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0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四针穴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1
作者 袁庆 郑芳 +5 位作者 赵恒飞 卢先彬 高龙 田春燕 张献辉 吴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观察骶四针穴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加用骶四针穴针刺。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 目的:观察骶四针穴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加用骶四针穴针刺。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均礒少,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ICI-Q-SF量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四针穴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SUI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骶四针穴 生物反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电针腰三针穴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洪举 战永亮 +2 位作者 褚夫灿 刘通 邱俊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腰三针穴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留症状患者4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塞来昔布胶... 目的:探讨电针腰三针穴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留症状患者4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腰三针穴治疗,1次/d,6次/周,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后10周VAS及JOA腰痛评价量表评分,并对治疗2周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及治疗后10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腰痛评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1、2周后及治疗后10周VAS及JOA腰痛评价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0周VAS评分高于治疗1、2周后,JOA腰痛评价量表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三针穴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残留症状,且疗效较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三针穴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 残留症状 疗效
下载PDF
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亚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4-1545,共2页
关键词 灸甲乙经》 针穴 形态学
下载PDF
对古代禁针穴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凯 高尧韩 +1 位作者 池内美知子 王幼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6年第8期21-21,共1页
针灸学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古代禁针穴同样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为后人提供了不走或少走弯路的借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古代禁针穴有必要再探索、再认识、再整理,使其应有的作用得到发挥。纵观... 针灸学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古代禁针穴同样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为后人提供了不走或少走弯路的借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古代禁针穴有必要再探索、再认识、再整理,使其应有的作用得到发挥。纵观历代医籍,在对禁针穴的认识上。大多是古人云禁,后人亦云禁,而很少深入探讨禁针穴形成的原因和机理,更未结合解剖学知识加以剖析和整理。本文试从以卜诸方面谈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穴 古代 中医学 灸学 解剖学 整理
下载PDF
禁针穴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亚飞 罗亚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考证了禁针穴的提出到历代发展的源流,论述了禁针穴提出的5点依据,并将历代禁针穴归为传统禁针穴、禁针深穴、小儿禁针穴、妇女禁针穴、刺不可多出血的穴位、刺不可久留的部位等6个类别。此外,还重点讨论了禁针穴所在位置与周围... 本文考证了禁针穴的提出到历代发展的源流,论述了禁针穴提出的5点依据,并将历代禁针穴归为传统禁针穴、禁针深穴、小儿禁针穴、妇女禁针穴、刺不可多出血的穴位、刺不可久留的部位等6个类别。此外,还重点讨论了禁针穴所在位置与周围组织器官结构,如重要脏器、大血管、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等的毗邻关系。最后,作者提出禁针穴并非绝对不能针刺,而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适当掌握,仍可通过针刺取得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穴 解剖学 分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刺颈针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丽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 针穴 龙虎交战 位注射
下载PDF
针刺回阳九针穴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小军 余长江 +4 位作者 李俊 王玉 訾璐 王青 雷建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77-2180,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刺回阳九针穴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本院共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恢复期服用通心络胶囊并根据患者... 目的:研究针刺回阳九针穴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本院共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恢复期服用通心络胶囊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ect Scale,NFDS)和Barthel指数(the Barthel index of ADL),并检测患者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平均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 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NFDS评分明显降低而ADL评分明显上升;治疗后观察组NF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大脑MCA、ACA、PCA平均动脉血流速度均有增快(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大脑MCA、ACA、PCA平均动脉血流速度均有增快(P 〈0. 05),治疗后观察组MCA、PCA平均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回阳九针穴能显著改善患者脑细胞的血液供给,利于受损脑组织的修复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回阳九针穴 中风恢复期 脑血流
下载PDF
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电热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涵妮 胡小军 陈瑶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577-57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电热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及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电热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ADL评分、疼痛评分... 目的:观察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电热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及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电热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ADL评分、疼痛评分、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电热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刺回阳九针穴 电热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余长江 胡小军 +4 位作者 訾璐 陈瑶 王玉 肖长江 李俊 《陕西中医》 2019年第7期861-86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对... 目的:分析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30例,采用单一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评分及中医证候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中风后遗症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刺回阳九针穴 康复训练 中风后遗症 综合治疗 中脘
下载PDF
温针灸膝三针穴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海东 袁林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14期1850-1851,共2页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常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该病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和肥大性关节炎。受累关节...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常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该病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和肥大性关节炎。受累关节一般为负重关节和活动频繁的关节,在膝部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常于晨间发生,稍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透明质酸钠 继发性骨质增生 退行性病变 治疗 针穴 慢性关节疾病
下载PDF
