝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9月本院就诊的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病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外用扶他林软膏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林忆平主任运用三辨理论下环膝针法治疗,分析两组的整体疗效、膝关节疼痛VAS、膝关节功能AKS分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较对照组低,AKS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林忆平主任运用三辨理论下环膝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林忆平主任 三辨论治理论 疼痛
下载PDF
环枕针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文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6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观察环枕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环枕针法针刺治疗。观察2... 目的观察环枕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环枕针法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环枕针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比常规言语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喑痱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下载PDF
多针环刺法治疗肩周炎56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齐山 刘明晖 刘丽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4-695,共2页
目的:观察多针环刺法与单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11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多针组和单针组,多针组取环病变肩关节多穴针刺治疗,单针组取病变肩关节最痛点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受限部位的关节活动度... 目的:观察多针环刺法与单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11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多针组和单针组,多针组取环病变肩关节多穴针刺治疗,单针组取病变肩关节最痛点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最受限部位的关节活动度、疼痛自评分及局部压痛自评分,以及2组患者分别在进针、留针、出针时的不适情况。结果:关节活动度、疼痛、压痛的改善均为多针组优于单针组,提示多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针组;进针、留针、出针时的不适情况,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针环刺法治疗治疗肩周炎方法简便、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可靠、副作用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多
下载PDF
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美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该院中医门诊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环项针刺法治疗,每周连续针5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该院中医门诊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环项针刺法治疗,每周连续针5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Sunnybrook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S)及面神经肌电图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Sunnybrook评分为(78.63±9.23)分、(71.65±9.41)分,FDIS评分为(9.01±2.46)分、(10.32±2.71)分,传导潜伏期为(4.27±0.56)ms、(4.72±0.51)ms,传导波幅为(0.56±0.23)m V、(0.44±0.22)m V,治疗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Sunnybrook评分为(87.09±9.51)分、(79.76±10.03)分,FDIS评分为(7.15±2.34)分、(8.78±2.26)分,传导潜伏期为(3.87±0.51)ms、(4.23±0.49)ms,传导波幅为(0.71±0.25)m V、(0.58±0.23)m V,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社会功能,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肌电图 Sunnybrook评分 面部残疾指数量表
下载PDF
壮医针灸环针法钩沉发微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林辰 《广西中医药》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壮医针灸作为壮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医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壮医针灸环针法,其操作方法包括“8”环针法和“S”环针法,是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由于壮族历史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文字记载,故一直未能挖掘整理并公之... 壮医针灸作为壮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医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壮医针灸环针法,其操作方法包括“8”环针法和“S”环针法,是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由于壮族历史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文字记载,故一直未能挖掘整理并公之于众、为广大医者所用。本文对壮医针灸“8”环针法和“S”环针法进行探究和分析,旨在阐明其定义、具体操作方法、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为壮医针灸环针法的传承创新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临床推广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壮医针灸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8 S
下载PDF
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珂 高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疗效。方法:筛选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5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和对照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治疗...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疗效。方法:筛选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5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治疗)和对照组(27例,采用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气末CO_(2)分压(ETCO_(2))及气道峰压]、术后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气胸后10 min及放气后30 min的ETCO_(2)、PaCO_(2)及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胸后10 min,两组ETCO_(2)、PaCO_(2)及气道峰压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放气后30 min,两组ETCO_(2)、PaCO_(2)及气道峰压明显低于气胸后10 min(均P<0.05),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与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相比疗效、血气指标、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相当,但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较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在临床中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时,若胸腔镜下疝环针带线法技术成熟,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胸腔镜下疝带线 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 疗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纤维环针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燕青 李兵 +3 位作者 彭小忠 李百川 卓祥龙 贺庆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25-629,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且与人类退变相似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38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计,随机选取2只动物用于研究兔腰椎的解剖学特点,另外36只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手术取...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且与人类退变相似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38只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计,随机选取2只动物用于研究兔腰椎的解剖学特点,另外36只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手术取右侧腹膜后入路,暴露至L5/L6、L4/L5椎间盘纤维环,予16 G穿刺针针刺纤维环;对照组同法暴露不进行针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周对实验动物行X线和MRI检查,术后4周处死实验动物,取椎间盘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4周,X线和MRI检查显示模型组椎间盘高度明显降低、部分骨赘形成、终板硬化,T2加权像信号较术前明显降低、椎间盘颜色变黑变暗,髓核缩小或消失,纤维环变厚;而对照组椎间盘未见明显变化,T2加权像呈均匀高信号;取椎间盘标本经HE染色,电镜下见模型组髓核组织明显缩小,结构紊乱,细胞密度较小,纤维向内塌陷,纤维环板层出现明显断裂,排列不整齐,纤维环内层见少量毛细血管长入;对照组腰椎间盘病理学检查无明显退变表现;免疫组化见模型组椎间盘内TNF-α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行、高效等优点,是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4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彭锦绣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 目的观察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2、IL-4、IL-5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AK激酶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第2、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29%、83.33%,对照组分别为38.10%、59.52%,治疗组疗效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γ-干扰素、IL-2水平及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5水平及JAK1、STAT5 mRN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γ-干扰素、IL-2、IL-4、IL-5水平,影响JAK1、STAT5、SOCS3 mRNA的表达,以纠正Th1/Th2免疫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 壮医脐 细胞因子 Th1/Th2免疫平衡
下载PDF
壮医环穴针刺治疗产后腰痛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韦丽丽 骆裕欣妍 林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壮医环穴针刺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壮医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30例。壮医针刺组依据“天圆地方”取穴原则,选取鼻环穴、手背环穴、足背环穴等采用“S”环针法治疗。传统针刺组选取肾... [目的]观察壮医环穴针刺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壮医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30例。壮医针刺组依据“天圆地方”取穴原则,选取鼻环穴、手背环穴、足背环穴等采用“S”环针法治疗。传统针刺组选取肾腧、腰眼、委中、阿是穴等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周针刺2次,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骶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并统计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JO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壮医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3%,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医环穴针刺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腰痛 壮医 壮医 “S”
下载PDF
壮医“S”环针法治疗京尹病(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佳平 林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壮医“S”环针法治疗京尹病(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京尹病(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壮医“S”环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 [目的]观察壮医“S”环针法治疗京尹病(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京尹病(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壮医“S”环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随访时痛经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壮医“S”环针法能有效缓解痛经及相关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尹病 原发性痛经 壮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脐环穴针刺法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SCOS3-JAK1/SATA5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3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介导的蛋白酪氨酸激酶1(janus protein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炎症通路表...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介导的蛋白酪氨酸激酶1(janus protein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炎症通路表达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影响及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2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实际完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28例,并选取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SOCS3、JAK1、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1、STAT5、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pSTAT5)蛋白表达,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5.71%(24/28)]优于对照组[60.00%(18/30)](P<0.05)。治疗后,两组EAS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降程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BMC中SOCS3、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组SOCS3蛋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升高,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4、IL-6、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能改善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理与调控细胞内SOCS3-JAK1/SATA5信号通路表达,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慢性 血虚风燥证 炎症反应 SOCS3-JAK1/SATA5信号通路 壮医
下载PDF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3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大众科技》 2021年第5期68-70,67,共4页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及临床疗效判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EASI评分、VAS评分和SSRI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735、2.182,P<0.05);经秩和检验分析,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9,P<0.05)。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可明显改善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脐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环枕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峰 武玉宇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5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环枕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及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环枕针法"针灸... 目的:观察分析"环枕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及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环枕针法"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愈率为13.16%、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8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配合环枕针法治疗比常规吞咽训练及吞咽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壮医“S”环针法治疗甲状腺结节验案
14
作者 戴姝 邓成海 黄毅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0期97-99,共3页
甲状腺结节早期症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甲状腺超声应用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上升。壮医针刺作为中医特色外治手法之一,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治中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该文浅述壮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壮医"S"环针... 甲状腺结节早期症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甲状腺超声应用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上升。壮医针刺作为中医特色外治手法之一,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治中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该文浅述壮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壮医"S"环针法的治疗机制、选穴原则、针刺手法等,并介绍节验案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临床经验 壮医“S” 苯埃 癥瘕
下载PDF
壮医特色针灸疗法概述及研究进展
15
作者 唐秀松 赵心怡 +3 位作者 黄安 方刚 玉华 庞宇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8-4252,共5页
壮医特色针灸疗法是壮医外治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壮医脐环穴针灸疗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壮医“8”字环针法、壮医火针疗法4种壮医特色针灸疗法进行概述,同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笔者发现壮医特色针灸疗法的研究主... 壮医特色针灸疗法是壮医外治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壮医脐环穴针灸疗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壮医“8”字环针法、壮医火针疗法4种壮医特色针灸疗法进行概述,同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笔者发现壮医特色针灸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笔者认为系统性地开展壮医特色针灸疗法基础研究非常有必要,并应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研究其内在机制以推动壮医特色针灸疗法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 壮医脐灸疗 壮医热敏探穴刺疗 壮医“8”字 壮医火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ELECTRO ACUPUNCTURE AND TWIRLING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S ON VOLUME OF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IN CEREBRAL PIA MATER
16
作者 史仁华 姬广臣 +2 位作者 赵鲁鸣 王世军 董军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0-224,共5页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and routine acupuncture with twirling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anipulation of the needle (RA) both at Zusanli point (St 36) on volume of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in the cerebral ...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and routine acupuncture with twirling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anipulation of the needle (RA) both at Zusanli point (St 36) on volume of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in the cerebral pia mater were observed by fenestration of the cranial bone and laser Doppler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analyser.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RA and EA could increase the volume of microcirculatory blood flow in the cerebral pia mater; a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EA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RA group. This suggests that a moderate and effective stimulation is a key to the production of a regulative effect on the org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Acupuncture Therapy Animals Blood Flow Velocity Comparative Study Female Male MICROCIRCULATION Pia Mater RABBIT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全文增补中
机械性血管吻合技术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建星 郭恩覃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U形“订书钉” 套管 针环法 机械性血管吻合技术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Huantiao(GB 30) and Weizhong(BL 40) on serum IgG and IgM in rabbi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被引量:4
18
作者 封迎帅 刘百祥 +3 位作者 林亚平 李俊 阳大为 杨燕萍(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gait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immunoglobu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on thigm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gait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immunoglobu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on thigmesthesia, n G (IgG) and immunoglobulin M (IgM) in rabbits with lumbar Methods: Forty health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lank control group, a model group, an EA at acupoint group and an EA at non-acupoint group, with 10 rabbits in each group. The LIDH pathological model of rabbi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self-made LIDH model maker. The thigmesthesia and gait function of rabbits were recorded by Siegal method. The serum IgG and IgM expression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EA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coul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igmesthesia and gait function,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s of serum IgG and IgM in the LIDH rabbi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and EA at non-acupoint group. Conclusion: EA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LIDH rabbit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inhibition of the serum IgG and IgM expressions and reduction of the immunoinflammatory factor release. This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EA at Huantiao (GB 301 and Weizhong[BL 407 in the treatment of LI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 Huantiao (GB 30) Point Weizhong (BL 40) Intervertebral DiscDisplacement Low Back Pain Immunoglobulins RABBI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