华佗中风方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对中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玉 胡小军 +4 位作者 訾璐 陈瑶 肖长江 李俊 余长江 《四川中医》 201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华佗中风方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康复手段对中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中风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常规组3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3例给予华佗中风方联合针刺回... 目的:观察华佗中风方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康复手段对中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中风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常规组3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3例给予华佗中风方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 931,t=3. 857,t=4. 461,t=5. 175,P<0. 05);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沉、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87,t=1. 126,t=1. 644,t=1. 175,P>0. 05);研究组中医症候总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107,P<0. 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 97%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78.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121,P<0. 05)。结论:中风患者给予华佗中风方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康复手段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华佗中风方 刺回阳九针穴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刺回阳九针穴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慧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析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试验组实施加味... 目的探析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试验组实施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6.09%,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3.48%(P<0.05),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其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 刺回阳九针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秀芳 赵丽君 +4 位作者 杨延锋 舒晓芳 付茜茜 陈贝贝 刘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0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早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采用简... 目的:探讨体针联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早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量表)、Ashworth肌张力分级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FMA量表评分、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Ashworth肌张力分级中的2级占比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两组患者1、2级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针结合梅花针叩刺方氏头针穴区治疗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梅花 叩刺 方氏头针穴
下载PDF
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北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期间来院就诊的108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行中医治疗,并按摸球法分组:将单纯采取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者设为对照组(54... 目的:探讨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期间来院就诊的108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行中医治疗,并按摸球法分组:将单纯采取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者设为对照组(54例),将采取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者设为研究组(54例),就两组患者中风偏瘫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肌力与神经功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均下降,其中研究组肌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研究组的神经功能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风偏瘫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肌力和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优化中风偏瘫患者治疗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回阳九针穴 苓桂术甘汤加减疗法 中风偏瘫 肌力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庞永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文实验分析中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组,即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入组24例,将常规对... 目的研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文实验分析中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组,即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入组24例,将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将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应用在实验组患者中,分析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ET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结果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DL、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水平、NFDS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加味补中益气汤和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治疗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回阳九针穴 加味补中益气汤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头皮针穴进针角度正误示意图
16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第3期6-6,共1页
头皮针穴的进针,一般选用28~30号长1.5~3寸的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3寸。
关键词 角度 头皮下 针穴 示意图 帽状腱膜 刺入
下载PDF
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辅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17
作者 吴秋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8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观察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用通脑复原汤,观察组加用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用通脑复原汤,观察组加用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辅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通脑复原汤 回阳九针穴
下载PDF
对用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曾丽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用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参考组患者使用推拿... 目的:探讨用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为参考组患者使用推拿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刺断面九针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断面九针穴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阴经透穴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张英杰 牛彦彦 +1 位作者 陈春艳 徐鸣曙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阴经透穴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剔除脱落病例后,两组纳入统计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阴经透穴针刺... 目的观察阴经透穴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剔除脱落病例后,两组纳入统计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阴经透穴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太冲穴表面温度及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简化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1),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治疗前两组患侧肢体太冲穴表面温度低于健侧(P均<0.01);治疗后两组健侧和患侧肢体太冲穴表面温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患侧肢体太冲穴表面温度仍低于健侧(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与健侧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阴经透穴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改善患肢局部组织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经透刺疗法 刺治疗 脑卒中 下肢功能障碍 中风后遗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头穴针刺联合密集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疗效观察及对血清5-HT、BDNF的影响
20
作者 黄平香 赵志龙 +1 位作者 毛平安 王法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针刺联合密集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将ASD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密集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头穴针刺联合密集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将ASD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密集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穴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和父母育儿压力指数简表(PSI-SF)评分,以及血清5-HT、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ABC、CARS、ATEC评分均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ABC、CARS、ATE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躯体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等ABC量表中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I-SF总分及育儿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3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针刺联合密集训练能有效调节血清5-HT、BDNF水平,改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减轻父母育儿压力,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密集训练 核心症状 5-羟色胺 脑腺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